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雄采耳價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雄采耳價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采耳價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采耳價錢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047的網紅絲人空間(李絲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2.03《飯人食堂》誠品台中遠百店 本場活動摘要: 01.「紗布」的作用是什麼 02.剛起鍋的飯也可以炒的很漂亮的重點 03.臺灣非常令人驕傲的萬用米 04.米的名稱都是誰來命名 05.你不知道的臺灣精品米 06.臺灣最大的米品種 07.煮...

  • 高雄采耳價錢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20 18:00:00
    有 32 人按讚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2.03《飯人食堂》誠品台中遠百店

    本場活動摘要:
    01.「紗布」的作用是什麼
    02.剛起鍋的飯也可以炒的很漂亮的重點
    03.臺灣非常令人驕傲的萬用米
    04.米的名稱都是誰來命名
    05.你不知道的臺灣精品米
    06.臺灣最大的米品種
    07.煮飯黃金七步驟
    08.七步驟的最關鍵
    09.米洗好之後的水量比例
    10.不論任何一種鍋子煮,最後請記得必須做的動作
    11.什麼是鑄釜鍋
    12.米飯不是一口氣就煮熟的,要利用什麼

    02/03(六)《 飯人食堂 ─ 一鍋燒好食感飯料理》
    主講/韓嵩齡( 寫樂文化創辦人)
    示範/廖曉倩Hsiao-Chien Liao( HOLA 特力和樂 愛生活主廚)
    ►活動時間│02/03(六) 3:00pm-4:30pm
    ►活動地點│ 誠品書店台中大遠百店9F Cooking Studio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251號( 遠東百貨 Top City台中大遠百 南棟9F)
    ►示範料理│ 五目炊飯、紅麴藜麥蒸雞 (一鍋兩菜)
    ►直播位置│ 誠品中臺灣
    料理的主角,是炊煮完美的米飯!
    本書收錄50道跨界創意料理,單吃白飯也令人銷魂!
    這是臺灣米史上最好吃的年代!
    本書同場加菜:蘇發福、小林&郭郭、小小米桶的米食料理提案,「飯人主廚團」教你在家做「一鍋燒鑄釜鍋料理」!
    從國民小吃(滷肉飯、控肉飯、雞肉飯、蝦仁飯、油飯)到創意一鍋飯(炊飯、丼飯、燉飯、煲仔飯、粥品、甜點),還有一鍋兩菜同時上桌!
    跟著飯人天團一起「知米」、「尋米」、「吃米」,看見廚事的趣味、食材的精華;識得碗中粒粒晶瑩的米飯之間,流轉數百年的精采故事!
    本場特邀廖曉倩主廚親自示範,敬請蒞臨。
    出版社: 寫樂文化

    大家午安大家好!
    我是誠品企劃,我的名字是李絲絲。
    歡迎大家在星期六的下午蒞臨誠品書店台中大遠百店的Cooking Studio,有美食、新書的料理分享會,今天特別邀請到寫樂文化出版的新書《飯人食堂》。

    Q:這本書的重點是?
    A:米飯。

    因為我們每天都吃飯,如果沒有吃飯就感覺沒有吃飽。

    Q:大家在家裡都是用什麼方式煮飯呢?
    A:電鍋,按下去就好,不用顧火。

    Q:有用直火煮飯的嗎?
    A:鑄鐵鍋。

    Q:用電鍋和鑄鐵鍋煮飯有什麼不一樣呢?
    A:一個有鍋巴,一個沒有鍋巴。

    Q:大家是吃飯配菜,還是吃菜配飯?
    A:都有。

    Q:大家有想過我們平常吃的飯是什麼米種嗎?從哪裡來的?
    A:蓬萊米,口感比較軟Q。

    日本種米、吃米很講究。
    現場剛好有一位是從日本來的朋友。

    今天請到2位飯人。
    第1位請他來講講米的故事,什麼是好的米,米種又分為哪些。如果說有品茶師、品酒師,品咖啡師,是不是有品飯師呢?臺灣有品飯師這個職業嗎?有喔,需要品飯的米種、來源,到底品飯師的工作性質是什麼?歡迎寫樂文化,韓嵩齡總編輯。

    韓總編:
    大家好。
    一開始想要編一本米飯的書,我常去日本旅遊,飯店附贈的早餐很簡單的白飯、味噌湯或者到料亭去吃飯,我們都會讚嘆日本人煮飯怎麼都這麼好吃。
    絲絲:
    不用配菜,像日本最有名的越光米,光是米飯就能一碗吃光光。

    韓總編:
    所以第一個要做跟臺灣米有關的,當然臺灣人種米也種很久,種米的人也多,尤其這幾年看得見小農的用心,那麼,為什麼大家先想到的都是日本米好吃?應該是我們有還沒發現到的小細節,包括日常生活的飲用水、對米的在意程度是否比日本少了點什麼?

    後來編完這本書之後,發現我們在家裡面只要稍微講究一點點,我試驗過,真的只要稍微講究一點點,飯就會變的更好吃。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頓悟了如何在家讓米好吃一點點的方法,我拜訪了臺灣的農改場,稻米品種改良最重要的基地在臺中,其實各地都有農改場來協助農民改良他們的農產品,只有在臺中農改場專門一個單位,誠如絲絲剛剛提到的「品飯員」。

    Q:你研究過、重視過吃下去的米飯嗎?
    A:其實我是普羅大眾,只會感嘆日本米好吃的那一位,從來也不會想到這個問題。

    絲絲:
    待會兒請總編分享,教大家什麼是品飯員、怎麼分辨米種的種類、怎麼煮飯。

    說完關於米的故事,我們要用做的,如何煮好一鍋米。
    她可以煮出非常好吃的米飯,如果沒有她,大家都會餓著肚子。
    今天非常特殊,是寫樂文化與和樂一起合作,使用鑄釜鍋來料理。

    歡迎和樂主廚-廖曉倩主廚!

    曉倩主廚:
    大家好!
    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是飯人,很會吃飯XD

    剛剛主持人講到一個重點,到底是吃飯配菜,還是吃菜配飯?有沒有一個畫面是,你看到一個很好吃的菜的時候,沒有飯就感覺少了什麼一樣,看到一盤肉覺得超下飯,一定要有飯,飯超重要的。

    絲絲:
    我以前的想法是就用電鍋煮飯,然後配菜,吃飽了就好。不會去講究吃的米種呀、來源呀、為什麼精緻呀?但是日本人不一樣,除了吃飯之外,還會研究更高的米的境界,待會兒要利用鑄釜鍋煮出很好吃的飯。

    曉倩主廚:
    今天示範的料理是「五目炊飯」、「紅麴藜麥蒸雞」 (一鍋兩菜),兼顧營養、健康、口感,把這2道好菜介紹給大家。

    韓總編:
    剛講到一個重點,愈簡單的尤其是台式料理,飯愈重要。
    大家有沒有一個概念是,魯肉飯要配什麼米?是在來米還是蓬萊米?其實我問過一位臺灣小吃的行家,他跟我說臺灣魯肉飯的起源,南部說詞是肉燥飯,應該是南部府城有錢人的小吃,當時家裡面的廚師在做肉燥,飯的比例是有講究的,它不是蓬萊米,也不是在來米。

    它是蓬萊米跟在來米各半,各半的原因在,在來米是鬆的、蓬萊米是黏的,讓它們混在一起,讓醬汁能完整的巴附在米飯上。才不會飯太黏,醬汁無法巴附上去,所以飯重不重要?很重要。

    在以前,我們一直沒有把它當成主角。日本人把這件事做得非常好,很多日本料理的飯類品項,都是等客人預約才煮,今天接的預約是多少人,就煮多少飯。一般煮飯是從洗米開始,但日本卻是從碾米開始,店裡設置一台碾米機,要吃多少就處理多少的量。

    一開始我也跟大家一樣不了解米飯好吃的關鍵在哪裡?後來去採訪臺中農改場,實地參觀品飯員到底是怎麼樣來品飯的,品飯員一年要吃上百種以上的米飯。

    臺灣在種米這件事情上,其實很強。臺灣米的品種有上千種,每一年增加好幾十種的新品種在研發,他們使用的也不是特別厲害的電子鍋,這裡面有一個小撇步,大家有發現到嗎?就是「紗布」。

    「紗布」的作用是什麼?鍋煮好飯跳起來的時候,鍋蓋掀開來的時候有一層紗布,這個紗布的作用是,飯煮好的時候會有蒸氣,蒸氣一上來就可以吸水,不會滴回飯上面。

    接下來要評測的時候,要確認米粒的品項、顆粒的大小等等。

    記得當時看他們在煮飯的時候拿一根筷子,飯煮好之後用筷子去撥鬆,心想飯煮好不就拿著飯勺攪拌攪拌就好嗎?他們用筷子的作法是,中間直的下來,橫的過去,採十字四分法。四分法以後,再把飯撥鬆,這叫鬆飯。

    如果是用實心的飯勺會去擠壓到飯粒本身,主廚在炒飯的時候都是撥飯,不是壓飯,為什麼我們在家做不出黃金炒飯的粒粒分明?有的人說要冷飯炒、隔夜飯炒,其實這都不是重點,即便是剛起鍋的飯也可以炒的很漂亮,重點要把飯裡面的水分拉出來。

    大家可以試試看用中間有空隙的飯勺,讓飯比較有空間產生膨鬆感,如果沒有就用筷子畫十字,覺得以前吃的飯都白吃了XD

    就這麼一點小小的動作,就可以讓飯變得更好吃。

    臺灣米的品種有很多,待會兒會跟大家說明大概的主力品種有哪些。

    舉個例子,超商御飯糰使用的是什麼米?大家只知道壽司米,其實大多數是用臺粳9號,臺粳9號是臺灣非常令人驕傲的萬用米,因為它不貴,做什麼料理都可以。

    品飯員吃飯很有趣,在工作的時候,一個盤子裡會有4~5種不同品種的白米飯,一定有一種是臺粳9號,農改場是以臺粳9號的米的風味值,來當作一個標準。以這個標準與其他品種的米來比較。

    在臺灣,如果是比臺粳9號好,基本上可以稱為極品米。

    品飯員品完飯後需要填一張表格做記錄,在所有美食裡面都一樣,叫做「盲測」。

    第一個要先聞味道,再來是觀察外觀,要看什麼呢?米的好壞,新腹白綠。
    隨便拿一個生米,你看一個好的米是非常透明,甚至有點像玻璃的質感,米的好壞在這一點就差很多。

    所謂「腹白」,好的生米,白白的叫做白堊,比例愈高,等級愈差;腹白比例愈低,等級愈好。煮成白飯一樣就看顆粒大小、看外觀,比較它的黏性、硬度。

    所以品飯員要先聞、先看,最後才去吃它。吃的時候要一直咀嚼,需要一直去咬,而且是一定要吃到2盤不同品種的米飯,純粹吃白飯沒有其他配菜真的很不容易,蠻痛苦的事情XD

    每試吃一個品種之間就用開水漱口,分別記憶與記錄評分「外觀、香氣、口味、粘性、硬性」。

    見識到農改場研究員的品飯功夫,一口吃下就能馬上知道這是哪裡產地的品種,詢問了為什麼能一吃就知道,他說,因為我爸爸喜歡這個品種(臺灣194)軟軟的口感,因此記得這個味道。

    臺灣米的品種,為什麼我們會不知道?
    幾個地方成為米的名稱,在農改場、農民角度來說,實際上米的名稱都是碾米廠來命名,而且是以品種命名的。

    例如池上米,是地方農會命名的,有個標準依循。

    相關連結
    https://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210

    ※品飯員教你煮出完美白米飯

    1品評室被品飯員戲稱為飯桶室。(電鍋要蓋上棉布吸收蒸氣)
    2品飯員在挖飯前,會以筷子輕輕鬆飯,不用飯勺。
    3盤子上要寫編號。
    4每次品飯要挖4種米,不同人放進盤中的順序不同。
    5聞米香並觀察外觀。
    6仔細咀嚼,感受口味、黏性、硬性。
    7每吃一口就要喝水,並記錄在米試食評分表上。
    8每一種米的品評,分5種標準來打分數。

    ※臺灣精品米出列

    →桃園
    桃園3號

    →臺中
    臺中秈10號
    益全香米
    臺粳9號

    →彰化
    臺灣194號
    越光米
    臺南16號
    臺粳9號

    →雲林
    益全香米
    臺粳9號

    →嘉南平原
    臺南11號
    臺南16號
    臺粳2號
    →高屏地區
    高雄145號
    臺南11號

    →宜蘭
    越光米
    高雄145號
    臺中秈10號

    →花蓮
    高雄139號
    臺中194號
    臺粳2號
    臺粳9號
    高雄145號

    →臺東
    高雄139號
    臺中194號
    臺粳2號
    臺粳9號
    臺農71號
    高雄145號

    以我的角度來說,大家一定要知道的臺灣米的品種。
    「臺南16號」的品種很有趣,大家都知道日本最厲害的是越光米。臺灣農民也喜歡種植,但是不好種,在種植過程中,因為氣候不同,很不容易種成功。

    臺灣最大的品種「臺南11號」,占全臺7成的產量。在自助餐店、便當店吃到的幾乎是臺南11號。為什麼?因為很好種,存活率高、結穗率高。

    精品米就占剩下的3成。我們要買精品米除了要認識品種,你要知道的是什麼品種就是什麼米。

    例如為什麼特別把臺南16號來說,因為台大利用生物科技把臺灣的米跟日本越光米做交配,有95%的基因是日本的越光米,所以是口感最像越光米的臺灣米,,也因此稱為台版越光米。

    「臺南16號」在市面上的名字是「鹿鳴米」。
    一打開生米是透明的樣子,又有米香,而且在家裡隨便煮,都很容易粒粒分明、亮亮的,也不用特別再加油,唯一的缺點是口感太Q。

    長輩想吃軟爛一點的口感,會覺得偏硬,我的解決方法是泡水。

    煮飯黃金七步驟

    選好米:
    新米首選,煮出好風味

    當你選到什麼品種都有的情況下,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做,目前市售的米都有標記時間,哪一年的一期作或二期作,盡量選最新的米。

    如果沒有精緻到跟小農購買最佳品質的米,在一般賣場選購就以日期為標準,例如現在買米的話,要選南部的二期作。2017年二期作是最新的米,過一陣子,2018年的一期作就出來了,愈新的米、口感愈好,新鮮最好吃,任何食物都一樣。

    洗米:
    輕快淘洗,洗去過多蛋白質

    洗米也是品飯員教我的,他們的作法是,大水柱快速攪拌,洗米的用意是快速的把表層蛋白質洗掉,尤其目前都是真空環境的碾米廠,其實不會髒,沒有髒的問題,就把蛋白質洗掉,因為蛋白質多的話,比較硬;蛋白質少的話口感較好。

    洗米的動作就是2次或3次大水流,把表面的蛋白質洗掉,講究一點就用過濾水、礦泉水,你覺得比較安心的水再洗過一次。

    加水:
    決定一鍋米飯上天堂或是下地獄

    每位媽媽都有各自的方法,問過很多媽媽大部分都說1:1多一點點,如果要很精確大概就是1:1.1的比例,多補一點水,這個多的水到底補到哪裡去?

    品飯員不是用量杯,而是以重量計算,1:1.135秤重的方式,非常精細的數字。我個人是以均質的做法,1:1.1的比例,不管哪一種米都差不多,當然,你可以以自己的經驗來推算。
    例如,
    臺粳9號,米粒較小,吃起來的口感比較軟,1:1.1。
    臺南16號,米比較Q,需要比較多一點的水量。

    浸米:關鍵中的關鍵
    提高米粒含水量,甘甜Q 彈達陣

    以前我完全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有個朋友是用陶鍋煮飯,洗完米瀝乾之後,上面蓋一層濕的紗布靜置,我還沒這麼多時間伺候這鍋米XD

    靜置的動作是好的,紗布會吸水,而且不會因為忘記時間吸過多的水分,米浸水的基本時間大概是30分鐘。
    為了口感,我的方法有2種,1個是拉長浸水的時間為1個小時,另1個就是浸熱水,讓它吸收快一點。

    剛剛跟絲絲提到這個部分,有位廚師朋友跟她說,可以殺青,把生味先弄掉。白米泡熱水以後,口感會比較好,當然各種說法都有。

    一個泡水的小動作可以讓飯更好吃。

    加熱:
    水溫100℃,米粒完美熟化

    「糊化」,就是讓澱粉在加熱的過程中糖化的過程。所以看到米很黏,就是經過糊化的效果。

    不同的鍋器,例如直火式的鑄釜鍋,電子鍋有附加內鍋的鑄鐵鍋,但很貴,價錢2~3萬元以上,這樣的產品強調的都是保溫、內部密閉的環境。

    剛剛提到的大同電鍋,有個小小的問題,沒有這麼重的重量與厚度,去形成內部在加熱時的密閉環境,米飯的熟成效率可能會上生下熟。

    燜飯:
    深入米心進行熟化,好吃的關鍵時刻!

    使用電子鍋的便利性是一鍵到底;鑄釜鍋的好處是很省,時間省、燃料省。例如家裡是電子鍋,我晚上要吃飯,變成是我白天需要先設定好,讓它時間到了要去煮,要不然等到晚上回家才煮飯,時間都拉長。可能菜做好了,飯還沒好。

    像直火式的鑄鐵鍋、陶鍋,可能10分鐘就煮好,關火燜15分鐘。
    所以我們煮好菜的時候,飯也好了。直火式的煮飯是很省時間的,比較能同步作業。

    打鬆:
    讓飯粒有空間伸展,更鬆Q 好吃

    不論任何一種鍋子煮,最後請記得鬆飯。
    永遠記得第一次到未婚妻家裡吃飯,盛飯的時候,因為我習慣只盛上緣,未來丈母娘看到就說,這樣盛出來的飯會不好吃,教我整鍋飯一定要鬆過以後才能盛出來給大家吃。

    ※吃米-50道跨界創意料理

    § 國民小吃飯: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滷肉飯/肉燥飯/台南蝦仁飯/爌肉飯/豬腳飯/梅干控豬腩飯
    雞肉絲飯/客家鹹豬肉炊飯/清水米糕/高麗菜飯/金門芋頭蓋飯
    § 一鍋燒料理:創意炊煮一鍋飯
    臘味煲仔飯/金華火腿菜飯/海南雞飯/日式鮭魚杉菜炊飯/親子丼/
    柚香薑燒豬肉丼飯 / 五目炊飯/栗子小魚糙米炊飯/海味牡蠣炊飯/
    韓式媳婦飯/薑黃奶油鮮蔬飯 / 馬告番茄培根飯/印度香料雞肉飯………
    § 一鍋兩菜:宴客、宵夜都5分鐘上桌!
    鮮菇美人腿+三杯雞、泰式海鮮蒸+粉絲鮮蝦煲、蔥香沙茶牛肉+絲瓜蛤蜊
    § 達人這樣煮:超人氣料理高手的鑄釜鍋米食提案
    #蘇發福 #小林&郭郭 #小小米桶

    絲絲:
    種米的農夫很辛苦,種出來的好米要由廚師來發揚光大。
    在開始示範料理之前,先考考大家有沒有吸收米的知識。

    Q:剛剛韓總編有說,媲美日本越光米的臺灣米種是什麼?
    A:鹿鳴米,又叫臺南16號。

    Q:大家平常吃的米是什麼米呢?在來米還是蓬萊米?
    A:都有。

    因為我住北部,住家附近的飯館供應2種米,吃不夠可以自己加飯。有一次試著吃在來米,因為在來米偏乾的口感,發現很不習慣。但是在阿公阿嬤的時代,都是吃在來米。如韓總編說,若不是引進日本越光米品種來改良,我們也吃不到這麼軟Q的蓬萊米。

    Q:除了臺南16號,還有一種香米,吃起來有芋頭香味,叫什麼名字?
    A:益全香米,郭益全博士研發團隊所發明,吃起來有一點點的芋仔味。

    因為時間關係,曉倩主廚默默做好一鍋飯了。

    煮飯有的用電鍋、電子鍋居多,以直火來煮飯的人比較少,可是今天搬來黑黑又很重的鍋子,它是什麼鍋?

    曉倩主廚:
    這是和樂開發的鑄釜鍋。
    鑄釜鍋跟一般的鑄鐵鍋有什麼不同呢?一般鑄鐵鍋的厚度是0.3公分,而鑄釜鍋的厚度是0.5公分。

    一個鍋子要這麼厚做什麼?
    剛剛韓總編有說,一般以大同電鍋來煮飯的時候,因為鍋蓋比較輕,煮的過程比較容易溢失水分;但是因為鑄釜鍋厚度夠厚、鍋蓋夠重,所以它在烹煮過程中,呈現很好的密閉狀態。

    米、水、任何放在裡面的食材,都能保留它的原汁原味。

    絲絲:
    這個鑄釜鍋是和樂研發的新品牌產品,今天也是要使用鑄釜鍋來完成2道料理。

    第一道是「五目炊飯」

    長久以來大家都是吃白飯,但是這幾年開始慢慢的重視。很少人會介紹炊飯,
    五目炊飯有什麼特色?可以利用冰箱的常備蔬菜就能簡單完成。

    每天單吃白米飯是不是很無聊?
    我們簡單的以蔬菜,不僅能增加米飯的纖維質,加上豆腐含有蛋白質,很累的時候使用這個鍋子,很快就能吃到美味又暖呼呼的料理。

    今天示範是以3杯的米量,把冰箱很常有的食材,紅蘿蔔、木耳、竹筍、牛蒡、香菇、四季豆,先把米放進鍋底,再加上切絲的食材們,煮好了之後直接上桌,省下洗很多盤子的時間,除了使用新鮮香菇,還能加上乾香菇,因為經過烘烤,把香氣濃縮在裡面,這道炊飯使用乾香菇會更呈現出濃郁香醇的口感。

    絲絲:
    為了讓大家體驗和樂鑄釜鍋的深度、高度與排列好的食材們,請曉倩主廚拿著鍋子走秀,鍋子小巧,容量蠻大的。

    曉倩主廚:
    如果不想太麻煩還要自己熬昆布高湯、柴魚高湯,我們就用市售的日式風味醬油,吃起來會有甜甜的,不需額外加糖、味啉,加點清酒or米酒一個瓶蓋的量,經由酒精可以讓蔬菜更加的鮮甜。

    如果炒高麗菜的時候,加入一點清酒,味道更鮮甜喔。

    再加一點白胡椒,讓風味更完美。

    接下來是水量。水的部分很簡單,因為是3杯的米量,我們用2杯水加一點點,大概是2+0.8杯的水。為什麼?因為蔬菜有含水量,把這個水量也計算進來。

    剛剛韓總編有提到,水量是關鍵,決定一鍋米飯是不是上天堂。

    如果是直火,請以中大火的火力,待會兒會有冒煙的現象。只要看到裊裊炊煙,就把火關小一點,小到煙不再冒出來,煮10分鐘就好了。

    第二道「紅麴藜麥蒸雞」

    絲絲:
    剛剛發現了展示的鑄釜鍋鍋蓋怎麼有2個呀?現在看到爐子上的鑄釜鍋鍋蓋居然可以這樣用?!

    曉倩主廚:
    沒錯!這個鍋蓋就是要你一鍋兩用,簡簡單單的上菜。今天不煮飯,單純燉湯、煮菜可不可以,都可以。

    紅麴有甜甜的味道,不用再加其他調味料,藜麥有豐富的蛋白質,加到米飯中,一來口感更好,二來營養價值非常高。

    紅藜麥是進口,來自秘魯,顆粒比較大。

    絲絲:
    最近幾年在煮飯的時候很流行放紅藜麥,膳食纖維高,也能增加色澤。

    曉倩主廚:
    飯煮好了,鬆飯這個動作更重要。
    絕對要輕柔,不要把米粒給破壞掉或壓糊,這都會影響米飯吃起來的口感。

    今天使用的米種是苗栗縣苑裡鎮的鴨間稻,大家知道什麼是鴨間稻嗎?請鴨子幫忙把蟲蟲吃掉,悠遊在稻田間。

    準備雞腿or雞胸肉切塊,加少許清酒可以讓雞肉更吸收調味料、些許白胡椒,再加上紅麴醬、豆腐乳。

    大家會想為什麼這道菜要加豆腐乳?因為味道甘甜,利用它們代替其他的調味,滴點香油,讓油脂味道更加豐厚,接著拌勻,醃10分鐘就入味了。如果食材比較多就放冰箱30分鐘時間去醃它。

    2.5杯的米加上0.5杯的藜麥,共3杯。

    絲絲:
    如果使用臺東紅藜,量可以不用這麼多,為什麼?因為每個人每天攝取的膳食纖維只要一點點就足夠,約6分之1杯。

    關於臺東紅藜,可參閱連結文字記錄https://goo.gl/uRjvkY。

    這道料理非常的簡單,呈現出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曉倩主廚:
    一鍋兩用現在要派上用場,2.5杯的米加0.5杯的藜麥先放在鍋底鋪平,預醃好的雞肉放入內鍋蓋,上蓋跟下蓋的食材混雜嗎?不用擔心,大家可以在試吃的時候先聞聞看雞肉有沒有紅麴藜麥的味道,而紅麴藜麥有沒有雞肉的味道。
    再加幾根蔥段,讓味道更好。

    剛剛的五目炊飯開始冒煙,先轉小火再煮10分鐘,時間到千萬別著急開蓋,因為米飯不是一口氣就煮熟的,需要利用鍋子的熱度把它燜熟。也因為燜飯的動作,可以讓米飯更飽滿,待會兒看到蒸氣一樣先轉小火,再燜10分鐘。

    二道菜有沒有很輕鬆?而且廚房裡也不會弄的很髒亂。
    其實鑄釜鍋不單能做飯料理,也可以做甜點,煮稀飯也非常的棒,不需要在烹煮過程中不斷查看,可以一鍋到底,這個時間可以用來做什麼呢?輕鬆的追劇、做想做的事。而且善用上鍋不僅節省時間,還可節省能源。

    特別說明這個上鍋蓋的設計是鑄鐵材質,也可以進烤箱烘烤,都沒有問題。底下有集水點,這個集水點的設計讓你在烹煮過程中,滴回食材上,滴回去做什麼用途?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如果用鑄釜鍋做魯肉,不用加一滴水,炒一點洋蔥,因為洋蔥會出水,出水的時候絞肉放進去,加點調味蓋上鍋蓋不用理它,打開後是非常美味香氣足的魯肉。

    而且是內、外鍋蓋都有集水點,即使不用內鍋蓋也ok的。
    內鍋蓋的另一個功能是可以直接放上爐子去加熱、烘烤的,例如煎牛排。

    這個是什麼塗層呢?是「黑琺瑯塗層」。
    因為如果是生鐵,會生銹,所以要利用黑琺瑯塗層來保護它跟空氣氧化的結果,是好清潔、不沾鍋的好效果。

    鍋把也有人體工學的設計,鍋子有6斤重,這樣拿不是很沒有安全感嗎?實際拿過之後真的覺得人鍋合一,還有一個專為鑄釜鍋設計的鍋墊。

    鑄釜鍋很推薦做「上海菜飯」。
    臺灣香腸也可以,青江菜或想要加的蔬菜,就這麼簡單做出來。
    內鍋蓋也不要浪費空間,可以製作瓜仔肉,省時又方便。

    Q:用這個鍋子煮飯會產生鍋巴嗎?
    A:看你要不要而已,剛剛沒有鍋巴,如果想要吃到鍋巴,可以在時間快到的時候把火力開大,有個小撇步,在鍋邊淋一點點油進去,味道會更香。

    Q:請問藜麥顆粒不一樣的量與水量是否有差異?
    A:藜麥的水量大概是0.8杯,今天因為跟米一起煮,建議直接算1杯1杯的量。

    Q:煮稀飯的時候因為稍有不慎會有溢鍋情形,鑄釜鍋會嗎?
    A:溢鍋是因為裡面熱度很強。今天單純用外鍋煮稀飯,也會有溢鍋的情形,大多數會直接外溢,但是鑄釜鍋溢鍋的量比較小,會在鍋裡的某個高度,不用擔心。

    Q:因為不沾鍋會有使用年限,若表層不小心剝落也不能再使用,鑄釜鍋怎麼清理才能維持使用年限?
    A:跟一般鑄鐵鍋一樣,不要用鋼刷就好。通常剝落會發生在鍋蓋跟鍋緣處,經常開關開關都有有磨損現象,可以用使一點油去做潤鍋,避免再一次接觸到空氣。

    Q:鑄釜鍋最多可以煮幾杯米?
    A:4杯米8人份。稀飯的話以1.5~2杯的米去煮就可以了。

    Q:鑄釜鍋只有這個尺寸嗎?
    A:對,這是經心設計的最萬用。

    【現場試吃心得】

    讀者:吃起來跟日本一樣的味道。

    絲絲:
    《飯人食堂》這本書介紹米的來龍去脈,品飯員的故事,還有邀請到蘇發福老師等好多位老師,一起設計後面50道的食譜。本書的特色從認識米開始,發揮米的特色來做米料理。

    最近流行生酮飲食,可是寫樂文化反其道而行,努力的請大家吃飯。這本書也是要告訴大家如何吃的營養,而不是過量的澱粉。

    韓總編:
    其實澱粉不會胖,而且不吃澱粉反而會胖。

    曉倩主廚:
    這本書真的是我們精心設計的,把鑄釜鍋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有了鍋子、有了書,剩下就看各位了,讓每一餐吃的美味、吃的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

    ----------【食譜】-----------

    【五目炊飯】
    食 材-
    白米      2 杯
    紅蘿蔔(中型)1/4 條(切絲)
    竹筍(中型) 1/4 條(切絲)
    牛蒡 1/4 條(切絲)
    香菇     5 朵 (切絲)
    豆皮      2 片
    鴻禧菇    1 小把(約市售的1/4 包)
    四季豆 6 根(切小段)
    醬 汁-
    柴魚高湯 1 又2/3 杯
    醬油 1 大匙(如高湯已有鹹味,依口味調整分量)
    米酒 1 茶匙
    味霖 1 茶匙
    鹽巴 少許
    白胡椒 少許

    作 法 -
    1. 鍋中放入白米,依序將紅蘿蔔、竹筍、牛蒡、鴻禧菇、豆皮、四季豆平鋪於上方。
    2. 將柴魚高湯、醬油、米酒、味霖、胡椒粉等醬汁材料調勻。
    3. 將步驟2 的調味醬汁加進鍋中,蓋上鍋蓋開中火烹煮至鍋緣冒出蒸氣,轉小火再煮10 分鐘後熄火。
    4. 不開蓋、續燜10 分鐘,即可掀蓋鬆飯、盛盤上桌。

    【紅麴藜麥蒸雞】
    食 材-
    去骨雞腿肉 1 ∼ 2 片(切小塊)
    紅藜麥  1 大匙
    蔥 1 支(切段)
    醬 汁-
    紅麴醬 1 大匙
    豆腐乳 1 塊(或味噌1/2 大匙)
    玉米粉 1/2 大匙
    香油  少許
    白胡椒 少許
    米酒 1/2 大匙
    作 法
    1. 將雞肉加入所有醃料略醃5 分鐘。
    2. 在上蓋蒸盤中依序放入蔥段、醃過的雞肉,最上方再均勻撒上紅藜麥。
    3. 蓋上外鍋蓋,同米飯煮法,以中火煮到冒出蒸氣,轉小火再蒸煮10 分鐘後熄火。
    4. 夾出上蓋蒸盤後盛盤即可(記得蓋回外鍋蓋,讓下鍋的白飯續燜)。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26xdes

    粉絲頁
    寫樂文化
    韓嵩齡的編輯手記
    廖曉倩Hsiao-Chien Liao
    誠品中臺灣
    絲人空間(李絲絲)

    #飯人食堂一鍋燒好食感飯料理
    #寫樂文化
    #韓嵩齡的編輯手記
    #HOLA特力和樂愛生活
    #廖曉倩HsiaoChienLiao
    #誠品中臺灣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中遠百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蔡依珊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高雄采耳價錢 在 美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9-18 08:34:45
    有 64 人按讚


    感謝有妳

    9/15 臺灣小吃教科書直播全記錄

    【Cooking Studio】2017.09.15《料理名師的台灣小吃教科書,100道精心鑽研的私房配方》誠品台北信義店 直播文字記錄

    本場活動摘要:
    1.如何炸油蔥酥?
    2.如何熬豬油?有個重要的小撇步
    3.做「香菇肉羹」的重點在那裡?
    4.怎麼上老師的課?
    5.QA問題種類多的一場,想知道是什麼問題嗎?看下去就對了!

    09/15(五)《料理名師的台灣小吃教科書,100道精心鑽研的私房配方》
    香菇肉羹、藥燉排骨、香蕉飴
    示範/ 林美慧 (烹飪名師、本書作者) 邦聯文化出版社
    ►活動時間│09/15 (五) 3:30pm-5:00pm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書店 Cooking Studio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 (02)8789-3388#3305
    ►示範料理│ 香菇肉羹、藥燉排骨、香蕉飴
    ►入場方式│ 誠品信義書店 歡迎免費報名,活動當天10:00起,現場登記參加!
    ►進場時間│15:00唱名進場
    ►直播位置15:30│ 絲人空間(李絲絲)
    有此一說:「路邊攤,才是真正的台灣料理。」而隱藏在街頭巷尾及熱鬧廟口的台灣小吃,是早期台灣民間飲食文化的代表。科技時代的美食即使不斷創新,經過百年淬鍊的小吃,仍沒有消失穩穩占領一席之地、更成為現今推廣觀光事業的要角。本書便要傳授這令人百吃不厭的小吃,學起來,隨時能在自家重溫各種經典美味。本書特別請重量級的烹飪名師林美慧傳授40多年的小吃教學私房筆記。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美慧老師,深知做小吃最容易失敗點,特別針對重點處拍攝詳細步驟圖,作法中再貼心地畫上重點、標出小叮嚀,完全站在初學者的立場,絕對是做小吃的首選入門書。
    美慧食府-「廚藝教室、年菜、養身雞湯、滷味、牛軋糖」
    May Lin 羅文杰 Sophie Kuo Jeferry King 陳彥維 花祥育
    潘瑋翔 Pan Fly's Culinary Art 馬可老師的地中海料理教室
    李絲絲 林美慧

    今天是9月15日,歡迎大家蒞臨信義店,參加由誠品書店以及邦聯文化所舉辦《料理名師的台灣小吃教科書》。大家從早上踴躍的報名,現場還有站著的朋友真的太不好意思了,美慧老師準備了一大鍋的藥燉排骨,待會兒請大家盡量享用。

    今天是美慧老師的第109本書出版,主題是什麼?(((台灣小吃)))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以最愛吃小吃,以前去逛基隆夜市的時候,我都發下宏願,要從第一攤,一直吃,吃到最後一攤XD

    基隆夜市吃的順序是這樣:第一攤是油飯、第二攤是豬腳、第三攤是三明治?,最後一定要吃泡泡冰;饒河街的第一攤是藥燉排骨,再來是油飯跟蚵仔麵線…;寧夏夜市呢,一定要吃蚵仔煎、蜆仔湯、豆花、滷味。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沒有!妳太厲害了XD)))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我要表達的是:臺灣小吃的秘境就是夜市!

    台灣小吃在在台灣庶民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有人可以定義「什麼是台灣小吃」?

    (((經濟實惠、古早味、可以當點心又能吃得飽。)))

    臺灣小吃可以在那邊吃的到?(((夜市、路邊攤、菜市場)))

    美國CNN有一個研究報告,對於台灣小吃非常好奇,於是在2015年票選不吃會死的前40名臺灣小吃,第一名是什麼?「滷肉飯」、第二名「牛肉麵」、第三名「蚵仔煎」、接著是珍珠奶茶、浮水羹等等,最後第40名是「便當」XD。

    說了這麼久還沒自我介紹XD
    大家好,我是李絲絲,木子李、蠶絲的絲,2個字都一樣。我有另外一個身份,我是美慧老師的乾女兒,((((((喔))))))美慧老師是我乾媽,所以呢,她負責餵我吃胖XD

    我的乾媽,全臺灣最會做小吃的是美食天后,出了第109本的食譜,先介紹一下簡歷,目前擔任「美慧食府」的創辦人、負責人,然後臉書粉絲頁「美慧食府」每週一有直播,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重點,你翻開前面第3或第4頁有很多QR code,如果你用手機掃描,就會跳到美慧食府的直播裡,譬如教你做芝麻球等等的。

    老師曾主持過廣播節目,目前是正聲廣播電台「四神湯」快樂總舖師的來賓,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社區大學教學烹飪,分別在「萬華、信義、中正、內湖社區大學」擔任講師。在電視上也常常看到美慧老師,參加過很多很多的美食節目,都可以看見她很親切的教學。

    在邦聯文化出版過的書籍,有《好吃又好做的異國料理》、《美慧老師的快手電鍋菜120:珍藏加值版(二版)、《林美慧的家庭味》、《林美慧創業素小吃》、《林美慧上菜》、《包餃子真簡單:林美慧的獨家配方大公開》、《人氣創業素小吃(最新增訂版):80道必學致富素小吃,完整搶錢開店祕技分析, 保證讓你成為平民美食界新寵兒!》、《快手套餐:30分鐘搞定3菜1湯》、《林老師的拿手私房小吃》、《滷味真簡單》、《3 ~ 6歲全日飲食規劃書:幼稚園年紀孩子的成長&生病飲食指南》、《超省錢家庭套餐》、《吃對食物,瑜伽100分(附示範DVD)》等。

    這本是首屈一指,專門教台灣小吃的教科書,歡迎掌門人-林美慧老師!

    今天絲絲跟乾媽並沒有串好招,不約而同穿了紅色系列,剛剛乾媽另一位乾女兒蘇菲說,絲絲穿得好訂婚,那有XD

    美慧老師為了準備今天的菜,很緊張,好幾天都沒有睡好,一直擔心獎品夠不夠、菜夠不夠。今天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我們全台灣、唯一一場的發表會,而且是熱騰騰的首賣會。

    美慧老師問今天是200本嗎?不夠賣了。(((哇)))

    絲絲:乾媽,今天是您第109本書,要不要說一下,出版破百本書籍的心情。
    美慧老師:很開心,非常開心。以前聽人家講「著作等身」,原來是出版的書籍疊起來能跟我的身高相等。我沒有真正的排過,不過我相信一定有超過我身高。

    Q:請問乾媽,為什麼這次把主題鎖定在台灣小吃呢?
    A:臺灣小吃幾乎是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尤其是觀光客,來台灣的目的之一就是吃台灣小吃,我把它變成教科書是說把它變成量化,零失敗,整個有分解動作,跟外面夜市來比照都很好吃,經濟實惠又衛生、自己在家DIY。

    Q:請問這一本跟之前出版過的書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A:之前那一本是80道,因為東西一直在創新,那時候也沒有分解動作,現在有很多人要求我要有步驟圖,從80道再加20道,就完全是小吃的全紀錄。可以帶著這本書走天下了。

    絲絲:
    大家知道嗎?有很多很多的商家,是因為用了美慧老師的配方、撇步,去開小吃店。像是考證照的時候,也是用美慧老師的配方。所以呢,美慧老師的專業和配分,非常非常的重要。

    美慧老師:書裡面整整有100道,100道可以吃3個月了XDD

    Q:那這本書是大家看書保證就可以複製它嗎?
    A:零失敗的全紀錄的書。

    其實老師做菜非常的簡單,而且美味,
    現場會教大家怎麼捏肉羹,特別請到西餐師傅潘瑋翔主廚擔任助手。

    他在西餐領域非常的專業,也是餐飲學校的名師,在學校作育英才無數,年輕又帥氣的潘師傅,今天要擔任美慧老師的助手。

    瑋翔老師:
    因為上週跟老師一起用餐,知道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主動要求可以幫忙切菜,沒想到來到現場後沒有菜要切,只能不斷的洗抹布了XD

    待會兒有什麼問題可以先Q我,我可以直播問題請老師回答,讓大家有個收穫。我必須說,老師真的教導我很多,從操作料理的手法上來看,就是紮實,是很重要的。

    老師有沒有覺得我今天像伴郎,絲絲像待嫁,老師是媒婆,辦喜事的一種感覺XD其實在老師身上不只學到料理上的手法,最主要是做菜的態度。這本書幾乎有每個縣市都有的特色小吃,看過學會之後,基本上都能自己開店當老闆了,謝謝大家。

    今天有很多特別來賓獻花。

    目前在文化大學,擅長飲品、咖啡、調酒,出版書名《100%安心!純天然,無添加!146款超人氣流行飲品:1分鐘製作各種蔬果汁、茶飲、咖啡、凍飲、調酒與輕食》,年輕有為的花祥育老師獻花。
    美慧老師:他是花木蘭的弟弟,非常優秀的一位老師。
    花老師:最主要恭喜美慧老師出版新書,祝福活動順利,大家一切順心。

    美慧老師的超級好友陳鈴琴親自獻上超美的捧花,他們家的白胡椒品質非常的好。

    頭號粉絲吳小姐,獻花。

    台中粉絲裕瑾小姐,專程從台中上來參加活動,謝謝妳來。

    銘傳校友,張綺珊老師:
    我們並不是在學校就認識。是因為有一次高雄餐旅學院的活動參觀,而認識了美慧老師。美慧老師的功力最好、最本土的料理教學,在老師手上,發揚光大,非常敬佩。

    接下來介紹這位貴賓,我們都很想每天跟美慧老師在一起,只有他每天都跟美慧老師在一起。天天吃美慧老師做的菜、天天陪伴她,天天陪她逛街,今天還要載她來,大家猜到是誰了嗎?歡迎陳將軍師丈,美慧老師的親密愛人,歡迎乾爹。

    陳將軍師丈:
    想到陪她做第一本書的時候,在我們家的天台上,體會到:當時,出一本書要花100萬,我的位階薪水,卻在全部的設備、食譜照片菜都弄好了,出不起這個費用。對比現在…… (忍不住哭了)

    美慧老師:
    我今天來的路上,特別交代說:「你不准再哭了喔!」每一次的新書發表會,講一講就哭了,應該是感動啦。

    絲絲:將軍乾爹就是一位性情中人,而且百分之百的支持美慧老師,只要美慧老師做什麼,都在背後默默的鼓勵、支持,而且愛她,因為她是他一輩子的親密愛人。

    乾媽好幸福喔!((((((好羨慕喔))))))

    接下來,請乾媽來介紹這本書更多的內容。我曾經聽過一位他是北台灣最有名的總舖師,林明燦阿燦師,辦桌無數,是辦桌天王。

    你們知道嗎?在台灣料理當中、辦桌文化當中,有一個東西是非常厲害的。如果沒有油蔥酥,就不能稱為道地的台灣料理或者台灣的小吃,所以呢,美慧老師在書裡特別撰寫一篇篇章提到。

    Q:為什麼會把肉燥放在重要的篇章裡?
    A:因為肉燥在小吃裡排名第一,必點的一道菜色,在家裡做也很簡單,除了拌飯、拌菜、拌麵,是萬用的醬料。

    Q:建議用什麼肉來做肉燥?
    A:如果你能夠買到頸肩肉的話,那個部位是比較脆,比較好吃的,如果沒有的話,可以用五花肉,記得不能太瘦,太瘦的話沒有油脂,口感就不好,要帶點肥油。還有秘密武器「豬皮」,在熬煮之後,吃起來上下嘴唇會有黏住的感覺,有膠質,才是道地的肉燥。有了好肉汁之後,建議用什麼醬油來做肉燥呢?用壺底油。

    Q:那麼油蔥酥有什麼重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A:我在教台灣小吃的第一堂課,就是教學怎麼炸油蔥酥、熬豬油,和在一起變成豬油蔥。這是很台的味道,沒有油蔥酥就做不出台灣小吃的料理。

    紅蔥頭買回後來先曬過之後,炸起來會更香。橫切時會一圈一圈的散開,碎碎的,切直刀不會散開,切直刀才是比較正確的切法,我會用葵花油來炸。

    豬油是單獨熬的,在熬豬油時要先放水加豬油去熬,油就會變白。熬到淺金黃色就撈起攤平在大盤子裡散熱,起鍋前加點鹽,酥酥脆脆的,有點鹹味比較好吃,如果是深黃色時再撈起顏色更加深,就不會很好看。

    Q:為什麼炸豬油要先加水呢?
    A:加水熬起來比較白,如果豬油先放進鍋子裡頭,在熬的過程會巴鍋,產生焦焦的、顏色黃黃的。那先加水,把水蒸發掉,尤其水蒸發掉留下的是油,熬起來就會白。

    Q:鍋子的選擇有沒有一定要用那一種?火候上的控制?
    A:不要用大火,會容易焦,任何鍋子都可以。

    小吃美味必備的香料
    肉燥好吃又美味的秘訣

    秘訣1
    頸肩肉、胛心肉、豬皮,三種材料缺一不可。
    如果沒有頸肩肉,用五花肉,不能太瘦。

    秘訣2
    純天然釀造的壺底油

    秘訣3
    油蔥酥的重點
    紅蔥頭切直刀紋、紅蔥頭曬太陽去除水分、起鍋前加鹽、油蔥酥炸到淺黃色立即撈起,在盤面上攤開。

    剛剛為什麼提到這些,因為這是小吃基本的元素。另外,也有很多的醬料非常重要,像海山醬-吃蚵仔煎會用到的醬、甜辣醬、當歸酒拿來做類似四神湯、藥燉排骨也可以用,這都是小吃的基本醬料,美慧老師的書上都有教大家怎麼做。

    Q:最速配的小菜是什麼?
    A:炒酸菜、醃點小黃瓜,是一種畫龍點晴,去除油膩。

    書當中有還有分3個篇章,篇篇重點,請大家買書回去研究就對了XD

    1非嚐不可的台味湯粥麵
    2念念不忘的鄉味鹹點心
    3令人難忘的懷舊甜點心

    ------------------------------------------------------------------------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有二道會以口述的方式來示範。

    我們先做香菇肉羹,再教大家怎麼做藥燉排骨。

    美慧老師:首先要先謝謝各位朋友,尤其裕菫、阿貴特別從台中趕過來,還有現場(我最近在練返老還童氣功)政大的朋友們,有發現老師變年輕了嗎?(((有)))希望下一次看到我會變得更年輕,謝謝大家。

    今天老師使用的鍋具是由美亞鍋具所提供,謝謝行銷經理盧美玲(音譯)蒞臨活動現場,贊助抽獎獎項。

    -------------------------------------------------------
    香蕉飴
    昨天先做好了。因為必須先蒸好,放涼,才能夠切塊,裹上玉米粉。這一道食譜,書上寫的清清楚楚,不會失敗的。就不再口述,知道大家都坐很久了,想請大家先品嘗「香蕉飴」。

    完全是照書上步驟,想吃的時候不用到外面尋尋覓覓,自己做就可以了。以前,我公公很愛吃香蕉飴,那時候還不會做,只要在外面看到買回去給公公吃,公公就開心的像個小孩一樣。

    今天準備了4種口味,白色是沾香蕉油的、綠色是加東南亞的斑蘭精、紅色是紅櫻桃、紫-菲律賓烏波(音譯),有點像紫地瓜的顏色。

    ----------------------------------------------

    現在開始來做 「香菇肉羹」。
    蚵仔麵線或肉羹要好吃,湯頭一定要好,才會好吃。所謂高湯:肉湯、骨頭湯、雞湯。我之前教課的時候,有一位學員第一堂課沒有上,在第二堂課時舉手發問:「老師,什麼是高湯?」原來他誤聽了,把高湯(用台語發音)認為成是狗在喝的湯XDD

    香菇肉羹裡的香菇,要泡軟,去乾水分後切絲,記得:香菇一定要炒過、煸過才有香氣、才會好吃,有豬油會更增添香氣,炒到有焦香味的時候可以放進湯鍋裡,筍絲(麻竹筍、綠殼筍都可以)先放進去。

    早上怕時間來不及,已經先抓好2斤的肉羹了。現在來示範怎麼做肉羹,使用的是梅花肉,梅花肉切有點條狀,沾上魚漿(今天用旗魚漿),條狀比較好夾(如果是塊狀,會是圓滾滾的,不好夾)。

    把肉用米酒-去腥、醬油-增加香味、五香粉、蒜泥,讓肉更有味道,抓點太白粉,太濕整個會滑掉不好抓,讓兩者產生黏性,外面賣的比例是5斤的旗魚漿:1斤的肉。我們自己做的話當然要貨真價實一點。

    像我在操作時,在家料理時先把手洗乾淨,因為不喜歡戴手套,沒有手感,尤其肉羹還會再煮過,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手沾點水,抓一小團在手上,看到肉很多,沒關係,自己吃的不要算成本。看老師的手勢怎麼抓肉羹!

    一邊抓的時候,聞到湯頭的香,因為有加了蒜泥。肉羹一碰到水就會分開,不用擔心會黏在一起。

    一般在家裡若是單純做肉羹的話,就滾一鍋開水,把肉羹放下去,滾起來浮在上面就撈起來,瀝乾水分放涼,包起來,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用,肉羹湯、肉羹飯、肉羹麵,隨時變化,可以當戰備食糧。

    滾二滾,很快熟,這時候加調味料:黑龍醬油、加一點鹽巴、糖(用二砂糖比較健康)、先放一部分烏醋比較香(白醋比較酸),滾起來,勾芡,最後加烏醋。

    日本太白粉或是地瓜粉來勾芡,較不會反水(音譯)。反水的意思是:剛開始是稠稠的,吃完就水水的樣子。

    起鍋前加美慧老師最愛的白胡椒,百分之百的胡椒粉會化開,如果白胡椒不純的話,會結成顆粒狀。

    *************************************
    「藥燉排骨」
    今天買的是軟排,沒有川燙。
    藥材最重要,照著食譜上的材料包到中藥行去配,一包50元。

    滾起來的時候,放點冰糖比較有層次,加鹽巴調味。

    美慧老師試味道,覺得似乎不太夠,請瑋翔主廚幫忙確認一下味道,乾女兒倩倩也來試味道,看得絲絲也喝一口,說:「乾媽,味道夠XD」

    加一瓶當歸酒(用芙月米酒浸泡半個月一個月來使用),不是只放當師,還有川芎、桂枝、黃耆等。

    加了酒之後,更香。

    *************************************
    【QA時間】

    Q:台灣北、中、南部,肉羹有地域性的分別嗎?
    A:我是中部人,到台北念書時在銘傳附近吃飯,看到北部的
    肉羹都白白,不太好吃的感覺,而中部口味會加點醬油,
    有醬色(琥珀色),看起來也比較好吃。

    Q:煉豬油時,水跟豬油要先後放嗎?
    A:一起放,再開火去煉豬油就可以。不要把豬油下鍋後了才
    想到美慧老師說要放水,千萬不能這時候加水,會油爆。

    Q:白胡椒粉去那裡買?
    A:在民生西路403號。(絲絲:是白胡椒的信徒,美慧老師的
    生命中不能沒有白胡椒XD)

    Q:魚漿去那裡買?買那一種魚漿?
    A:萬華的三水市場-大豐魚丸店。它的旗魚漿非常的棒!

    Q:因為健康的問題,魯肉飯不想放肥肉怎麼辦?
    A:因為不油就不好吃了,建議不要做XD

    Q:我曾經做過饅頭,可是一打開來就塌下來,為什麼?
    A:包子、饅頭打開來是膨塞塞對不對,緊接著就消風了,這
    就是「熱脹冷縮」。例如35分鐘時間到了,不要掀開蓋
    子,讓溫度自然下降3-5分鐘,不要立刻接觸冷空氣就不會
    有貓下去。

    Q:加肉燥的豬皮很難煮,豬皮需要先煮嗎?
    A:豬皮買回來要先川燙,才好切丁,跟著一起熬,因為至少
    要熬1.5-2個小時,豬皮會在肉燥裡化開,這樣才會好吃,
    夠濃郁。不需要分開,一起煮就行了!

    Q:豬皮與肉燥的比例是?
    A:肉燥1斤的話,豬皮一小張(約B5大小)就可以。

    Q:請問老師,蜜芋頭怎麼煮才能入味?
    A:不要燜。前15分鐘不要蓋鍋蓋,15分鐘後加糖後熄火至少
    25分鐘,甜分會滲進去芋頭裡。

    注意:不燜的時候不要蓋鍋蓋;只有要燜的時候才蓋鍋蓋。

    現場有好朋友的小孩,很大方,上次活動當小記者訪問我,很優秀、很大方的孩。
    絲絲:請問陳小朋友,有什麼話想對美慧老師說:「我想吃吃看料理」XDDD

    絲絲插播
    剛剛有位媽媽要發問,麥克風遞過去時,媽媽說我只是想問:「絲絲妳有要訂婚嗎?」我說,當然沒有,我沒有要訂婚,剛剛只是在開玩笑XDD

    Q:香蕉飴的問題,食譜寫地瓜粉,外面有的用樹薯粉,二者
    可以通用嗎?
    A:可以通用。要用純的地瓜粉,樹薯粉其實是台灣早期的太
    白粉,很Q。
    400公克的粉,用5杯水,3.5杯煮開,1.5杯與粉拌勻成粉
    漿,照著食譜上作法就不會失敗了。

    Q:勾芡的時候,如果用蓮藕粉替代可以嗎?比例怎麼調整?
    A:OK。要用多一點,因為價錢比較貴XD

    Q:有關孕婦可以吃藥燉排骨嗎?有什麼禁忌的藥材嗎?
    A:可以吃。孕婦不要吃到薏仁就可以,其他藥材都是補身體
    的。

    Q:魚漿與肉羹的比例?
    A:美慧肉羹是1:1或2:1。外面可能是5:1到6:1。

    Q:請問香蕉飴的糖也是用二砂嗎?
    A:沒有關係,因為煮的時候會融掉。香蕉油在雜貨店買得
    到。

    Q:請問怎麼上老師的課?
    A:可以到「中正、萬華、信義、內湖」的社區大學報名。現
    在萬華、內湖社大還有名額,其他都額滿了。

    Q:請問老師,上次看您在電視上示範「五香肉捲」,照著做
    的肉卻散開了,為什麼呢?
    A:這是福建漳州的家鄉菜。這問題是關於餡料,肉捲皮包起來時一定要超過它肉捲本身,炸的時候,開口朝下,碰到熱就自動黏合了,如果開口朝上就會開開。

    Q:香菇肉羹可以放扁魚酥嗎?
    A:可以。呷佳好XD

    Q:如果不吃香菜可以不要放嗎?
    A:當然可以。依個人口味決定的。

    Q:介紹一本坐月子餐的書?
    A:「健康漂亮做月子」在2008年跟柯俊年老師、孫萍老師合
    著的。

    Q:五柳雞怎麼做比較好吃?
    A:酸酸甜甜辣辣的,有糖、醋、醬油、水、拍個辣椒,讓它
    有個酸甜味道。五柳可以放香菇絲、洋蔥絲、蘿蔔絲、木
    耳絲等,材料熟成之後,再放入醬料,淋在上面,呈現酸
    酸甜甜辣辣的五柳雞。有點像士林夜市的花枝羹也是酸酸
    甜甜辣辣的。

    *********************
    現場出現一位地中海料理界男神之稱的馬可老師,謝長勝師傅,專攻西餐。也是澳洲橄欖油食在呼品牌代言人,帶來了澳洲樂壩黑櫻桃香醋,提供大家來抽獎唷。馬可老師這麼晚來,請跟大家說說話。

    馬可老師:
    大家午安,很不好意思這麼晚才趕到,剛剛被一些廚藝課程拖住了,千辛萬苦的把學員放掉,衝過來。其實原本一開始就要到場的,尤其今天的活動,美慧老師的學生、粉絲一定很多,好康也要一波接一波,跟絲絲說一定要拿食在呼的產品來抽獎。

    *******************

    在抽獎之前,要鄭重的感謝「美亞鍋具」,美慧老師是台灣區唯一的示範老師。感謝行銷經理盧美玲、直營主任Lili到現場來,謝謝你們贊助這麼好的鍋具。

    大家好,美慧老師跟美亞鍋具有著很深很深的緣份。我自己接觸鍋具業很長一段時間,美亞鍋具的材質真的是很棒,

    第一特獎20公分的鍋子,在美國其實有非常悠久的一段歷史。這個是陽極處理,而且是鍛造。鍋具後面有一層銅包的設計讓消費者更方便,然後快速導熱,重點是更省能源瓦斯,鍋具永遠都是保持漂漂亮亮的,透過美慧老師精彩的料理,推薦給所有的朋友,謝謝。(百貨專櫃的售價是3300元 )

    第二個是30公分的炒鍋。裡面有圈圈的設計,第一個重點是能夠省去30-50%的熱量,第二個在不沾鍋的使用上更方便、更耐磨。

    第三個是牛奶鍋,在鍋子後面有做一個不銹鋼的導磁板,這個導磁板完全不挑爐,所有的爐具都可以使用。

    第四個是英國品牌的木柄鍋鏟,是非常知名的料理工具。更方便、更順手,也不會傷鍋身。

    我們從最大獎開始抽,第一,我們不是尾牙餐會;第二,在抽獎箱發票一樣多的時候,是最公平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抽到大獎。

    抽到第一特獎感言
    雅容:太開心了,吃得又好飽^_^ (心想事成)

    本場買書的獎品是黑龍醬油、玫瑰鹽,今天老闆也有來。先謝謝老闆!

    我公司名稱是硒鍺先生生物有限科技公司,目前產品是硒鍺米、硒鍺阿里山茶、玫瑰鹽等。硒跟鍺在一起,有超級的效果,大家可以上網查詢,謝謝。

    也要謝謝黑龍公司-三鷹食品的蔡主任:
    黑龍蔭油在嘉義民雄,到現在是73年的時間了。只要是黑龍的產品,完全沒有添加防腐劑的。

    「黑龍零添加薄鹽黑豆蔭油」特別的地方在於,第一,他沒有添加小麥,不會有麩質過敏的問題;第二,含鹽量為12%以下,非以氯化鉀化替;第三,由100%黑豆經過古法120天日曝月露所釀造出之黑豆壺底醬汁調製;第四,無糖,連腎臟代謝較不好的人也可以使用,不用擔心。

    如果沒有贊助廠商的支持,大家也沒有辦法拿到這麼好的贈品,謝謝廠商!

    -------------------------------------------

    『食譜』


    【香菇肉羹】

    份量:約10碗 保存方式:現做現吃

    材料:
    A梅花肉半斤、魚漿1斤、乾香菇8朵、筍絲半斤、蒜末1大匙、雞高湯3000㏄
    B地瓜粉半杯、水1杯
    C香菜適量

    調味料:
    A醬油2大匙、二砂糖1/2小匙、蒜泥1/4小匙、五香粉1/4小匙、太白粉1大匙
    B醬油2大匙、鹽1大匙、味精1大匙、二砂糖2大匙、白胡椒粉少許、香油少許、
    烏醋1大匙
    C烏醋適量、白胡椒粉適量

    作法:
    1梅花肉切小條,加入調味料A拌勻,醃10分鐘至入味,再與魚
    漿充分攪拌均勻,即為肉羹餡。
    2乾香菇泡軟擠乾後切絲,放入油鍋中,以小火炒香。
    3鍋中加高湯煮沸,放入香菇絲、筍絲、蒜末,以中火煮10分
    鐘後,加入調味料B拌勻。
    4雙手沾上清水後抓取肉羹餡,以右手剝出一條條肉羹餡入高
    湯中。
    5續以中火煮至肉羹浮起,再以材料B調勻為地瓜粉水勾芡,煮
    滾後熄火,盛入碗中,加入少許調味料C,撒上香菜即可。

    【小吃美味技】
    ‧做肉羹前雙手先沾水,取肉羹餡時較好抓取。

    .肉羹可以一次多做些,冷卻後依每次使用量分裝小袋,可冷
    凍保存半個月。不過要保存的肉羹必須另燒一鍋沸水煮熟,
    再撈出瀝乾放涼。
    .肉羹湯也可與油麵、米粉、冬粉、河粉、白飯搭配,做為主
    食食用。

    【藥燉排骨】
    份量:約4碗 保存方式:冷藏2天
    材料:
    梅花排1斤、熟地1兩、當歸5錢、川芎5錢、枸杞5錢、桂枝5錢、水3000㏄
    調味料:鹽1小匙、冰糖1大匙、當歸酒少許
    作法:
    1將所有材料放入湯鍋中煮沸,轉小火加蓋燉約1個半小時,加入鹽、冰糖拌勻,盛入碗中,滴入當歸酒即可。

    【小吃美味技】
    .當歸酒可用「芙月米酒」或米酒頭替代。
    .排骨建議用帶有厚實豬肉的尾冬骨部位或肉多軟嫩的梅花排,煮出來的湯
    才不會太澀,購買時可先請肉販幫忙剁塊。

    【香蕉飴】

    份量:約10人份 保存方式:冷藏1天(當天冰涼風味最佳)
    材料:
    A地瓜粉400公克、香蕉油1小匙、細砂糖300公克、水5杯
    B玉米粉1/2杯
    作法:
    1取1又1/2杯水與地瓜粉拌勻成粉漿,加入香蕉油拌勻,備用。
    2將剩餘3又1/2杯水煮沸,加細砂糖煮滾至糖溶化,倒入作法1粉漿中快速攪拌成糊狀。
    3將粉糊倒入方形容器內,重敲桌面敲出空氣,放入蒸鍋,以中火蒸20分鐘至熟且凝固,放涼。
    4將玉米粉鋪在桌面上,將放涼的香蕉飴取出,表面抹上玉米粉。
    5將香蕉飴切塊,切口處沾裹上玉米粉,即可食用。

    【小吃美味技】
    .作法2若無法拌到呈現糊狀,可用隔水加熱的方式,拌至無顆粒的糊狀。
    .香蕉飴表面先沾玉米粉防止互相沾黏。切香蕉飴時可先於刀上抹少許油,
    以防沾黏。
    .香蕉油味道重,不可加太多;香蕉油很容易揮發,使用完畢後一定要立刻
    蓋上蓋子。
    .可加入斑蘭精呈現綠色,有淡淡的斑蘭味,東南亞商店可以買到。
    .也可加芋香精、草莓精或櫻桃精,各會呈現不同色澤,這些材料烘焙材料
    行可以買到。

    縮網址
    https://goo.gl/a9owtg
    原始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相簿來源自絲人空間,感謝攝影師閃亮亮的拍攝。

    //////////////////////////////////////////////////////////

    第一次領略到人氣料理名師的風采,非常敬佩!看的津津有味,看著看著活動就結束,時間你也太快了吧!(意猶未盡)

    在週末的時間重溫一次,寫了文字記錄。

    若美慧老師有機會看到的話,可否解答來不及在活動中提問的小問題嗎?

    Q:滷焢肉,有什麼藏私的小秘訣?謝謝老師

    林美慧
    美慧食府-「廚藝教室、年菜、養身雞湯、滷味、牛軋糖」
    邦聯文化出版社
    潘瑋翔 Pan Fly's Culinary Art
    絲人空間(李絲絲)

    #料理名師的台灣小吃教科書100道精心鑽研的私房配方
    #林美慧
    #邦聯文化出版社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https://www.facebook.com/lisa.tsai.1217/posts/10214000323712993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pixnet link
    http://purplelisa.pixnet.net/blog/post/4531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