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鶯歌找打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鶯歌找打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鶯歌找打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鶯歌找打工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曬柿餅|袋鼠肉|嚮往新鮮空氣的人類」 —— 在日本,有個曬柿餅的傳統 柿子呢,據網路上資料,最早是從中國長江流域傳來的 古時候的水果,大部分都沒有現代的那麼好吃,因為現代水果基本上都經過改良與配種 培育出好栽種、果實結的大、又甜皮又薄、生長期短,反正水果也好比工業時代一般,經過了相當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羅卡Rocc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 https://goo.gl/HsWH3X IG在這邊: https://www.instagram.com/roccarocca45/ 粉絲專頁: https://goo.gl/TyMCNm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這個「機會成本」的概念,因為很多人在找便宜的狀況下,往往忽略了「機會成本」這...

  • 鶯歌找打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00:08:30
    有 68 人按讚

    「 曬柿餅|袋鼠肉|嚮往新鮮空氣的人類」

    ——

    在日本,有個曬柿餅的傳統

    柿子呢,據網路上資料,最早是從中國長江流域傳來的

    古時候的水果,大部分都沒有現代的那麼好吃,因為現代水果基本上都經過改良與配種

    培育出好栽種、果實結的大、又甜皮又薄、生長期短,反正水果也好比工業時代一般,經過了相當革命性的轉變,才有現在你我日常在吃的水果

    而柿子,最初是相當澀的,不是苦,是吃起來舌頭上會沙沙的,除非要等到整顆柿子熟成後,質地成果凍狀時,才適合食用

    可是這時的柿子嚐鮮期相當短暫,由於已經熟到質地軟化了,下一步就是濫掉了

    所以也不適合運輸與販售,就是自家人吃一吃罷了

    不知何時哪個日本人發現把不熟的柿子在太陽下曬一曬之後,柿子的水分大量揮發,成了柿子乾

    (八成就是忘記了之後才發現,歷史上有太多被忘記的食物結果變得超好吃,起士就是一個案例lol)

    一吃發現,哇,居然不澀不苦,吃起來相當甜,這件事在古時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古時候鹽巴與糖,這種現代很便宜的調味料,是相當稀少且昂貴的,通常都是有錢人家或達官顯貴才有能力吃的

    所以原本難以入口,苦澀無比的柿子,經過大自然零成本的陽光洗禮,居然成了高檔的甜味果乾

    當這神奇的加工法被發現以及廣泛運用時,柿子搖身一變,成了日本當時家喻戶曉的水果

    而且日曬後不單單是有了甜味,因為水分濃縮了,也方便儲藏與攜帶,根本是神之發現

    這個,是現代柿餅的由來,而這曬過的柿餅,用的是苦澀的柿子,而非你我常吃到的改良甜柿,這一點要特別說明

    ——

    之前忘記是看哪本奇怪的書,日本的翻譯書,裡頭是一則則的小故事,關於日本一些很民間的傳奇,不一定是鬼故事,大部分帶有濃厚的傳奇或地方色彩的那種

    其中一則故事的標題就叫「曬柿餅」

    故事主要說,主角有一天到日本一個鄉下小鎮出差,當時正值秋天,在逛名產店的時候,他看到了當地特產的柿餅,買了不少
    之後便詢問老闆娘說哪裡有在曬柿餅,他想去參觀看看

    老闆娘聽到之後滿臉笑容地問他說,你想看哪種的曬柿餅呢?

    主角一聽覺得奇怪,柿餅就柿餅,還有分別?

    之後想詢問下去,老闆娘聽了笑而不答的指向街道的另一邊說

    「這邊直直走下去,有一種當地特殊的曬柿餅,很值得去看看。」

    主角一聽也不疑有他,便往街道的另一邊走了過去

    過去之後街道的景色從商店街,變成了住宅區的樣貌

    一整排的建築都是一致性的二層樓建築,而每一間房子的頂樓,都有一根直立的竹竿子

    隔三差五的,房子的竹竿子上,會掛著看起來不小的不規則物體,表面霧白霧白的,看起來像人類小孩的形狀

    主角看到不禁停下了腳步,正好,離他最近那棟房子的頂樓走出了個老奶奶,熟練且緩慢地把竹竿子上霧白色物體降下來,並拿出刷子開始刷著那白色物體,看似是在清潔表面灰塵似的

    由於畫面實在太過詭異,主角就這麼站著,大氣都不敢喘地,看著老太太很仔細地刷完整個白色物體,接著把那白色物體在升上去
    當一切結束時,老奶奶轉身時剛好跟主角對到眼,並瞇著眼露出笑容地跟主角點頭致意

    俗話說的好,好奇心害死貓,但顯然害不死好奇的人類

    於是主角便問老奶奶說

    「老奶奶,你剛剛是在整理什麼啊?!」

    老奶奶回答說

    『這個啊?這個是我們當地最有名的曬柿餅啊!』

    主角忍不住想問

    「但我沒看過這麼大的柿餅呢,請問是什麼品種的柿子呢?」

    老奶奶聽到好似懂了什麼地笑說

    『抱歉抱歉,沒講清楚,這不是柿子,是人類的小孩,從都市送來的,送來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問題與脾氣,曬一曬之後不好的個性與脾氣都會被蒸發,曬完之後,剩下的就會是個乖小孩喔!』

    (故事情節我瞎拼湊的,應該有一些細節會不一樣,但我也忘記書名叫啥了,所以如果你也看過這本書發現細節不一樣,歡迎留言修正 <3)

    主角一聽冒了個冷汗,但這時只能保持鎮定,繼續與老奶奶聊下去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這樣通常要曬多久?」

    老奶奶走近了一些,依然在二樓,說

    『這得看天氣,也得看小孩子本身的個性,情況不糟糕的小朋友,曬一曬很容易就出「柿霜」,有些小朋友本性比較差的,就得曬久一些才會出霜喔!』

    男主角相當訝異,回答說

    「原來那是霜啊,我還以為是黴菌呢!」

    老奶奶耐心的回答說

    『就好比曬柿子一樣,「柿霜」其實是柿子果肉裡的葡萄糖與果糖經過日曬,水分蒸發後,跑到柿子表皮,而這些糖分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後而轉化凝結而成的糖分!

    這柿霜可是好東西,還可以入藥,具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原來如此啊!真是神奇呢!」男主角回答

    老奶奶接著說

    『別看這一整排房子,住的人已經不多了,兒時玩耍的朋友有些走的早,孩子也都搬去大城市了,還有在接這「曬柿餅」工作的,除了我之外,也就只剩三四個家庭還有人知道怎麼曬了!』

    老奶奶越說越落寞,但還是不忘熱情地跟主角說,要是有小孩子想曬的可以找她,不少問題小孩曬一曬回去之後,當醫生當老師從政的都不少呢!

    ——

    澳洲是個地緣獨特的地方,也孕育出了不少只有澳洲才有的物種

    袋鼠,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只要想到澳洲,都會想到袋鼠

    自然而然地,袋鼠也成為了國家保育的動物,畢竟他代表了國家

    正常來說需要「保育」的物種,都是瀕危的,需要人為管控其數量,且幫助其繁衍

    但在澳洲,袋鼠除了人類之外,是沒有其他天敵的,加上其繁殖能力極強,所以袋鼠在澳洲可說是逛大街的物種

    去過澳洲打工度假的人肯定能明白,光是我自己在澳洲開車撞到的袋鼠就有三隻了,更別說停在國家公園還是沙灘上看到的那些袋鼠

    一般來說,袋鼠是可愛的,尤其當你參加過動物園觀光的行程,八成都會跟無尾熊或是袋鼠拍上照片

    但在野外,袋鼠是危險的,雄性的袋鼠體型巨大,直立時高度可達1.6-2公尺高,重量在65-100公斤左右

    袋鼠本為食草動物,雄性袋鼠很少攻擊人類,大部分時間是在發情期時會有攻擊性,但也是跟其他雄性袋鼠打架,爭奪交配權

    而近代頻發的袋鼠攻擊人類事件,多半跟觀光客的逐年增長有著絕大的關係

    袋鼠本身是種草食性動物,意思是他主要是吃草的,跟馬差不多,但袋鼠偶爾還是會吃些真菌類或者是灌木叢裡的果實

    之前我在澳洲打工換宿集二簽時有在馬場工作過,每天早晨的工作就是推著推車,載滿乾草,接著推去餵馬,一頭成年的馬一天能吃掉的草量相當驚人

    不過也不難想像,草麻⋯是能有多少熱量與營養,但這些動物強大的地方就在於,現代肌肉發達的人類得喝高蛋白搖搖飲長肉,但袋鼠與馬只要吃吃草就能屌打肌肉發達的人類

    那時我無聊,拿了顆甜橘子,剝了皮之後拿去餵了其中一隻馬

    不唬爛,那隻馬邊吃居然眼睛瞇起來開始笑,邊笑鼻子邊噴氣的那種,還一直ㄏㄧㄏㄧㄏㄧ的叫

    這跟觀光客餵食袋鼠是一樣的道理,對於大部分的小孩,甚至是極大部分的成年人來說,紅蘿蔔是討人厭的,不好吃還有奇怪的菜味

    但對於主要食物來源是草的袋鼠來說,紅蘿蔔之於袋鼠,就好比小孩看到可樂與雪碧一般

    紅蘿蔔所含的糖分,經過研究指出,還會對袋鼠帶來偶發性的牙齦問題,因為殘留在牙齒上的糖分經過發酵之後(很明顯袋鼠不知道也不會睡前刷牙),若袋鼠在啃食這些相對較硬的紅蘿蔔時傷到牙齦,這麼殘留在牙齦上的發酵糖分將會給袋鼠帶來口腔病變

    只要是拿「餵食袋鼠」當噱頭,吸引觀光客的觀光農場或是動物園

    對他們說,紅蘿蔔絕對是取得最容易,而且也是最便宜的食材選項

    這輩子都在吃草的袋鼠,一吃到相對高糖分的紅蘿蔔,基本上沒有不瘋掉的道理,肯定狂嗑猛嗑

    道理不難想像,就好比不要讓小朋友吃太多糖,不然晚上睡不著煩死的肯定是爸媽

    更別說觀光客偷餵食的其他食物,好比餅乾、薯條、漢堡與雞塊、更高糖分的香蕉與蘋果

    這些沒有出現在袋鼠菜單上的食材,高糖分、調味過、甚至是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都會影響著袋鼠單純的賀爾蒙

    而改變了賀爾蒙的袋鼠,就算不是在發情季節,也漸漸開始出現攻擊性,甚至會出現搶奪餵食而意外傷人的事件

    除此之外,沒有天敵的袋鼠,對於農業來說,袋鼠也是相當具有破壞性的

    不少當地的農場主人都會配槍,驅趕袋鼠,以免他們辛勤種植的農作物被袋鼠偷吃甚至是踩踏破壞的農地

    對於這一點,澳洲政府決定,制定「特定獵殺區域」,每一年開放一定的數量,給領有「合法獵殺袋鼠執照」的獵人以人道的方式獵殺袋鼠,並將獵物登記之後送往合法的處理廠,處理成各式各樣的袋鼠肉產品

    袋鼠漢堡排、袋鼠香腸、袋鼠排、袋鼠絞肉⋯等等的袋鼠產品

    我吃過不少,不好吃,但是低脂且高營養,澳洲露天的BBQ台上,肯定少不了幾塊袋鼠排或是漢堡排

    而我個人也在深夜的野外遇過兩頭成年袋鼠,應該是雄性,因為目測那兩頭袋鼠站立起來時起碼有190cm+,體型之巨大

    那時我跟朋友站著連動都不敢動,就這麼跟兩頭成年袋鼠看著,還好,我們身上沒有隨身帶紅蘿蔔或是麥當勞的習慣,所以只是看了看他們就跳走了

    但不唬爛,他們跳一步最少快兩公尺,沒幾下就消失在我們眼前,真要打打不過,跑也跑不贏,馬的到底是吃什麼草能長成這樣⋯

    ——

    OK

    以上兩個漏漏長的故事只是為了以下這小故事做鋪陳

    今天在騎車往新莊的路途中,經過了鶯歌的腳踏車步道與河濱旁的公園

    沿路上沒有100也有60-70個成群結隊騎著腳踏車的人,騎著就算了,不少就在路邊休息,卸下了口罩,野餐起來的也有

    更別說河濱旁的公園我還看到一家人在打羽毛球與排球

    是怎樣,我意外有騎進時空裂縫嗎?我來到了一年前的台灣嗎?

    騎著騎著我腦袋裡的惡魔小漢克不禁開始想著

    要是這樣的地方可以修法變成「合法捕捉不聽話人類(澀柿子)」的區域

    我們就可以招開「合法捕捉想透氣人類」的訓練營,訓練獵人

    我們人道一點,獵人會用沾滿橄欖油的網子罩著這些人,然後分別掛在滿是大樹的公園裡

    再從日本請來幾個曬柿餅的專家,讓他們好好在上頭曬出柿霜來,這樣下來之後相信他們就會成為乖乖待在家的好人類

    而不是「哦哦哦我需要出門透透氣啦」或是「我們都待在戶外內」的奇怪人類

    曬完之後相信台灣疫情會更好的(笑

    ——

    #以上純屬幹話
    #感謝你花了好一段時間看我講幹話
    #廚師漢克

    ——

    資料來源|https://www.tsunagujapan.com/zh-hant/seven-things-about-persimmons-a-popular-autumn-fruit-in-japan/

  • 鶯歌找打工 在 日日·甜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3-23 22:14:25
    有 3,992 人按讚


    我們的環島行程出來啦!!!
    原本以為是環島蜜月,但這樣看看~行程很像在當兵😂將近兩個月,每天都可以見到不同人,體驗不同打工來換宿或賺取交通費,讓我們倆好期待~當初因為一些事讓我們決定好好看看台灣,希望可以藉由這次環島,讓彼此更成長((即使可能會有吵不完的架😂
    ❤️為什麼決定環島?請看這裡>> https://goo.gl/aiSJMC
    ❤️之後的環島每一天都會紀錄下來~大家可以先訂閱我們喔!
    我們的youtube>> https://goo.gl/AXUcb9
    阿桃的Instagram--> momo8atao
    胎胎的Instagram--> mrs.ueda
    ❤️胎桃的相遇故事>> http://pics.ee/b7sx
    胎胎的所有卡通便當>> https://goo.gl/FfYLxe
    --------------------------
    環島行程在這邊~((簡單的跟大家報告,有些還會變動喔))
    台中:
    ◎3/24晚上大甲鎮瀾宮跟著媽祖繞境~環島出發!!!
    ◎3/25凌晨5.6點到沙鹿,借盥洗&休息,中午陪麻吉1號的女兒做皮卡丘便當回饋。下午起身移動到台中逢甲,跟麻吉2號一起逛逢甲&練日文,換住她家一晚,也讓阿桃去逢甲大開吃戒。
    ◎3/26在麻吉3號的台中農村社區採琵琶體驗打工回饋,換宿一晚。
    ◎3/27到台中知名的餅店打工,賺交通費。
    ◎3/28與麻吉4號全家人一起遊玩,幫忙換宿。
    ◎3/29與麻吉5號全家人一起遊玩,教做一個便當換宿,中午過後移動到麻吉6號的店做全身精油按摩體驗&打工。

    彰化:
    ◎3/30到彰化花壇,麻吉7號的幼稚園幫忙,晚上換宿幼稚園一晚。
    ◎3/31麻吉8號一家人到南瑤宮觀光,幫忙換宿。
    ◎4/1麻吉9號自家肉粽小吃店,打工賺旅費。
    ◎4/2回大甲接媽祖回鑾。
    ◎4/3和老朋友一起帶阿桃看看豐原。
    ◎4/4帶阿桃跟我們家一起去掃墓。

    南投:
    ◎4/5到麻吉10號的自家民宿打工換宿,挑戰秘密攝影(之後公佈)。
    ◎4/6~7麻吉11號打工換宿
    ◎4/8到集集見神秘人物麻吉12號
    ◎4/9安排中(可能在雲林)

    嘉義:
    ◎4/10~11麻吉13號的自家寵物店,打工換宿。
    ◎4/12麻吉14號自家民宿,打工換宿。
    ◎4/13到麻吉15的鄉下體驗,幫忙採桑椹換宿。

    台南:
    ◎4/15麻吉16號自家餐館打工賺旅費。
    ◎4/16.17.18在麻吉17號的後壁後廍小農村,打工換宿。

    高雄:
    ◎4/19麻吉18號的單車出租店,打工換宿順便騎車環高雄
    ◎4/20~21安排中(在高雄)

    屏東:
    ◎4/22和麻吉19號在屏東墾丁觀光。
    ◎4/23到小琉球,在麻吉20號的店體驗浮潛,也幫忙打工。
    ◎4/22~23兩晚都借宿在麻吉21號的民宿,打工換宿。

    台東:
    ◎4/24到太麻里,麻吉22號的學校演講,換取交通費。
    ◎4/24~25麻吉23號的民宿打工換兩晚住宿。
    ◎4/26安排中
    ◎4/27麻吉24號民宿打工換宿幫忙,有時間再四處遊玩。
    ◎4/28.29麻吉25號民宿打工換宿,觀光。

    花蓮:
    ◎4/30~5/1麻吉26號民宿打工換宿,觀光體驗。
    ◎5/2麻吉27號的餐飲店便當教室,教做便當,換宿。
    ◎5/3麻吉28號民宿打工換宿,找時間觀光體驗。
    ◎5/4麻吉29號民宿打工換宿,四處觀光。

    宜蘭:
    ◎5/5~6麻吉30號自家羅東民宿,打工換宿。

    基隆:
    ◎5/7麻吉31號八斗民宿打工換宿,獨木舟體驗。
    ◎5/8 麻吉32號一日導遊,幫忙換宿。

    台北:
    ◎5/9麻吉33號自家磁磚店打工,開臉,古厝體驗。
    ◎5/10麻吉34號自家雞排炒麵,打工換宿。
    ◎5/11麻吉35號褓母教室,打工換宿。
    ◎5/12好朋友的自家民宿打工換宿。
    ◎5/13鶯歌麻吉36號拉胚體驗,打工換宿。
    ◎5/14麻吉37號夫妻一同學日文,幫忙換宿。
    ◎5/15麻吉38號SPA館打工體驗,晚上板橋麻吉39號膠囊旅館,打工換宿。

    桃園:
    ◎5/16好朋友家的早餐店打工換宿。
    ◎5/17麻吉40號晚上宵夜店打工換宿。

    新竹:
    ◎5/18麻吉41號美髮服務打工換宿。

    最後回到中部:
    5/20麻吉42大甲的早餐店打工賺旅費。

    ---------------------------

    #感謝全台灣各地的上田粉絲好麻吉們當初來信的邀約
    #謝謝你們給我跟阿桃這麼珍貴的體驗與機會
    #請包容我的台灣狗已和阿桃的怪怪中文
    #期待見面那天

    #大家在環島途中看見我們的話
    #請大聲呼喊我跟胖桃呀~

  • 鶯歌找打工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1-21 12:55:56
    有 22 人按讚


    林洛安 Lin Erika Yuting Huang
     
    粉絲頁: 林果陶製
     
    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展覽記錄:
    2013 ﹝A﹞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系畢業展/台北世貿新一代,台灣
    2014 「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釜山金海陶瓷博物館,韓國
    2014 「心工藝˙新生活」/行政院大樓藝廊,台灣
    2014 臺澳陶藝交流展 ﹣文化歷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台灣
    2015 千層派 研究生工藝聯展/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展演中心,台灣
    2015 千層派 研究生工藝聯展/鶯歌光點,台灣
    2015 浙台青年學生視覺藝術聯展/浙江自然博物館
    2015 冠冕上的珍珠-國際工藝競賽臺灣新銳創作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工藝文化館,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