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鶯歌房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鶯歌房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鶯歌房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鶯歌房市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好房網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北這幾區有捷運加持 #新北 #捷運 #捷運宅 ★房仲助攻投機客 年輕首購客欲哭無淚 → http://hftv.piee.pw/3jl9s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814TVBS 救景氣 央行宣示不打房 鬆綁信用管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bRvI0Oh6Qs 救經濟,央行出招決定鬆綁房市管控措施,刪除新北市八里、鶯歌以及桃園蘆竹等地限制,也放寬豪宅貸款成數至6成,淡大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時機點剛剛好,藉此避免房市硬著陸,不過政...

  • 鶯歌房市 在 好房網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9 19:00:08
    有 9 人按讚

    新北這幾區有捷運加持

    #新北 #捷運 #捷運宅

    ★房仲助攻投機客 年輕首購客欲哭無淚
    http://hftv.piee.pw/3jl9sz

  • 鶯歌房市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2 13:20:19
    有 732 人按讚

    今天上午十點,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王婉諭委員和我一同召開「五大呼籲矯正房市政策亂象」記者會。
     
    疫情期間,我國房價仍不斷攀升。根據今年五月份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新北市為117.99;桃園市達132.35,較去年同期成長6.86%,創歷史新高。
     
    與去年同期相較,新北市房價漲幅以三峽區9.81%為最高,鶯歌區9.48%次之;樹林區、蘆洲區、林口區、泰山區分別成長8.18%、7.40%、7.16%、6.63%。
     
    桃園市房價漲幅以八德區14.84%為最高,其次為平鎮區較去年同期成長8.72%,蘆竹區和中壢區則分別成長7.76%、7.60%。
     
    新北市的房價指數在2013年就超越台北市一路飆漲,而這些房市新熱區,都反映出 #蛋白區正在向外擴張 的現象。
     
    為什麼?理由很簡單,台北市的蛋黃區房價早已高不可攀,#新北市成為通勤族居住地的首選。
     
    然而,舊蛋白區如中永和地區,在近年內房價快速成長,#在三鶯線能夠提供通勤族交通誘因的前提下,蛋白區便隨之擴張。
     
    主計總處99年的人口普查報告指出,常住外縣市通勤至臺北市工作人口有 63 萬 4,766 人,#其中新北市民占八成四最多;而根據「內政統計通報」,桃園市的淨遷入人口在近十年來加速成長,#接近十八萬人。
     
    內政部日前發布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臺北日間較夜間多71.8萬人,差距最大。臺北市平日的日間活動人口數為350.8萬人,較夜間停留人口增加71.8萬人(+25.7%),其中屬商業、行政及文教匯集區的 #中山區、#中正區、#大安區,#日間流入人口最多。
     
    #而新北夜間440萬人為全臺最多,尤其板橋區、三重區、永和區,日間活動人口則較夜間停留人口少,充分反應就業就學與居住間人口移動情形。
     
    此外,捷運三鶯線預計在2023年完工試車,從板南線頂埔站起始,將串起土城工業區、北大特區、三峽舊市區、鶯歌市區、桃園八德的鳳鳴重劃區,未來延伸至桃園綠線轉乘、甚至串聯桃園國際機場(中壢青埔航空城)與高速鐵路,是擴大 #北北桃生活圈範圍 的重要路線。
     
    從這些資料都可以看出,#年輕人對於蛋白區的住宅有剛性需求,那麽蛋白區的房價一路飆漲,只是因為市場需求大嗎?
     
    #可能不只是這樣。
     
    根據財政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全台以新北市近7.2萬人擁有非自住住家最多,而其中更有1,771人 #囤房五戶以上。
     
    內政部2020年Q4的「住宅資訊統計彙報」指出,#六都中新北市的住宅存量同樣居冠,達1,693,707戶。
     
    也就是說,#儘管新北市的不動產供給持續成長,#房價卻絲毫沒有下跌的跡象,反而屢創新高。
     
    因此,我們提出五點訴求:
     
    1⃣財政部應盡快提出囤房稅版本。
    2⃣財政部應完整公開之歸戶資訊。
    3⃣內政部應分析並公開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勾稽歸戶資料。
    4⃣新北市府及議會應儘速提高囤房稅稅率。
    5⃣新北市應積極興建社宅並提供社宅免地價稅措施。
     
    儘快提出 #有效的抑制機制、#公佈相關資訊,才能保障年輕人的生活。我會持續在國會為民眾監督相關部會的辦理成效。
     
    圖表來源: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 鶯歌房市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2 12:16:37
    有 47 人按讚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新聞稿】
    疫情期間房價不斷攀升,時代力量提五大呼籲矯正房市政策亂象
    -
    疫情期間,我國房價不斷攀升,根據最新的房價走勢,台灣房價已來到新高,房價過高的原因包含囤房過多、社宅不足等現象,這當中又以新北市最為嚴重。為此,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兼黨團總召邱顯智、王婉諭,與新北黨部彭盛韶、陳姳臻兩位副執行長,以及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於今日(7/22)召開記者會,為買不起房子的升斗小民發聲。盤點房市政策亂象,並提出五大呼籲:
    -
    1⃣ 財政部盡快提出囤房稅版本。
    2⃣ 財政部公開之歸戶資訊應完整。
    3⃣ 內政部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勾稽歸戶應進行分析並公開。
    4⃣ 新北市府及議會儘速提高囤房稅稅率。
    5⃣ 新北應積極興建社宅並提供社宅免地價稅措施。
    -
    #蛋白區擴張,#樹三鶯地區及航空城周邊漲幅最大
    -
    邱顯智表示,根據今年五月份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新北市為117.99;桃園市達132.35,較去年同期成長6.86%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較,新北市房價漲幅以三峽9.81%為最高,鶯歌9.48%次之;樹林、蘆洲、林口、泰山分別成長8.18%、7.40%、7.16%、6.63%。桃園市房價漲幅則以八德14.84%最高,其次為平鎮,較去年同期成長8.72%,蘆竹和中壢則分別成長7.76%、7.60%。
    -
    探究新北及桃園會在今年有劇烈的漲幅,邱顯智認為原因包含兩個部分:一是蛋黃區房價難以負擔,促使往返台北的通勤人口增加;二是捷運三鶯線建設串連大北北桃地區,提供通勤族交通誘因,進而推動樹三鶯及桃園、航空城周邊房價上漲。
    -
    邱顯智進一步指出,根據主計總處201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常住外縣市通勤至臺北市工作人口有 63 萬 4,766 人,其中新北市民占 84% 最多;而根據內政部今年最新公布的統計資料,桃園市的淨遷入人口在近十年來加速成長,接近18萬人。同時,臺北日間較夜間多71.8萬人,差距最大。依內政部發布的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臺北日、夜間的差距高達71.8萬人,是全國差距最大的縣市,平日日間活動人口數為350.8萬人,比夜間停留人口還多了71.8萬人,又以被歸類為商業、行政及文教區的中山區、中正區、大安區等行政區日間流入人口最多。相反地,鄰近的新北市板橋區、三重區、永和區,日間活動人口則較夜間停留人口少。
    -
    其中,平日夜間停留人數,以新北市440.5萬人、臺中市308.4萬人及臺北市279萬人分居前3位,若與戶籍人數比較,六個直轄市部分,新北市較戶籍數多37.4萬人、臺中市多26.5萬人、桃園市多26萬人、臺北市多18.5萬人,屬人口淨流入。這項數據代表雖然部分直轄市,其人口流動是正常現象,但是新北市卻為人口流動量最大的直轄市,這意味著新北市與其他縣市早已是共同生活圈;尤其是雙北地區的連結,平日早上於臺北市上學、上班,晚上返回新北市居住早就是常態。
    -
    邱顯智說,北大特區因三鶯線通車誘因,導致房價持續上漲,鄰近樹三鶯地區的房價更已來到近五年最高點。三鶯線預計在2023年完工試車,預計串起土、三、鶯及桃園八德擴大「北北桃」生活圈的範圍,該捷運沿線明顯房價高漲。
    -
    年輕人對蛋白區住宅有剛性需求,新北市囤房人數及住宅存量卻都居冠,房價抑制機制刻不容緩。
    -
    邱顯智總結,高房價早已從蛋黃區往蛋白區,甚至是「蛋殼區」蔓延。根據財政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及內政部2020年第四季的「住宅資訊統計彙報」資料顯示,六都中新北市的在非自住房屋(7.2萬)及住宅存量(1693,707戶)同樣居冠。也就是說,儘管新北市的不動產供給持續成長,房價卻絲毫沒有下跌的跡象,反而屢創新高,邱顯智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提出有效的抑制機制,以落實健全房市政策,保障年輕人的未來。
    -
    回到中央目前措施,「雙2.0」究竟能否抑制房市炒作?要不要進一步的抑制措施?囤房稅何時才有行政院的版本?我國各級政府幾時才會落實囤房稅機制?他會繼續在國會為民眾監督行政部門。
    -
    #新北市青年人口大增 #市府封殺囤房稅讓青年如何安居?
    -
    陳姳臻說,許多年輕族群在台北工作、選擇居住在外圍的新北市,導致新北市青年人口數為138萬餘人,占全市約35%,居全國各縣市之冠。市府宣稱為了重視年輕人,於2016年8月底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並在今年成立青年局,但針對新北市高房價讓年輕人買房困難的問題,市府沒有明顯作為。
    -
    陳姳臻進一步指出,根據財政部七月才剛發布的「2020年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表」,全國共有50萬6,616人持有非自住房屋,新北市為六都之冠,一共佔了71,804人,佔比14.17%,光是新北總持有五戶以上者就破一萬人。這份資料僅為縣市歸戶,未採計全國多屋持有狀況,實際囤房狀況恐更嚴重。
    -
    市府2018年調降囤房稅就引起爭議並登上新聞版面,2016年通過《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時,調高持有第四間(含)以上的稅率至2.4%,但2017年7月實施之後,2018年5月才開徵一次,同年10月藍綠議員就急忙「調降囤房稅」,下修至1.5%。陳姳臻質疑,在第二屆第七次定期會進行《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的修正動議時,就高達29位跨黨派議員提案,佔議會全體議員數的43.94%,其中不乏建商出身、與協助建商獲取不當利益而被判刑的議員。
    -
    陳姳臻認為,種種現象顯示新北市政府無法堅守「提高囤房成本」的政策、民意機構也無法替宛如無殼蝸牛的民眾把關居住正義。再以牽涉到社會福利層面的稅收來看,當時新北市稅捐處估計每年稅收短缺6.6億,現在三年過去了,換算下來,光囤房稅的稅損可能至少19.8億!
    -
    陳姳臻最後表示,國內研究囤房稅的學者張金鶚今年曾提出囤房稅能有效抑制房價上漲的實證研究,有效的累進稅率落實稅賦公平、減少空屋閒置浪費、促進房市的有效居住使用。並藉著囤房稅降低房市炒作誘因,減少投資需求,讓住房回歸居住需求的本質,房價才能有效下跌。
    -
    #新北市餘屋規模龐大,#自建社宅怠惰消極
    -
    彭盛韶說,囤房成本低的直接影響就是新北市的空餘閒置房屋過多、居住空間閒置,彭盛韶拿出內政部《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統計資訊簡冊》的數據說明,他表示全國至今仍有89萬1,880間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其中新北市的低度使用(用電)住宅高達13萬7,081間,數量是全國最高的。若在細看到各個行政區的低度使用(用電)住宅的情形,住宅數由高至低排序,前三個行政區依序為淡水區(21,750 宅)、板橋區(12,698 宅)、 中和區(10,508 宅)。
    -
    另外,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的數量也破新高,截至2019年我國共有78,443間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其中新北市共有17,028間是各個縣市中最多的,佔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的21.71%。彭盛韶繼續指出,新北市的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其實只有6,826間屋齡在一年以下,換算下來新北市高達59.91%的新建餘屋(待售)住宅閒置未賣出去,可見房市並非市府對外宣稱的那麼熱絡,在高房價時代這些閒置的住宅只會越來越多,彭盛韶認為,若這些住宅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只會加重房市泡沫化的可能性。
    -
    最後,新建餘屋跟低度用電也非常有可能擁有者為囤房戶,然而至今這兩者的關連,主管機關一直沒做相關分析,也讓囤房問題全貌難以釐清。
    -
    #社宅房地產稅不能減?#時力呼籲市府別再做社宅免費仔
    -
    彭盛韶認為,要解決住宅需求的管道並不限於稅收,多數縣市選擇興建「社會住宅」來落實居住正義。時代力量其實早就要求內政部研議如何在交通轉運點,推動興建學生宿舍及青年混合社會住宅,來減低年輕人及學生的通勤成本及住宿成本。而內政部的答案是肯定的,並建議新北市政府社宅的選址基準,是以新北市溪南(板橋東區、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新店北區)、溪北(新莊區、蘆洲區、五股區、泰山區、三重區、樹林北區、板橋西區)都心策略區為主,鄰近於火車或捷運站行政區,以有效減低年輕人的通勤成本。
    -
    但是,沒想到新北市在今年後竟然完全不繼續興建社宅,接下來第二階段的社宅興建計畫,新北市不但一戶未蓋反而由中央的住都中心承擔興建的任務,市府如果擺爛不蓋社宅倒也沒關係,但是不應該把歪腦筋打在中央蓋的社宅上。
    -
    彭盛韶最後強調,當初在民團舉辦的公聽會上,新北市政府的代表強烈反對社宅減地價稅,他們的理由包含「任何減稅,其實都影響到我們的財務規劃」、「房屋稅、地價稅的減免,是不是應該從地方的角度思考」與「要減稅,替代財源到底是什麼?替代財源要從哪裡來?」他就質疑,當初市府連想都沒想就調降囤房稅,結果當中央協助你蓋社宅後,市府反而要對這些社宅課徵房地產稅,也就是說當其他縣市再想辦法為社宅減稅,新北市卻反其道而行成為高房價的幫兇,彭盛韶質問:「一邊拿來宣稱自己的社宅政績,一邊還對社宅爽收地價稅」這樣兩頭賺,合理嗎?如果市府不知道為社宅減稅後的替代財源在哪?他指出那就恢復囤房稅原本的稅率讓新北市的財務規劃不要被影響。
    -
    #民團痛批政府迴避囤房問題 #呼籲相關資料要公開
    -
    長期關注我國居住問題的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政府針對囤房問題有幾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政府面對各界針對高房價的批評,首先去做的卻不是關心這種現象是否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反而是在去年(2020)5月時發新聞稿表示「數據顯示台灣囤房問題有限,整體趨勢朝向均衡。」然而,這種否認事實且欲蓋彌彰的操作,也掩蓋不了民眾買不起房子的現象。因此,在第二階段時,政府將囤房問題推給地方政府,財政部長蘇建榮就表示,希望各地方政府按照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對多屋者訂定較高的稅率來抑制房價;儘管,地方政府普遍消極地沒有採取較合理的稅率,新北市甚至還將原本調升的稅率下修,但是國內稅制的訂定都是由中央負責,未有合理的囤房稅稅制,彭揚凱認為中央難辭其咎。
    -
    彭揚凱接著說,眼看既無法否認問題,又無法推卸責任,政府第三階段只好以片面的數據胡亂解釋,在今年3月行政院就表示,若持有超過四戶適用囤房稅,可能影響到全國78萬的承租戶。然而,問題是政府相關數據都未公開,怎麼會知道到底會影響多少人?
    -
    彭揚凱認為,資料的有效揭露是政府得以有效治理的首要步驟,與其推卸責任還不如將資料公諸於世。但他觀察下來發現,政府在相關資訊揭露非常被動,這兩年下來都是擠牙膏式的公開,只有在承受不住外界壓力時才慢慢公布「部分資料」。他認為,針對高房價問題,至少要公開以下兩大資料:一是,政府應儘速公布近十年全國家戶總歸戶住宅持有資料,並以排除共同持分與否為區分。二是將空屋與住宅持有資料進行勾稽,以釐清台灣多屋家戶與空餘屋之間的關係。彭揚凱總結表示,唯有公開相關資料,才能夠讓讓高房價問題在基礎上有討論的空間,否則房價只會繼續飄漲。
    -
    #五大居住正義訴求一個不能少!
    -
    針對上述盤點出的種種問題與建議,王婉諭表示,居住正義一直是時代力量關心的主軸,高房價實質的造成年輕人的生活困境,且誠如顯智委員的發言,大台北一千萬人口的生活圈中,許多年輕人居住在新北,檢討新北的囤房及房價問題有其必要。而要落實居住正義,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有其應當進行的措施,包括:
    -
    1⃣ #財政部盡快提出囤房稅版本:
    呼籲政府應持續觀察房價上升之趨勢,同時積極研擬相應作為。包括時代力量等在野黨已提出版本,我們也呼籲財政部應儘速提出相對應版,好讓政策能在國會中被更完整的討論。
    -
    2⃣ #財政部公開之歸戶資訊應完整:
    先前我們曾提預算案要求財政部公開全國個人歸戶資訊,我們也看到就在昨天財政部於財資中心網站上揭露,然而資料僅揭露非自住的部分,我們認為如要完整了解台灣房屋持有狀況,包含自住及非自住之歸戶數都應公開,且包含個人歸戶及家戶歸戶。
    -
    3⃣ #內政部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勾稽歸戶應進行分析並公開:
    全台灣包括新北,都有為數可觀的低度用電及新建餘屋戶數,然而這些住宅與多屋持有自然人及法人的關係,也應進行分析。這部分我們呼籲內政部跟財政部要一同進行。
    -
    4⃣ #新北市府及議會儘速提高囤房稅稅率:
    囤房稅稅率調降,不僅讓新北難以抑制炒作,房價不斷拉抬更讓年輕族群苦不堪言。我們呼籲新北市府及議會應共同面對,修正2018年被調降的版本。
    -
    5⃣ #新北應積極興建社宅並提供社宅免地價稅措施:
    新北市府應積極自建社宅,滿足人民需求,同時,不應為圖中央地價稅的挹注而持續消極調整相關措施。我們認為藉由對多屋者課徵囤房稅、社宅降稅的方式,才能達到財税公平正義的精神。
    -
    王婉諭總結說,台灣「居住不正義」的狀況已是長期的問題,明年同時又適逢地方選舉,人民都在看政治人物是否能提出相關的改革作為,而時代力量也會堅守價值,與人民站在一起,持續的提出監督政策及倡議作為。

  • 鶯歌房市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8-16 13:18:17

    150814TVBS 救景氣 央行宣示不打房 鬆綁信用管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bRvI0Oh6Qs

    救經濟,央行出招決定鬆綁房市管控措施,刪除新北市八里、鶯歌以及桃園蘆竹等地限制,也放寬豪宅貸款成數至6成,淡大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時機點剛剛好,藉此避免房市硬著陸,不過政大張金鶚卻認為這是開倒車,觀點不一,但面對經濟成長率保不了2%的關卡,房仲大老呼籲,先挽救低迷市況,不然成交量急凍,都沒人要買房了。

    記者─周育鋒、黃宇潔 台北報導......↓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現在政府打房,高總價豪宅產品,其實都沒有人在看,那比較熱門的都是像小套房或是公寓。」

    就是因為購屋族目標轉向,第一線的房仲業務員,只能努力開發,應付冷清市況。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平均每一個禮拜,如果有1-2組的客人,願意跟你來看房子,其實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有那種半年一年,沒有成交的大有人在。」

    房仲業董事長李同榮:「以台北市來講,它正常交易量,少說也要4萬(棟)到4萬5(千棟),可是現在3萬(棟)都不到,那就代表說市場的交易量,已經不正常的萎縮了30%以上。」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房子是不好賣,因為量大概都少了兩成多嘛。」

    在王應傑眼中現在的房市是淒風苦雨,房子想賣賣不掉,首購族不敢買、換屋族買不起,建商大老祝文宇說這是交易量停滯,買方寧願等價格降下來,也不願意看屋出價。

    央行總裁彭淮南:「我們定期在檢討,定期檢討覺得它那個成交量,已經減少很多了,那房市已經穩定了,所以我們就做些調整。」

    彭淮南大手一揮,從緊縮政策後,5年下來第一次鬆綁信用管制區域,包括新北市的八里、鶯歌,桃園蘆竹、中壢、龜山,同時放寬針對高價住宅,以及第3戶購屋的貸款成數上限,從原本的5成拉高到6成。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交易量會增加,增加一點,那價格議價空間還是會加大,信心來講會有一點有一個幫助,表示政府不是不痛不癢嘛。」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房價租金比64倍全球最高,那個租金報酬率1.57%全球最低,房地產的所得稅最高45%,所以這三個極端值,加上市場急轉直下,我覺得是先把市場穩住,不要讓它進入硬著陸。」

    花敬群也認為,央行這招宣示性政策等同替房市打了預防針,讓市場可以軟著陸,但政大教授張金鶚則批評政策大開倒車,是替建商、投資客、有錢人解套。

    房仲業董事長李同榮:「(GDP)會不會保三跟房地產的交易量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一再強調,房市健全是要讓一個價穩而且量活絡的狀態。」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房地產你第一個,它的就業人口有超過100萬人,至於在稅收我們1兆9千多億當中,應該有也差不多將近10%,所以它的關聯性產業應該超過100項,所以這樣來講的話,我們內需應該先穩住。」

    搶救低迷經濟,先拉一把房市火車頭,畢竟今年的買賣移轉棟數,恐怕不足29萬棟,創下2002年以來新低量,現在政策踩剎車、降低市場雜音,只是還得面對經濟成長率不保2,信心衝擊就怕還有隱藏的未爆彈。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coverages/news-61260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