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達模型大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達模型大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達模型大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ddie Tam 譚新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電影《十二夜》金句: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 文章日期:2021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這場COVID大流行已困擾全球超過一年,確診人數已近1.5億,死亡人數更已超過了300萬。因為COVID具高度傳染性,所以前所未有地,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疫情前無法想像,可形容為嚴重影響個人自由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MR.JOE HOBBY.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SUS x GUNDAM 聯名產品大全配:http://bit.ly/3p7zwNf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80 GUNDAM Edition 帶給你終極致勝的遊戲體驗 🤙NVIDIA Reflex 提供終極競爭優勢。最低延遲、最佳反應速度。享受由 GeFor...
-
高達模型大全 在 MR.JOE HOBBY.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22 19:00:11⚡️ASUS x GUNDAM 聯名產品大全配:http://bit.ly/3p7zwNf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80 GUNDAM Edition
帶給你終極致勝的遊戲體驗
🤙NVIDIA Reflex 提供終極競爭優勢。最低延遲、最佳反應速度。享受由 GeForce RTX™ 30 系列 GPU 與 NVIDIA® G-SYNC® 顯示器帶來的強大效能。讓你以更快的速度鎖定目標、做出更為敏捷的反應、提高瞄準時的精準度。
⚡️NVIDIA Reflex 了解更多: https://www.nvidia.com/zh-tw/geforce/...
#NVIDIAReflex #FramesWinGames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goo.gl/kLAr8A
👾線上模型課程►https://bit.ly/3e5tnM9
👽實體教室課程►https://goo.gl/gnMg3J
💙按讚我們的Facebook專頁►https://goo.gl/1GVFUv
🔶追蹤我們的IG專頁►https://goo.gl/N6u63a
💝更多模型玩具購買►https://goo.gl/3RGY1R
更多影片:
🔥模型救援隊 - 青眼究極龍雕塑!!:https://reurl.cc/k09R4b
⚡改造系列:https://reurl.cc/3LyvDR
⚡玩具開箱:https://reurl.cc/LdeRdx
⚡模型直直撞:https://reurl.cc/GrgWmd
⚡模型救援隊:https://reurl.cc/e8Q1Wb
⚡工具系列:https://reurl.cc/v1GV7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任何工商媒體、贊助諮詢及合作的需求
🔶請聯繫經紀人智哥:ap@faces.tw
配樂:http://www.epidemicsound.com
拍攝器材:Sony A7S3、Canon 5D3、GoPro Hero 7 Black、sony a6400
收音器材:ZOOM H6、RODE VideoMicro
#鋼彈主機 #喬老師 -
高達模型大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1-16 08:00:00油麻地果欄Yau Ma Tei Wholesale Fruit Market常簡稱作「果欄」,是香港主要水果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油麻地,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果欄的雛形建於1913年,前身是九龍一處傳統墟市,「果欄」是珠三角一帶對水果批發市場的俗稱。經營的商鋪初期只以草棚搭成,直到1920年代至1930年代,香港政府才開始批地讓欄商興建固定樓房,多幢一、二層高的磚石建築逐漸組成今貌,至今尚可見到不少具戰前特色的裝潢。最初渡船街、窩打老道一帶賣雞、鴨等家禽,東莞街賣菜,而後面是九龍魚市場,果欄的面積比現在小得多,只佔新填地街一帶,而果欄並非只賣生果,主要是賣蔬菜,只有如「福和果菜欄」、「秀和欄」和「大益欄」等幾個大型的果菜欄,直到1965年6月1日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啟用及1974年11月1日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啟用雞欄和菜欄搬遷後,才全部變成果欄。戰後建成的石龍街一帶果欄,由於當時檔主共同聘用同一間建築公司,所以於1952年建成的16個果欄外觀十分相似,地面前端是上落貨物區,欄內存放較遲交收的生果,而樓上多數是用作焗蕉的蕉房或雪房,近年才加裝升降機方便存放生果。1990年,果欄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於2009年12月18日改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油麻地果欄長期以來都是香港和九龍市區的水果批發集散地,現時有二百多戶批發商,處理全港近八成的批發水果。欄商以東莞人為主,同鄉互相介紹來港工作,早年人數比例高達八成,街道如「東莞街」及「石龍街」(取自東莞石龍鎮)也是因此而命名。油麻地果欄日常運作集中在晚上進行,噪音對鄰近居民造成滋擾,而手推車佔用路面又造成嚴重交通阻塞。香港政府早於1969年已計劃重置油麻地果欄,但一直未能落實執行。到了1990年,政府計劃將油麻地果欄遷往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一期,其後因1991年簽訂的《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為進行西九龍填海計劃供興建西九龍快速公路往返赤鱲角新機場而擱置,其後政府又計劃將果欄遷往將於1997年年底落成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可容納蔬菜、蛋品、魚產、活家禽和鮮果五個行業的綜合批發市場,但有關批發業界一致強烈反對。油麻地果欄其後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規劃署在1999年設計了「油麻地市區重建概念模型」,規劃整個油麻地的發展,將果欄變作特色休憩公園。2000至2001年香港政府再為遷置油麻地果欄尋找其他選址,但鮮果批發業界表示不願意搬離市區,希望原址經營,而所有可供考慮的土地均不適用。2007年食物及衛生局向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提出在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的部分範圍預留土地,興建一個專屬的鮮果批發市場,用以遷置果欄之用。通過油尖旺區議會轄下「關注油麻地果欄工作小組」,鮮果欄商代表表示願意有條件搬遷,其中主要的條件是將來香港全部的鮮果批發,必須集中在新市場進行。政府以自由市場政策不宜幹預市場運作模式為由而作出拒絕。
高達模型大全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電影《十二夜》金句: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
文章日期:2021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這場COVID大流行已困擾全球超過一年,確診人數已近1.5億,死亡人數更已超過了300萬。因為COVID具高度傳染性,所以前所未有地,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疫情前無法想像,可形容為嚴重影響個人自由的所謂「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制聚會人數和時間,情况嚴峻的時候,甚至戒嚴和封城,國際旅遊更接近全面停頓!
過去一年多,我們恍如生活在一套反烏托邦科幻災難電影中,生活模式出現巨大變化,口罩已成為法律下的必需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簡稱WFH)已成為很多工作崗位的一部分,連學生都同樣在家上學。夜生活更早已變成遙遠矇矓的記憶,連上電影院這個百年人民習慣都已瀕臨「絕種」。近日在Netflix上,見到電影中所有人不戴口罩、自由聚會時,反而有種不現實,或者在看歷史紀錄片的感覺!
疫情持續逾年 生活模式變化大
全人類的寄望是科學,希望能盡快成功發展出有效疫苗,各國領袖告訴我們,到時就可回復到從前的「正常」生活。慶幸皇天不負有心人,全球各地科學家們全力以赴,破紀錄地不到一年已研發出多種不同技術的疫苗,並且開始為數以億計的人民接種。
漫長黑暗的隧道,終於出現一點曙光!但這是隧道盡頭的陽光,還是迎頭而來的火車頭燈光?美國人永遠最樂觀,雖然死亡人數已恐怖地逼近60萬,比二次世界大戰加越戰加韓戰還要多,但隨着加速接種疫苗,經濟重開的步伐也在加快,有些傳媒更自我安慰式宣布美國治疫反超前中國,已取得勝利。中國總確診才10萬不到,死亡人數不到5000,美國勝利?有點誇張無稽吧!
美國人特性就是什麼都不管,非常愛國,所以永遠偏頗、永遠雙標、永遠扮作樂觀、永遠虛偽,最擅長「Do bad, feel good, and say GREAT!」 短期內這種超樂觀態度,加上無限QE和數萬億財政刺激,對經濟反彈確有幫助,股市就更不用說,不斷創新高,直到今周才稍為歇息。
中國短命牛市 無助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
中國內部經濟早已重開,內地飛機乘客量已超越疫情前高位,第一季度GDP增長了破紀錄的18.3%,但仍稍遜部分人預期。中國更不接受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對全球央行的(越權)建議,不用擔心通脹,過早收水反而不美。中國反而決定對着幹,採取逆周期貨幣政策,提前收水,但又沒有財政上減稅作平衝;再加上嚴打幾乎所有所謂互聯網平台企業,中國股市又再次成功打造又一個短命的牛市,對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發展健康資本市場,中國科技龍頭走出國際跟美國Big Tech的競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大業,則毫無幫助。
不過,大流行是否真的會很快就成為過去呢?我們當然都希望盡快從這場噩夢中醒過來,我已完成兩次疫苗注射,除保護個人和家人健康外,亦在期盼關口重開,可以再次出外旅遊。
但不幸這個美夢有3個相關的大問題,第一就是始終疫苗產量有限,不可能馬上替全球78億人同時接種,今年內如全球接種人數接近20億,已非常不錯。第二個問題是發達國家異常自私,違反人道,超越種族滅絕的缺德囤積疫苗行為。「Charity starts at home」,先照顧自己人,無可厚非,但有必要訂購自己國家人口比例4至5倍的疫苗,導致發展中國家無法訂購嗎?發達國家中,平均25%的成年人已接種了最少一次疫苗,美國更已超過一半,但在近100個貧窮國家,500人之中,不到1個人曾接種疫苗!
早前美國曾召開所謂「四方安全對話」(QUAD,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峰會,又是討論如何對抗中國崛起,唯一稍為正面的結論是計劃在兩年內,為亞洲提供10億劑疫苗,主要倚靠印度號稱全球最大的疫苗產能。但會後不到兩周,印度疫情轉趨嚴峻,宣布馬上停止所有疫苗出口,即刻打了美國嘴巴!
西方食相這麼難看,真的難為他們還好意思指控中國願意跟全球分享疫苗的偉大人道救援行動(至今超過7000萬劑,送到超過60個國家,遠比世衛領導的COVAX計劃為多),為別有居心的所謂「疫苗外交」。這個指控比誣告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更荒謬,更暴露西方自己的醜陋?
西方囤積疫苗 增「病毒變異」機率
西方的殘忍和自私,更間接導致第三個問題,就是病毒的變異。病毒不算是正式的生命,只是一堆雜亂的RNA,唯一目的是攻入宿主身體,倚靠宿主細胞替它不停複製病毒。過程經常「出錯」,這些錯誤成為所謂的「病毒變異」。愈多人受到感染,就愈多出現變異的機率。所以當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得不到足夠疫苗,一旦出現大爆發,肯定亦將出現多種變種病毒。不是每個變異都一定重要,但某些變異可令病毒變得更致命,有些則可提升病毒傳染度。
不幸COVID病毒正朝着最不好的方向變異,近月出現的主要變異病毒株,如英國、巴西和南非的,傳染度比原來(原種R0已高達5至6)的高出50%至70%,但致命率又完全沒有降低,甚至更上升了一點。大家可能有錯覺致命率上升比傳染度上升更嚴重,但其實相反,英國傳染病專家的研究顯示,假如致命率上升50%,總死亡人數亦將上升50%,是線性關係,但假如傳染度上升50%,總死亡人數將上升非常恐怖的10倍,是個exponential的關係!
我不是專家,亦不清楚此疫情預測模型的假設,但邏輯上似乎有點問題。假如某地方毫無社交隔離政策,採取所謂群體免疫的自由政策(瑞典之前接近,但已改變),同時假設沒有疫苗,那麼理論上,傳染度更高的變種病毒,將更快感染大量人,直至到達群體免疫臨界點,如R0是8,即約87.5%。但到最後,如IFR仍維持在約1.5%,那麼總死亡人數只應比原來R0是5,臨界點為80%的原種病毒略高,不可能是10倍吧!
所以此恐怖預測,肯定有很多有關社交隔離措施的假設,或者亦包含一些醫療系統因面臨太多疫症而崩潰,死亡率飈升的假設,亦可能是針對某個時間點的預測。
只看美英新聞 或有錯覺全球疫情好轉
很多人整天看美英新聞,可能有錯覺全球疫情正在好轉,幸而近日連香港疫情也在改善,但如果大家看清楚全球情况,不幸地其實疫情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尤其印度、巴西,正在加速惡化。今年1月後,美英等原來重災區開始接種疫苗,所以全球每日確診人數曾大幅跌至40萬不到,但最近的7天平均確診人數已超越1月高位,升至78萬,更無減速迹象。死亡稍為滯後,7天平均死亡人數已反彈至約1.2萬,仍未超越1月底的約1.4萬。未來數周非常關鍵,將證明專家的恐怖預測會否成真,確診宗數和死亡人數加速上升,打破之前所有紀錄。
此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不止影響疫情嚴重地區,亦關乎接種疫苗率相對高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和現在活在非常清潔和安全「氣泡」內的中國。因為根據研究,現在可算第一代的疫苗,對變種病毒的防禦有效性,比對原種的低很多,即使輝瑞(Pfizer)及BioNTech,對原種有效率高近95%,但對南非變種的有效率大降90%,即只約完全不及格的10%。近日美國白宮首席防疫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和輝瑞CEO,已呼籲所有人未來將需要每年接種新調製的「booster shot」。
明顯COVID已由本希望是一次過的「大流行」(pandemic),演變成長期的風土病(endemic),但又同時仍然是大流行!更差的是最初時,很多專家認為COVID的變異速度比感冒慢,所以較容易控制疫情,但現在證明不是,變異速度絕對算快,且比想像中更快「擊敗」疫苗,甚至能避過以為最準確的PCR測試,愈來愈長的隔離期,連21天都可能不足夠!COVID病毒有點季節性,但不算明顯,去年夏天,北半球的疫情仍非常嚴重。
不少人料已戒掉「旅遊毒癮」
最後,人類仍需繼續生活下去,無論多麼不想,但仍須接受現實。我承認大部分人已感受「疫情疲勞」,症狀類似創傷後壓力症(PTSD),有種豁出去,不管一切後果,想回復原來生活模式的衝動。我相信部分回歸正常生活,包括旅遊是有可能的,但回復100%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如果有50%已不錯。商務旅遊肯定減少最少一半,個人旅遊的頻率較具爭議性,有多少人將成為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信仰者,變得更崇尚及時行樂?但又有多少人明白到COVID的出現,或是地球反擊戰的一部分,提醒我們不應罔顧地球健康,高碳排放生活模式導致全球暖化,飛行旅遊的「罪孳」尤其深重,因此醒覺而減少旅遊?另外,不少人可能亦享受較休閒、更健康,較少飛來飛去的生活。
即使有了疫苗,亦不見得全部人積極搶先接種,部分原因是仍未通關。但我認為亦有不少人已成功戒掉「旅遊毒癮」,似乎回答了電影《十二夜》內的金句問題:「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唔可以係屋企瞓覺?」
我們的祖先,可能不到三代前,絕大部分從未坐過飛機,可能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國家,甚至自己的城市或農村。他們的生活質素,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真的比現代人低很多?莫講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互聯網,都有智能手機,不用是諸葛亮,都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即使到處旅遊,大部分人不也只是在低頭望手機?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9118362905&issue=20210423
高達模型大全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渾水:一次性貶值的貨幣操作(上)
十一月初,除了香港人所關注的宣誓風波和人大釋法事件外,地球另一端發生了一個關鍵的貨幣操作,就是埃及鎊宣布跟美元脫鉤。埃及鎊將會進行一次性貶值,幅度高達 46%。同樣地,2014 年委內瑞拉也是因為一些老套原因,例如政治不穩、外債到期、經濟不振等,同樣地容許了自由匯價操作,結果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單日貶了 89%。
大概我有興趣的東西都太離地,所以未必會有香港媒體跟進。我想講的是,當外匯系統的負荷去到極點,例如實行固定匯率的國家無法再支持本國貨幣,央行就要考慮一個政策決動,就係「頂」還是「唔頂」。「頂」即係繼續去燒央行的外匯儲備,當中要盤算一下外匯儲備的多少;「唔頂」即是放棄控制匯率,讓匯價自由浮動,很多時就是造成一次性貶值。
「唔頂」之後的結果,很視乎國家的宏觀貨幣政策。經濟學有三元悖論(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是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這三個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這個悖論是來自 Robert A. Mundell,他跟 J.Marcus Fleming 在傳統的 IS-LM 模型當中,滲入了 Interest Rate Parity 和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集各家大全的 Mundell Fleming Model,讀國際金融基本上必學。三元悖論中提到,一個國家只能夠在「貨幣政策獨立法」、「匯率穩定」、以及「資本自由流動」之中三選其二。
講太多理論東西,就是因為現在中國正面對「頂」與「唔頂」的問題。這些理論,就是為了鋪陳中國經濟的分析。中國內地人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個個口裡愛國,不過身體卻把資產移走,引發了走資潮。走資潮的客觀效果就是沽倒人民幣,去買他國貨幣或他國資產,這就對人民幣匯價做成衝擊。不少評論員曾提出,要好像 93 年朱鎔基的操作,一次性大幅貶值去解決走資問題。這個話題,我下星期會去講。一次性貶值雖然是震盪療法,為了長治久安而痛一次,不過弊病卻也不少。
「頂」與「唔頂」也是政治上問題,亞洲金融風暴時索羅斯狙擊亞洲貨幣,香港外圍的經濟體通常都選擇了「唔頂」,但當時曾蔭權選擇了「頂」,結果他頂贏了,贏得掌聲。那怕他賠上了政府自由不干預的市場方針,他的政績變得非常亮麗。然後就扶搖直上,鋪路成為了清潔大隊長,抱歉,是香港第二任行政長官才對。
http://www.cup.com.hk/…/muddydirtywater-one-time-curr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