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鬥鬧熱分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鬥鬧熱分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schew (convivial)看板book標題[推薦] 《鬥鬧熱》時間Mon Feb 5...
鬥鬧熱分析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57:03
🔺一、經濟學原理: 1、機會成本:指從事這種事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 2、成本效益原則:使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它提出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樣做。 3、一價定律:當貿易開放且交易費用零時,同樣的貨物無論在何地銷售,用同一貨幣來表示貨物價格都相同。 一價定律指出。...
http://reader.roodo.com/peiei/archives/4394365.html
《鬥鬧熱》是賴和先生的第一篇小說,但他之所以能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是其來
有自的。所以儘管《鬥鬧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我們仍然可以體會賴和先 生文字的凝
煉之美。
賴和先生寫作的特點是他擅於利用大量的台語及日語詞彙,充分且完整地表現出
時代特色,這與一般的文人作家風格有很大的分野,因為賴和先 生不吝於展現市井小民
最「真」的一面。他亦工於利用文學的語言,或直接、或婉轉地傳遞抗議殖民社會的思想
。在《鬥鬧熱》中,雖讓人感覺不到激昂的抗日情 緒,但其中隱晦的情緒卻悄然流竄於
字裡行間!從人物你來我往的對話,那帶點挖苦卻包藏著憐憫的語氣,就像在訴說被殖民
者的悲哀。賴和先生的《鬥鬧熱》,表 面是生動地刻劃了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但實則
藉由小說中人物的對話,深刻地揭示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哀歌。
這則故事的肇因起時於一群小孩的嬉笑玩樂,但這群小 孩的嬉笑玩樂及後來產
生的不愉快,卻引發了更多深沉的社會問題。「人人都愛看熱鬧」這點無庸置疑,但賴和
先生卻透過這點,強烈地反對封建社會(改用「漢人傳統社會」較好)的奢華排場, 並且
洞悉殖民政府不阻止的原因:在文中,那些市長、郡長之類的高官之所以不阻止這熱鬧喧
嘩的一切,是因為他們知道不阻止這傳統的習俗可以達到許多效果,例 如更獲百姓的支
持、消耗地方仕紳的財力物力等等,進而達到他們希望人民歸順的目的。
賞讀完賴和先生的《鬥鬧熱》,雖然這不是一部冗長的小說,但卻包藏了最完整
的小說架構,從小說裡頭人物一來一往的對話、神態描寫;場景的轉移、鋪排等等, 所
營造出來的氛圍都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般,讓我們一同去感受大時代裡那種「輸人不輸陣」
的感受;去體驗那既緊張又興奮的迎神賽會喧騰情緒……。故事裡的事件 雖是因小孩而
起,但是「囡仔事惹起大人代」,所謂「樹爭一張皮,人爭一口氣」,這整個事件已不單
單是孩童間簡單的義氣之爭,而是大人間那亟欲爭個「面子」 的競爭了!這場莫名而起
的競爭,開始得莫名,也結束地莫名,甚至是有點落寞的,因為它的開始引得人聲鼎沸,
但結束卻是曲終人散的寂寞,但又有誰會去在乎? 因為這在時代的洪荒哩,是司空見慣
的芝麻小事,生活之中充塞著許許多多的小插曲──這次喧鬧的迎神賽會結束後是清冷一
片;而下次的迎神賽會到來又是喧鬧滿 堂。如此週而復始,而殖民政府僅是冷眼看著台
灣人民的揮霍無度,但台灣人卻以為日本政府的不阻止是一種「恩賜」、一種「喜愛」,
因而更加鋪張、更加奢華, 他們並不知曉,這僅是殖民政府利用了他們的血汗錢,繼而
達到削弱民族氣勢的一種簡單手段罷了。文中的小老百姓並非是沉寂的,只是有更多更大
的聲浪在維護殖 民政府、或是做無謂的放棄民族自尊宣揚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在賴和
先生的作品中發現,他不單單是無言地控訴殖民政府的淡薄情份,更真切地反映出自身期
望改 革封建台灣奢華習俗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6年發表於《台灣民報》的〈鬥鬧熱〉,是台灣新文學第一篇成熟的小說作品,也是從
這一年開始,文協的機關報《台灣民報》開始減少轉載中國五四新文學的作品,因為台灣
文人開始展現自己的創作能力。葉石濤先生在「台灣新文學三階段」的分類中,「搖籃期
」之後緊接著的第二階段「成熟期」,即以賴和的〈鬥鬧熱〉、楊雲萍的〈光臨〉出現於
《台灣民報》為始。
葉石濤認為,〈鬥鬧熱〉的價值在於這篇小說是完全用西方文學的手法反映台灣民眾現實
生活的作品,以一群典型的台灣民眾為主角,用寫實主義的手法捕捉迎神賽會的快樂場景
,同時也指出貧苦民眾為此不惜一值千金的陋習與迷信。(葉老沒有細說的,所謂西方文
學的手法,指的應是小說的敘事結構和鋪排技巧。其結構融合了散文和小說,既是美文又
有故事情節,先運用了類似於電影的「運鏡」手法,勾勒出台灣典型鄉鎮的迎神賽會,接
著以幾個人物的對話透露出「鬥鬧熱」快樂喧鬧的表面之下,藏有統治者與百姓之間矛盾
的悲哀,最後鬧熱的場景結束了,裊裊的寂靜更使人去思考鬧熱的意義。
賴和不僅為民眾的陋習與迷信而痛心,更藉著幾個人物的對話,透露出殖民者的統治階層
支持傳統習俗的面具底下,藏著以獲取百姓的歡心、消耗人民財力的目的,所以小說批判
殖民者行徑的同時,更指責了傳統文化的陋習,「這是賴和為了找到台灣恰當的出路。」
--
雙个旋(chng7),惡甲無儂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59.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17839783.A.F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