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雄除草工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雄除草工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除草工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除草工人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盛情款待Halipalaf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怎麼會有趣?報導說這是有趣的畫面,如果換成一頭獅子遭獵殺,然後獵人拍照留念,你覺得這會是有趣的嗎?不要把傷害生命當成樂趣。 該說的是要譴責不負責人棄養的飼主!...

  • 高雄除草工人 在 盛情款待Halipalaf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04 09:09:33
    有 77 人按讚

    怎麼會有趣?報導說這是有趣的畫面,如果換成一頭獅子遭獵殺,然後獵人拍照留念,你覺得這會是有趣的嗎?不要把傷害生命當成樂趣。

    該說的是要譴責不負責人棄養的飼主!

  • 高雄除草工人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9 17:00:01
    有 50 人按讚


    十年的八八風災造成了小林村莫大的傷害,並且也讓村民們必須要離開他們的家園土地。當這造成村民們喪失了滋養在地文化的養分,但當地人在這之後也從各種文化實踐之中找回屬於自己文化。

    這篇來自【報導者】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小林村民找回文化的努力,也讓我們看到已故人類學家胡家瑜老師如何透過自己的研究協助他們。

    --------------------------
    儘管有高超的十字繡技巧,潘燕玉卻一直只當成興趣。住進永久屋後,她在社區發展協會工作,當民族植物園的除草工人,直到徐銘駿偶然拜訪,看見這幅細緻的刺繡,驚為天人。

    當時參與重建的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出版《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黑布傳統服飾上繡著美麗的紅色、紫色等鮮豔的菱形十字紋、針狀花紋,徐銘駿正思考如何復興傳統刺繡工藝,恰好遇上潘燕玉。他將圖案傳給潘燕玉,沒想到隔天竟然就繡好了。

    談起這段往事,徐銘駿至今仍覺得巧,「我看到她的十字繡,覺得這雙手除草也太可惜了吧。」他期望潘燕玉可以透過手藝自力更生,而非做粗工。

    學了西洋十字繡20多年,潘燕玉卻在八八風災後,第一次認識自己家鄉的刺繡工藝。她語帶靦腆地說,當時只是覺得圖案很好看,顏色很鮮豔,愈繡愈有興趣,也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大武壠族美麗的刺繡文化,「我愛上它了。」
    西洋十字繡和小林村傳統刺繡方式還是有些差異,在徐銘駿鼓勵下,潘燕玉繼續精進,和大武壠耆老學習傳統方式,後來自己也成了講師,在小林村和鄰近的高雄市六龜區荖濃社區授課。

    這對內向害羞的潘燕玉是一大挑戰,至今她都還是覺得自己不夠格當講師。不過當我們請她選出一件自己最驕傲的作品來拍照時,裹著黑色刺繡頭巾的她,望著10多件作品看了許久,露出為難的表情說道:「每一件我都很喜歡耶。」

    刺繡現在儼然成了日光小林婦女的共同活動,除了潘燕玉,還有許多年輕人和返鄉中年都在莫拉克風災後,重新認識家鄉的文化。父親當了20多年村長的潘枝梅,去年開始跟著90多歲住在五里埔的耆老學刺繡、網袋鉤織,「這是傳統文化,不學以後就沒人會繡了,」她不好意思地說,學了這些後,生活有了寄託,也減少和朋友喝酒的時間,未來希望捨棄現代鉤針,用更傳統的羊角鉤,完整重現老人家技藝。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