[爆卦]麗兒采家台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麗兒采家台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麗兒采家台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麗兒采家台北產品中有3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日來,各大社交媒體的朋友圈,都紛紛被各式月餅或應節糕點洗版。話說中秋佳節品嚐月餅的習俗,最早出現於公元九世紀中葉的晚唐時期,歷經千餘年來發展,至今月餅品項已不下百種,以廣式月餅和蘇式月餅最為普及,魯式提漿月餅和京式翻毛月餅則流行於華北地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拜讀一下梁實秋先生著作《雅舍談吃》,書裡...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SmashReg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呂士軒 2020全新個人專輯 《市井小明》 數位發行► https://www.soundscape.net/a/11533 2020《小明來ㄌ》Trout Fresh呂士軒個人首場演唱會 售票連結► https://rymentertainment.kktix.cc/events/d422ee6...

麗兒采家台北 在 抽獎辦很大✨Cala?台北、桃園、新竹、台中美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3:49:55

#抽獎 #文末抽獎 #抽獎進行中# 🥘|蔣府宴|Chiang Fu Yan| @chiangfuyan 📍地址 : 桃園市龍潭區高原路891號 (小人國主題樂園售票處) 🕚營業時間:週三至週日 11:30 - 14:30 、17:00 - 21:00 ☎️電話:03-4716635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RAY CHO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30 17:26:41

那是一個跟今天一樣晴朗的天☀️我們任性的夏初遊。 - 幾近足不出戶的日子就這樣七天了,每天下午兩點開獎的疫情動態、網路上千奇百怪的防疫破口奇行種爆料、每晚IG的各種運動、聊天、網拍直播、群組裡生怕斷糧的各種救命生鮮宅配資訊,還有大義滅親堅決不讓媽媽去打網球的女兒,生活也算是多采多姿;家中相伴每日不停...

麗兒采家台北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8 12:13:51

台北西門町我們來囉!凱鈞老師在假日一身元氣藍色正裝出席「瑞士🇨🇭手足保養專家Tal蒂愛麗」新品發表活動,與主持人 楚兒 及 空姐報報 Emily 同台暢聊手部養護話題! 臉部保養已是生活中不可少的基本護理,但是「手+足」保養,就相對容易忽略。受年齡增長、過度清潔、環境污染、日光傷害等因素影響,加上...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11:24:34
    有 820 人按讚

    近日來,各大社交媒體的朋友圈,都紛紛被各式月餅或應節糕點洗版。話說中秋佳節品嚐月餅的習俗,最早出現於公元九世紀中葉的晚唐時期,歷經千餘年來發展,至今月餅品項已不下百種,以廣式月餅和蘇式月餅最為普及,魯式提漿月餅和京式翻毛月餅則流行於華北地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拜讀一下梁實秋先生著作《雅舍談吃》,書裡對於山楂餡翻毛月餅有動人的描述)。上世紀80年代源自香港半島酒店的奶皇月餅,可說是當前最夯的人氣商品,而包裝時尚、口感討喜的新派月餅(例如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的冰皮月餅)也早已風靡各地。

    #香港龍景軒三星月餅
    #香港新同樂二星月餅
    #香港半島酒店奶皇月餅
    #香港恆香老餅家月餅
    #香港聖安娜至尊月餅

    每年中秋節前夕,貓兒品嚐到的各式月餅不下30種(當然,跟坊間那般收月餅收到手軟的工商部落客相較,這數目微不足道),其中不乏一流品牌~包括由米芝蓮星級食府主廚率領自家團隊製作的頂尖月餅(像是3星的龍景軒&富臨飯店、2星的天龍軒&新同樂、1星的潤&夏宮&嘉麟樓),傳統老字號經典月餅(例如香港大同與恆香、澳門鉅記、廣州蓮香樓和上海杏花樓),以及滬港澳五星級飯店出品的高檔月餅~光以香港的人氣Hotel為例,四季酒店、半島酒店、朗廷酒店、君悅酒店、香港W酒店和Rosewood (瑰麗酒店)的月餅,皆深得好友們歡迎。

    #李子柒金玉蛋黃酥
    #香港志蓮淨苑福餅
    #台北歐華普羅旺斯花采月餅
    #台北佳德糕餅公司鳳梨酥
    #汕頭西堤仁和潮式朥餅

    在傳統觀念上,中秋節是重要的團圓時刻,公司也贈送給每一位同仁知名的香港聖安娜月餅;貓兒則繼之前寄給貓爸與貓媽的龍景軒月餅禮盒,以及跟本地好友分享的幾款應景糕點(例如佳德鳳梨酥、李子柒蛋黃酥),等到中秋前夕,貓兒更會把香港龍景軒、嘉麟樓、新同樂出品的星級月餅,還有來自汕頭的潮式朥餅、George郭師傅特地送給貓兒的歐華酒店普羅旺斯花采月餅,帶來辦公室與同事們一起品嚐(考量到吃素的朋友,貓兒也準備了志蓮淨苑的純素福餅),在兩岸三地的月餅烘托下,共同感受佳節將近的溫暖氛圍。

    #2021年中秋月餅系列

    By the way,相信貓兒的知心好友都知道:本帖重點在於兩岸三地的特色月餅,至於看到月餅或食物照片就會留言提醒「吃多月餅身材會變胖唷」的少數網友,在此貓兒便統一回覆:「以貓兒這段期間吃下去的月餅熱量,跟貓兒平日的工作量、假日持之以恆的高強度運動量相較,月餅的卡路里並不會讓貓兒擔心,也請偏離重點的朋友無需掛懷,謝謝!」。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00:46:36
    有 631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10:12:00
    有 1,568 人按讚

    #小三兒童的轉學週記

    上週大事是把Lionel在青埔就學相關都安排妥當了,小傢伙很快在學校交到了好朋友,看起來只有「暑假放太爽不想上學」的不適應,而沒有「換了環境學校」的不適應。

    從私立小學換到公立小學差在哪?我們的公立小學有冷氣、上課黑板上有電子螢幕,硬體上真的看不出來差在哪邊,還多了很大很大的操場!

    應該差在社團很搶手這樣,秒殺等級很難搶,但青埔這邊可以安排的課後太多了,加上我和筋肉爸爸都不是朝九晚五上班族,接送時間上不是什麼問題。

    開學一週多以來,Lionel非常熱愛「有兩個半天」這件事,平常三點半前就放學,活生生比私小少上課一小時,作業到目前為止也很少,他都能在一小時內完成,於是多了非常非常多自由時間,課後爸爸常常帶他在住家週遭探險,兩人發現了「柚子樹」「橘子樹」「芒果樹」,這是這位都市小孩第一次看到水果原生的樣子啊~~~

    有一天放學Lionel卻説:「媽媽學校好無聊~」,整個大驚!不是自由時間多很多在無聊什麼?我才發現公私立學校的進度差很大!

    以公立的來說,現在數學進度是Lionel一年前進度(數學程度慢了一年);國文差不多;英文因為之前兒子念雙語班,已經可以全英文溝通,現在學校還在教abc、英文的123,於是他就覺得上課很無聊了~~

    我給他的任務是:既然覺得很簡單,那下次段考小考就要挑戰高分(過去我不要求他成績),還有既然英文從頭來,就把字練習寫漂亮(不然他寫字依舊習慣大小不一跟畫圖一樣)、單字背清楚......大概這就是兒子最不適應的地方了。

    所以課後,我維持了他原本在台北學的邏輯數學課,加上一週一次數學家教。我們找的家教舒舒老師真的超棒的,兒子每週都期待他來教課,因為老師會從桌遊、遊戲的方始來跟他玩數學。這位老師家教資歷六年,在台北教授學生多來自私立,而且畢業於心理諮商系,熱衷於發展心理學、繪本治療、幼兒教育,所以教學方式以多元教具輔助,讓孩子在遊戲中無形進入判斷、運算、邏輯思考。

    老師自己會出題目,會從Lionel喜歡的甲蟲、爸爸媽媽愛運動拿重量、搬家了怎麼算出高速公路公里距離....這些生活環節出題,連我看了都覺得好好玩。

    過去兒子一週有十幾個小時英文學習,公小只有兩小時顯然落差太大;於是英文班幫兒子找了全英文美語班,採取邊玩邊學、各種情境體驗教學方法,孩子超愛去的!一週上課兩次,一週八小時全美語,跟過去私小採自然發音、英文母語學習法教學方式雷同,卻少了考試與一堆作業的壓力。

    後來兒子主動說想要上英文班的「創客」課程,他對3D列印充滿興趣,也是全美語教學環境,於是即使沒有抽到課後班,兒子的下課生活也多采多姿(還要加上每天爸爸的運動特訓時間哩~)。

    至於學費差異呢?其實上了這一堆很棒的課程,還是比私立學校便宜不少啊~~~而且每天可以很從容地九點上床睡覺、很大的空間可以跑跑跳跳。

    據兒子說法,他還遇到了以前私小轉學走的「女朋友」,他說看到女朋友的時候:「媽媽~我臉都紅了~但是我戴口罩她沒有認出我,我都一直臉紅~」然後邊說邊傻傻地笑!

    “什麼?女朋友?什麼意思?還給我偷笑真的喜歡人家誒~”就在我心裡七上八下一堆內心戲要出演的時候,Lionel又說:「但你放心,你在我心目中永遠是最美麗的!」

    #媽媽在兒子心中永遠是最美麗的喔
    #真是美好的青埔人生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SmashRegz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3 20:00:12

    呂士軒 2020全新個人專輯 《市井小明》
    數位發行► https://www.soundscape.net/a/11533

    2020《小明來ㄌ》Trout Fresh呂士軒個人首場演唱會
    售票連結► https://rymentertainment.kktix.cc/events/d422ee60

    不只大醉更要特醉...
    在演藝圈有著超好人緣的呂士軒此次包下台北知名夜店KLASH拍攝,除了找來破百位好朋友、藝人、人氣YouTuber一起大喝特喝!更加入武打動作戲碼!挑戰MV爽度最極限....

    呂士軒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outfresh/?hl=zh-tw
    呂士軒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mashRegzTroutFresh/
    YELLOW黃宣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3loooooo/?hl=zh-tw
    YELLOW黃宣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310music


    製作人:呂士軒/Trout Fresh、RGRY、斐立普/Felipe.Z
    作詞:呂士軒/Trout Fresh、黃宣YELLOW
    作曲:呂士軒/Trout Fresh、黃宣YELLOW、M.A.T.H、RGRY
    編曲:RGRY
    錄音編輯/配唱製作人:呂士軒/Trout Fresh、M.A.T.H
    混音師:斐立普/Felipe.Z
    母帶工程:Mike Bozzi
    母帶後期錄音室:Bernie Grundman



    製作公司: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CO
    監製:邱亮
    專案管理:邱亮
    專案助理:蔡宜珊
    導演:呂士軒、亞歷山小、薩禾豐
    執行導演:陳昱廷
    導演助理:張智軒、周定璿、林姵萁
    剪接:薩禾豐、亞歷山小
    調光調色:蘇佩@時間軸
    平面照片:李庚霖
    製片:孫偉強/Luputa@太陽不逃
    執行製片: 曹新祐/Sou Shinyu
    製片組:王琦凱/ Kai
    演員管理:黃麗綾/00
    武術指導:楊志龍/Gino Yang
    攝影:塗士謀/tosmall
    攝大助:李世溫 Gary lee
    攝二助:陳威德/ CHEN,WEI-DE、葉辰威/ YE,CHEN-WEI
    攝影二機:李金勳、薩禾豐
    攝影二機助理:安綺
    動態花絮:後院影像
    攝影組實習生:柯奕甫/ KE,YI-FU
    攝影器材:用力拍電影/Togofilm
    燈光師:曾泓銘/ ZENG,HONG-MING
    燈大助:林祐聖/ LIN,YOU-SHENG​
    梳化:劉于華/ LIU,YU-HUA
    梳化助理:蔡智峰/ TSAI,CHIH-FENG
    字體設計:林艾格
    主要演員:
    呂士軒、黃宣、恩熙俊
    動作演員: Angus Tsai、劉鎮銘/Grimp 6、林柏丞/Chris、翁灝文、伯丞、KOB、張智軒、谷德剛/GOODGUN​
    武行:林于凱/Duke Lin林于翔/Shaun Lin
    其他演員:林米奇、阿達、美麗本人、喬治季恆、謝乾乾、梁士華、張伍、劉捏捏、反正我很閒、Lily、建志、RPG、杜文楠/大寶、陳冠羽/edison、張婷茜/茜茜、丁培倫 /DinPei、王克文、王靖淇、王瀞玉、田宜昀/Tia朱茵 / Ayo、江偉綸/小綸、艾娃/Asta、余宗哲/Evan、吳姿瑩/Zoyi、呂亞儒/小Mo、呂尚霖、李佳儒、李政峰、李時輪/輪輪、林于凱、林秉伸/ ILLPA、林于翔、林毅庭、施郡欽、RED芮德、洪克勤/湯姆、洪宜君、洪芷雁 wawa、洪祥修、洪翊敏 / 敏敏、胡莎拉、胡荏苹/Niija、夏士峯 Sonic、孫楚甯/大可、馬士媛、張又元 super、張采婕、張惠婷、張懷瑄/水兒、張瓊文、曹維芝/該該、莫康笙/老莫、許芫豪 /oxox、許唐峻、陳金燕、陳奕凱、陳建宇、陳政羽 /Steven、陳昱安、陳柏廷/羅柏、陳柔薇、陳炳勳、陳惠芬、陳甯亞/Mia、陳筱錡/小錡、陳爾佑/佑一、陳曉慧、陳璿翔/shawn、麥庭芸/麥麥、傅亭瑀、彭暐翔、曾博恩、游心惠、馮玟璇/Bernice、黃子恩/恩恩、黃偉倫、楊婷、楊竣諺、楊黃文/Gary、葉弘晉/葉子、董姿绣/Betty、廖冠傑、管子芊/大美、趙福臨、劉慈敏/阿敏、歐陽士祥/阿提濕、蔡京翰、蔡柏均、衛柔伊/Zoe、鄭如純 、鄭雅云、鄭嘉誠、蕭伃廷/火球、蕭逸玫/Amy、蕭裕璋、賴重宏/賴皮、應奇軒/DJ QuestionMark、戴岑樺、謝甫申、Piers Gopsill、上官子娟、王又增、王子綺、王泓鈞、王筑貞、王靜涵、丘庭亦、朱昱衡、何信甫、何姿慧、何勝傑、吳承杰、吳俋錡、吳紹寬、吳澤岷、李文瑄、李佳宜、李孟潔、李柏葳、李祖維、李晴、李詩晴、李嘉鵬、卓彥欣、周大任、周光謹、周怡潔、周昀佑、周育丞、林子筠、林伶潔、林欣兒、林欣誼、林采榆、林奐希、林家譓、林展毅、林翊蕛、林渼洪、林詠鈞、邱翠芳、邵佳琪、姚亮伃、姜津郁、姜瀚翔、柳珮玲、徐敬軒、翁子蕎、高伊平、高慎妤、高暉智、高萱彤、高碩亨、張峻榮、張峻銘、張凱翔、張富鈞、張智玫、張寧心、曹昌炘、符瑜庭、莊庭維、許巧臻、許祐榮、許皓然、連亮綸、郭芸穎、陳尹翔、陳文馨、陳帆君、陳佑筑、陳沁琳、陳明彤、陳昕佑、陳奕琪、陳姵吟、陳柏宇、陳猷和、陳耀宏、曾卉喬、游子諏、游嘉民、黃子珊、黃泓仁、黃姿瑋、黃柏竣、黃茹驛、黃揚淋、黃雁翎、黃鄭皓辰、黃麟驊、楊文、楊承戰、楊奕泓、楊智皓、葉昭政、詹杰穎、靳翔理、廖禾楷、廖亭凱、廖紫彤、趙宏睿、趙芃怜、趙御翔、劉欣翰、劉雨璇、劉冠宏、劉柏賢、劉庭瑜、劉維心、潘博均、蔡佳霖、蔡孟琦、蔡欣怡、蔡青樺、蔡奕軒、蔡詠翔、蔣得奎、鄭景文、鄭智元、鄭智元、蕭宇柔、蕭逸萱、蕭鈺騰、賴曼菁、戴雨珊、謝帛軒、謝承洋、謝承恩、謝育誠、謝紹勳、鍾瑞柏、顏孜恩、顏湘芩、羅建崴、羅員竑、羅章禧
    特別感謝:Klash Taipei、百威啤酒
    非常感謝所有來相挺的各位,希望沒漏掉任何一個人。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入夜時刻不適合勒得太緊 Alright
    理智的警報不適合開機 Alright
    今晚遠離塵囂的敗筆 床邊的泰迪
    就要擺脫世俗的爛命 Alright
    先痛快地乾一組爽到天上飛了
    就割了肩膀揹的帳
    沿途多噴點垃圾嘴巴邊的辣
    旁邊忙著扣板機
    Shot個沒完也沒看到有喊停
    Shot Shot Shot Shot Shot
    就沒再躲閃避
    看對眼就勇敢去
    駕 駕 駕 駕 駕
    一哈 才沒在怕你個大西瓜
    就拎啦 乾的時候才沒再放屁話
    I got balls and I'm super bad
    把過了妹也乾破了杯
    別問我今晚喝夠了沒
    喝個大特醉
    鑽進霓虹的風頭上
    沒差杯子多碰撞
    讓那些公狗怕
    順便造點瘋狗浪 就R爆
    乾了幾杯甜頭都拿竅
    都瞎鬧 想撒野就撒尿
    牛丸都殺掉
    快活輕鬆就達標
    看不順眼通通都砸掉
    早忘了謙虛 原來杯裡早加了點狼的野性
    都茫的前進忙著多把個美女再扛著回去
    一切都是天意當最棒的點心 接力 乾完 玻璃 裝的
    We party like 壞蛋 so call me Dr.醉
    I got balls and I'm super bad
    把過了妹也乾破了杯
    別問我今晚喝夠了沒
    喝個大特醉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7 22:15:11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羅娜把堂姊玻莉留在家裡,一家四口出門家庭旅行;
    旅途回程中,羅娜一路提心吊膽,始終擔心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答案即將揭曉,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驅使她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羅娜心想:該拿什麼來換呢?
    小孩嗎?她的老公布壬登?
    還是,她自己?但她隨即又領悟,對了,
    「也許在這樣一種情況,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

    結果羅娜好容易捱到到了家,撞見的居然是來諾和玻莉的邂逅──
    對,玻莉沒自殺;
    而且來諾意外來訪(對,就是那個正和羅娜精神出軌的秘密情人來諾),
    遇見了獨守家中的玻莉。他們正彼此調笑,
    看來如此愉快,情事正在醞釀,幸福彷彿唾手可得。
    羅娜突然恍然大悟:
    對啊,那就是,那就是上帝自她懷中取去的代價啊!
    代價就是她和來諾之間的小祕密,隱密而終未實現的純真之戀。
    所以從此以後,伴隨著她對先生布壬登的微小不滿,
    她將徹底沉落入婚姻生活的墓穴,深埋其中;
    她的美貌將再無用處,不會再有韻事,不會再有追求,不會再有戀曲或任何戀曲之暗示。
    而她如此年輕;
    在未來,在她的美貌與青春逐日凋萎的漫長時日裡,不會再有任何事發生。
    那將是她的冀盼,她的失落,
    她的幸福與不幸福,她向上帝討價還價的最終結算。
    然後她聽見她的女兒(四歲的伊莉莎白)的聲音,隔著窗戶,隔著庭院──
    彷彿隔著他們長日漫漫的後半輩子傳過來。艾莉絲‧孟若這樣寫:

    伊莉莎白又叫了:「媽咪。來。」然後其他人也叫──布壬登和玻莉和來諾,一個接一個,叫她,取笑她。
    媽咪。
    媽咪。
    來這裡。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北溫哥華,他們住在柱樑式房子裡。那時她才二十四歲,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

    對,週日下午,天光晴好;
    她如此年輕,風華正茂,
    然而她的一生居然已經結束。伊格言如此分析:

    這收尾極端恐怖:許多年後──「這發生在很久以前」,
    作者孟若將時空突然擲向一遙遠而無可逆反之未來,若無其事地暗示時間已過了很久;
    「那時她才二十四歲」──
    也許,她現在已六十四歲,或七十四歲,或八十四歲,
    數十年光陰飛逝,沉重至幾乎若無其事;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就那麼一句話一個句點嘎然而止,
    無解釋,無延伸,這是真正的舉重若輕。
    許多年後,當不再年輕的羅娜回想起這一切,
    當我們終於領悟我們當年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一切已然太遲。

    這是〈柱和樑〉,孟若老太太的時空技術。
    這突如其來的時空切換讓我們瞬間對一輩子裡和上帝的討價還價進行了結算。
    事實上,也唯有把時空尺度拉大,
    才能真正對一個人的生命進行結算,不是嗎?
    放棄一輩子所有的風流韻事,你感覺如何?
    你覺得可惜嗎?但有穩當可靠的家庭生活不好嗎?
    那算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那其實既幸福又不幸福,對吧?
    然後伊格言說,他額外想到的是,
    孟若老太太會不會對自己的生命進行結算呢?他這樣寫: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出生於1931年,幾乎一輩子生活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小鎮。
    六十年來她維持著規律的寫作生活,日復一日。
    她或許不是具有狂野爆發力或想像力的那型,她過得與她筆下那些小人物們的凡常哀喜並無二致。
    但她知道生命的祕密就在其中,喜悅與悲傷,快樂與無奈,滿足與遺憾;那是常態。
    在生命的長流中,或許即便是諾貝爾獎皆如此輕盈,輕得不值一提,
    幾乎沒頭沒腦像個隨機事件。
    或許孟若老太太在年輕時也曾試圖和上帝討價還價過──
    我想至少在當時,上帝不曾允諾她什麼,或即使有也拒絕透露。
    她不會知道。
    那時,她對討價還價也還是個新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麗兒采家台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6 22:15:10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故事中,年輕人妻羅娜與丈夫的學生來諾,兩人間產生了曖昧情愫。
    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猶疑地,正要踏出下一步。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羅娜的故事。

    正當羅娜陷入與來諾曖昧的隱密心事,家中卻來了個不速之客──
    堂姊玻莉出現了。
    玻莉沒比羅娜大幾歲,但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羅娜其實根本就是被玻莉帶大的。
    對於羅娜而言,那是個亦母亦姊的存在。
    玻莉來找羅娜,帶了個行李箱,就此住下,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
    羅娜大概猜得到怎麼回事:
    她自己出身底層,父親和母親現在都過得不好;
    而玻莉的境況也不遑多讓。
    她是走投無路才投奔到羅娜這兒來的。
    因為親族們總認為羅娜過得比他們好些──她嫁得好。
    藉由美貌與婚姻,她兵不血刃地實現了自己的階級流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羅娜在這個家能有多少自由呢?
    她畢竟不是一家之主。她能夠自作主張讓玻莉賴著這個家不走嗎?
    就算她很願意,老公布壬登也不會同意吧?

    所以羅娜和玻莉狠很吵了一架。
    不巧的是,就在玻莉為此崩潰大哭之後,羅娜和布壬登一家四口出門進行了一趟家庭小旅行。
    他們將玻莉獨自一人留在家裡──
    這使得羅娜在整整兩天一夜的度假行程中一直提心吊膽。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當他們到家時,將會看見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為了玻莉自己無解的困境,也為了控訴羅娜的無能為力。

    於是整個漫長的回程,焦慮不已的羅娜在心中持續看見玻莉在門後上吊的幻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他們就要回到家裡了),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她終於受不了了,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
    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如果,如果能讓玻莉一切平安,她願意拿什麼去換?
    作者孟若這樣描寫羅娜的內心掙扎:

    不能是小孩。她一把抓住那想法丟掉,好似把孩子們從火裡抓出來。不能是布壬登,為了相反的理由。她不夠愛他。可以說她愛他,到某一程度,而她要他愛她,然而和她的愛平行有點恨的微鳴,幾乎總是在那裡。因此以他來討價應該受譴責──也沒有用。

    她自己?她的容貌?她的健康?她想到也許她的取徑不對。在這樣一種情況,可能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你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答應。
    可是和孩子們無關。

    伊格言說,我們或許都做過類似的事吧?
    向神許願。求神應允。和神討價還價。
    或者,這根本也稱不上「討價還價」,而僅僅只是交付自己的一些什麼──
    向神示弱,向神表達自己獻祭的意圖。
    向命運臣服。誠心誠意。
    美麗的羅娜心中千迴百轉;
    在此,她的恐懼重合疊上了童年時期,那寒冷雪天裡,對廣播劇裡小人物們的擔憂──
    同時也是對命運的擔憂。這是同一主題的再次顯現......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