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雄open內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雄open內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open內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open內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445的網紅黃土條,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參加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舉辦之「因應數位發展部成立,公、私部門資安人力建制及產業資源探討」公聽會。 以下是我的發言內容,包括一些在現場因為時間限制而省略的段落。 我非資安技術本科,僅以人力和行政角度給一些建議。我今天會提很多問題,合先敘明,並非刁難。我樂見數位發展部的方向,而這些會是你們必...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雄open內部 在 ᴛᴡ ғᴏᴏᴅɪᴇ ? ᴅᴀɪsʏ 彰化美食x台中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18:18:07

𝚈𝚊𝚔𝚒𝚖𝚒𝚔𝚞. 高雄最厲害的炸牛排專賣店✨ 終於在台中開幕了 這間一直在我的名單裡!!! 台中店設計超級美,採用日式無菸烤爐 除了肉不容易沾黏在烤盤上,受熱也很均勻 店家採用的肉也都是精心挑選 吃完超級滿足💕💕身上還沒有油煙味!! - ➿極上熟成炸安格斯霜降牛 $330/100g +御膳 $12...

高雄open內部 在 體熊專科。Major in Body Bea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7 13:50:28

 < Topic 2: 關係 Relationship >   體熊專科。Major in body bear 首張專輯 RELEASE TOUR    周邊商品解禁!!   1. 巡迴視覺概念海報!   出自於 這邊音樂那邊設計 HereThere Studio 的...

高雄open內部 在 胡朝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8:43:34

Cynthia Sah 双方藝廊台北當代展出藝術家:薩璨如 Cynthia Sah 旅居義大利的雕刻家薩璨如,1952年生於香港,求學於台北、東京及紐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取得藝術與教育碩士後即前往義大利,...

  • 高雄open內部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7 09:56:56
    有 277 人按讚

    今日參加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舉辦之「因應數位發展部成立,公、私部門資安人力建制及產業資源探討」公聽會。

    以下是我的發言內容,包括一些在現場因為時間限制而省略的段落。

    我非資安技術本科,僅以人力和行政角度給一些建議。我今天會提很多問題,合先敘明,並非刁難。我樂見數位發展部的方向,而這些會是你們必須克服的阻礙。

    先找事,再找人,然而數位發展部定位不明。10月31日,我們才從新聞報導初見數位部規劃。

    「數位發展部則將整併NCC通訊傳播產業與輔導業務、交通部郵電司、經濟部工業局部分業務、國發會資管處,另行政院資安處也將併入數位發展部,並升格為資安署。」

    11月17日立院公聽會,結論促請政府完善配套法制,這確實是重點。

    當天有立委提及數位發展部未來的職責範疇,包括國力數位治理、數位平權、城鄉數位落差。我們都知道要部會整合,但這些詞藻很難看出具體要做什麼事。

    將既有部會的既有業務做平行移動,是否會造成人力真空?且這不構成新成立一個部會的必要性。數位發展部新增業務,要做跨部協調,是否有權責問題要釐清?

    ■ 一、資安產業發展策略?

    我看到題綱寫產業政策,心想又來了。在前瞻計畫的綠能政策公聽會上,我就說過「國家政策」和「國家產業政策」不能混為一談。

    認真談資安產業政策就談產業。認真談資安政策就談資安,然後才是產業。

    總之,資安大致上分兩派。傳統派認為如果資安系統用國外開發有security issue,我沒有辦法說不是。

    例如五眼聯盟指控中國華為技術有後門,雖然還無法證明華為埋的後門在哪裡,反而五眼聯盟要求科技公司給他們開後門,這在業界都是公開的秘密。

    全球派覺得以上是bullshit,難道國家自己寫就不開後門嗎?我沒有說哪邊是對的,只是要大家想一下,這就是一個敏感的資安議題。

    如果府院高層主導資安政策,直接影響預算,近年我們最喜歡玩國家隊大台灣路線,什麼都自己做自己寫。

    也不是沒有扶植產業相對成功養活自己的案例,例如財金公司和關貿公司。但跟國際大廠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如果中國的東西都不要進來,實務上的困難就是你根本無法分辨中國開發。

    微軟設了亞洲研究院,很多code來自北京,你要不要用Windows和Office?Google也準備回到中國大陸市場,台灣如何面對?還是跟蝦皮一樣裝作沒看到?反正立法院長也分不出他買的是中資紅酒。

    如果打算找國際大廠引進solution,大廠估一估開天價怎麼辦?如果招募團隊或外包廠商開發自己想要的軟體,需求是什麼?解決啥問題?市場有多大?

    再者,公務機關有什麼資格和能力判定資安?你可以當球員,也可以當裁判。還是球員裁判都要當,規格都你開?

    如果我是行政院,我可能會想找工研院和資策會。但工研院主攻工業技術,資策會比較著重資管,有資安但相對少。

    再來我會想找國防部資通電軍。但軍方在研究開發上有足夠能量嗎?不要被國安局丟一些大內宣的案子,讓某位自稱資訊戰學者整天在外面高潮就很好了。

    我給一個具體建議,請執政黨和在野黨立委去盯行政部門,清點各部會買過的資安系統,折舊怎麼算。還有一個微薄的要求,談空泛的數位轉型之前,請把公文系統先統一。

    ■ 二、如何培育資安人才?及公、私部門資安單位部署規劃?

    最大的問題是,現有公務體系長不出資安人才。考試院幾乎要被廢掉,如何招考?誰負責考這些人?新的人進不去,進去也來不及。最好不要又變成機要空降,我已經看膩了。

    還是要從各部會抽人?誰來帶頭協調?不要跟我講政委,台灣不缺在旁邊指指點點作秀的人。除非你們成立數位發展部,目的只是擺個吉祥物。

    我要的是執行單位和執行人力,裡面長不出來就從外面挖進來。但是資安產業技術門檻高,起薪也高。夠格的民間資安人才,公家機關拿不出薪水,更沒有升遷管道。

    這些問題沒有先想好,根本沒辦法談如何培育資安人才和部署。

    ■ 三、如何提升數位國力?

    這個問法太空泛了,我不想陪你們作文比賽,乾脆演練一次。

    假設國發會要報告這個題目,先找台經院收集資料,從零開始拼湊。主計總處有一些統計數據,但都是落後指標。

    以後各部會有資料研調需求,透過數位發展部協調,資料規格統一。前提是數位發展部要有能力去協調平行部會,我是覺得有困難。

    各部門拿法規卡來卡去,資料也很難拿,而且只要有人碰資料,就要有單位監管。

    今天A單位要做資料分析,A單位自己做資料收集。嚴格來說不符情報處理原則,應該要有對稱機構。然後如果數位發展部跟健保局算出來數據不一樣,誰來裁定?

    我們可以參考NCCC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所有交易紀錄,NCCC、VISA、MASTER各有一份,銀行就乖了。你凌晨兩點買二十萬的花,一查就發現有問題。

    總之,數位部要當裁判也可以,請專心監理。但就不能叫做發展,必須有另外的執行機關去實作。

    ■ 四、政府治理的數位轉型?

    以前有個社群叫g0v,其實他們現在還是有在活動啦,但就是很微妙,現在的g0v不太有監督政府的強烈動機。

    拿open data這一塊來說,以前的g0v想在國民黨執政找到破綻,民進黨執政就不找了,還有在參與的只做一些小專案,其他人則回去做商業案賺錢了,這也算是一種成熟的大人啦。

    我就問基礎建設和基層服務怎麼串接?現在很多縣市都有1999專線,滿便民的,但不夠數位。

    假設台北市做一套系統,成效不錯。高雄市看了覺得我也想要,就多花一筆錢做,是不是疊床架屋?如果中央跳下來做,會不會又有地方自治權責問題?

    另外,行政院內部可能也有抵抗的聲音。

    2019年6月11日,張善政院長的數位國家公投案,中選會舉行聽證會。行政院代表,科技會報執行秘書就說:

    「設立新的單位來替代原組織的推動之數位化,除疊床架屋、可能讓各組織權責模糊,也可能因為欠缺原領域特定專業考慮的敏感度而造成外行指揮內行的反效果。」

    數位部是蔡總統政見,只是張院長提的版本更高一個位階,就遭受行政部門抵抗。我不知道是府院先去打一架,還是故意要卡張善政的公投提案?

    最後我要提醒的是,這是一個過去台灣政府不存在的組織,非常、非常、非常令人擔心過度擴權的問題。

    舉個例子,陳菊的人權委員會,有些民進黨人也受不了。這可能會碰到過去從來沒管理,一管理就越過界的大問題。

    我真心不希望看到數位部變成疊床架屋、酬庸空降,或者擺隻吉祥物在那裡的部會,請政府要做事,謝謝。

    --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 高雄open內部 在 StarFab Accelerato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01 21:44:21
    有 14 人按讚

    #緊急公告

    !!TAIRA 企業追加出題!!

    TAIRA 2020 第三屆TAIRA徵案倒數 7天,即將於7月8日截止報名!!
    高雄捷運、凱馨實業 更在上週緊急參賽追加 TAIRA #企業出題

    只要你的題目與 #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農場、#影像辨識 相關!
    你的技術將有機會被運用於 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三條主線及50多個站點!
    同時你也將有機會跨入新產業領域及生態系,從生產原料、零組件到產品本身,一起改變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最大化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效益!

    另外你還可以獲得,StarFab Accelerator 旗下資源,從廣大企業導師群到專業輔導師,手把手就是要讓你成功!!

    用7天的時間加入TAIRA ,2020 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加速器體驗!

    #錯過再等一年
    #超過140個國家通路
    #POC驗證後的商務合作
    #共同研發共創機會
    #加值投資
    #獲取關鍵訂單
    #你不來報名嗎
    ------------------------------

    📍TAIRA 出題企業:

    奇景光電、 友達光電、 瑞穗銀行、 Might Electronic 邁特電子、 聯電UMC #智慧製造處、 台灣受恩、 住華科技、 凱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義大醫院、 南科管理局 、 永康奇美醫院 、 京城銀行 在地的感動

    加入後,你有機會:
    ✓ 進軍國際:直接與國際知名投資人、創投單位、加速器對接
    ✓ 企業對接:創造與大企業內部高層面對面洽談機會
    ✓ 場域驗證:提供企業場域讓新創產品技術驗證
    ✓ 百萬投資:百萬投資種子基金以及引薦關鍵投資人機會
    ✓ 創業教練:匯集各類資深且獨具慧眼的產業專家
    ✓ 公司登記:提供舒適空間,供新創進駐及登記公司
    ✓ 南科資源:協助新創與南科優勢資源對接

    ------------------------------

    ⧔ 活動資訊 ⧕
    📌徵案截止日期:2020年7月8日
    📌瞭解 TAIRA 企業導師出題說明影片: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Q8Q9gkjwqYWJWm8T1bCFdBGY0H2dN7Z
    📌直接報名《TAIRA 2020》,報名網站: https://forms.gle/jndE5BCLDLvRpg5d7
    📌更詳細的《企業出題內容DM》: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mhWzRfj790zf4QlMmSR-wGgBTZmhGPs
    📌更詳細的《企業出題簡報》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h_Pw5nhcItCdcbzpKum8sjkIAIsELXuR?usp=sharing
    📌欲洽詢相關問題歡迎隨時私訊:
    >>>Email 洪先生 (Dellen):Dellen@starfabx.com

  • 高雄open內部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4 11:36:21
    有 20 人按讚

    經濟部新世代通訊技術推進辦公室 許冬陽

    #Inside未來日 #5G #6G #衛星網路 #企業專網 #國家隊 #開源 #許冬陽 #經濟部

    2015年台灣就已經開始投入5G的研究,當年大家想的跟做的方向跟現在國際上的成品趨勢大家可以看下,大家講的5G應用非常多元化,有高端也已很低端,要如何滿足這麼多需求?例如網路跳脫以前的黑盒子的狀況,變成軟體化的環境,可以用台幣五萬元買到5G網路也可以用五億元買到5G網路。但如何要做到軟體化?傳統電信業跟軟體產業有五到十年的落差,因此電信業目前首先要做的是網路虛擬化,做到虛擬化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達到客製化,未來要好幾個月才能達到客製化,未來只要幾天就可以達到。這對整個中小企業或新創業者是非常有利的。

    2016年看的時候,台灣有哪些機會,第一個室友725億美金的Small Cell的市場,接下來是把公眾網路切一塊出來給企業使用也就是Mobile Edge Computing,雖然比較小也有8.7億美金的市場。接下來就是專網的市場,例如Nokia有做預估,若全世界的幾千萬家工廠都要建置5G網路未來市場就非常的大。

    當年我們在畫產業地圖的時候,傳統電信市場的業者之外,有基礎建設市場支持他們,而所有消費機會都是一般消費市場。而垂直應用的主導已經不是由電信業者來推動,而是要有完整解決方案的像是工廠,醫院,或者場館,例如世貿整個區域如何做個展場內部專用網路的設計。這樣的網路規模是比較小的,未來每個人可以透過手機AR眼鏡,參觀的時候除了實體外還有其他資訊,這樣就可以把展場虛擬擴大。在這樣的市場機會下,研發政策從傳統小基站加上邊緣計算以及輕核網等方向。

    去年在中華電信與遠傳的協助下,建立了5G的國家隊。在今年年初展示了一些成果。在台北流行音樂場域做了完整end-to-end的網路搭配VR360的現場互動,展現過去三年的研發成果,已經可以端到端的展示完整的5G網路。5G的大頻寬與低延遲的特性要如何展現呢?在演唱會除非坐在搖滾區,否則是要帶望遠鏡去看,傳統透過手機或者VR的眼靚透過網路看現場的影片是有1~2分鐘的延遲,因此目前所有開放演唱會的應用都不是在現場的。若是在現場必須把延遲縮短到幾百個msc以下,才能跟現場聲音同步。

    政府也有支援業者在做5G的小基站,當然這是有國際上的標準規格,今年底到明年初有小基站可以上市。

    除此之外,整個供應鏈非常的特別,台灣的通訊產業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在4G時代我們產業跟國際一線大廠有三到四年的差距,但這次5G從供應鏈零組件到終端產品跟國際大廠只有一年內的差距,而局端以小基站來看誰會先出來還不曉得,甚至有機會跟國際同步。這些底層架構的優勢是什麼?當5G有CP值更高的設備時候,就有機會用更便宜的方式取得5G設備更快佈建5G網路。

    國際機構包含E///預測的發展機會,全世界的數位化產值在2026年有1.32兆美金是來自5G。基礎建設在裡面只有兩成,大部分是服務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帶來的商機。這些是消費者還有醫院工廠帶來的各式機會。我們要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呢?我們建議是由四大方向,包含環境、技術、資安與人才。

    以技術來說軟體非常重要,open source會大量採用,人才要如何導引到通訊系統是很大的挑戰。而產品的資安部分,因為沒有會很難賣到主要國家。

    第一個挑戰是企業專網,過去是走MVPN的模式全部的網路都由電信商提供、或者某些國家由MVNO業者提供。那有沒有辦法用MEC或者用網路切片的方式讓企業使用,或者有些企業自己蓋網路?這些都對政府是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垂直應用的系統整合,第一個是應用的場域主,中監視系統整合商,最下面一層則是電信設備供應商。以往從OT的業者需求就只有做到IT的系統整合,從通訊到IT就是兩種方式,要不是自己買Wifi來蓋或者是跟電信業者租門號。但是會有涵蓋率、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問題。未來業者要如何跟IT業者合作打入企業應用的市場。

    第三個挑戰是資安的問題,過去的是個資的影響,未來則是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資安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引起大家的關注,因此5G產品在研發的開始就必須納入資安的元素,如果有用到open source,要如何確保有用到資安的更新,通過檢測,通過國際上通訊的資安要求以及各行各業的資安要求,才有機會進入專網應用市場。

    第四個挑戰是未來5G網路會大力應用open source,這在資訊業已經非常普遍,未來已經有電信業者成立Open RAN (O-RAN)組織,理想是基地台硬體是開放架構,軟體也希望可以開源化,甚至網管軟體也可以開源。這樣就可以把IT與資通的資源到這個平台,對電信業者來說可以取得成本效益比較高的做法。

    台灣若在未來的5G系統要扮演關鍵角色,不只是只有元件或者系統產品,整個軟體與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以上是未來三到四年政府的5G研發專案的方向。

    此外我們現在與法人及研發單位已經啟動6G的研究,或許大家會想目前5G都還沒有出現為什麼要開始關注6G?從2013年開始國際上就出現很多5G組織,2015年就開始有大量的白皮書,而目前看到的大量專利都是在白皮書開始之前。因此目前開始啟動6G的研究是適當的,另外從以往到現在Facebook 與 Google 等大網路業者都在思考如何讓全球七十億人都可以上網路,過去他們會放熱氣球或者其他東西讓這些地區人可以上網路,3GPP會在思考的是比較實際的例如把網路打到衛星上面,這樣搭配比較強力的電池,在海上或者天空就可以用6G網路。各位現在可能看到低軌道衛星,就可以解決很多偏遠地區的上網需求問題。

    6G目前常提到的題目首先是無線頻段要到Tera Hz等級,以往大家提到的是mmWave ,這個到可見光中間就是THz 。第二個是AI如何連結到網路。國際上探討未來十年的網路需求大約有兩個方向,一個是ITU-T,從網際網路的觀點出發,另外一個是6G峰會,從無線通訊技術出發。過去視訊通訊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未來在6G時代,是Holoportation的應用,需要到Tera-bps量級的頻寬,另外五感的傳輸要如何發生是想像中未來十年會發生的應用。未來十年會是後5G/6G、衛星網路與新的網際網路。

    到目前為止已有五次的峰會,每次都是以1970年代以來網際網路的老問題出發,希望可以在未來十年獲得解決。

    QA
    5G和光纖是競爭關係嗎?從過去到目前,無線技術要跟光纖技術競爭都是失敗的,因為兩邊都在進步與提升。所以我認為5G與光纖並非是互相競爭而是合作的關係,5G要提供企業這麼大的頻寬,若沒有光纖的配合還是跑不動的,目前電信業者的光纖環可能是用1到10G未來要到5G需要提升到100Gbps以上。光通訊還是非常基礎的。

    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目前是比較小的,要等到未來兩年ultra low latency 比較成熟才是比較有利的,目前的進行是以無人機為主。能否透過5G網路在台北操作高雄的無人機,透過網路把資訊回傳,透過ultra low latency把指令下到遠端的無人機。這樣就不用每台機器都搭配一個飛手。

    毫米波在傳輸上的損耗如何穿透牆壁?毫米波要穿透牆壁是十分困難的,我們認為sub 6GHz是比較可能發展的,mmWave是要用FWA取代光纖。mmWave可能是在室內應用比較大的,例如在窗簾上面把mmWave 埋進去,涵蓋率會非常好。

    國家隊有要輸出到其他國家嘛?還是著重在硬體設備出口?我們著重在系統整合、從終端到系統網路,做國家隊當然不是只為放煙火,希望可以把整體解決方案帶到國外。我們最近加入5G-CIA(?)的國際組織,希望可以把我們業者帶到未來的潛在買主,買主也不再是電信商而是像Mercedez-Benz等廠商。

  • 高雄open內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19:08

  • 高雄open內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10:45

  • 高雄open內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