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鳴字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鳴字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鳴字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鳴字義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滲 雙個展 #劉鳳鴒專訪 #滲作品介紹 目前在真善美畫廊正推出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 滲 雙個展,今天的節目要為大家專訪劉鳳鴒他的人生創作之路與他這次的滲系列作品。 創作自述: 那是一個獨自而黯黑的空間,日復一日潮濕的空氣、沾黏...

鳴字義 在 翁嘉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6:05:18

#薇選讀物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浪漫主義俄國詩人_普希金,以詩體替代長冗文字敘事的小說,在字字句句中完全讓人想像的到十九世紀的俄國,捷短豐富的段落形容著滿是俄國當時社會的生活感,最讓我意外的是看著詩詞把它讀出來就像看歌詞一樣,充滿著音樂性在其中。即便是翻譯成漢字,譯者在翻譯字義的同時還可以保有原...

鳴字義 在 詩聲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31:47

⠀⠀⠀⠀⠀⠀⠀⠀⠀⠀⠀ ※指認與召喚:詩人崎雲論詩※ ⠀⠀⠀⠀⠀⠀⠀⠀⠀⠀⠀ 崎雲〈在虛擬中見實境〉 ⠀⠀⠀⠀⠀⠀⠀⠀⠀⠀⠀ 陸續看了幾部令人難過的電影,有時候我會想,看完電影後所停駐在身心的抑鬱,是本源於心而被影像、台詞、聲音、氛圍所一併召喚而起的創傷記憶,還是電影的情節所由外而內施予、感染給我的...

鳴字義 在 NICK CHEU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05:35:51

article by @sonicpulp 台上蓋了遮雨的鐵棚,棚上架著陽春的音響、燈具,一名穿綠T恤、牛仔褲的男子坐在椅子上,手中抱著木吉他,用沙沙的歌聲輕吟著,對於克難的演出條件及為數不多的聽眾,全然不以為意。 我放慢腳步向台前靠去,一邊對自己嘀咕怎麼忘了早點趕來看他──他,是民謠歌者 El...

  • 鳴字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8 17:47:08
    有 121 人按讚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然地,警方行動,律政署識做,法庭配合。

    如果只是整俾他們三人的特別套餐,其他人就可以放心繼續炒樓炒股票了。

    《國安法》雖然無所不能,但保佑不了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據《南華早報》獨家報道,原來處長光顧無牌按摩店,碰巧遇到警方臨時查牌,所以,被勒令休假,等候接受調查。

    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警區,沒有細節,只是說出處長揼邪骨,撞正查牌,在休假中?

    新聞背後的故事,我們嘗試重組畫面,一位兩粒花督察,帶住幾條老散,作例行查牌,在一無牌骨場卻碰到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國安處處長在揼骨中,忠誠勇毅的警察,秉公辦理,向上峰呈報。因光顧無牌骨場,事態嚴重,所以,勒令處長休息待查。

    不用當過差,做過記者,我骨場中人,都覺得故事於情於理不合。所以,這篇報道,應該是鄧炳強近日常常掛在嘴邊的別有用心假新聞啦。

    但劇情最頂癮的,是鄧炳強第一個跳出來,不是否認這則假新聞,反而驚死你唔信,曖曖昧昧,唔交待案發警區,時間日期,行動細節,只是確認處長休假待查中。

    葉劉和謝偉俊,飛身出來,笑騎騎放毒蛇,表面同情處長,其實踩多一腳,最怕市民唔信這宗報道。

    咁落力演出,都係想帶公眾去一個方向,警隊上位之爭,另一個梁家輝和郭富城的衝突故仔,合理之至。

    不合理的畫面,背後都有故事。

    國安處成立幾個月,表面上是警隊的編制,人手是警方的人手,其實是服務中央駐港的「國安公署」,公署署長是鄭雁雄。

    鄭雁雄的上司是中聯辦的駱惠寧,駱的上司是港澳辦的夏寶龍。夏是習近平的家臣,當年在浙江協助習拆教堂和十字架的闖將。

    夏寶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專職兼任港澳辦,原主任張曉明讓路降一級,他主要直接向習匯報香港形勢,不經港澳小組韓正。

    蔡展鵬這位國安處處長,其實是執行這條權力線的下線行動人員,怎麼會因揼骨而被休假?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休假?休假時,誰署理他的職務?

    神不知鬼不覺,卻成為馬雲的《南華早報》獨家消息!

    這條新聞的重點是蔡展鵬被勒令休假,卻沒有透露出事的警區,只要地點出現,便知道負責的指揮官,架構上該區的警務人員便知巡查人手和細節,這宗事件便會看出破綻。

    事件真相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可能知道的了,只感覺到出了大問題,鄧炳強、葉劉、謝偉俊等一眾人等,急於幫忙告訴你,這宗新聞是真的。如果是《蘋果》的獨家,說是外國勢力編導的假新聞便好了,但偏偏是馬雲的報紙。不知消息來源還透露了多少內幕!

    這種古怪新聞會愈來愈多,殺光真正的傳媒機構後,香港便只有這些別有用心竹傳言和各方有心人,刻意透露的秘密消息。語言口耳相傳,以後真真假假,就方便官商勾結,混水摸魚了。

    明天是佛誕公眾假期,四月初八日,是佛陀出生的日子。

    在古印度恆河流域,有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在今天生下太子悉達多。
    悉達多成長期間,眼見眾生多苦,世事無常,終於廿九歲出家,尋找人生離苦得樂的根本法門。
    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過程,及終止痛苦的方法。悟道成佛。
    二千多年前,人類智慧發生了一次奇妙的大躍進。
    在中國,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的哲學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本。
    在中東,耶穌誕生,建立耶教文明,成為西方的精神支柱。
    在希臘,有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智者。他們的學說,影響了人類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在印度,釋迦牟尼的出現,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的思想。
    目前的人類文化,基本上是根據這四位思想家,在同一段時間裡,爆發出智慧火花而來。
    所以,佛陀與孔子、耶穌、蘇格拉底,被後世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
    四位聖哲,留下的智慧,都是教人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留下了“如來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三法印,是佛陀一生印證出,離苦得樂的次第過程。
    世間事物,永遠變化不已,從無一刻停頓。
    人,基於自我的利益考慮,卻期望好的時物長存,壞的東西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種想法當然不能如願,因而生出了苦。
    諸行無常。佛陀對弟子阿難說: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死亡;
    美好的都會變壞。
    期望永遠美好,不死,便生出痛苦了。
    諸法無我。環境在變,這個「我」,也因應時空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人會產生痛苦,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明的“我”存在。若能無我,“苦”便無從生成,無處可以依附。
    好壞善惡,都是以我為中心,對際遇反映出來。赤子之時本無分別心,隨著成長,種種錯誤價值觀念形成,痛苦煩惱也隨之而來了。
    沒有永恆不變的客觀宇宙,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因緣變化中。
    涅盤寂靜。一個人無論多長壽,生命的總長度,都是由無窮的當下剎那,相加總和而成。每一個當下剎那,無所謂好壞順逆垢淨,所有都是你生命組成的部份,沒有哪一個“剎那”不是自己,這便是生命的實相。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而達至“苦”不再生的境地。
    能夠“涅盤寂靜”,因為了解“諸法無我”,諸法之所以無我,因為明白到“諸行無常”。
    三法印,一環扣一環,根源在於我執。一個我字,就是痛苦的根源。
    凡有我,就有貪嗔癡的本性。
    對順境的貪住;
    對逆境的嗔恨;
    對人事的癡迷。
    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中國人講佛理,很多時候與宗教無關,純是從文化角度入手,追求那種心無罣礙的和平寧靜。

    像佛教的《心經》,就很受香港人歡迎,不必佛教行人,一般人都愛背誦抄寫。

    梅艷芳、王菲、劉德華、容祖兒,都各有唱法演繹,國語、粵語,有多個不同版本。

    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即是智慧;波羅蜜多,是過渡的方法;心經,是心法。

    只要是佛教徒,不理是大乘八宗,或是小乘二宗,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渡過輪迴苦海,到逹彼岸。

    過渡方法,佛門提供六種,合稱六波羅蜜,即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觀音以智慧過渡輪迴苦海的心法。很受歷代中國人的歡迎。

    心經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卻令很多人惘然,大家熟識的觀音,叫觀世音,為何這裏要叫觀自在?

    兩晉時期,鳩摩羅什,來到漢土,將梵文觀音菩薩,譯作「觀世音菩薩」。

    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師,認為觀自在更合梵文本義,他所譯的心經版本,遂稱「觀自在菩薩」。

    這個心經,在中國流行了千年,深入民間,但奇怪地,觀音,人們只接受觀世音,不接受觀自在的譯法。

    觀世音菩薩,字義是關注世間苦難聲音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字義是關注自在得樂的菩薩。

    三藏法師的自在本義,可能更合菩薩精神;但中國人,苦難的多,中國社會,不平事衆,中國民眾,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公義,總希望在形而上的領域,有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救苦救難,關注人間的苦難不平。

    所以,觀世音的譯名,很合中國人的胃口。觀世音菩薩,就自然地在漢土普及起來。

    中國人的世界,是特權世界,人人追求特權,人人服膺特權。

    既有特權,何來公義?沒有公義,幸福就只能是水月鏡花。

    中國人愛拜鬼神,因為,除了仙佛,世上無人代抱不平。

  • 鳴字義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0 20:30:01
    有 85 人按讚

    ※指認與召喚:詩人崎雲論詩※
      
    崎雲〈在虛擬中見實境〉
      
    陸續看了幾部令人難過的電影,有時候我會想,看完電影後所停駐在身心的抑鬱,是本源於心而被影像、台詞、聲音、氛圍所一併召喚而起的創傷記憶,還是電影的情節所由外而內施予、感染給我的。然而無論答案是哪一個,也都具其作用的合理性,原因在於影像提供了閱覽者一個無限的視覺和聽覺空間,在陰暗的劇院裡,使閱覽者投入其中,與角色產生共鳴,旁觀他人痛苦的同時,亦勾起自身相關經歷的記憶,進而得到被理解的感受。
      
    文學作品,透過意象的揀擇與組織、符號與長短句之排布,在讀者閱讀、朗誦的過程中,在心識產生畫面(影像感)與音韻(音樂性),兩者共構出一個立體的景象,而不單單只是某一情緒、意念、事件的單純表述。由情景來到情境的塑造,從而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更順著語意的脈絡和意象系統進入其中,進而獲得特殊的審美經驗,例如拙作〈我身心俱疲啊你啊你呢你呢〉:
      
      曾經被遺棄
      於是我們下定決心
      保持神秘的來歷,在愛情崩落的所在
      穿越彼此的靈魂
      像一場末日的大遷徙
      
      而後有人靜靜地獨坐
      哭泣,散播一種莫名的感應
      傳聞救世的人已經落了下來,幸好
      幸好我知道那並不是你
      
    在詩的第一節預設了一個前提以及保持神祕來歷的原因,以自身出發,而第二節在這個前提之上,再將旁人或第三者的狀態給拉進來,於此形成了視角上的翻轉,讀者也許可以將「有人」二字,解讀為視角轉換之後以第三人稱看待的自己,也可以讀做是「旁人」。「落」的字義亦可以做正、反兩種解釋,一種是「墜落」,一種是「降臨」,可以解釋能夠解救我愛情世界崩毀的那個人已經掉下來了,還好不是我所在意的那個你,那麼一切便都還有希望;也可以解釋為,能夠解救我愛情世界崩毀的那個人已經降落下來了,還好,還好那個人不是曾經一再傷害我的你。
      
    詩的歧異性不是自然而然發生,而是詩人透過形式、意象、遣詞上的設計、調整與修改所產生出來的效果,從而使得一首詩,能夠在具有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眼中,得到不同的解讀與審美效果。詩的造境,亦大多時候是在文本中,透過文字、聲韻所共構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去完成、組構一個架空的、可隨人自由帶入自身聯想與生命經歷的虛擬實境。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崎雲 創作,粉專 安安,你好 Date With Writer,Instagram:bruce22216
    #陳宛詩 手寫,Instagram:Instagram:wanshihchen
    #愚魚 手寫,粉專 愚魚《字有》,Instagram:AsillyFish
      
    ※聆聽 #姍姍(Instagram:blabla.der)朗讀,請至:https://youtu.be/GkoAs_rNHTc
      
    ※本文收錄於趙文豪、崎雲、謝予騰、林餘佐合著《#指認與召喚:#詩人的另一個抽屜》(斑馬線文庫,2020年6月);其中所引詩作,原題為〈落陰〉,現收錄於崎雲詩集《#諸天的眼淚》(寶瓶文化 ,2020年1月),為〈#我身心俱疲啊你啊你呢你呢〉組詩第8首。
      
    ※篇中提及的詩作,我們曾於2018年9月分享,當時為愚魚手寫支援。
    ※感謝斑馬線及其聯絡人榮華,並感謝宛詩、愚魚。
      
    #在虛擬中見實境 #現代詩 #詩論 #手寫

  • 鳴字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0 21:00:01
    有 166 人按讚

    餘不一 ◎林彧
     
    經營現代果園的朋友來函
    冬害無傷,梅花落盡
    緋櫻,桃,李,正在萌苞
    春日手指已在枝頭掙抓矣
    匆此,餘不一
    (他的意思是:下禮拜來玩)
     
    以前,賣骨董家具的山東老伯
    也曾寫來毛筆書,略謂:
    兒女不長進,返鄉無望
    又說:近得明式官椅
    頗適擺放書房,宜書寫
    餘不一。匆匆
    (他又缺銀兩了,匯錢吧)
     
    年輕時,好與溫婉女子交往
    每有魚雁,例必文言
    加餐飯,多添衣
    屋外春貓春鳥爭鳴,不可理會
    餘不一
    (若敢移情,余不依)
     
    近觀老美與朝鮮局勢
    川普若用中文寫信
    給金小胖:餘不一
    (You Bullshit!看著辦吧!)
     
    而右手逐漸甦醒的我
    也寫下:餘不一
    那也只是說:
    就這樣囉,多談無益
     
    -
     
    ◎作者簡介
     
    林彧,1957年生,本名林鈺錫,台灣南投縣鹿谷鄉人。畢業於世界新專(今世新大學)編採科。1983年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1984年獲《創世紀》三十週年新詩創作獎;1985年以《單身日記》獲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著有詩集《夢要去旅行》、《單身日記》、《鹿之谷》、《戀愛遊戲規則》、《嬰兒翻》,散文《快筆速寫》、《愛草》等。
     
    (取自林彧2019年詩集《一棵樹》)
     
    -
     
    ◎小編柄富賞析
     
    本詩收錄在林彧先生2019年詩集《一棵樹》中,作品繫年是寫於2018年1月底。林彧在1980年代作為都市詩的健將,曾被林耀德讚譽是繼羅門之後,「少數以都市精神入詩,並且獲得成就與肯定的第二代都市詩人」,創作茂盛;1990年並被選入《新世代詩人大系》的二十四家之一。然而在他1988年推出詩集《戀愛遊戲規則》後將近三十年,都不曾再發表詩集;2017年林彧才於印刻出版了《嬰兒翻》,並在後記說明該書是其近十年(2007~2017)的詩作集結,紀錄了他從報社辭職,返鄉賣茶後人生的「破折時刻」,其中他寫「二○一六年,我滿六十歲了。這一年,端午,中風;中秋,失恃;十月,仳離。」在詩人的花甲之年,遭遇了中風、喪母和離婚,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上的康復,此後都是他人生重大的著力處,他並以詩記錄著其中的轉折。
     
    〈餘不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很有意思是指它充滿了歧意,本來已經是我們今日少用的陌生的書信詞,不那麼白話,也不因為熟悉而變得平板,又在字義和字音上的判與讀,有多種不同的意義被形成。詩中每一段,就都是這多重意義的一部份,並在結尾,由此多重意義回到了詩人自己,身心理一言難盡的現實。
     
    餘是剩下,「餘不一」是在書信裡結尾,說剩下的就不一一說明了,紙短情長。
     
    從小編的解讀,詩裡的「餘不一」則應該至少有三種意義:第一種是「緋櫻,桃、李,正在萌苞……」餘下畫面就不一一描繪的「餘不一」,即書信用的原意;第二種是諧音的「余不依」,少年時,溫婉女子寄來的書信,餘不一同樣作為書信的結尾,卻因為內容的「提醒」,在詩人的眼裡好像有了另一種可愛的意思。
     
    第三種則是末段詩人寫自己的右手在復健後逐漸甦醒,寫下的餘不一,那似乎也意味著「余不一」:一是統合、完整。詩人在這裡寫的或許是自己的殘缺。當然它也結合了前面的兩種意思──余不一,余不依,餘不一。既是一種自認、也是抵抗,同時也是兩者正強持間的無奈,說了多說無益的時候又說得更多了。在這首詩裡我們可以並見林彧的聰明幽默與他的哀傷,分明是同樣一個書信符號,卻在詩人予它不同的語境後,長出了多層次的語言意義。

    -
      
    美術設計: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林彧 #疾病詩 #一棵樹 #嬰兒翻 #疾病與殘缺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0.html

  • 鳴字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30 00:52:12

    本集主題: 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滲 雙個展

    #劉鳳鴒專訪 #滲作品介紹

      目前在真善美畫廊正推出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 滲 雙個展,今天的節目要為大家專訪劉鳳鴒他的人生創作之路與他這次的滲系列作品。

    創作自述:
     
      那是一個獨自而黯黑的空間,日復一日潮濕的空氣、沾黏著氣味的斑駁牆面,還有每到下午懸浮著灰塵的光線。

      《異鄉人》裡的主角莫梭在監獄裡與四壁獨處,他的一生在這個空間裡重新迴盪、重響,然後殆盡,只因背離常規思維去衝撞現世的邏輯道德觀。他錯手殺死了人,然而到案後,莫梭遭指控的,卻是他在母親喪禮上的冷漠態度,他拒絕矯飾辯辭以獲赦免,於是以疏離作為積極意志抵抗荒謬的存在,最終被判了死刑。

      我試圖去關注這些在社會中無法言說或難以言說的狀態,並且對此闇啞的存在提出疑問,延續一直以來的創作主軸,以編織的概念閱讀文本,把每個畫面當作素描,去勾勒出字義深沉的底韻。

    作品:
    一、異語-(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二、其後-(衣料、線材Cloth, Cotton Knit)
    三、頁 266-(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四、頁 127-(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五、記-(石頭Stone)
    六、復字-(無酸樹脂、線材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七、暖循環-(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八、勞作-(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九、日常-(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
      「不是每個不真實的事物就是虛構的物件,也不是所有與現實不符的就是虛構的敘述。」Peter Lamarque, Fic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我首先必須用一種表面上不規則的方式來理解這套系統 … 並將文本與某種東西–情感、身體感知能力、直覺、知識、靈魂浸染在一起。」Alberto Manguel著名的加拿大籍作家、文學評論家在《閱讀地圖》一書中,對於閱讀、書寫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而細膩的分析,他指出書寫的文本是一種紙上對話,讓不在場者得以傳遞訊息,他援引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所言:「這首詩歌是我的;但是朋友,當你朗誦它時,它似乎變成屬於你一般…」,而正是這一句話標記著位於文本的二端同時有著書寫者與閱讀者,以及那一個存在於他們之間,由他們所共同擁有的世界。

      而真善美畫廊於 7 月中旬所推出的陳哲偉與劉鳳鴒雙個展,即是一個關於書寫與閱讀的展覽,透過那些或者虛構或者真實的敘述,二位年輕世代的創作者藉著揭露並且隱藏部分的自己,試圖開啟一個能夠喚起共鳴的空間。位於文本的這一端,陳哲偉彷彿是一個說故事的人,在交織著影像、攝影、聲音與文字的敘事中,他想像著一段或許真實存在過的童年,描繪出在歷史洪流中,個人幽微的存在處境;而在文本的另一端,劉鳳鴒則透過重複的閱讀、摹寫與改寫那些固有文本中的句子,提取文字的線性結構尋找更多素描的可能。由父親的家書到所閱讀的書籍,她透過手縫線將文字與語言的未竟之處銘刻在身體與心靈的勞動中。

      然而,即如同引文所述,文本總是和某種東西浸染在一起;在陳哲偉與劉鳳鴒的創作中,語意早已泛溢出符號的邊界,而牽繫著個人內在與外在之整體總和,那些影像、文字與物件之種種體現如詩;7/18至8/15誠摯地邀請您前來。
    (以上文字來自:真善美畫廊)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