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魏國君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魏國君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魏國君王產品中有5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南唐三代帝王簡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魚肉丸子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後世郭磨的《南唐雜詠》可謂是對李煜一生評價中的精髓。文采斐然,卻出生於亂世帝王家,躊躇滿志,卻背負著承擔不起的責任。 論辭藻,李煜的詞形象生動、語淺而意深,每每拜讀,只覺口齒生香、意猶未盡。論治國,李煜才能平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BIGW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覺得不錯別忘了訂閱按讚與分享唷! 來到君王星第一張地圖,就發現了好多小鎮!而且還不同派系~ The Outer Worlds》Part 9:https://youtu.be/MWOL8sSvekI 【外圍世界】播放清單:https://bit.ly/35uLcmt The Outer Worlds ...
「魏國君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BIGW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魏國君王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6 22:46:47
南唐三代帝王簡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魚肉丸子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後世郭磨的《南唐雜詠》可謂是對李煜一生評價中的精髓。文采斐然,卻出生於亂世帝王家,躊躇滿志,卻背負著承擔不起的責任。 論辭藻,李煜的詞形象生動、語淺而意深,每每拜讀,只覺口齒生香、意猶未盡。論治國,李煜才能平庸,...
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16:06:30
知典故 白虹貫日 知史編輯組 「白虹貫日」這一典故用來形容義士抗擊暴君的壯舉,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史記》中也用這個成語描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為什麼刺殺君王要叫做白虹貫日呢?古時認白虹象徵臣,日象徵君,若然出現白虹穿過太陽的現象,就是代表會出現刺君的現象。 那麼誰...
魏國君王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17 22:12:03
唐太宗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歷史驚奇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曾被世人所稱道,並傳為千古美談。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死時他還很傷心地說我失去了一面寶貴的鏡子,可是誰又能想到,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親自砸了魏徵的墓碑,翻臉比翻書還快。 魏徵,...
-
魏國君王 在 BIGW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17 19:33:29覺得不錯別忘了訂閱按讚與分享唷!
來到君王星第一張地圖,就發現了好多小鎮!而且還不同派系~
The Outer Worlds》Part 9:https://youtu.be/MWOL8sSvekI
【外圍世界】播放清單:https://bit.ly/35uLcmt
The Outer Worlds
00:00 訂閱分享
贊助本直播實況主網址:https://p.ecpay.com.tw/27E93
贊助商品遊戲E-mail:iweibow@gmail.com
Instagram IG:iweibow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外圍世界 #天外世界 #TheOuterWorlds #同伴 #FallOut #不同派系 #自稱國王 -
魏國君王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4-08 17:42:32【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十一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那你得成呀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管仲原本是幫助小白他哥,公子糾。後來公子糾被齊桓公處死,同樣幫助糾的召忽自盡了,管仲不僅不以身殉主,反而跟隨小白吃香喝辣,能否算「不忠」呢?類似的案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魏徵原先是幫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也曾經建議李建成盡快處理掉李世民,後來玄武門之變,建成被世民所害,魏徵投靠李世民。
但,管仲與魏徵「不忠」嗎?而不忠者,是否為「不仁」?
論語中,不僅子貢問過,子路也問過。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孔子說,管仲治理天下,就是仁啊!
他們忠誠的對象,不是個別的君王候選人,而是國家與天下。忠於國,不忠於君,故而敢直言上諫;忠於事,不忠於人,故而批逆龍麟在所不惜。
更重要者,是有能。有能力造福蒼生、忠於無數百姓,卻選擇對一人盡忠,成全一己之名節,反倒是對人民的不忠對人民的不仁。能者,善於通權,因此管仲魏徵不拘小忠,成就了更大的偉業,是大忠。有能者,該成為「能臣」,方能行大忠於天下。恰巧是無能,才只能做個小小的「忠臣」。當然,你必須得證明自己是個能臣,若時間來不及,那麼你只是個不忠的庸碌之輩。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許多成功的政治人物或企業家,都有道德瑕疵,但有時候,高道德的溫良恭儉讓,能保全自己,卻未必能讓公司與國家整體獲益。
比如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最早跑去日本想代理鬼冢公司的運動鞋到美國。菲爾奈特到了日本公司後,對方就問了:「奈特先生,請問您就職於哪家公司呢?」
但當時的奈特,只是個剛畢業的屌絲,別說公司了,連工作都沒有,於是現場編了個「我代表奧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藍帶體育公司」。接著吹噓了一下公司多好、日本的鞋多好、一定有市場、一定發。幸好當時沒有網路,日本也沒去搜索証實是不是真的有這家藍帶體育公司,1962年,奈特以無中生有的公司拿下了日本鬼冢公司在美國的代理權。他是後來回美國才成立公司。
最早的協議,只讓奈特在美西代理。1966年,日本公司決議要在美東找其他代理商。奈特又說,「我們有啊!我們在美東有很多辦事處呢!」實際上當然啥也沒有,連哄帶騙,奈特獲得了鬼冢公司在全美的代理權。多年後跟鬼冢拆夥,才創立NIKE。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一個傑出的企業家或公眾人物,難免有道德瑕疵,有些瑕疵與成就無關,但有些也很可能是,正因不道德,才取得了當下的成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你又知道哪些私德有虧、但事業傑出的案例嗎?
魏國君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唐三代帝王簡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魚肉丸子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後世郭磨的《南唐雜詠》可謂是對李煜一生評價中的精髓。文采斐然,卻出生於亂世帝王家,躊躇滿志,卻背負著承擔不起的責任。
論辭藻,李煜的詞形象生動、語淺而意深,每每拜讀,只覺口齒生香、意猶未盡。論治國,李煜才能平庸,生性又溫和純良,他扶不起留存於戰火紛飛、群雄逐鹿背景下的南唐,眼看著數十年基業毀於朝夕。恨其不爭,哀其不幸。
李煜的皇位來的巧合,彷彿命中注定。
李煜剛出生時,他的祖父李昪作為吳國重臣,手掌朝政,楊氏一族不過是任人擺佈的傀儡。李昪不滿自己屈居人下,稍加運作,不久一首「江北楊花作雪飛,江南李樹玉團枝。李花結子可憐在,不似楊花了無期」的歌聲傳遍大街小巷。這首民謠暗喻「李氏興,楊氏衰」,百姓受其蠱惑,認李氏為天選之人。
李煜兩個月大時,吳國皇帝楊溥自知大勢已去,於吳天祚三年(937年),主動將天下禪讓給齊王李昪。
這一年十月,祖父李昪於金陵稱帝,化家為國,改國號為齊,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李煜的身份從世家公子轉為皇孫,第一次與皇位繼承權有了交集。
李昪於亂世中稱帝,一代梟雄看人的眼光也極其毒辣。還未謀得帝位之際,他就早早地看出自己的嫡長子李璟(李煜父親)胸無大志,並不是合適的繼承人。雖然李璟文采斐然,但對政治卻不敏感,並不擅長治國為君之道。
五個兒子中李昪最看重次子景遷,嫡長子李璟早早地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原本李煜的皇位繼承權也要依次延後。但天有不測風雲,天祚二年(936年),景遷意外病逝,李璟雖不受李昪喜愛,但以五代十國「傳嫡傳長」的慣性,李璟仍然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升元三年(939年),李昪改國號為唐,開始將繼承人的目光轉向三子景遂,派他前往戰略重地揚州擔任東都郡守。長子李璟雖然被封為齊王,卻沒有太子的名分。
李璟生性淡然,自知不是治國之才,又深知父親李代桃僵的用意,故而對皇位並沒有過多奢求。但李璟本身並無過錯,廢長立幼的說法站不住跟腳,短時間內李昪沒有機會立景遂為太子,只能一拖再拖。
太子之位空懸了數載,大臣紛紛上書請求立齊王李璟為儲君,李昪被逼無奈,同年八月下詔立李璟為太子。李璟上表固辭,直言自己難當大任,李昪心中大喜,順勢將立嗣這件事拖延開來。
但李璟注定是南唐君主。就在李昪謀劃著尋找時機立三子景遂為太子之時,自己的身體卻出了問題。這些年李昪長期服食各種丹藥,身體急速衰竭,任憑華佗在世也無回天之力。李昪病入膏肓卻心思清明,如今首要大事還是確立繼承人。升元七年(943年)二月,李昪寫密信送往東都,想要召壽王景遂回京。
李昪想傳位景遂的心思朝臣皆知,密信還未送出之際就被朝臣周宗、吳庭紹等人攔截。後烈祖李昪崩於崇德宮,李璟在其病榻前許下「兄終弟及」的諾言。
升元七年(943年)三月,李璟在周宗等朝臣的幫助下繼位,改元保大,尊皇后宋氏為太后,冊王妃鐘氏為皇后,封壽王景遂為燕王,宣城王景達為鄂王。這個時候,李璟受父親的影響極大,仍然惦記著將皇位傳給三弟景遂。
於是在同年七月,晉封燕王景遂為齊王,諸道兵馬大元帥、太尉兼中書令,同時昭告天下,兄終弟及,想要在百年之後傳位給三弟景遂。更激進的是,保大五年(947年)正月,李璟直接立三弟景遂為皇太弟。李璟的這一舉措為數年後長子弘冀謀殺叔父景遂埋下了隱患。
弘冀文武雙全,不僅有雄才偉略還能慧眼識人,但他這一生都活在三叔景遂的陰影之下。景遂被冊封皇太弟之初,李璟為杜絕弘冀爭奪皇位的念頭,命其出任江都尹,遠離金陵。後又在景遂的建議下被調往潤州,改任潤宣大都督,徹底遠離朝堂。空有謀略卻無用武之地,李弘冀當時憤懣的心境可想而知。
烈祖李昪首先排除李璟為皇位繼承人是有原因的,李璟處事優柔寡斷,沒有決斷力,這一觀點在李璟繼位後被證實。李璟即位之初,重用馮延巳、馮延魯、陳覺、魏岑、查文徽等人,此五人被重用後排除異己、侵損時政、攪亂朝堂,後人稱之為「五鬼」。
內政混亂如此,李璟對外並未遵循父親李昪與鄰國和睦相處的政策,他聽信馮延巳等人的讒言,先後攻打閩國、楚國,後又與大周開戰,幾年下來,入不敷出,李昪時期積攢下來的財富被揮霍一空,先前攻略的城池也喪失殆盡。
此時,大周的掌權人柴榮志在開疆擴土,與大周僅僅隔著一條淮河的南唐自然被其視為囊中之物。保大九年(951年)十二月,柴榮先發檄文聲討,後出兵進犯南唐邊境,統兵十萬,直奔淮南。唐軍雖丟失幾座城池,但在大將劉彥貞的帶領下奮勇抵抗,兩軍於壽州對壘,雙方僵持不下。
保大十四年(956年)正月,柴榮親自披掛上陣,派大將李重進率精兵渡淮,埋伏在正陽以東。當時劉彥貞見周軍撤退,不知是計,率兵追趕,在正陽被斬於馬下,正陽戰役唐軍大敗。
柴榮躊躇滿志,一鼓作氣想要直擊金陵,命令大將趙匡胤進攻南唐重鎮——滁州。李璟恐慌,調遣重兵十萬,派大將皇甫暉鎮守。滁州清流關一戰,皇甫暉被趙匡胤三擒三縱,第三次被俘時皇甫暉力竭,毫無再戰之力,被俘後絕食而亡。唐軍敗,滁州失,壽州孤立無援,金陵岌岌可危。
滁州被攻破給金陵城帶來了巨大恐慌,一時間朝野震驚,人人自危。李璟召集大臣商量對策,企圖議和。之後宰相馮延巳的異母兄弟東都副留守馮延魯被殺,光州守將張承翰投降,泰州刺史方納棄城而逃,這更加重了南唐求和的決心。
李璟先前派遣李德明前去議和卻被周軍扣押。同年三月,李璟再派司空孫晟入周求和,請求削去帝號,割讓淮南六州。但柴榮目光所至的是整個南唐,區區六州滿足不了他的胃口。柴榮扣押南唐求和使者孫晟,派賣國求榮的李德明前去遊說李璟,妄圖謀求江北之地。
李璟氣急,將李德明斬首示眾。柴榮聽聞此消息,大怒,率兵將猛攻舒、蘄、和三洲。周軍深入南唐腹地,東南的吳越王錢俶也妄圖分一杯羹,趁江南危急,出兵攻打常州。
雙方夾擊,李璟終日惶惶不安,開始信奉佛教,企圖依靠神佛保南唐安寧。樞密使陳覺欲獨攬朝政,此時見時機來臨,慫恿李璟扔掉這個燙手山芋,退位給三弟景遂。
但此時南唐正逢多事之秋,烽煙四起,朝不保夕,不知哪天就被他國的鐵騎踏平都城。哪怕李璟有意讓位,景遂也不願接受,為避免李璟再次相逼,迫不及待前往山高水遠的洪州出任大都督。
「兄終弟及」的承諾隨著景遂的逃離被打破,帝位距離李煜又近了一步。李煜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李弘冀。
弘冀聽聞叔父景遂遠走洪州的消息,自知登帝的時機已到,從潤州上書李璟,欲帶兵支援前線。鐘皇后愛子心情,成日在李璟耳邊勸說,李璟自覺愧對兒子,派柴克宏、陸孟俊等大將協助弘冀支援常州。
這期間弘冀獨具慧眼,重用柴克宏。柴克宏奔赴前線之時遭受樞密副使李征古誣陷,受李征古挑撥的李璟下詔命令柴克宏返還。柴克宏氣急,知道是李征古從中作梗,一怒之下斬殺來使,揮師北上。弘冀聽聞此事,替柴克宏攬下罪責,晝夜兼程趕往常州支援。
柴克宏其人確實有真才實學,且手下將領勇猛無比,以一當十,打的吳越士兵狼狽逃竄。常州一役,殲敵一萬餘人,俘虜吳越士兵數千人,唐軍大勝。但柴克宏也身負重傷,周身刀劍所傷十餘處,弘冀怒,吳越士兵全被斬首。
這場勝利奠定了燕王李弘冀在朝堂中的地位,但這樣的勝利終究是曇花一現,對傷及根本的南唐來說不過杯水車薪。幸運的是,此時的柴榮連年征戰亦是兵疲馬乏。
故周顯德(958年),唐周議和,南唐進獻給周江北之地尚未被佔領的舒、黃、蘄、廬四洲,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葉五十萬斛、米面二十萬石,去帝號,奉大周正朔,同時在汴京設進奏院,隨時聽候召見。
同年,弘冀被立為太子,參與政事。弘冀不同於李璟的懦弱無能,他更像祖父李昪,參政之初便對朝堂進行大規模整治,貶黜貪官污吏,重用賢能將才,南唐在他的整治下逐漸有復甦的趨勢。
但成長於景遂陰影下的弘冀,性格逐漸扭曲,他好猜忌,性暴烈。即便景遂遠走洪州,弘冀仍然不能安心。
周顯德六年(959年),太子弘冀專橫跋扈,加重處罰,在朝堂之上與朝臣矛盾重重,衝突不斷。被責罰的朝臣將弘冀的罪行狀告到李璟這裡,弘冀少不得被李璟呵斥一二。
一次,李璟被氣狠了,揚言要罷黜弘冀的太子之位,改立景遂為太子。弘冀信以為真,驚懼不已,與下屬商議後買通與景遂有矛盾的袁從范,在景遂酒中下毒。因毒性劇烈,景遂的屍體還未來得及收斂就已經潰爛。
景遂雖死,但宮中還有一個李煜,況且李煜豐額駢齒、一目雙瞳,是天生的帝王相。可惜天不逢人願,弘冀還未來得及運作,他毒害叔父的消息傳至金陵,李璟怒斥其狠辣心腸,為防不測,立即派人將李煜一家接到宮中保護起來。
顯德七年(960年),太子弘冀突發惡疾,藥石無醫,撒手人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景遂被毒殺,弘冀暴病而亡之後,李煜成為了第一順位繼承人。這個時候李煜還叫李從嘉,在李璟死後,從嘉稱帝,改名為李煜,三千里河山得來不費吹灰之力。
有人說弘冀若是多活十幾年,南唐可與大宋分庭抗禮。那還有人說趙匡胤若是多活幾年,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復了呢!歷史從來沒有倒退鍵,逝去的永遠只能作為留白供後人書寫,我們可以計畫未來,卻不能改變過去。
李煜屬於典型的逃避型人格,遇事他只會選擇退縮。父兄健在時,他志在做清風朗月的林間隱士,「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娶妻娥皇之後,他只願同妻子紅袖添妝,「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君臨天下,李煜仍然逃避,一首「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道盡其醉生夢死的君王日常。
在其位,謀其職,李煜既然被推上那個位置,就應該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李璟留給他的南唐確實是爛攤子,他知曉個中艱難,卻不願做出改變,拯救南唐百姓於水火。故而,後來南唐的悲劇,李煜後來的淒涼其實都早有預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首絕命詞,回首往事,感慨今昔,驚豔后人,了卻殘生,至此千古詞帝魂歸地府。
南唐破滅大約是了了李煜的一樁心頭事,不然這件事總杵在這,如同懸在頭頂的尖刀,終日惶惶不安,日夜不得安寧。他這一生的幸福與坎坷皆來源於皇帝這個位置,別人歷盡千辛萬苦求而不得的位置,於他來講,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唾手可得。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這句話此時此刻更應該反著念才對。「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也是李煜一生苦悶的緣由。
一代文學巨擘,只可惜生不逢時,空留餘恨。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李煜 #南唐 #帝王
魏國君王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生只做一件事情,生命可以如此美麗~~
這次採訪的來賓是 #魏海敏 老師,聊到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把她送到劇校,這樣的場景,特別很多富貴家庭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大部分因爲離開了家庭,都有適應上的問題,但是魏海敏在形容這段,竟然是用如魚得水般,快樂到不行來形容,可見走入戲劇,是她一生的道路。
訪談過程中,她告訴我,雖然已經在京劇打滾了超過50年,但她還是充滿著活力,並且有好多想做的、創新的角色,等待著她去發掘,目前只是過了半生而已,從她身上看到那份專注跟熱情,哇!原來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可以如此美麗。
訪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說了一句話 :「男人扮起了女主角,反而更能夠唱出女人的嫵媚與韻味」,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其實在男生身上,都有一份柔情或者說是較陰柔的部分,只是在社會文化裡較不被鼓勵,當場老師就教我唱唸了幾句,我也試著用比較女生的腔調來唱練,哇!結果自己唱的蠻開心的,老師也說:「嗯~唱的不錯喔!」楊聰的創夢大叔,又多了一個要實踐的夢想,就是以後找時間學京劇,而且是唱京腔女角!
🎙EP27 我就是一齣還未唱完的戲 feat. 京劇千面女郎 魏海敏
🎧聆聽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bzW9kX
◽️Spotify:https://reurl.cc/nnmDEl
◽️SoundOn:https://reurl.cc/6yK5Er
◽️KKBOX:https://reurl.cc/MZ3804
◽️Google:https://reurl.cc/xgN79V
✨精彩片段✨
📍「我學戲學得特別快,都當小老師呢!」
📍「學戲時被老師、師傅挨揍,我認為那不是苦,那是必須的。」
📍「唱戲能保障生活無慮嗎?可以視戲曲為自己一生的志向嗎?」
📍「我立定志向:第一我要找梅葆玖老師拜師、第二我要重新認識京劇。」
📍「每一次演出都要重新思考。思考,對演員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梅蘭芳:『凡戲要帶三分生』。讓所有的情緒是第一次發生,觀眾才會相信你是劇中人物。」「新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充分展現了這一點。」
📍「唱戲是內臟運動,在唱的時候氣像在按摩五臟六腑。」
✨(28:21) 魏海敏 LIVE 示範《霸王別姬》男旦唱法✨
✨(44:09) 魏海敏 LIVE 教學念白✨
✨(50:18) 魏海敏 LIVE 獻唱新戲橋段✨
🎶 曲 1:〈水雉之舞〉/吳金黛《綠色方舟》
🎶 曲 2:〈勸君王飲酒聽虞歌〉/魏海敏《芳華現》
🎶 曲 3:〈希望樹〉/彭靖《山居歲月》
🎶 片尾:〈初見面〉/魏海敏《芳華現》
🎧轉吧!創夢大叔:https://podlink.to/dWpC
【回饋留言】https://forms.gle/H5yhg9QCoZekFZDg9
【延申推薦】
✨20212021TIFA 王景生✕魏海敏✕陳界仁✕張照堂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
時 間| 2021/4/09-11
地 點|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國家戲劇院
售票連結|https://reurl.cc/5oDgGv
魏國君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古代品種繁多的糕點,有些吃過,有些不曾聽過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今天吃什麼?是中國人每天必須經歷的靈魂拷問,這是對美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只要在吃貨面前,擺上一盤可口的點心,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了。要想撥撩吃貨的心,就得抓住他們的胃,點心恰好做到了這一點。
歷史上最早的點心應該是茶食。
先秦時期,民間用茶葉原汁煮羹為食。漢晉的茶食略有變化,文人喜歡在茶湯放點佐料調味。唐宋時期,百姓以茶為媒介,開始製作各色食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食成為點心的一部分。
此外,東晉干寶在《搜神記》中,出現了小食一詞,這詞原意是指早餐,後來有了點心的意思。南宋文人吳曾撰寫的《能改齋漫錄》中,認為「世俗例以早餐小食為點心,自唐代之時,已有此語。」說明從唐朝開始有「點心」這個詞了。
伴隨著茶食和小食的融入,中式點心品種多樣,口味豐富。按種類分,點心分為包、餃、糕、團、卷、餅、酥等,在古代,特色的飯、粥、面等主食,也是屬於點心的範疇。從外形上看,點心有幾何、象形和自然三種形態。在口味上,點心偏重於咸、鮮、甜等味道,有些點心復合了幾種味道。
豚皮餅
北魏賈思勰編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種的麵食。「湯溲粉,令如薄粥。大鐺中煮湯,以小勺子挹粉,著銅缽內,頓缽著沸湯中,以指急旋缽,令粉悉著缽中四畔。餅既成,仍挹缽傾餅著湯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酷似豚皮。澆麻酪,任意,滑而且美。」
具體做法是開水和米粉,調成粥狀米漿。燒開一鍋水,把米漿舀入漂在開水上的銅盤內,銅盤快速旋轉,米漿貼滿銅盤後,餅燙熟後,倒入開水,煮熟撈出,放進冷水。餅的口感韌性十足,與豬皮類似,因此得名「豚皮餅」。
巨勝奴
燒尾宴是盛唐上流社會流行的宴會,共有五十八道,包括冷菜、熱炒、燒烤、湯羹、甜品、面點等品種。巨勝奴是其中的一道點心。北宋學者陶谷認為巨勝奴是「酥蜜寒具」,意思是用酥蜜製成的寒食節特色食品。
巨勝奴的名字,很霸氣,也很神秘。《神農本草經》記載:「胡麻一名巨勝。」原來巨勝是芝麻的代稱。奴,和小麥有關。唐朝人把小麥的黑色衍生物叫做麥奴。《本草拾遺》記載:「(麥奴)即麥穗將熟時,上有黑黴者也。」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寒具有了明確定義:「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油煎食之。」由此可以推斷,寒具是油炸食品。巨勝奴是用黑芝麻混合奶酪做成環釧狀的小面點,油炸之後,淋上蜂蜜即成。簡單來說,它就是如今常見的蜂蜜小麻花。
酥黃獨
南宋詞人林洪同樣也是個吃貨,他的《山家清供》記錄了一種點心:「雪夜芋正熟,有仇子曰從簡載酒來,扣門,就供之。乃曰:煮芋有數法,獨酥黃獨世罕得之。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醬拖面,煎之且白侈為甚妙。詩云:雪翻夜缽裁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把香榧和杏仁碎用鹽醬調味,拌入粉漿,用熟芋頭片拖面油炸,炸熟食用。油炸的焦香,配合濃郁的醬香,口味豐富,欲罷不能。焦脆的外殼,包裹著軟糯的熟芋,層次分明,美味可口。南宋人給這道點心形象地取名為「酥黃獨」。
古剌赤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是元朝無名氏編撰的家庭日用百科全書。這本書記載:「雞清、豆粉、酪攪勻,攤煎餅。一層白糖末、松仁、胡桃仁,一層餅。如此三四層。上用回回豆油調蜜澆食之。」 這是古代面點古剌赤的做法。
古剌赤的做法是用雞清、豆粉和奶酪調成糊狀,攤成餅狀,再以白糖、松仁和胡桃仁作為第二層,如此層疊三四層,最後用回回豆油或酥油澆汁。回回豆原產裡海,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南方地區多有種植,民間將回回豆列入了食譜,用來製作粉絲、涼粉、面條、豆餡等。其實,回回豆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它叫鷹嘴豆。
翠縷面
還有一種麵食,也記錄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裡。這種面「采槐葉嫩者,研自然汁,依常法搜和,扞切極細,滾湯下。候熟過水供,汁葷素任意,加蘑尤妙,味甘色翠。」面的特殊之處在於,麵糰加入了槐葉汁,和勻之後,搟平切條,面條極細,色澤翠綠,賞心悅目,這道面因此叫做翠縷面。
唐朝時,就出現了翠縷面。詩人杜甫有詩專門讚歎翠縷面,詩曰:「輕輕高槐葉,採集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碧鮮俱照著,經齒冷於雪,君王納晚涼,此味亦時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槐葉「味甘性平」,對於邪氣、難產、尿血、便血、痔瘡等病症,有不錯的療效。
帶骨鮑螺
明朝有一種點心,被當時的文人譽為「天下至味」。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蘇州當地有人把乳酪與蔗糖霜一起和面,「熬之濾之漉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為至味。」這種點心的關鍵原料是乳酪,將其與蜂蜜、蔗糖拌勻,凝結之後,擠在盤子上,邊擠邊轉,形成底圓上尖、紋理清晰的小點心。由於當時製作乳酪的人很少,加上帶骨鮑螺入口即化,味道鮮美,深得吃貨歡心。說實在的,帶骨鮑螺和現在的酥皮奶酪十分類似。
小說《金瓶梅》中,李瓶兒會做帶骨鮑螺,溫秀才品評道:「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應伯爵形象地描述:「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粉紅、純白兩樣兒。」李瓶兒死後,西門慶也沒了這口福。當他再次看到帶骨鮑螺,睹物思人,徒增傷感。
水粉湯圓
若論文人吃貨,清朝文學家袁枚堪稱資深美食家。他的《隨園食單》收錄了326道不同菜餚飯點。有一道「水粉湯圓」的做法十分特別。「用水粉和作湯圓,滑膩異常,中用松仁、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作餡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帶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細粉曬乾用。」
水粉湯圓的重點在於水粉。把糯米浸水24小時,帶水磨粉,經過去渣和曬乾處理,得到細膩的糯米粉。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糯米粉,就是常見的水磨粉。用它包裹松仁、核桃、白糖、豬油、豬肉等不同餡料,包成湯圓,滑爽彈牙,咸甜適中,著實好吃。不得不說,袁枚就是吃貨中的戰鬥機。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糕點 #點心 #茶點 #豚皮餅 #酥黃獨 #古剌赤 #翠縷面 #帶骨鮑螺 #水粉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