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魔王大吟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魔王大吟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魔王大吟釀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面對創傷,沒有公式可以套】 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講座裡,其中一位專家提到一個研究,一個人所經歷過的創傷,會透過基因顯化或者是經驗傳遞的方式繼續「污染」我們的孩子,但是,一旦我們「make sense of」我們的創傷,我們就可以終止這個傳遞。 講座裡並沒有詳細描述研究的細節,對...
魔王大吟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創傷,沒有公式可以套】
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講座裡,其中一位專家提到一個研究,一個人所經歷過的創傷,會透過基因顯化或者是經驗傳遞的方式繼續「污染」我們的孩子,但是,一旦我們「make sense of」我們的創傷,我們就可以終止這個傳遞。
講座裡並沒有詳細描述研究的細節,對我個人而言我也並不在乎,因為我已經得到我想要的東西了—如果我不想要活成我的父母親的樣子,我該做的事情,是「make sense of」我的創傷。
聽起來很直觀,不過,這個「make sense of」的概念,其實並沒有這麼好理解。我個人會把它翻譯成「弄清楚」。如果想要從創傷當中恢復,我們必須把事情從頭到尾都弄清楚。
弄清楚什麼?
難就難在這裡,沒有別人可以給我們答案。所有我們經歷過的一切,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所以能夠把多少情緒、經驗和記憶連接起來,完全仰賴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進入自己的內心,推開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在那一團亂七八糟毫無頭緒的混亂面前坐下來,一點一點,一片一片,一絲一絲,找出到底有什麼該弄清楚的,或是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
這次回到台灣,有一件我非常不願意去做,但是又覺得必須面對的事,那就是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去見一次大魔王,跟他好好說說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只是隱約有種感覺,看過他之後會有機會「弄清楚」一些事。
大魔王目前超過九十歲,目前住在一位親戚叔叔的家裡。會把他稱作大魔王,不只是因為對我個人而言他極難相處。從我六歲開始,只要跟他單獨對話超過五分鐘,他就有辦法把我惹毛。當我越長越大,對事情的了解越來全面的時候,我個人認為這個家族之所以分崩離析、情感破碎,大魔王必須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當初蕃茄還不太會走路的時候,我們全家曾去見過他一次。受日本教育的大魔王,客廳的茶几上總會有一個雅緻的點心盒待客。當他把鐵盒掀開,喜歡甜食的蕃茄立刻眼睛一亮,搖搖晃晃地走過來,雙手捧起一大把,掉了一堆在桌面上,但還是很積極地在客廳走來走去,幫在場的每個人都分配一點。
大魔王見狀,笑咪咪地說:「這個孩子好,會分享,以後媽媽下一胎會生兒子。」
我的腦中立刻響起一句「狗改不了吃屎」,默不做聲把掉在桌上的所有點心都放回盒中,蓋上蓋子。那天我喝了一杯茶就離開,再也沒有踏進那間房子。
親戚叔叔雖然跟我的母親同輩,但是因為幾乎是家族裡最小的,跟我只差十五歲上下。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就仰望著他一路從青少年、成人、結婚和生子。也因此,我是一路聽著家族對他的批評長大。
小時了了。聰明反被聰明誤。浪費天份。只顧談情說愛。個性頑劣。脾氣暴躁。好吃懶做。不務正業。虛榮。愛玩。
這樣的叔叔,最後居然是由他來觀照大魔王的生活起居,老實說我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總之,到了要見大魔王的當天。
我心裡還是覺得隨時想要逃走,畢竟跟他在一起的痛苦回憶太多了,加上我深信我跟母親之間的痛苦回憶也幾乎都源自於他,我實在是沒有把握再見到他的時候我會做出什麼事。但是有種不知名的力量一直在身後推著我往前走,我終於來到叔叔家門口,門從裡面被打開。
大魔王坐在客廳看電視,看見我走進來,笑一笑說:「你好。」
叔叔阿姨和表妹在家裡四處走來走去張羅拖鞋水果,邊回頭大喊:「阿嬤,你看這是啥人?」
大魔王僵在那裡,維持著不失禮貌的微笑盯著我。我深吸一口氣,把口罩脫下來。一看到我的臉,大魔王就哭了。
「阮阿孫,是阮阿孫啊嗚嗚嗚嗚嗚⋯⋯」
於是祖孫兩人相擁而泣,盡棄前嫌,在老人一生的最後終於迎來了大和解,讓他能安心離開,不再有所牽掛。
最好是。
有這麼容易的話就不叫創傷了。
我面無表情地抱著他,拍拍他有點駝的背,只覺得無盡煩躁。到現在沒人要理你了才在那裡哭,我從小站在你面前站到大你根本沒正眼瞧過我一次,連我幾歲幾年級髮型跟上次一不一樣都記不清楚。
我扶著老魔王走到餐桌前坐下來,叔叔阿姨跟表妹也都入座,一邊吃著水果,時不時也加入我跟老魔王的談話。而我這才發現,老魔王已經有些失智了。
先是問我爸爸好不好,再問我是不是全家都回來,之後告訴我上回弟弟全家有找他吃飯他走進餐廳差點跌倒好丟臉要弟弟不要告訴別人,再問我有沒有弟弟的電話他想要打去給他。這樣一輪以後,又開始問爸爸好不好。一次,兩次,三次,無限迴圈。
我放鬆下來了。
這種狀態的魔王,雖然套不出什麼有趣的過往,對於我原本期待可能可以「弄清楚」什麼的計畫沒什麼幫助,但是至少安全。我不用擔心他會突然冒出一句話直接啟動我的攻擊模式。(好啦其實還是有兩次,但是真的算很少了可以當作沒有)
然而,事情有了意外的開展。
跳針跳久了也是會累,叔叔阿姨開始加入話當年的行列。原本女友換不停的叔叔,認識阿姨不到一年就閃電結婚,婚後起的衝突也跟天打雷劈一樣精彩。也因為我當時十九歲,是當時二十六歲的阿姨在家族裡唯一能聊的對象,現在把各方觀點同時湊在一起攤牌真的是非常精彩。
聊著聊著,我心裡突然有種感覺開始醞釀。
衣架必須全部照著同樣的方向擺。櫃子上的書有一定的順序。屬於他的椅子絕對不能碰。一抓狂起來髒話狂飆物品齊飛。熱愛藝術。對細節催毛求疵。
我一邊咀嚼當年這些叔叔的經典地雷和個性,一邊聽叔叔繼續講。
「我其實已經改很多,妥協很多了。」叔叔回頭指指遠方:「你看像我那邊那張椅子,上面都是狗的毛,也沒人要清,可是我也就算了。」
我看到他旁邊的阿姨開始翻白眼,忍不住笑出來:「叔叔,那是你的椅子吧?沒人要清的話,你也可以清啊?」傳統大男人真的是很誇張,是以為其他人都沒事等著在那邊服侍他嗎?
叔叔沒有立刻回答,沈吟了幾秒後,說:「我當然也可以自己清,可是,這樣就不對了啊。當初要養狗的時候,我就說我唯一的條件是我的椅子上不可以有狗毛,大家都說好好好,結果變成這樣,也沒有人表示⋯⋯」
像是有一道電流直接穿過全身一樣,我突然瞪大眼睛:「等一下,我聽懂了!!」
我轉向在旁邊的阿姨:「阿姨,我聽懂了!這件事真的不對,不能是叔叔擦桌子!這不是家事分工的問題,這是承諾的問題。大家都答應我了,不會讓狗弄髒我的桌子,如果還是被弄髒,還被覺得大驚小怪要我自己擦,我會覺得沒有人在乎我。」
阿姨呆住了。叔叔也呆住了,表情像是生平第一次有人理解他在說什麼。
我的腦袋還在持續運轉,重組我得到的新資訊。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叔叔脾氣大、愛計較、愛生氣大男人龜毛記仇難伺候,阿姨好可憐好厲害可以忍受他這種人,但是不對,我懂了,叔叔不是故意這樣的,他太不舒服了,他的雷一直被踩到,可是都沒人懂,也沒有人在意,就只是一直說他脾氣很差要他改⋯⋯
「叔叔,你是高敏感人,你知道嗎?」我脫口而出。
我把高敏感特質簡單地描述了一下,叔叔不停地點頭。我告訴他我可以理解,我以前也經常覺得家人無法理解我在意的點。
「 國中的時候,我媽說他要去一趟文具店,我說太好了那順便幫我補充兩支原子筆。我把我習慣用的SKB藍色0.5拿給他,跟他說就買這個一模一樣的兩支,結果他回來的時候自作主張買了兩支完全不一樣的。」
「幹什麼啊!!就買一樣的就好了啊!」叔叔很激動。
「是不是!我氣得要命,他還說我不知好歹那兩支很貴。」
「就不是貴的問題啊!就不是我要用的筆啊!」
「是不是!」
阿姨在一旁非常驚訝地看著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發現,先生的要求不是在「挑毛病」,是真的非常需要顧及這些細節。我跟叔叔一人一句,講起那些無法讓別人理解我們時的挫折感。
「我小時候,我媽答應我要買一個玩具給我,但是他忘記了。我超生氣啊,明明說好的,是他忘記了,他就一直說是我無理取鬧,根本不是這樣,我又說不出來,只能拼命用自己的頭去撞牆壁。」
「我也記得這種心情。我不管怎麼解釋,我媽就是沒有要理我,我到最後只能尖叫啊,狂尖叫。」
「還好你沒做出更激烈的舉動。」
「差一點了,就差這麼一點點。」
「真的還好沒有。」
「是啊,如果沒有克制住,拳頭揮出去或者是拿東西自殘,又會變成我們有病,搞不好就被抓去吃藥了。」
「難怪我女兒會說:『我又不是故意要這麼生氣的,我就是會這麼生氣啊。』」在一旁的阿姨很認真的參與,顯然想起個性跟爸爸很像的小女兒。而我也忍不住想起蕃茄,每當他摀著耳朵尖叫,或是大罵「我要殺死你」的時候,他也是沒有辦法讓自己不生氣的吧。他就是會這麼生氣,這麼需要表達,而在這個當下打他罵他甚至是批評他都完全沒有幫助。
大家都沈默了,各自咀嚼著剛剛的對話。
我抬頭看叔叔的側臉,發現他已經蒼老了好多。我突然明白,叔叔從國中就開始交女朋友,翹課,離家出走,跟壞朋友出去玩,淨做那些大人眼中「浪費自己天份」的事,其實是因為他真的渴望被人理解,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幫助他,讓他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的人。只可惜他的雙親,對他只有辱罵和毆打。
「叔叔,你辛苦了。我從小就認識你,經過這麼多年到現在,我真的有看到你的改變。」
叔叔並沒有回應我,只是盯著自己放在桌上的雙手,喃喃的說:「一定可以的⋯⋯這種複製,一定可以被打破的⋯⋯」
我的內心一震,眼睛開始發熱。這一刻,我知道他想著他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想著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希望,這樣的傷害,可以在我們手上就停止。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惡夢。
我在學校,做了一件一般大家不會去做的事。我的出發點良善,但是大家的解讀跟我的預期完全相反。我看到大家看著我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也一個一個從我身邊躲開。我拼命思考有誰可以幫我保證我的人格,卻想不出任何一個名字。我越來越焦急,想不出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讓我發「毒誓」,讓大家可以相信我。夢境結束在我走出窗外一躍而下。
我睜開眼睛,覺得極度想吐,然後爆哭。
之前在課堂上曾經提到,當一個人跟自己的傷痕真正接軌的時候,往往會在夢境裡反映出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雖然極度不舒服,但是我知道這表示身體在處理我積壓已久的情緒和傷痛,有點開心。
***
第一篇創傷文,沒想到是用這個事件來開頭。也許是因為,經常有人留言問我「該怎麼處理自己的問題」,而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表達「沒有正確答案」。
就像我一開始認為可以從阿嬤的記憶裡找到有幫助的東西,但是最後卻是從完全沒想到的叔叔身上發現我們共同的特質,彼此都得到被理解的感受。面對創傷,也許我們終究就只能摸索出一個可能的方向,鼓起勇氣踏出追尋的步伐,然後對接下來的發展保持開放的心胸。
Dr. Gabor Mate在《理解創傷》這個講座裡提到,面對創傷,一個很有幫助的態度就是「感到好奇」。「這件事代表什麼意思?這件事可以教會我什麼?而這時就會產生深刻的同理。」
對我來說,所謂的「make sense of my trauma」就是這件事吧。當我們對自己的傷口感到好奇,我們就會有動機想要「弄清楚」,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而不會一直覺得「夠了沒?這樣可以了吧?」想要趕快抽身。
要從創傷中恢復,找回自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如果沒有辦法享受途中的風景,只是想著如何快點到達終點,很快就會失去耐性而放棄吧。療癒是如此,教養也是如此。
叔叔,我自己,小表妹,蕃茄。這一趟回台,很意外地湊成了家族內的「高敏感一條龍」。看見彼此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還有經歷那些「我懂」的瞬間,我覺得受到鼓舞。
我想,我願意再繼續往下走一段。
___
歡迎匿名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面對創傷](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f3xvuqro7m4psz93)
魔王大吟釀 在 唎酒師夫妻的日本酒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屆日本酒盲飲大賽--團練篇一】
前情提要請參考【第一屆日本酒盲飲大賽--準備篇】
在針對比賽內容分成9個主題之後,尋找適合的練習酒款,便成了第一道艱難的挑戰。總之在克服查詢各代理商及酒款資料到眼花,挑選出符合主題酒款卻遇到缺貨或資料不全重新選酒的各項因素之後,我們將9個主題依每次平均練習8-10款酒的進度,分成三次進行團練。
第一次團練主題,我們安排了有無添加釀造酒精+生酒/兩次火入及酒米3個主題,總共8款酒。進行方式為每組先各上20-30ml,答案公佈後再追加20-30ml,以進行自我檢討並開放討論。此外,在每項主題盲飲前,我們都有針對練習主題做很明確的告知,好讓團員能充分體驗感受。
(以下崩潰開始XD)
1.有無添加釀造酒精+生酒/兩次火入
為了讓大家不要過度品飲造成味覺失調,同時也不要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我們在選擇酒款時,會盡可能的以最少數量來進行,於是我們挑選了3支同酒造、同酒米、同精米、同釀造水,變數差異最小又正好可以結合釀造酒精和生酒這兩項主題的酒款,分別是:
澤姬 特別本釀造
澤姬 特別本釀造生原酒
澤姬 特別純米酒生原酒
以上三款酒為井上清吉商店釀造,酒米為五百万石,精米步合60%。
在這個主題上,因為變數小,香氣和口感的差異明顯,釀造酒精和生酒特色較容易區分辨別出來,崩潰程度較小XD。這部分昌大廚的判別方式大致為:
(1)純米系的酒體通常較扎實飽滿,酒質較為豐富,入口的風味明顯;本釀系(有添加釀造酒精)的酒體則較乾淨俐落,酒質較為穩定,通常口中會有明顯的酒精感,且酒精感會往橫向擴散。
(2)生酒系在香氣部分主要會有明顯乳酸、芭樂心、養樂多、可爾必斯等香氣表現,且聞香時的甜度較高,若是經過二次火入的清酒則不會有上述表現;口感上生酒普遍來說入口會有明顯甜酸風味(少部分舊派清酒不會有明顯酸度),酒質豐富並帶有些微雜味,且酒體較為脆弱(保存是需要嚴格控管溫度以避免劣化);經過二次火入的清酒酒質較為穩定,口感上較為純淨,在非劣化的情況下雜味相對較少(Ps:上述雜味主要指的是礦物質、未發酵完全的麴菌...等所產生的味道)
2.五大酒造好適米辨別
這次比賽的酒米範圍,鎖定在五大酒造好適米,分別是山田錦、五百万石、美山錦、雄町、出羽燦燦,基於同樣希望在變數差異最小的條件下選擇酒款,我們挑選了酒米種類多元的秀鳳酒造場,雖然精米和釀造法可能不盡相同,但至少是同廠製造,只是我們本以為五種酒米都能一次滿足,哪知結果秀鳳酒造釀造了14種不同酒米的酒款,卻竟然沒有五百万石?!!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緊急再請出上面的澤姬五百万石支援了,最後選出的酒款分別為:
秀鳳 山田錦 純米大吟釀原酒 精米47%
澤姬 五百万石 特別純米生原酒 精米60%
秀鳳 美山錦 辛口+10特別純米 精米55%
秀鳳 雄町 無濾過特別純米 精米55%
秀鳳 出羽燦燦 無濾過純米大吟釀原酒 精米33%
而酒米這個主題,幾乎是讓所有人信心全失大崩潰的大魔王啊!因為酒米的辨識原本就已經很難了,再加上不同釀造法的各種變數,以及杜氏心目中對酒款的想像與期望,都會影響酒款的表現。於是乎,本以為雄町很厚重,結果這支雄町超甜美,然後最厚重的竟然是在印象中應該香甜俐落的美山錦,即使進行到第二輪盲飲,我最多也只能5中2,而且還是用猜的><,不過大家對於酒米特性認知還蠻一致的,當天結論為:山田錦的香氣口感表現香甜馥郁,五百万石則較為淡麗,美山錦大致介於山田錦和五百万石之間,雄町原則上香氣沉穩口感應較為厚重,出羽燦燦的表現是五個酒米中最輕最淡的。
結束了酒米的團練之後,其實大家打擊都很大,但後面還有其他主題需要練習,只能各自再去找酒加強。而我們非常幸運地,正好朋友手上有一組不同酒造使用不同酒米,但全部使用「精米55%無濾過生原酒」的同等規格釀造的酒款,便帶來與我們一同分享,雖然第一輪的盲飲我們仍然是5中1錯的有夠慘,但是在後續慢慢尋找各個酒米特性時,似乎可以慢慢找到一些差異,最後黛安娜歸納出來的辨識法大致如下:
(1) 山田錦:不論是花果香還是原物料香,特性都是香氣濃郁,口感馥郁,酒體通常較為飽滿圓潤,尾韻的餘韻較為悠長。
(2) 五百万石:香氣清新淡雅,口感爽快淡麗,尾韻很快就斷,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
(3) 美山錦:香氣口感都介於山田錦和五百万石之間,既有香氣也有口感,但都不搶戲,最後尾韻同樣斷得很快,但與五百万石不同之處是,五百万石斷了就沒了,可美山錦的香氣會留在口中慢慢的散去。
(4) 雄町:這是我最不熟的一款酒米,因為現在太多杜氏很愛把雄町釀的很不雄町,所以真的非常難分辨,也許是為了讓厚重的雄町變得更容易飲用,所以不是釀的很香甜,就是提高酸度讓酒變的輕快,因此,如果能在品飲的時候拿掉甜和酸的因子,單純只感受酒體的本質,也許較能辨識的出雄町原始的厚實感吧!(但我只能說真的好難做到阿~😖)
(5) 出羽燦燦:如同大家所說,不論香氣還是口感,這都是最輕最淡的一款酒米,就是呈現一種很輕盈無負擔,入口一下就飄散不見的感覺。與五百万石不同的地方在,五百万石的酒體是有存在感的,只是斷得很快,但出羽燦燦的酒體從頭到尾都很輕盈,最後也不是突然斷掉,而是像被風吹拂一樣的飄散不見。
上述依口感重到輕依序是:雄町→山田錦→美山錦→五百万石→出羽燦燦,但實際上在比賽或一般品飲時,不見得能有多款酒進行比較,所以我會比較著重尾韻呈現的細微差異,依後續幾次練習的經驗,尾韻的表現通常會是酒米的關鍵,目前我依上述的辨識方法,大致能有5-6成的準確度,雖然不一定很正確,但仍希望就依這次練習成果記錄下來,做為未來精進的參考資料囉!
以上,就是我們針對以上主題自己的辨識法,但我們必須先聲明,因為每個人的口感味覺不同,這樣的歸納整理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就像是同樣的食物,有人覺得辣有人覺得不辣,所以口感這種東西,還是要靠自己心神體會才行喔!😄
另外補充說明,上篇文曾提過,隊員之間除了溝通討論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找到彼此的強項,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我跟昌大廚會依據兩個人辨識的能力和準確度來分配主題,例如昌大廚對於生酒和釀造酒精的辨識較強,我對於酒米的細微差距較為敏銳,因此大家可以看到上面主題在酒米部分幾乎由我主導,而生酒及釀造酒精就由他負責,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團體戰的最大戰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