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有天在同事的魚缸旁
邊欺負他養的蝦邊和他聊我養的兩隻鬥魚
聊開了我就很努力解釋鬥魚的各種資訊
原產地啦、各種品系啦
水質要求、生活習性、甚至怎麼繁殖和照顧魚苗
這時候他忽然問了我一句:
「你怎麼會知道鬥魚這麼多事的?」
從沒想過這問題的我瞬間愣住
要安安穩穩養好鬥魚並不難
顧好溫度、定時...
上禮拜有天在同事的魚缸旁
邊欺負他養的蝦邊和他聊我養的兩隻鬥魚
聊開了我就很努力解釋鬥魚的各種資訊
原產地啦、各種品系啦
水質要求、生活習性、甚至怎麼繁殖和照顧魚苗
這時候他忽然問了我一句:
「你怎麼會知道鬥魚這麼多事的?」
從沒想過這問題的我瞬間愣住
要安安穩穩養好鬥魚並不難
顧好溫度、定時換水餵食、偶爾讓牠們展展鰭
大致上也就可以健康平安了
剛才講的東西好像對照顧好牠們沒有實質幫助
最後我大概呆了十秒才回答出來:
「應該就只是因為好玩吧!」
-
我小時候的考試成績還不錯
但要說喜歡學習可就差得有點遠了
對當時的我來說
所有的輸入都是為了考試分數
選的課外書要是很實用的知識和工具書
大學時甚至覺得看小說和散文是浪費時間的罪惡行為
(結果看看我現在正寫著散文)
學習任何事物都是要交換未來的成就
好不好玩不重要、有不有趣不重要
成績會變好、能力會變強才重要
-
一直到大學出國交換學生的那年
心態才開始轉變
因為是延畢去的所以系上學分都修完了
我在交換期間完全可以選自己有興趣的學分
憑感覺選了些心理系和商管學院的課
或許是因為真的選了有興趣的學分不是靠指考志願
或許是因為自由的學風和老師更多啟發式的教學
或許是因為不受成績束縛讓我可以想讀就讀
那兩個學期
是我人生中花最多時間讀書
上課寫作業最認真
但卻學得最快樂的時刻了
也是一直到那時候才體會到
原來超脫了實用主義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
可以是如此滿足開心的一件事
-
這個習慣一直帶到了我後來的生活裡
不管是養貓養魚的方式、工作上的產業新知與工具
潛水、滑雪、運動健身、音樂、燒菜、經營一個 IG 帳號
甚或只是朋友偶然提起的一個沒聽過的名詞
只要是新的東西我都想多學點
先瘋狂 Google 一輪爬遍國內外的文章和影片再說
後續追加的書和課程也是難以計數
工作上生活中用得到很棒、毫無用處也無妨
因為光是這個學新東西的過程
就已經好玩到讓我覺得值回票價
-
你也是喜歡學新東西的人嗎?
或有著一直想開始
但卻遲遲沒踏出第一步的學習計畫呢?
就從今天開始吧
找回學習的本質與初衷
也細細品味新知識、新技能
所能帶來的挑戰、刺激、快樂、與視野
畢竟總是帶著相同的眼光做相同的事過相同的日子
那也太無聊了點
不是嗎?
-
因為從週六起就沒出門
在家工作沒趕得及把放在公司的鋼筆救出來
想不到意外開啟了用 procreate 練硬筆字的大門
雖然現在還寫很醜
但依然歡迎喜歡手寫字的朋友們一起來交流!
我們明天見 :)
-
#蔣勳 #無關歲月 #文學 #閱讀 #每日一句 #經典語錄 #quoteoftheday #dailyinspiration #書 #bookstagram #學習成長 #學習力 #學習 #motivationalquotes #每天進步一點點
魚缸換水教學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成就未來的你 by #何則文(小樹文策、社團搜尋:職涯實驗室)
週末在往返老家的高鐵上看這本看到無法自拔。看則文寫的書很像在看自己,同樣是1990年出生,同樣大學念文科(他是歷史系,我是中文系),看完了這本我想說:「如果你需要找我做任何的職涯諮詢,那麼先看完這本當作一個諮詢前讀本,我覺得會大大提效我們的對話。」
尤其是大學生,我知道我的讀者裡有大學生,我鼓勵每一個大學生都看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大學生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我是一個姊姊,那則文就是一個和藹可親有經驗豐富的哥哥。
如果你是大學生,我建議你一定要看第三章,則文從履歷、面試、談薪、職涯規劃完整闡述,這些內容都與我平常在做職涯諮詢的時候所講的內容不謀而和。
這本被我折了很多重點頁起來,其中有幾點與我自己的親身經驗非常的契合,我想要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在學時榨乾學校資源,學校的資源CP值超高
則文在這本書裡面鼓勵還在學的學生努力榨乾學校可以給的資源,除了社會後任何課程都需要花錢而且完全不便宜,學校的選課卻是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時間可以,你就省下了非常多的錢,而且學校的老師資質不會比外面差。
我自己為例,我大學的時候莫名想要到德國交換,中文系的我到外文系修了整整兩年的德文課,老師是從德國回來的,中文德文都精通,壓力很大,但是我學得很快樂。
大二那年暑假我自費去文藻再繼續學習,那兩個月其實是把我在大學學了兩年的德文再用兩個月的時間密集訓練。
那個暑假,我在文藻上了四門課,目的是考過德文考試。學的東西與學校是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卻把我過去一整年打工存的錢都花完了。
可見學校的資源真的是超級好又便宜的。
但我哪來的錢呢?這就是則文說的第二件事情。
▌大學時算是打工也要做可以累積/高時薪的工作
因為是中文系的關係,我實在是太害怕失業了(莫名害怕,就是一種全世界都覺得念中文系會失業、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我也跟著恐慌),於是,我想到,如果大家都說中文系可以當補教業老師,那為了確保我一定可以找到補教業的任何工作,我要從小一教到高三。
這就是我的兩年目標,從大二到大三,整整兩年,我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備課,我真是把大學的課安排成週一到週四,週五空下一整天備課,其餘時間都在上課。
當老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時薪比比較高。
這兩年,我首先接到了一對兄弟的家教,哥哥高三、弟弟國三,我幫他們準備國文的升學考試,我教了他們一整年,每週每人兩次課程,我常開玩笑,那陣子去他們家比回我家更頻繁,跟他爸媽說話比跟我爸媽說話還多。
再來我接到了附近的國小一個課後輔導混版教學,每週五下午三節課,從小一混班到小四,20-30個小孩齊聚在我的課堂,吵鬧的樣子之精彩,我現在仍然影響深刻。
用這兩個經驗,我輕鬆拿下附近的補習班國文老師。
兩年的時間,打工存下來的錢,支付了我很多費用,包含去文藻學習兩個月的德文課、去台北靠德文考試的費用、住宿費,考研究所的報名費、住宿費。
這段經驗也如我所願,讓我在還沒畢業就拿到了一份補習班的工作,沒有擔心求職的問題。
第一年的薪水很低,但是我不後悔。這三年的教學經驗,為我拿到了我後來更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
▌出了社會後,經營個人品牌,不為出名、是為自己留下紀錄,如果同時被人看見,豈不就是太棒了嗎?
現代的人經營自媒體當道,很多人是為了想當網紅,但有些人不是,大家一致覺得,如果我開始經營自媒體,是不是我就要當網紅?
當然不是,因為網紅也沒有那麼人好當,哈哈哈。
我自己經營了一個迷你型的封閉社團,社團裡的每一個人每天都要更新(我們稱之為「日更」),有些人跟我一樣,都有自己的粉絲團,自己寫文章,但大家各自的目標都不一樣。
有人是因為自己是自由工作者,粉絲團可以推廣自己、放上自己的作品,讓潛在客戶更了解自己;有些人是因為想紀錄自己,像是我,我不是網紅,我也沒有要以此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我想要紀錄、想要分享我所知道的事情。
參加活動的時候,也有一個有別於他人可以介紹自己的介紹詞,我會說:
「大家好,我是小金魚,魚缸裡的那種小金魚,的興趣是寫作,曾經連續日更365天,目前發起了一個小型訂閱制企劃,從7/1開始,每天早上六點起來回覆一個網友的職涯問題,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都搜尋我的粉絲團: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但我不紅,卻可以比較容易被記住。
當你希望你可以被人記住時,你需要創造一個記憶點。
▌參加活動,認識很多人,讓很多人認識你,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機會在哪裡
我非常非常非常鼓勵大家參加自己有興趣的活動,簡報小聚、XChange、CMX等等,都是是台北知名的開放社團。你的領域,也一定有很知名的社團可以參加,我自己用wordpress搭建blog,友人因而推薦我加入了wordpress的社團,這也是北中南都聚會,如果你想學習,如果你想請教大神,社團裡多的是。
則文的書裡多的是這樣的例子,不管是被微軟延攬的子琦,還是遊走於各個領域的國際獵人頭Sandy,創立了生鮮時書的鮪魚,都是我們可以參考、想像自己未來可能性。
我鼓勵大家,teach everything you know!
我很認同在書裡面,被微軟延攬的子琦的想法:「對他人的付出看似好像自己吃虧,但有一天都會迴向給自己,最後成為自己在職涯上的助力。」
我想呼應則文寫的:
「最重要的是必須訂立目標,而這個目標不應該限制在你的過去,而是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未來的你,已在路上!
這本書會抽出一本,請大家到我的粉絲團底下留言:「我想要未來變成怎樣的人」,本週六(8/1)將抽出一個幸運讀者。
購買書的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622?gclid=CjwKCAjw0_T4BRBlEiwAwoEiARKASMrVULuhDFggPwsggJocNHLxzNYz9Jh66tikvXuHQ6dsvhd0EBoClasQAvD_BwE
讀書心得blog:https://goldfishblog.tw/activate-your-greatness/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48
魚缸換水教學 在 許睿光開運研究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嚴長壽: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天賦之路】
只要有專注和熱情,生命的火光終會帶領你,穿越人生的迷霧。
.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吧!
.
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十六歲還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時,就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如今,四十歲的江振誠(André Chiang),已是國際餐飲圈表現最出色的台灣人之一。
.
敢尋夢的人太少
二○一○年,江振誠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é餐廳,名列知名「英國聖貝勒格利諾」全球五十大餐廳第三十九名。他身上傳奇無數,兩度被《時代》(Time)雜誌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二○○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探索頻道」(Discovery )更選他為「二○○六年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
二○一四年底,他終於回到台灣,在台北大直開設他的「RAW」,在餐飲界造成很大的轟動,許多人都說它是目前全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也剛剛獲選二○一五年英國「餐廳與酒吧設計獎」亞洲最佳餐廳。
.
江振誠從來沒念過大學,卻在競爭激烈的法式料理中,從台灣出發,一步步站上國際頂尖的法式料理舞台;他走過的路,充滿荊棘,卻是一條跟隨內心熱情的尋夢之旅。但,請恕我直言,台灣的「江振誠」真的太少了。
.
環顧周遭,我看到更多年輕朋友對未來感到迷惘,失去方向者比比皆是,我的痛心更甚。因此,我想對年輕人說一些重話:很多人即使讀到大學,拿到碩士、博士,也是白讀,因為並非自己的天賦所在、天命歸屬,因為他們並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潛力與熱情,結果只在職場與生活得過且過,浪費生命。
.
沒有主見、受媒體盲目影響
有一次,我受邀到某技職大學演講,這所大學由專科升格成大學時,放棄了一些本職學能很扎實的科系,例如:他們關掉機械科,校長說,因為沒人想讀,年輕人覺得讀機械就是「黑手」,大家都崇拜高科技,要念應用電子、應用××科、應用××工程,這樣才顯得自己有「出脫」(台語,出息),家長介紹起來也才有面子。
.
其實,與那些名稱聽來很時髦、但所學不知為何的科系相比,「機械科」不管在什麼社會,永遠都會有需求,不管我們生活型態怎麼變,各行各業的專精技術工人,都絕對不過時。這種只看表象、不探索本質的心理,其實代表一大群深受媒體影響、盲從主流的年輕人。
.
我看到很多民意調查,問大學生最崇拜的企業家,結果毫不令人意外,全是台灣最會「賺錢」的企業家;而媒體報導最多、最頻繁登上雜誌封面的,也全是富豪名流或企業家。但媒體常常只報導最表層的一面。最終,年輕人離開學校,最嚮往加入的企業,不外乎是獎金最多、薪水最高、聽來最體面的大公司。但是,這些企業是否製造公害?是否剝削勞工?有沒有官商勾結?有沒有善盡社會責任?類似探索,鮮少有媒體報導。
.
觀察力淺薄,只看得見表象
我也看到,在我當亞都飯店總裁的那些年,有些年輕人因為讀了我的書,一心想到亞都實習,結果往往耐不住幾個月,就離開了。倒茶、端水、伺候客人,這些服務業最普通的工作,很多人的腰是彎不下來的;處在飯店的第一線,直接面對面接觸來自各方的客人,第一次挫折可以忍受,第二次挫折咬牙硬撐,到了第三次挫折,就提出「我不幹了!」
.
在淺薄的觀察力下,不少年輕人看到的都是表象。例如:只看到待遇跟環境是否「夠好」,卻看不到理想;看到旅館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到服務別人背後的辛苦,當然也無法體會「顧客的飲食顧問」(當時我為亞都飯店第一線服務人員所下的定義:熱愛飲食藝術的專業人員),以不亢不卑的態度提供客人各項專業建議,所得到的成就感。
.
過去在各種場合演講,我不斷強調:年輕人要懂得傾聽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賦何在;也要學會觀察,下精準判斷;面對世俗潮流,要有勇氣提出主見;更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的極限,為生命創下更大格局。對我來說,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年輕人,都必須具備的五大基礎能力。
.
【能力一:「傾聽」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有興趣,又有能力,兩項優勢相輔相成,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但在這之前,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施展、發揮的領域?
.
【能力二:「判斷」未來的價值】
好比在很多職業學校,「調酒」變成很熱門的選課,年輕人大都覺得,花式調酒可以將酒瓶往上甩,把手伸到背後接瓶子,非常酷帥,幻想著「調酒師」未來應該也是搶手工作。
.
但如果有位年輕小伙子帶著這項技藝到職場,我想除了幾個以酷為號召的PUB外,在真正的餐飲行業中,可能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如果他只學會A瓶酒加幾盎司、B瓶酒加幾滴之類的小伎倆,一直停留在「求其技,沒有深思其藝」的層次,可能連真正的品酒能力都付之闕如。
.
【能力三:拿出「主見」找到「真愛」】
現在,國際品酒教學的基本條件,是舌頭能分辨千百種味覺層次,味蕾具有精準品味的能力,以及培養對於所有酒類產區、製作流程有深入了解的「侍酒師」(sommelier)。法國的侍酒師屬於國家級考試,日本也有「日本侍酒師協會」,是一門值得傾注精神鑽研的領域。
.
因此,年輕人要有能力判斷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保證你的未來,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名,而是要在心中建立一套明晰的價值觀。
.
【能力四:「實踐」與「學習」】
七○年代初期,我因為工作關係,開始頻繁出入歐洲,我看過一大堆歐美的學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元過一天,到歐洲自助旅遊;我也曾看過,許多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記錄心得。就像呼吸有深有淺,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
八○年代,我看到經濟成長後的許多日本青年,做同樣的事情,甚至到了九○年代,我看到很多韓國、新加坡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我發現,每個國家到了一定階段,都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背,帶著滿腹的好奇心,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可是,同樣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在旅遊的路上,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台灣年輕人彷彿缺席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
.
當然,在交通旅遊這麼便捷的今天,台灣也有不少年輕人出國體驗人生,有人休學旅遊,有人到各國民宿體驗生活,甚至這幾年還流行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去紐西蘭摘奇異果、剪羊毛,這些磨練也許讓語言流利一些、生活能力更強,但這種打工渡假,跟之前我在巴黎、倫敦、慕尼黑的美術館、博物館,看到年輕人大規模深入學習,是有差別的。
.
【能力五:對世界「好奇」】
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灣年輕人對世界沒有好奇心。沒有好奇心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一九七一年,中美斷交,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長達四十多年的孤立與被排斥,使得多數台灣人民對國際社會感到嚴重的疏離。
.
照理說,有視野的政府,在國際政治處處碰壁、走不出去時,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但台灣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
.
國際觀是種心態,不僅要有能力接觸國際資訊,還要能與世界連貫,才不會只用狹窄心態看問題。
.
我有一位曾長居德國的朋友,他的小孩告訴我:「我們班上大半同學,高二時都曾在學校政策配合下,出國當交換學生。」德國的學校和社會提供年輕人很充裕的管道,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
金魚缸裡養不出鯨魚,所以我要對年輕人說一句重話: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自己的未來了。
.
文/嚴長壽
=======================================
.
你找尋自己的方向了嗎?
你了解自己的天賦嗎?
什麼工作,能引起你的熱情呢?
.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正在尋找方向,
我會非常的推薦你來體驗睿光老師的一日天賦工作坊。
.
在工作坊中,除了透過塔羅、色彩去看見你深心內處的渴望,老師還會透過星盤,點出你這輩子的天賦所在⭐️
.
這麼棒的課程,一起來參加吧。
👉愈早知道自己的天賦,就愈能活出你的生命與色彩!
.
3/21(六) 天賦工作坊
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vrFmhDaoszi3Vr47
.
#3/22(日) 阿卡西工坊坊
#連報2場還有優惠喔!
.
文章來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194
魚缸換水教學 在 stu si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3381] 29581. AC草影水族:繁殖孔雀魚設缸教學!你所不知道的繁殖秘辛 (2019)★★
[123382] 29582. AC草影水族:魚缸的水要換嗎?一次要換多少水? (2018)★★
[123383] 29583. 羅賓水族:DIY魚缸換水清洗利器製作 (2019)★★
[123384] 29584. 羅賓水族:如何設置我的第一個水草缸 (2017)★★★
[123385] 29585. 玩魚生活:養魚該選擇底砂?還是裸缸好? (2019)★★
[123386] 29586. B. Lou & NLE Choppa - John Gotti (2019)★★
[123387] 29587. Niska - Bon Deja (2019)★★
[123388] 29588. Queens of the Stone Age - The Way You Used to Do (2017)★★__Jonas Åkerlund
[123389] 29589. Cat Power - I Found A Reason (2000)★★★
[123390] 29590. Cat Power - Metal Heart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