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沒有講出來》
.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梁實秋在《送行》如是說,送別應該是朦朧的,最好不要點出來,否則就要話長話短,總要留些離愁,最好大家都要惺惺作...
《因沒有講出來》
.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梁實秋在《送行》如是說,送別應該是朦朧的,最好不要點出來,否則就要話長話短,總要留些離愁,最好大家都要惺惺作態,說些祝福的話語,什麼「鵬程萬里,前途似錦,一帆風順」的廢話,即便大家都知道社會是虎頭鍘,走出去的是校門,攔腰而下的是現實。含蓄一如我,這些行為非不為,不能也。我堅信,最為深刻的情感總是藏在心裡,說出來就淺白了。
.
MLA新歌《因講了出來》說的人與人之間留白,說了出來,就會失卻了吸引力,錯失了機會,因沒有說出來,才能有那抹白,有了白色的「缺」,才能有離別的「憾」,才造就了人生後半生思念的「美」。我想,因講了出來,也是因沒有講出來,才能將「記憶」留在最為痛苦,至為暢快的時刻。倒也沒有如此煽情,讀的不是:「只因你說了一句『馬上就來』/我在九月漫長的夜晚苦苦等待/等到清晨月影浮出天外」
.
而是「只因答應了一句『全部改完』/我在四月漫長的夜晚苦苦改卷/直到清晨碎光落入窗內」四月的時光太重,似乎工作了三百小時,在出卷、改卷、健身之間切換,驀然之間結束,甚是空虛,連續運動了八天,將一個月的無聊、孤獨、不忿、憤怒都經由毛孔排洩出去,才能好好地面對那段痛樂交纏的月份。助教走時偶爾會問:「咁多,你掂唔掂架?」我輕佻以對:「輕鬆啦,呢d仲輕過我bench press既啞鈴。」繼而一人在房裡默然改卷,十份卷為之一組,默然用份數來計算時間之流逝。
.
只因為沒有說出來,送別的字句並不適合我,將自己心中埋藏的不捨寫出來,總覺得赤裸裸,無他借詩人之口來表達較好。正岡子規告別夏目漱石時寫了一句「行く我にとゞまる汝に秋二つ」意即「我去你留,兩個秋。」單看字面意思,就是兩者離別後,兩年無法相見。可是寫完這句話後,正岡子規便患病離世,一次分別,生死遠離,不是「兩個秋」而是「只此一秋。」許多學生此去一別,就日後不會相見。或許,我也可寫:「你去我留,兩個夏。」課程是從五月的初夏開始,也正是在一年後初夏結束,恰好是「兩個夏」。
.
因沒有說出來,也幸虧沒有說出來,否則就會變得淺白,寧願永遠停留在熱血沸騰的四月,停在想象和現實之間,免去了分數的傷害。可如今,最終也是說了出來。送別二字太苦,不要用「送別」,我們「慶別」好了。
.
鵬程萬里一帆風順意思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舉人民的法槌
謝謝中正大學邀請,讓我返校與畢業生分享人生經驗。
畢業典禮的英文是「Commencement」,也有「開始」的意思,意思是在大學畢業後,人生才真正開始。
我期許畢業生都可以鵬程萬里,但我並不會祝福大家一帆風順。因為同學出社會後一定會遇到許多挫折、面臨許多選擇,我們甚至不知道,選擇的結果是否正確。
然而,關鍵是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不能用「阿我就怕被罵阿!」的逃避心態,而應該嘗試「面對困難、解決問題」,找出埋藏在事物表現下的問題本質,用自己所學創新思考,嘗試系統性的解決問題,以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千萬不要害怕失敗!即使跌倒了,就看能不能撿些有用東西起來,繼續充實自己,準備下一次的機會。
不要放棄每一次的危機,畢竟人生都是「以生開始,以死結束」,我們一無所有,但也可能無所不有,重點是我們是否活得充實,人只有刻骨銘心活過了,生命才有存在的意義。
致所有畢業生,你們的人生就要開始,懷抱著你們的理想,勇敢的冒險吧!
#中正大學
#畢業快樂
#鵬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