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雄道路寬度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道路寬度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道路寬度查詢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年新通的路,竟然沒有合格人行道!實在說不過去!😤 👉自由路、復興路4/30打通 👉車道過寬超出中央規範 👉未依中央規範設置淨寬達標的人行道 👉交通局應於工程前加強把關 自由復興打通貫穿南北高雄,是高雄一大盛事,但民眾卻發現,人行道窄處淨寬竟然僅約60公分,如果要推輪椅或嬰兒車,根本難以通行!😢...
高雄道路寬度查詢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新通的路,竟然沒有合格人行道!實在說不過去!😤
👉自由路、復興路4/30打通
👉車道過寬超出中央規範
👉未依中央規範設置淨寬達標的人行道
👉交通局應於工程前加強把關
自由復興打通貫穿南北高雄,是高雄一大盛事,但民眾卻發現,人行道窄處淨寬竟然僅約60公分,如果要推輪椅或嬰兒車,根本難以通行!😢
我查詢路型資料發現,這條路在2015年核定時,根本就「沒有人行道」,我們所看到很窄的 #人行道,其實只是 #設施帶,用來放置號誌桿、路燈桿等設施,給行人走只是 #附加功能 而已。🙄
為什麼沒有人行道?市府說,前後銜接路段沒有人行道,為了 #銜接路型一致,所以不設置人行道。但如果過去沒有人行道,銜接的新路就沒有人行道,那根本就無法改善行人環境,要「打破慣性、才能進步」,新闢道路設置人行道,舊路修建時再跟進補上,才是正確的觀念!
而且,2018年時,交通部已經修訂「公路路線設計規範」,當中明訂市區道路應評估設置人行道,且連續淨空間不得小於1.5公尺,至於車道,快車道3m即可,混合車道則宜為3.5m-5m。但打通路段的雙向雙車道中,內側快車道寬3.25m,外側混合車道5.75m,顯然過寬,把車道瘦身省下來的空間拿來做人行道,其實綽綽有餘!(圖見留言)
各工程單位的路型設計,原則上都應經過高雄市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審查,我要求,雙向雙車道以上之新路,應以設置寬度符合規範的人行道為原則,交通局應於道安會報中依照公路路線設計規範提出專業意見。
我也請交通局回頭盤點,看看已通過道安會報、但還沒施工的設計是否有不符規範之處,如果有,盡可能在施工前進行改正,跟上最新標準,保障行人路權!✊
時任交通局長鄭永祥答詢認為這個觀念「完全可以接受」,新闢道路、路型重建時,希望人行道一定要劃出來,車道寬度縮減也有助於減少超速肇事的危險性,會往這個方向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