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主題依照投票決定
其他主題會陸續寫
在進入主題前想先說明關於長期投資
都沒有絕對的正解 畢竟每個人的條件都不同
我依照個人想法加上過去經驗
綜合其他人的文章及看過的書籍綜合產出這篇文
可以參考 但不用當成絕對準則😌
開始會提不同長期投資的差別
長期投資我認為還是有些不同
不同方向會影響我...
晚安☺️
主題依照投票決定
其他主題會陸續寫
在進入主題前想先說明關於長期投資
都沒有絕對的正解 畢竟每個人的條件都不同
我依照個人想法加上過去經驗
綜合其他人的文章及看過的書籍綜合產出這篇文
可以參考 但不用當成絕對準則😌
開始會提不同長期投資的差別
長期投資我認為還是有些不同
不同方向會影響我選股的條件
強調!! 這篇以價差型長期投資為主軸
之後會寫一篇哪些標的適合賺股利的存股投資
一、投資期間
價差型長期投資可以是一年以上甚至到數十年的時間
穩定型長期投資普遍比價差型更長 甚至沒有思考收割期
二、主要獲利來源
價差型長期投資最主要以股價成長為追求
以資本利得也就是價差當成獲利的來源
穩定型長期投資以追求穩定的配息為首要
賺取的是每年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
所以如果要長期投資都要想清楚
三、適合的條件
穩定型的長期投資較價差型穩定
因為價差型長期投資通常伴隨著成長性
投資人預估能在未來創造更高的公司獲利而買進股票
但也因為股票是領先指標
都是投資人對未來有所預期
所以當效果不如預期時就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股價修正
下面會舉例
如果較不能承擔高風險
就比較適合穩定型投資
殖利率高、波動小、獲利穩定、發展成全的股票
四、失敗的心態
這應該是不少人在剛接觸投資最容易遇到的事情
投資期間不管多長
都已經賠到連褲子都快沒得穿了
心裡永遠想著
沒關係 反正是長期投資 只是還沒發展成熟
早晚會漲回來😅
永遠都在替自己找藉口🙂
選錯了就承認看錯
產業發展不如預期時就勇敢砍掉
到已經無法承受的程度就必須做出決定
關於長期投資停損的想法
可以去看第22篇文
裡面有提到我對長期投資停損的想法及建議👍
五、選股的觀察重點
1. 產業成長性
越有成長性的股票越偏向價差型長期投資
但也同時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舉例來說 電動車產業
20年前大概沒多少人會想到車子不需要透過汽油就能在馬路上移動
從原本的燃油車到油電混合車再到現在純電車已經有一定的成績
德國已經有共識在2030年以前禁售燃油車
而這只是開端 未來成長性有多大是可以期待的
Tesla就是龍頭案例
鴻海早就看好電動車的成長性
也才會跟裕隆有所合作
失敗的案例像是十幾年前的光碟產業
錸德是當時光碟業龍頭
最後也是因為投資人不再看好這個產業的成長性
公司也不做出改變
股價也因此走向成為壁紙股的命運
2. 產業健全
這跟成長性有一些相關
越有成長性的產業通常產業發展沒那麼健全
再拿Tesla為例
我們都知道成長性潛在
但公司直到前年都還是賠錢的狀態
正因為需要投入的資本非常龐大門檻非常高
這產業健全了嗎? 還沒
通常傳產業、食品業會比較沒有成長性
但也相對比較健全
除非某一項大變革或事件才有可能有巨變
科技業則比較有高度的成長性
可能會有人好奇那有沒有成長性及公司整體健全的股票可以買入
我會想到護國神山 台積電
公司的財務健全這邊就不多提
每年的穩定成長及資本支出的研發成果
還有種種培養出來的人才 商譽這些因素
是股價能長期成長的原因
雖然已經有人再探討摩爾定律往後能否延續
(不知道摩爾定律的可以google 這邊不多著墨)
但就目前產業健全、題材來看還是有的
一段期間就多出來的題材還是讓台積電穩定成長
從虛擬貨幣題材 電動車 5G等等都可以是觀察重點
而這也是要強調的產業健全及成長性
3. 公司財務結構
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不外乎就是財務結構體檢
殖利率、財務比率等等
這些基本面的東西看基本面那幾篇
4. 其它
其它就真的包括很多
管理階層的道德標準、政府及法規的方向等等
應該沒有人會喜歡亂炒股最後崩跌的公司管理階層吧?
政府的態度例如蔡總統注重在綠能產業 風力發電等等
所以如果有投資這些產業的投資人在年初的總統大選有想到這些因素嗎?
六、其它建議
1. 注重成長性而不是短期的熱門
舉例來說現在的疫情造成防疫概念大漲
但口罩這種低毛利的產品在疫情過後的銷售還是像疫情期間一樣嗎?
加上這次的教訓 其它國家會不會也注意到口罩重要性而增加產量?
簡單來說 如果去買疫情股認為是長期投資那就有點不理性
這樣舉例應該可以比較好理解
2. 分散風險的重要性
忌諱整個投資組合都是同產業 同一支股票
這應該不用再多舉例贅述
3. 定期追蹤
定期追蹤股價、財報、產業概況
市場趨勢透過新聞了解一下都是平常可以做的
最怕的是買後就只想等收割
也不關心一下自己買的股票相關產業、公司體質等等
(如果是以賺取股利為投資目的就不要太著墨在股價的波動
我在以前文章有提過)
4. 買進的價格
投資期間越長就不需要越在意那幾個tick的差別
雖然都是錢也以價差為獲利
但價差型長期投資看的是大格局
那一兩個tick就不是那麼重要
等發現股價已經回不到那個價位的時候
就真的都來不及了
5. 盡量不要追漲勢兇猛的股票
“健康的價漲是會做回測的”
遇到直接V轉或一路不回頭那就認命吧….
市場每天都在 機會隨時都有
不需要過度悲嘆
以上是我對價差型長期投資的看法及建議
一定多少會與別人有所不同之處
這本來就沒有解答
只有真金白銀賺與賠才是真的
花了下午2小時寫完
謝謝你/妳看完這篇文🤩
喜歡幫我按讚收藏留言分享😌
祝連假愉快
.
.
#股票 #長期投資 #價差 #理財 #產業分析
鴻海一年配息幾次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519 #開盤 #重點
#台積電 #清查
美國商務部出重拳,要求使用美製設備或技術生產的晶片,若要供貨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這項禁令也就是半導體界俗稱的「微量原則」,即便美方給予120天過渡期,台積電幾乎不可能改用其他非美系設備來規避這項規範。
外資昨大舉賣超台積電高達4.27萬張,單日賣超張數創2018年4月23日以來新高,累計今年以來出脫70.15萬張,總金額高達2126億元。不僅如此,外資持有台積電水位也已將降至75.52%,持股水位創逾八年來新低,顯示對台積電後市確實有些疑慮。而在外資大賣之際,台積電總股東人數卻創下新高,直逼50萬人大關。
#大立光 #業績
據了解,台積電已火速動員美國律師,全面進行各項製程的法務分析,以確保在這項禁令生效前得到評估結果。另外,美國對華為禁令恐怕也將打到大立光,華為是大立光第二大客戶,營收占比約25%至40%,若華為出貨受創,大立光又無法即時從三星、蘋果搶單,填補訂單空缺,法人推估營收受創程度恐達三成。
#聯發科 #紅米 #5G晶片
聯發科昨天發表的新款中高階5G系統單晶片「天璣820」,也是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且目前小米集團旗下的紅米已經宣布將導入至新機。聯發科看好,新5G產品發表將帶動本季營收成長,並抵銷掉近期部份減緩的消費性電子需求,預估單季營收可望季增2%至10%,毛利率為42.5%正負1.5個百分點,每股純益3.37至4.12元。
#可成 #現金增資案 #配息
蘋果iPhone機殼廠可成昨天董事會決議辦理現金增資案,擬發行普通股5萬張,以昨日收盤價224元計算,約籌資112億元銀彈;由於日前市場傳出蘋果積極撮合中國大陸代工廠立訊投資可成,希望打造另一個iPhone生態鏈,降低對鴻海依賴,可成此時宣布辦理現增,引發外界臆測。不過,可成昨天回應,維持先前說法,「目前並無出售中國大陸廠區或與他廠共同投資之規劃」,而這次現增為公開募資,也不要多做聯想。可成董事會也決議去年度盈餘擬配發10元現金股利,配發率68%,較前一年度12元減少,殖利率約4.5%。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鴻海一年配息幾次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投資心法 】
📝只有 ETF 才是真正的定存股,新手第1次一定要買
最安全、穩健的投資標的 — ETF
剛入門的股票投資人,我通常會推薦從投資 ETF 開始,「艾蜜莉定存股」軟體中,而也包含了不少的 ETF!
但台灣到底有哪些 ETF?ETF都一樣嗎?該怎麼選呢?
什麼是 ETF ?
原來就是可以像股票一樣盤中下單買賣的基金!
所謂的ETF 指的是 Exchange-traded Funds 的縮寫,「直接」翻譯 就是「可被直接交易的基金」,也就是 「指數股票型基金」,只是他雖然是基金,但他可以像股票一樣在公開市場買賣,不需透過傳統基金的申購手續,所以享有「交易彈性」、「手續費便宜」等很多優點。
ETF的 2 種類型
ETF 依照組成的成分不同分成 2 種。
1. 現貨 ETF:
直接投資於標的物指數之成分的股票,如: 投資台灣 50 ETF,就等於投資台灣 50 家最具代表性及潛力的公司,一次分散投資許多大型的權值股,台積電、鴻海、中華電…等等。
2. 合成 ETF:
不直接投資於標的物指數之成分的股票,而是運用衍生性金融工具,如:期貨、選擇權、來交換契約等作為追蹤工具,以複製或模擬指數報酬的 ETF。
台灣有哪一些 ETF ?
台灣較為有名的 ETF 有:台灣 50、中型 100、高股息、FB上證、寶滬深…等等。
🔥(請參考圖一及圖二)
如何選擇 ETF ?
有那麼多 ETF ,該怎麼選呢?以下提供幾個 Emily 選 ETF 的原則給大家參考:
1. 盡量選現貨 ETF,不選合成 ETF
ETF 是直接買入股票,而且股票有配息,投資人也可以每年領取股利,如台灣 50、FB(富邦)金融等。但合成 ETF 並未直接持有股票。
且投資於衍生性金融商品,讓投資人可能有暴露於信用或流動性的風險,也因為沒有直接持股,所以一般投資人不會領到股息。
2. 盡量選被動 ETF,不選主動 ETF
被動 ETF ,如: 台灣50,是依照台灣50指數的權重來購買成份股,這中間並不會參雜個人的主觀選股。
而主動 ETF ,如: 高股息是依照基金經理人的意願,去猜測可能會發出較高股息的股票,所以跟一般的基金很像,但我們買ETF的目的就是要追蹤指數,所以最好要選被動ETF。
3. 選交易量大的 ETF
交易量小的 ETF 會有流動性風險,有時候會發生要買買不到、要賣賣不出,如: 恒中國 2015 / 6 /10 當日成交量只有 7 張。
4. 選大範圍指數 ETF,不選特定標的 ETF
ETF 本身的特性較適用於大範圍的投資,且長期投資 1 個大範圍的標的,成長的可能性較高,如: 台灣 50、FB 上證。
而特定標的的 ETF ,僅投資於特定的產業或標的,如: 黃金ETF 或 寶電子,投資的範圍,所以會跟產業連動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長期趨勢不一定往上!
Emiy 的 ETF 的 Q&A 時間
Q 1 : ETF 有那麼多檔,Emily 最喜歡哪 1 檔呢?
A:目前台灣所有 ETF 裡面,我最喜歡台灣 50 ,而喜歡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是 ETF 裡報酬率最高的,而是因為它「最符合」,我上面提到的那 4 項選 ETF 原則!
Q 2: 台灣 50 和高股息的報酬率比較,哪個比較高呢?高股息 ETF ,不是更符合「定存股」領股息的精神嗎?
A:
其實統計高股息ETF和台灣50ETF,報酬率的高低要看統計的起迄時間,有些時段是台灣50ETF報酬率比較高,而有時是高股息表現比較好,這並沒有一定。
但我覺得誰的報酬率比較高,並不是我選擇買哪支ETF的條件,我們買 ETF就是要長期「複製」指數(大盤)績效,而不是試圖「打敗」指數(大盤)績效,不然就買一般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的基金就好了,何必買 ETF ?
因此報酬率誰高一些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而且經過長期觀察證實,很多的主動基金,長線下來績效是「輸」給指數基金的唷~
所以我喜歡台灣 50 ETF 多於高股息 ETF,因為高股息 ETF 是主動 ETF,也就是由基金經理人「預測」,選出未來一年可能配發最高股息的股票買進,參雜入人工選股之後,我覺得會比較失去 ETF 追蹤指數的意義了。
Q 3 : 有些 ETF 也是不穩健的!像某支國外科技 ETF 最後就被清算了,這樣哪比得上那些穩定配發股息的「定存股」?
A:基本上 Emily 覺得買「特定標的」的 ETF,像科技 ETF、黃金 ETF…等那些,已經失去了 ETF 追蹤指數(大盤)的原意,我是不會買的!
買入台灣 50 ETF ,等於買入 50 家台灣市值最大的績優股,因此很難同一時間倒閉,比單買一支績優股更穩健!
而且就算是發行機構寶來(現已併入元大)發生信用危機,也不會影響到台灣 50 ETF,因為它的資產(股票、現金)…等,是獨立信託保管在其他的銀行。
台灣 50 ETF 的流動量也很大,不太會發生清算危險,就算萬一發生了….扣除掉必要手續費…等之後,其餘的價值還是會還給投資人,並不會消失或變壁紙,因此不用擔心~
👉備註:本文授權轉載自艾蜜莉
鴻海一年配息幾次 在 王董的大盤籌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股市早盤再度開高走低,連帶拖累櫃買中心OTC指數也往下重挫,盤中跌幅甚至超過1%!我想對於多數股民而言,早上又是一個Blue Monday,大概多數信心都已消耗殆盡,請還您還撐得住嗎?股票市場有句名言:『行情往往誕生在最絕望的時候』,當早上台股再度翻黑,OTC指數又出現摜殺走勢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大盤或OTC,都沒有跌破支撐耶!
既然支撐沒有跌破,您需要過度恐慌或沮喪嗎?不必!反而還是要照著筆者分享的現階段操作策略,耐心、耐心、耐心!大盤或OTC上下來回震盪,就是要把對於未來上漲是阻力的融資給洗光光,您看上周五融資不是又減了8億?上星期五天就有四天融資是減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外資在OTC市場拚命低接籌碼,籌碼面越來越穩定;外資摜壓指數過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就是您近期選股的重心了!避開融資鬆動,而去找尋外資一路買超的個股,就有機會在逆勢中看見獲利。比如筆者從古雷石化爆炸案後就開始介紹追蹤的石化與紡織相關上下游報價,近幾周更再次提醒報價節節攀升的紡織尼龍加工絲原料的己內醯胺CPL,相關族群就是外資買超的重心!5月11日起連續點名二次,今日早報再次點名的尼龍粒加工絲1455集盛,不就亮燈漲停創三年新高了嗎?
又早報分析『寬帶中國』最直接受惠就是光纖族群,點名3234光環與4979華星光為首選,光環午盤不也直奔漲停?華星光同樣有大漲5%表現!新蘋果iphone6S手機傳出開始拉貨,筆者也從陸廠競爭角度來分析,未來零組件上就屬8086宏捷科最具成長動力,午盤亦大漲近6%!這些個股清一色都是受到外資的青睞,外資既然都能逆勢加碼了,自然不畏指數震盪而噴出,這樣清楚了嗎?
呵呵,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些都是今日早報點名的個股耶,幾乎全數漲停或大漲啊!這就是筆者每日選股的實力啊!每天一大早就能為您篩選出五大報的重要頭條,並點名分享相關題材或基本面受惠的個股;只要行情不差,往往都能有不錯的表現。保證不會檔檔都漲,但您只要做好停損停利;每天閱讀早報看看筆者對財經新聞的一手解析,長期下來就能做到大賺小賠!
如果您手上的持股,都是這些筆者早報精選,又是外資連續買超的標的,請問OTC縱然再度重挫,跟您有關係嗎?肯定沒差啊!又為什麼OTC會重挫?主要就是太陽能全線暴跌破底所影響的!為什麼太陽能這麼慘?我想如果您是本欄超過半年以上的忠實讀者,應該也都很清楚。就是歐盟與美國雙反課稅影響,還有太陽能報價一路下跌,造成獲利近幾季又再度由盈轉虧嘛!
關於太陽能,我已經提醒很多次長線看空的看法了!最直接的論點就是,國際石油都崩跌成這樣了,還有人會去用太陽能嗎?呵呵,包括四月上旬外資連續大買太陽能,還不斷在新聞媒體看多澳洲雙反宣判利多;當天是4月1日,筆者就舉了很多太陽能個股的獲利來給大家參考,告訴大家虧損的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千萬不要隨便去賭一把,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日午盤的分析呢!
當天我告訴大家,我覺得最矛盾的來了。美國太陽能電廠大漲是因為需求提高,而且人家美國政府祭出雙反來抵制中國與台灣!有了關稅保護,美國太陽能廠商未來獲利當然向上看。所以台廠到底有何利基要跟著連動大漲呢?我實在想不通。單純人家漲太陽能,我們就要漲太陽能嗎?又澳洲占我台廠太陽能出口金額不大,就算雙反有利多,頂多也是題材面的激勵罷了;如果您想賭一把,就去賭吧。
這就是對於產業趨勢的正確判讀啊!過去一年,筆者從未告訴大家要去買進任何一檔太陽能股,反而還一路提醒叮嚀要小心財爆!光舉例一檔3519綠能就好,從四月上旬高點22.80元到現在又跌停15.45元,短短一個半月已經暴跌逾三成了啊!誰受得了啊!反觀筆者點名基本面出現成本價差的加工絲族群,不但持續成為近日盤面主流,早上點名的1459聯發也大漲逾半根停板!
看見您跟我在選股出現的差異了嗎?所以不要一昧怪罪行情不好,有時候必須反求諸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選股上面出現了問題,這才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必須透過對於基本面全盤的了解,才有辦法看到對的族群,選到對的股票。筆者願意在每天早報免費分享給各位了解我所知道的產業面與基本面,您若想學,這裡必然是您不需一毛錢就可以獲得知識的最佳園地,歡迎與我一起來教學相長!
OTC早盤重挫1%,仍然沒有跌破上周二的前波低點137.07,多方支撐是驚險守住。這可喜可賀,代表筆者早在上週三就提醒預告的『第二隻腳』不但如期出現,並有機會正式出腳啊!因此站在型態的角度上,OTC已再度出現一個短線止跌的訊號!在第二隻腳完成之後,接下來可望先反彈至上頭的下彎月均線壓力;而這一段反彈利潤,就是您務必要把握的。
官股券商連續第二天買超,一如上週五提到,就代表盤勢隨時會用權值股輪動來撐起盤勢。今天2317鴻海,不就大漲半根停板了嗎?說到鴻海,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一樣是4月1日當天,筆者在鴻海利多出來卻爆量長黑時的分析?當日特別提醒您要留意鴻海今年配息有機會超過三元,對於股價未來應還有一波除權息前的拉抬,逢低可做買進。今日果然再創半年新高,是不是也是完美印證呢!
文末,看來4月1日是個事先預告很多的大日子,今天既然一一得到印證,就特別附上當日午報解析,供舊雨新知自行驗證與溫故知新:http://blog.cnyes.com/My/winnwang/article2137757
-----------------------------------------------------------
※本欄筆者為合格證券分析師,一切遵照主管機關規定!本欄文章全數免費提供閱讀,全數內容均不構成對任何證券買賣邀約,也不會對讀者進行任何形式邀約。每篇文章僅為筆者投資記錄與心得分享,引用數據皆為個人研究心得;非為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勿引為買賣決定!投資有風險,任何買賣請自由判斷進出,筆者不對任何人負責買賣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