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身的特攻兵
-
日本政府歌頌如神鷲的「特攻隊」,那些隊員們宛若武士般坦然平靜、爭相化為「軍神」,至今大眾印象都是如此的,佩服著他們追隨絢爛櫻花落下的武士道,但也許那樣的形象,只是一種官方卸責的說詞呢?
-
「特攻」是日本二戰期間中後期開始採用的犧牲戰術、自殺人體兵器,在戰爭當下並不是只有日...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
-
日本政府歌頌如神鷲的「特攻隊」,那些隊員們宛若武士般坦然平靜、爭相化為「軍神」,至今大眾印象都是如此的,佩服著他們追隨絢爛櫻花落下的武士道,但也許那樣的形象,只是一種官方卸責的說詞呢?
-
「特攻」是日本二戰期間中後期開始採用的犧牲戰術、自殺人體兵器,在戰爭當下並不是只有日本陸軍兼空軍有特攻隊,海軍也有「回天」,由人去掌舵衝撞艦隊的自殺式魚雷,海軍也有最多人知曉的「零式戰鬥機」,宮崎駿作品「風起」裡男主角-堀越二郎設計的飛行機,不知不覺成為二戰期間最可怕的自殺兵器。
-
只是最初設計出那飛機的少年,也只不過是嚮往飛行罷了,而這本書裡的主角也是一樣的,佐佐木友次-曾經只是一個非常非常喜歡飛翔的男孩,童年時總是追著飛機跑,期待自己有一天也成為飛行員。
經過苦熬終於成為了少年飛行軍,他對飛行的熱情轉化為才華,在空中連續俯衝總是最精準的那個,也因為這樣他被挑上成為陸軍的第一批特攻…
-
軍方突然徵召年輕的預備飛行下士們,卻滴水不漏任務的細節,等到集合地點了,才讓下士們明白他們已是″自願″為國捐軀的特攻隊員了,選擇權在一開始就不存在,雖說軍方口頭說著:「誰都可以現在拒絕退出」,可是當下的氛圍卻逼著人一起慷慨激揚。
事後,「特攻隊的同意單」還是有人老實填上了不同意,只是那只會一次次被軍方上級叫過去關切,強迫修正選項…
-
然而那時的日本政府卻宣稱著:這些初軍神可是吵著要快點出任務,每個人都期待自己的勇武殺敵,卻不知道現場的年輕下士們是第一次看到戰鬥機,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已成為趕死部隊,連跟家人訣別的機會都沒有,而擔任特攻隊長的還是目前陸軍中最會操作飛機的、利用跳彈原理擊落敵軍最多戰艦的人,官方的說法是連這樣的人都自願特攻了,那麼其他人勢必也應該跟上。
-
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被派出去的人選都是最厲害的,那些人在出征前都抱怨著:願意為國家擊落更多的艦隊,可是沒辦法…國家要求你去死,也只能光榮接旨了,有些人在記者採訪時,坦白說著自己是為了妻子貞節、不受美軍欺凌才接下任務的,也有人在撞上艦隊時,用日文大喊著:海軍王八蛋!
-
然而新聞報導出來,卻是各各勇武至極,讓敵軍傷亡慘重,那句謾罵被修改成了萬歲,民眾們也很愛這一套,一旦誰家兒子被報導成為軍神,就湧入該戶人家道賀著,家屬們心中全是悲痛,卻不准表現出來,只能一樣跟著得意。
-
只是事實上,特攻用的飛行機沒有戰鬥功能,機身只有卸不掉又過重的炸彈,往往還沒飛行到目標已被擊落…
-
也因為是這樣,主角所在的特攻隊,隊長特別偷偷改了機身結構,那是可以投遞的炸彈,暗示著隊友們如果成功炸到敵軍就回來,沒有必要犧牲著。
-
運氣加上技術,讓主角前兩次都生還了,然而歸隊之後卻是被上級咒罵著,為什麼沒有依照計劃去死,已經將他呈報為軍神了,如果沒死,那就是欺騙天皇,軍方只趕著他去做第三次任務,氣候加上機身故障,他又躲過了幾次任務,可是上級越看越生氣,掐脖子大吼著快點去死、飛出去隨便找個地方撞一撞就對了,甚至連特攻掩護機都不想派給他,認為真的被擊落那更好…
-
幸運九次生還的男人並沒有得到敬重,軍方甚至想要直接派人暗殺掉沒有順利出擊的特攻隊員們,只是幸好戰爭結束了…當初說著會駕駛最後一輛戰鬥機跟著衝撞敵軍的總司令,最早逃跑,戰爭結束後,這些上級軍官們依舊可以享軍權俸祿著,而小老百姓呢?只是眾矢之的,主角一直被人責罵著,都是他的膽怯輸掉戰爭、又被所有人質疑著憑什麼活下來?
-
一直到高齡離世,主角依舊從訪談中透露著,對獨活的羞赧、無顏見著隊友,然而也幸好他撐過了,才能讓這段痛苦的歷史記錄下來,而非軍方的粉飾太平。
-
-
#reading #bookstagram #dailyreading #閱讀 #看書 #書蟲 #讀書帳 #圖書館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 #當犧牲成為義務 #一個二戰日本特攻隊員抗命生還的真實紀錄
#不死身の特攻兵
#軍神はなぜ上官に反抗したか
#鴻上尚史
魚雷日文 在 無國界·旅行·故事Travel Savv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s Laconia 一張近百年老明信片引出二戰案外案***
晚間Peter丟來了一張來自網路的老明信片的照片問我有沒有空一起研究一下。沒想到這一研究竟然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甚至還牽扯到二戰後在紐倫堡大審判時揭發的英軍與美軍暴行。
看了一眼照片,明信片裡的是阿里山神木的影像,但引起我興趣的是英文的 s.s. Laconia和 Taihoku等字眼。上網查詢找到Taihoku是日治時期台北的日文發音。而s.s. Laconia則是一艘1921年下水的蒸氣輪船。再看一眼戳章上有著日本與美國國旗的友好情誼象徵,大概可以猜測s.s. Laconia載著甚麼人或物來到當時日本管轄之下的台灣。
***美國運通帶著美國人來台灣玩***
再進一步研究Laconia的歷史,發現早在99年前美國運通公司於1922年包下Laconia遊輪並且主打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的遊輪環球行程。這個行程為期130天,出發時400位乘客,有兩位因為發燒轉肺炎被迫下船就醫。行程大約如下:
船由紐約出發,經過加勒比群島,穿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在穿越太平洋之前先停靠舊金山。途中拜訪夏威夷,再來就是日本、台北、香港和新加坡。最後走蘇伊士運河過地中海再走大西洋回紐約。可見當時的台灣是個頗先進的地方讓美國運通願意將她囊括進去環球行程當中。
***美國運通環球航線百年紀念行程***
有趣的是美國運通與原本Laconia的東家冠達遊輪,在世界環球行程首航後的百年(2023)將推出環球百年紀念行程仿照百年前的路程玩世界一周。美國運通將優先對他們的無限卡用戶進行推廣該行程。想來美國運通也真是百年如一日地專心做好旅遊。
***二戰Laconia擊沉事件案外案***
二戰時期 Laconia被英國政府徵招來做軍事運輸使用。當時德國在地中海各海域都有針對英國商船攻擊的策略,讓英國運送物資不易。Laconia當時在法屬西非海岸被德國的U-156潛艇以魚雷擊中。下沉過程中Laconia指揮中心在求救時提到船上有數以千計的義大利戰俘(德國的盟友)。因此,德國在該海域附近的潛艇聚集過來救人,並預計與法國船隊碰面交付這些戰俘。
於此同時,因為事發突然僅有幾艘救生艇能載著英國士兵安全下海。其他的義大利戰俘試圖從船的下層逃出來,卻被英國士兵槍殺。儘管如此,許多義大利戰俘仍然逃到海面上漂流。他們嘗試登上救生艇,卻被英國士兵用救生斧頭砍掉了手掌。鮮血染紅了海面,也招來了瘋狂的鯊魚。無數的義大利人在海中哀嚎死去。這幅煉獄景象竟然成為了世上最糟糕的真人鯊魚餵食秀。
如果這樣的命運還不夠悲慘,再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慘事。在鯊魚咬噬海上漂流的人們時,美國一隊B-24轟炸機經過了這裡。儘管德軍宣稱這是人道救援並且潛水艇甲板上載滿了義大利人,美軍仍然不顧人道公約而轟炸這幾艘潛艇。最後造成1600多人死亡。
這個案中案,在紐倫堡大審判時原本是聯軍(美國英國)拿來要定罪那艘擊沈Laconia的德軍潛水艇將領,卻被德軍詳實的內部紀錄將英國軍人和美國轟炸機非人道的殘酷行為公諸於世,並且用力打臉。
#美國運通
#環球航線
#二戰
#案外案
#世事難料
#影像來自網路
魚雷日文 在 北歐心科學 NordicHea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FYI
G20前夕國際時事一覽:
中美貿易戰
特朗普講明今次不會有協議,但會展望重啟談判。姆鈕欽指協議已完成90%,外圍股市憧憬利好消息齊升,但實情是五月初姆鈕欽已講過同一番話,所剩低的10%分別是知識產權盜竊、中共結構性改革及美方設立機構監管中方落實協議,但北京表明寸步不讓,導致談判破裂。
波斯灣危機
伊朗石油禁令實施近兩個月,安倍訪德黑蘭無功而還,美伊談判之路中斷。阿曼灣兩首油輪被不明魚雷所炸,美方指責伊朗所為。伊朗擊落美軍無人機,特朗普下令空襲還擊,戰機抵達前10分鐘叫停,改為制裁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伊朗揚言提高濃縮鈾提煉。
美俄新冷戰
兩國先後退出《中程導彈條約》,趕緊研發低當量核武。克里米亞危機五周年,波蘭總統杜達成功爭取美軍永久駐兵,對抗俄國。特朗普要求歐洲增加北約軍費,法德為擺脫美軍,籌建一支歐洲軍自強。預料G20普京與特朗普有一小時對話,當美媒追問對話內容,特朗普卻答「唔關你事」。
以巴衝突
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遷入大使館,並承認戈蘭高地的主權,哈馬斯火箭橫飛。美國秘擬以巴兩國方案,但礙於內塔尼亞胡無法籌組新內閣而要押後。巴勒斯坦拒絕庫斯納炮製的500億美元經濟方案,要求政治解決。
平壤無核化
河內特金會破裂收場,美國拒絕撤銷制裁,反倒加碼,扣押北韓運煤船,逼使金正恩射短程導彈回敬。習近平訪問平壤,意欲幫助突破經濟封鎖,特朗普去信金正恩示好,談判依然無期。三間內銀涉嫌幫平壤洗黑錢,面臨美國制裁,拖累股價大跌。
台海對壘
美國逐步增升台灣主權地位,承認為一個國家,將一中政策定調為一中一台,對台軍售常態化,但因應貿易戰而暫擱。美軍高層關注台灣選舉遭網軍干預,未表態支持蔡英文或郭台銘,但將韓國瑜視為親中勢力。
中加不和
孟晚舟困在加拿大等候引渡聆訊,加國遭中方報復,包括拘禁兩名公民,處死兩毒犯,以及停止輸入芥花籽油和豬肉。杜魯多將會在G20向習近平要求放人。
歐盟改組
歐洲議會選舉傳統保守派失過半優勢,極右、疑歐及綠黨抬頭,馬克龍與默克爾就主席繼任人起爭拗。意大利面臨繼希債危機後最大的債務違約,但拒絕歐盟的方案。匈牙利等右派國家仍然拒絕接收難民,德國一名支持收容的政客遭新納粹分子殺死。
英國脫歐
限期被押後至10月31日,文翠珊下台,保守黨約翰遜與侯俊偉爭任首相。歐盟拒絕讓步,無協議脫歐風險未減。
非洲政變
蘇丹軍政府推翻獨裁統治後拒絕下放民主,民眾罷工上街已造成過百人死亡,反對派接受埃塞建議,與軍政府同組過渡政府。埃塞政變流產,叛變軍頭遭保鏢槍殺。
氣候問題
歐洲多國關注全球暖化,唯美國與沙特等產油國拒絕減排,《巴黎協定》名存實亡。日本為向美國獻媚,在G20的氣候草案淡化問題之嚴重。馬克龍表明,若G20不談氣候,法國將拒絕在最終宣言上簽字。
第四次工業革命
即進入數碼產業年代,G20將為數碼經濟活動定下劃一的國際標準,研討徵收跨國的數碼稅,對付Google、facebook、Amazon等科企的逃稅問題。
香港求救
中國表明不允許G20談及香港,俄羅斯、印度和印尼使館拒絕接見請願者。美國國會修改《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限令香港2020年普選立法會,否則取消獨立關稅區優惠,中國促請參眾兩院不要通過法案。
其他
巴西總統專機飛往大阪途中,暫降西班牙加油,發現一名隨行空軍士兵攜帶39公斤可卡因上機,當場逮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