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需求孩子特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需求孩子特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需求孩子特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需求孩子特徵產品中有10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小編在中國作家葉偉民的公眾號上看到的。內容主要談得是「比喻如何不落俗套」。 他在文章裡舉了先舉了錢鍾書和張愛玲寫過的生動的比喻例句,並從中總結出寫出好比喻的三個步驟:做減法、欲似先遠、終於神似。 一起來看看這篇「比喻教學」吧。 - 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媽咪~爸比~快樂孕兒、育兒教養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的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嗎? 很黏媽媽、不抱就哭不停? 創業系媽媽婉翎 這九個月來照顧湘湘也有些心得了 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五個小訣竅 讓你有更多方發可以嘗試看看~ ▶ 詳細文字版:https://mummy.com.tw/?p=18996 - ▶ 影片重點傳送門: 00:57 常見高需求寶寶特徵 02:...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3:41:56

【奇貨可居︱#為何有些人總喜歡囤積物品?】 明明家中的空間不夠,但總是喜歡把物品囤積起來,不捨得丟棄,以致連梳化﹑床鋪﹑廁所的空間都要抽出來,背後是種怎樣的心態? 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的特徵是過度收集物件,是一種強迫行為,無論物件是否有價值,總之就是要收集起來,同時不願...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33:31

【一起來寫】#天真有邪 :#奈良美智與當代藝術的微型感性 // 鄭雋立 . 廣受歡迎的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首度在台灣舉辦特展,現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7/24~10/31),高雄場次更新增藝術家在台期間的素描、攝影等26件新作。奈良美智筆下稚氣(但眼神邪惡)的兒童造型與粉嫩微甜色調,跟日本各種...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Less Is More 教育革命軍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4:18:43

【#limorfa】 同樣是嚴格安排 如果安排子女的學習、灌輸思維多是 「理性有邏輯、講求高效率、符合市場需求」的話 那麼有很大的機率小朋友長大也會繼承意志 日後在校園中的學習效率高、未來職場發展可能比較順遂 但此時就會出現關鍵分歧點 管教嚴格是一回事、父母的智商又是另外一回事 絕大多的家長是...

  •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9:00:32
    有 182 人按讚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小編在中國作家葉偉民的公眾號上看到的。內容主要談得是「比喻如何不落俗套」。
     
    他在文章裡舉了先舉了錢鍾書和張愛玲寫過的生動的比喻例句,並從中總結出寫出好比喻的三個步驟:做減法、欲似先遠、終於神似。
     
    一起來看看這篇「比喻教學」吧。
    -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 葉偉民
     
    寫作中比喻用得多,寫好卻不易。先看看以下幾個句子:
     
    驕陽似火,整個城市熱得像蒸籠。
    天上的星星像孩子的眼睛。
    月牙彎彎,像小船一樣掛在天邊。
    老師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
     
    你可能無比熟悉,這些都是學生時代作文的高頻金句。不少人更覺得,比喻不過如此,A和B瞅著像,放一起得了。歷期寫作課,我修改過不少習作,這麼湊合著比的不在少數,它們也是「作文氣」的一種。
     
    有種商品叫「大路貨」,不是指劣質貨,而是品質平均而銷路廣的東西,如平價服飾、速食麵、大眾飲料等,好用不貴需求大,就是不精美。
     
    我覺得用來形容以上句子也很合適。提筆就來,簡單好懂又順口。不過,如果大量用到文學創作中,問題就來了,你的文章一定也隨之成為「大路貨」——不一定爛,但一定不會好。
     
    這是為啥?因為喻體和本體太像、太接近、太陳舊了,從而失去想像和意會空間。比喻的關鍵在喻體,其與本體的奇妙組合是比喻的命門。
     
    《文心雕龍》裡這樣說比喻:以切至為貴,即準確切合才好。後來,紀曉嵐(是的,就是清宮劇裡與和珅鬥嘴的那個)有些不同意見,說:「亦有太切,轉成滯相者。」意思是,過度精確也不好,丟了靈氣。
     
    這番跨時空切磋,實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喻這東西,就要在不新之處「比」出新意來。
     
    錢鍾書把比喻用得清新脫俗,更偶有奇絕。例如《圍城》裡的這幾句——
     
    把方鴻漸忘了就算了。可是心裡忘不了他,好比牙齒鉗去了,齒腔空著作痛,更好比花盆裡種的小樹,要連根拔它,這花盆就得迸碎。
     
    (鴻漸)想這是撒一個玻璃質的謊,又脆薄,又明亮,車夫肯定在暗笑。」
     
    (鴻漸)只覺胃裡的東西給這幾口酒激得要冒上來,好比已塞的抽水馬桶又經人抽一下水的景象。
     
    最後一句尤顯腦洞精奇,即使讀過多遍,消化道依然有反應。再來看幾句張愛玲的,也是妙得很。
     
    外國先生讀到「伍婉雲」之類的名字每覺異常吃力, 舌頭仿佛卷起來打了個蝴蝶結。(《必也正名乎》)
     
    玉清的臉光整坦蕩, 像一張新鋪好的床;加上了憂愁的重壓, 就像有人一屁股在床上坐下了。(《鴻鸞禧》)
     
    孩子們溜冰……像瓷器的摩擦, 又像熟睡的人在那裡磨牙, 聽得我們一粒粒牙齒在牙齦裡發酸, 如同青石榴的子, 剔一剔便會掉下來。(《公寓生活記趣》)
     
    以「牙」喻「愛」,以「玻璃」喻「謊」,以「淤塞馬桶」喻「酒後反胃」,以「蝴蝶結」喻「僵舌」,以「皺床」喻「愁臉」,以「青石榴子」喻「酸牙」。讀來著實形象、趣致、帶勁、秒懂,還能會心一笑。
     
    兩位大咖的筆下之「喻」雖各有風格,底層邏輯卻是通的——形異而神似。喻體和本體乍一看風馬牛,但正是差得遠,一旦找出特定語境下的神韻一線通,便能喻出意外,喻出新奇,讓人有幡然醒悟的淋漓之感,繼而嘆服作家的技巧和想像力。
     
    反觀開頭的例句,喻得司空見慣、直來直去,更無意境可言。
     
    如何改善呢?我有三點建議:
     
    一、做減法
     
    閉上眼想一想,這次你要比喻什麼,把不相關的特質剝離。例如上述的愁臉,要喻其皺,那臉大不大,白不白,長沒長痘都不重要了,統統去掉,從臉的由平入皺,琢磨到屁股坐床,在陌生的搭配中獲得認知上的通透和閱讀快感。
     
    二、欲似先遠
     
    就像揍人,拳頭拉遠些,捶下去才疼。先拉大喻體和本體的距離,表面上看越不相關越好。但兩者都要在日常經驗範圍內,不能過猶不及。例如「她七竅生煙,快要氣成一顆土衛六了。(土星的衛星,大氣層比地球還濃厚)」除非在特定的科普語境中,否則多少有些尬。
     
    三、終於神似
     
    喻體和本體拉遠後,終要落地,唯一的著陸點就是神似。蹩腳的謊言和玻璃相通在哪呢?易破、透明、無從掩飾。愛情和牙齒又相通在哪呢?強行拔掉了都會痛,即使癒合了,舔一舔還是空蕩蕩。
     
    若能做到這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喻體和本體從特徵到意境都流動起來,於一點交匯閃光,終於神似。
     
    這也應了作家秦牧的那句話:「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話裡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裡,哪裡就忽然清晰明亮起來。一個精彩的比喻,有時甚至讓人銘記終生。」

  •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19:00:27
    有 3,739 人按讚

    ▍有毒的父母

    對自尊而言,父母的作用確實非常大。導致孩子出現自尊問題的最主要原因,的確是父母教育無方。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失,對孩子自尊的損害其實是有限的,它們可能帶來痛苦和磨難,但並不一定會對成年之後的心理平衡產生嚴重後果。

    不幸的是,確實存在一些真正「有毒」的父母,如數年前的一本美國暢銷書《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便為我們揭露了一系列可怕的父母形象。這些「偷走童年的人」的共同點,就是嚴重地損害了受害者的自尊。以下列出幾類「有毒父母」的典型。

    ■ 事事控制型父母

    這種濫用家長權威的父母,認定只有他們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好的,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權利。如果孩子試圖反抗,他們會令他產生罪惡感,或用情感來要脅:「我是為了你好。」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孩子仍舊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對他的日常行為和人生選擇處處橫加干涉。

    這種父母對孩子自尊的影響很明顯,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都會認為自己沒有父母就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很可能從「依賴父母」變成「依賴配偶」。聽聽四十二歲的繪畫老師弗朗索瓦的講述:

    「我花了十八年長大成人,花了四十年才擺脫我母親的影響!還是吃了好幾年的抗憂鬱藥物、進行心理治療才成功的。我心想,我人生最大的悲劇也許是身為獨子,母親全部身心始終都是為了我,這是一種考驗。」

    「比如,她幫我買衣服,每天早上,按照天氣預報幫我選好該穿什麼。我想反抗時(我很少這麼做,但到了青春期,我開始對外表打扮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她總是跟我說我完全沒有品味,太容易被人影響。後來,她還限制我出門和朋友往來。不管白天、晚上,隨意進出我的房間,查看我的信件。」

    「在感情方面,我一直沒有跟人交往過,一想到要面對母親理所當然的拷問,我便失去了勇氣。我找到工作之後,儘管已經有了工資收入,她仍執意要求我還是住在家裡,我也照她說的做了。這麼多年一直被她灌輸我沒有獨立的能力,我信了。最要命的是,她一面處處鉗制我,一面批評我不夠成熟、猶豫不決、脆弱……當我決定離開家獨立生活,她又用盡一切手段阻止:威嚇、要脅、自殺、住進精神病院、打電話或在街上找我大吵大鬧,但是我不為所動,我一點都不後悔。」

    ■ 酗酒茫醉的父母

    這種父母讓孩子承受他們起伏的情緒,從消沉到充滿敵意的大起大落。因為他們自己患病,沒有能力顧及孩子的需求和心態。他們那種極度脆弱的形象,乃至身體和精神上的衰敗,都使孩子自尊變得很不穩定。

    正如一位女病人所說:「看到我母親那個樣子,我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一分鐘也不信。」

    父母如果酗酒,孩子有時候會為父母的病態而感到自責:「他發脾氣,也許是因為我的錯。」「他喝酒,可能是因為我讓他不高興。」

    如果父母有一方酗酒,家庭情感及教育環境,在孩子眼裡看來往往混亂無序—他們無法預知酗酒的那一方,對於他們的行為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有時做錯一件事可以被容忍,甚至博得父母憐愛;但有的時候,即使默不作聲,仍會惹得酗酒生病的父親或母親大發雷霆。

    孩子無奈的心聲是:「我們心裡清楚,有些晚上,不管做什麼,只是露個面也會引發一場爭執。」

    父母酗酒的家醜不可外揚,更加增強了他們的羞恥感和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儘管如此,有一部分孩子仍能夠在這種毀滅性環境中倖存。研究表示:有大約二十%的孩子,能夠建設自己的心理,保護好自尊,透過對環境的超強控制策略,成為早熟而獨立的小大人,不僅學業成績好,還能獨立自主。

    但是,這種「超強的自我拯救辦法」引發的問題,可能在他們成年以後才會體現出來,比如這位年輕女人就告訴我們:

    「我的公公酗酒。我覺得我丈夫之所以能挺過來,是因為他小時候把自己變成了『小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父母,因為他母親患有憂鬱症,他經常在放學回家時,看到母親躺在黑暗中,家裡亂得嚇人,父親則在酒館裡喝酒。他一個人照顧妹妹、打掃房間、做作業。等父親一回來,他就得想辦法保護大家,因為會大吵大鬧,有時父親的拳頭會像暴雨一般砸下來。」

    「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跟我談過一次這些事情,然後再也不提起了。但我看得出來小時候的這段經歷,給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現在他仍然著了魔似的要讓一切東西井井有條,像是透過『控制一切』來安撫童年留下的焦慮情緒:帳單都付清了嗎?孩子們的作業都做了嗎?家裡有什麼要修的東西?等等。」

    「他是個好爸爸、好丈夫,但他缺少幻想,他跟我和孩子在一起時從來不放鬆。我批評他這點的時候,我覺得他完全不理解我的意思。後來,慢慢地,我試著教會他『自然而然、無憂無慮』的感覺。很不容易!」

    ■ 言語虐待的父母

    這類父母擅長貶低孩子,用殘酷的言語批評他們的錯誤、弱點甚至他們的體貌特徵。更具傷害滲透力的是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評論孩子的各種表現。這些言語上的虐待常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一、孩子偏離期待時
    孩子表現出任何偏離父母期待的態度或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砲轟。
    對孩子自尊的影響是:孩子將記住最好遵從別人的期望,他心裡的新想法和個人願望都應該忘掉。

    二、威脅到父母的權威
    當孩子的態度威脅到父母的權威時,受到的辱罵將升級,變得更惡毒。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母親會看不得女兒變得嫵媚、漂亮、吸引人;這種父親會覺得兒子高大的身材和體育方面的成績對他是一種威脅,或者嫉妒兒子對女性的吸引力。

    三、看不順眼的任何事
    這種父母隨時可能對孩子言語虐待,也許直接貶低孩子,或以間接諷刺的方式表現,對孩子提出完美主義的苛求,而且永遠不滿意。這使他們的孩子成年之後自尊極其脆弱,對別人的評語極度敏感。

    ■ 體罰孩子的父母

    這類父母,出於各種原因,一般是因為他們自己缺乏愛,無法控制暴力虐待孩子的衝動。與酗酒者的孩子結果類似,家庭成了一個危險而且難以預測的環境。孩子記住的是:不論他在哪裡,無論他做什麼,永遠都不安全。更嚴重的是,他覺得自己對這種狀況負有部分責任。

    一位病人童年時曾經受到暴力虐待,他說:「我那時候覺得我父親打我,是因為我表現得不好;因為他不打我姐姐,所以我覺得是我的錯。我是個沒用的孩子,挨打是活該。」

    父母中的另一方不干涉,往往是被動同謀,徹底使孩子認為他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甚至認定自己的存在,引起了別人的攻擊性。我們把這稱為「家庭內部的祭品」。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深深懷疑自己個人價值並自我貶低:「父母沒有保護我在身體上不受虐待,是因為我不值得被保護。」

    ■ 性虐待的父母

    家庭暴力中罪大惡極的就是父母中的一方有亂倫行為,一般是父親侵害女兒或繼女。孩子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受到了侵害,無處可逃。隱形暴力的氛圍通常很明顯,少女會收到各種令其產生罪惡感的資訊:「如果妳不做,再也沒有人愛妳了!」「如果妳不接受,我會傷心難過。」「我會狠狠揍妳、揍媽媽還有妳弟弟!」「妳要是告訴別人,我會坐牢,那就是妳的錯。」

    不舉發也不保護女兒的這種母親,往往是被動或主動的同謀,她會帶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妳要是不肯,我們都會受折磨。」

    一位十六歲的病人被繼父性侵,她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同意,我覺得自己是壞女孩、不正常。如果我拒絕,他說我對他態度差,我拘謹不開放。如果我繼續抵抗,他會對我媽媽和我弟弟很兇作為報復。所以我覺得我媽媽寧願我屈從於他。」

    被性侵的孩子的自尊會受到極為嚴重的傷害,往往會罹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邊緣型人格」。

    .

    issue
    很遺憾,許多父母並不稱職,但更遺憾的是許多孩子的自尊因此犧牲。

    .

    《#恰如其分的自尊【暢銷經典版】》
    L’ estime de soi
    .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爾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之前有朋友希望我討論父母的不成熟行為,我透過這本書的內容,補充在這篇。父母對孩子的自尊影響很大,這我們都知道了。但傳統父母視而不見,這種狀況到現在還會出現。

    還好現在社會夠進步了,有自覺的父母越來越多。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其實跟兒童青少年保護相關專業的社工多聊聊,會聽到更多辛酸的故事。

    祝願您,能認清我們已經長大了,有了足以脫離有毒父母而獨立的力量了!

  • 高需求孩子特徵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14:16:54
    有 152 人按讚

    #跟風買書五大特徵

    1. 大家都在看,不看感覺就輸了
    2. 參加社團看到大家都在+1,一直被文章洗版,等回神過來時已經下好離手。
    3. 來不及想了,先搶再說,晚了搶不到!
    4. 下單之前其實根本不知道書的內容(有先上網查詢?或是先去圖書館借來看?)
    5. 結單時毫無印象自己下單了這麼多本書。
    .
    .

    前陣子博論群組中的朋友跟我說,她蝦皮賣場中殼斗村的繪本賣超好!!!我非常驚訝,雖然殼斗村是很不錯的繪本,但也不是不可取代,為何會有人想出高價買呢?朋友前幾天說,還有媽媽花兩千多塊買三本簡體的@@ 真是嚇壞我!!有沒有人跟到這一波的?可以跟我說一下這風潮是怎麼興起的嗎?

    #留言開放絕版被炒超高的繪本名單XD

    因為寫論文的需求,所以朋友常需要買簡體學術書,我就拜託他幫我買一些中國的繪本。前陣子請她幫我買于大武的書,

    她說:「我上架了《一條大河》這麼美的書,都沒人下標,大家都在搶殼斗村,真的很愛趕流行耶」
    我說:「因為台灣根本沒人知道于大武是誰阿哈哈哈哈哈」
    .
    .
    所以這篇我其實是要來介紹于大武
    .
    于大武於1984年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人民美術出版社少兒期刊編輯室主任、副編審。他可以出版繪本,其實要歸功於在日本鼎鼎大名「福音館書店」工作的編輯唐亞明。

    唐亞明說:上世紀80年的中國有連環畫、小人書,但基本沒有繪本這種形式。當年看到于大武的畫(《哪吒鬧海》插畫作品)非常興奮,覺得這個畫裡有民族傳統,又有新穎的現代解釋。比如說,他畫的哪吒有的造型頭是三頭身,特別適合做成給孩子看的讀物,這種新的詮釋方式在當年的中國還沒有。後來我們就商量,把插畫發展成一本書(展覽就三幅原畫),這樣一來,就有了第一次合作《哪咤鬧海》這本書。

    這個題材是很傳統的中國故事,所以要轉換成現代的畫法,中間的轉換是相當不容易的。接著又陸續出版了西遊記,選中的是《大鬧天宮》《金角銀角大王》《火焰山》這三本,早期台英圖畫書中也翻譯了兩本,分成西遊記上和下。繪本《西遊記》也得到了世界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先生的青睞,他還親自為該書設計了書籍裝幀。這個書儘管已經出了20年了,在日本還在賣。我看另一個中國知名繪本畫家蔡皋的訪談,也提到了杉浦康平。當時把這幾本引進中國,賣得不是很好。因為當時並沒有「繪本」的概念,還有的出版社說,可以出,但要縮小成漫畫書的尺寸。

    另外幾本是三國演義的《空城計》《七擒孟獲》《草船借箭》,我原本就有《草船借箭》這本日文版,本想趁這次miniboo的中國繪本展把他補齊,就請朋友幫忙買《空城計》《七擒孟獲》的簡中版,結果《空城計》一本要三百多人民幣@@!!原來是已經絕版所以賣家提高價錢,我就放棄了。後來《七擒孟獲》的賣家也說,這本是九成新的二手書喔...搞半天《七擒孟獲》也絕版!!!怎麼回事啦!!中國人自己都不捧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畫家,還得靠日本人撐著。搞得我只好又去買日文版。

    剛剛看百度的于大武介紹,上面還寫著作有《十萬支箭》,雖然說是日文直譯,但好歹也翻個《草船借箭》,誰知道十萬支箭是啥故事。他的這幾本書在日本得了許多獎,包含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哪吒鬧海》、《西遊記》、《草船借箭》的全集原稿都收藏在日本的美術館。

    終於回到主題《一條大河》,當然指的是黃河。畫河流通常都是從上游開始一路畫到下游,黃河蜿蜒綿長,經過的風景也都十分不同。加上大開版的繪本,看起來相當過癮。這本書的畫法儼然跟剛剛那幾本經典文學的故事不同,而是採用筆觸厚重的油畫營造出氣勢磅礡的畫面。我想看原畫的震撼一定遠高於繪本,搜尋了一下,果真有文章紀錄看原畫展的心得,而且對於此書有詳盡的解析。連結我放留言,大家可以參考。不過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最後的解說人名是日本人,不知道是不是中日合作的作品?

    影片來自:淘寶的新華文軒網路書店,有獲得使用許可。店家說只要書賣得出去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