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鮭魚之亂心得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鮭魚之亂心得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YangWenli (半退隱中)看板Confucianism標題[心得] 從《論語》思想的角度看...
鮭魚之亂心得 在 ??????? |學韓文西文的建中阿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9:11:52
[About閱讀素養]×日常×合作文||@taao_pagamo || 閱讀怎麼這麼長? 這篇文章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108課綱的素養到底是什麼? 難道我們平時沒素養嗎? 明明字都看得懂,為什麼這篇文章這麼難懂? 相信很多人都難免有這些疑問...這個時候就要多多練習、運用技巧!技巧是什麼呢?賣...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
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
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
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
最近的一則新聞「鮭魚之亂」(某連鎖壽司店推出姓名有「鮭魚
」二字即可享用免費壽司的活動,導致部分民眾前往戶政事務所改名
)讓我想起《論語》的這一章。對於此事件出現兩種分歧的看法:支
持者認為姓名只是代號,只要能夠享受優惠,改名沒什麼大不了的,
反正之後還可以改回來。反對者則認為姓名不僅是父母的恩賜,也是
身分的象徵,不宜任意更改。且這活動也有浪費食物及行政資源的疑
慮。
《論語》中的正名很明顯是針對政治問題發言,但儒家看待政治
的態度,相較於制度層面,更重視的是執政者的品德,因此也可以連
結到心性修養。說姓名或任何稱呼只是個代號也沒錯,荀子就曾經說
過:「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名稱和所指涉的對
象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任意的,沒有一定如此的理由,只能說是人們的
共同約定。老子也說過:「道隱無名。」認為真理不是任何名言概念
可以完全表達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但我認為孔子的正名,要探討的並不是語言的社會建構屬性,也
不是超越人文以回歸自然。孔子應該是希望藉由「名」的思考討論,
去探索「名」背後的「實」或者說「義」是什麼?如果把「名」看成
符號,符號本身(比如1、2、3或a、b、c……)當然不會有什麼道德
價值,「正名」的重點應該是「正」而不是「名」,也就是我們如何
選擇特定的「名」?對於「名」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又如何理解與詮
釋?這樣的理解與詮釋對於實現道德價值是否有幫助?這才是孔子關
心的重點。
古人往往有好幾個名字,除了姓名之外還有字號。姓名是父母給
的,不可更動,但字號是成年以後自己取的。字號往往和自我定位有
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對自己有哪些期許?這些都會反映
在字號上,可說是個人風格的一種展現。從自我定位向外延伸,影響
力會擴散到生活中的各個面向,包括言語、行為、人際互動等,所以
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
對於「鮭魚之亂」,我們不必把改名這件事看得太嚴重,即使改
不回來也無妨,歷史上許多知名人物,他們的字號往往比本名更為人
所熟知。該反省的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如果內心欠缺對真理的追
求嚮往,平常對自我的期許就是貪小便宜,能吃到免費的鮭魚就好,
當然是沒有志氣的表現,無論改不改名都一樣。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5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617460137.A.3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