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雄火車站遷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雄火車站遷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火車站遷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火車站遷移產品中有18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看到高雄火車站遷移回原址的新聞,突然想到我十多年前有去拍過遷移的高雄車站。 這十多年來高雄的變化真的很大。...

高雄火車站遷移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8:21:23

【高雄驛】210821 我覺得高雄車站的前傳我就不要廢話了~~ 因為舊打狗(今哈瑪星)的發展到1930年代已經逐漸飽和,1936年高雄州提出「大高雄都市計畫」,內容包括將高雄市定位為軍需工業為耀的重工業都市、規劃新的棋盤狀街道、以環狀鐵路(今臨港線)最為市區界線,以及在新市鎮設置一座新的高雄車站...

高雄火車站遷移 在 跟著秉立一起喝咖啡吃美食?高雄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48:06

《滑➡️想看更多丸叁美食》 | 新興區 丸叁食伍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秉立一樣的困擾,每到放假的時候總是在想,起床後的第一餐要吃什麼?想出門晃晃又怕天氣熱有冷氣的店家內用人潮滿滿,下雨天又怕淋的全身溼答答的,好像只有我才那麼懶吧⋯⋯ 這天睡醒後的第一餐,也是政府宣佈開放內用後秉立唯一內用的第...

  • 高雄火車站遷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6 21:54:09
    有 206 人按讚

    今天看到高雄火車站遷移回原址的新聞,突然想到我十多年前有去拍過遷移的高雄車站。

    這十多年來高雄的變化真的很大。

  • 高雄火車站遷移 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18:40:58
    有 1,344 人按讚

    #高雄驛起飛
    #高雄車站正式定位
    #高雄願景館座落儀式

    高雄火車站主體建於1941年,因形似皇帝帽,被暱稱帝冠式建築、帝冠車站,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2002年以特殊總掘工法往東南向遷移並改造成願景館。

    如今隨著鐵路地下化的完工及中博高架橋拆除,高雄車站主體遷移19年後,終於在今天正式定位。

    阿洳今天也出席座落儀式,與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 陳其邁 Chen Chi-Mai 市長;還有歷屆的高雄市長 陳菊(花媽) 院長、前高雄市長 #葉菊蘭、前代理市長 #許立明 ,跟各位議員夥伴與立委們 一起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前高雄市長,也是現任的駐日大使 謝長廷雖然不克前來,但也透過影片致意,一起見證高雄車站的轉變。

    相隔19年、承載過去高雄歷史記憶的高雄車站回到城市中軸線,未來將成為高雄新的地標、新門戶。

    #高雄新的里程碑

    -
    管碧玲 (kuanbiling)
    李昆澤
    邱志偉
    高雄小金剛許智傑
    李雅慧 高雄市議員
    姐姐的行動力 李喬如
    李柏毅 高雄市議員
    黃文益 高雄市議員
    高雄市動保議員 黃秋媖
    陳慧文 高雄市議員
    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
    邱俊憲 高雄市議員

  • 高雄火車站遷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16:08:02
    有 432 人按讚

    高雄驛前願景館終返城市中軸 今天開放供預約的民眾近距離參觀工地

    今天上午高雄驛遷回「座落典禮」承蒙蔡總統親臨主持,歷任市長一併聚首,見証這項工程歷經19年,兩度遷移終於回到原址的中軸線上。今天是高雄人辦喜事的大日子,我高雄,我驕傲!

    為了讓市民有機會觀覽工地實況,今天09/26下午起到晚上,開放一天,高雄驛由市府工務局及策展單位事先採網路預約方式,分6梯次,由專人導覽説明以開放民眾參觀;我們有安排專人導覽,很多家長帶著小孩老老少少一起來參觀這個優美建築的結構,以及它如何穿著溜冰鞋滑動到它現在位於城市中軸的位置上;限於疫情時期,無法接待所有的市民親臨工地現場參觀;實在很抱歉;但是我們在現場看到市民參觀投入的狀況,著實令人很感動;再著,我們也會陸續將高雄驛遷回的工程縮時攝影,公布在YouTube,供所有的市民朋友們觀覽。

    曾於台鐵局高雄站擔任播音員的王曼霞女士,或是感悟最深,高雄驛是她奉獻了一輩子青春年華的職場,也是她以聲音陪伴著無數旅客,經歷悲歡離合的所在,今天上午「座落儀式」上她短短十幾秒的播音,彷彿將我們拉進了時光隧道,帶我們夢回昔日的高雄,重溫年少的某種情懷念想;2002年3月28日發出高雄站末班車的高雄車站陳文川前站長,今天特別盛裝前來參與,好似揭開他的記憶匣子,他熱情地述說起沒有高鐵、沒有捷運的那個年代,高雄火車站是許多人返鄉之路的必經節點,言語之間滿是自豪,那飛揚的神色,瞬間也映亮了旁人心中深藏的某段回憶,關於車站、關於往昔。

    老一輩高雄人的成長,離不開高雄驛,出外求學、打拼,暫別的家鄉印象,總以火車站作結,高雄人出走,心心念念的家門是她;高雄人返家,繞不開的家門,總歸還是她,1941年完工啟用後,見證了高雄走過日據時代、光復初期、工業城市起飛的一甲子歲月,而後在2002年8月,配合鐵路地下化計畫工程而搬遷,高雄人,自是忘不了她。

    我們這一輩人,總有一份情懷,想為年輕人守住些什麼,也還有一份使命,想為年輕人積攢些什麼,所以我們保存了高雄驛的帝冠式建築,走過19個年頭,這個承諾總算是兌現了,沒有讓老一輩的高雄人失望,也沒有讓年輕的高雄孩子們失望,也給予許多市民回顧人生美好片段的慰藉,高雄驛已經化身為高雄願景館,它是「城市客廳」,也是「時間穿堂」,同時,她就是「高雄人的集體記憶」。

    #高雄驛起飛_高雄一起飛
    #高雄願景館遷移工程縮時攝影 https://youtu.be/Nl52KzubMT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