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職國文選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職國文選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職國文選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職國文選文產品中有4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未來機器 ◎方群 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 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 有人的手十分溫暖 有人的心卻善於懷疑 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 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 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 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 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 有時,臉上是萬里晴空 有時,背後難免會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吧😊】 高三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喜歡念傳播,拼了命每天把英文背好,就是希望可以考上世新廣電,一開始我成績是全校吊車尾,最後因為英文變好有了自信,開始把國文、歷史拼起來,靠著加權分數,終於拼進世新廣電的電視組,我感謝曾經這麼努力的自己,讓我現在沒有後悔,開心做著我喜歡的工作。❤️...

高職國文選文 在 謝欣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22:22

-20210628 那時候不知道誰要求這個動作,讓某些師長很尷尬,不過那個時期就是很瘋狂,一群人在超商外面討論要去哪裡,討論兩個小時然後直接回家😂😂 在走廊上玩雞雞(造型)水槍,攻擊隔壁班同學;空教室慶生弄的到處都是刮鬍泡(在午休);一直逼同學跟我去打排球,還因此吵架;很討厭電腦課可是每天都有,考...

高職國文選文 在 Belle ꕤ 美學育兒提案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8:35:35

【#出賣學生 × #設計科 】 / 我們學校是完全中學,有國中部、高中部跟高職部,我ㄧ直覺得和設計科(高職部)的學生很有緣,連續兩次都在他們升上三年級時,臨時調整課表,突然間要擔任他們的科任老師。 - 老實說,沒有ㄧ、二年級的感情基礎,三年級要臨時接班時,我的心裡也是很忐忑的,因為我是個害羞內向又怕...

  • 高職國文選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1 21:21:05
    有 72 人按讚

    未來機器 ◎方群
     
    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
    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
    有人的手十分溫暖
    有人的心卻善於懷疑
     
    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
    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
    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
    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
    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
    有時,臉上是萬里晴空
    有時,背後難免會飄起細雨
     
    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
    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在每條通往理想的捷徑,都有
    嫉妒的眼神在覬覦
    也許一枚白晝的指紋
    也許一句黑夜的囈語
    我已跌落茫然的絕望谷底
     
    但我們仍不停地學習生存的技巧
    以及如何簡單的填飽肚皮
    在多重身分的交叉粉飾
    我們小心,翼翼
    如一隻怯懦的亞種變色龍
    謹慎地穿著和環境相似的防護衣
     
    一眨眼就是十年
    一回頭就是半個世紀
    照片上的自己依然沒有皺紋
    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
    雖然龐大軀體的價值日漸走低
    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
     
    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
    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
    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
    我們仍開花結果
      仍生生不息
    在貴族面具的庇蔭下
    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
    未來
    機器
     
     
    --
     
    ◎ 作者簡介
     
    本名林于弘,1966年生,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教師,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當代臺灣文學,創作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及《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及《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等。。
     
     
    --
     
    ◎ 小編 #烏龍 賞析
     
     
    進入21世紀,核能絕對是爭議性最大的生態環境議題之一。今年5月份由於高雄興達電廠發生故障,造成幾度的全台分區停電,又使核四是否重啟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
     
    回顧核四歷史──龍門核能發電廠的興建發展史,最初在1980年5月提出興建計畫、編列110億預算,但受到選定廠址的貢寮居民強烈反對,1986年發生烏克蘭車諾比核災,使民間反對聲浪到達高峰,迫使政府決定核四興建計畫暫緩,並一併凍結預算中尚未執行的79億元。一直到1992年立法通過「核四計畫」,並通過解凍核四預算案,而前一年,林義雄與相關人士認為國民黨政府強勢興建核四,違反沉默的多數民意,因此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
     
    方群的〈未來機器〉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於1992年3月發表在「珊瑚詩社」的刊物《珊瑚礁》中,後收錄於1994年出版之詩集《進化原理》。
     
    自詩末段「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便能看出詩人直接地指出核能對土地的汙染,而這首詩除了提及核能,更多的是在科技發達接近爛熟的21世紀下,人類、社會乃至於世界都逐漸被異化。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精準地同時表達了科技的發達讓人類有辦法過著更舒適的生活,卻也逐漸在其中多了偽裝與不信任,「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了隔閡,彼此猜忌的同時,也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避免成為把柄:「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全詩談及在新世紀下科技與汙染的交互,也能看見詩人於詩句中擅用許多諷刺技巧,如「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我們仍開花結果/仍生生不息」,但那些年輕美麗、高貴、生生不息並持續開花結果的,已經不再是人類:「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機器」更像是裝載許多科技於自身以適應、更是主宰自然環境的「未來機器」。
     
     
    參考資料:

    陳文成,〈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上晏,〈方群的政治詩(1994-2009)〉,《臺灣詩學學刊》第23期(2014年6月),頁189-211。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方群 #核能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01.html

  • 高職國文選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4 07:54:09
    有 1,043 人按讚

    老師是一個能量場,
    每一個來到我們眼前的學生, 都抱著一顆自己的星球,
    身為老師就是相信每個星球都是獨一無二、都會發光,
    我們教你讓星球發光的方法, 教你怎樣妝點自己的星球,
    幫你們充好電, 讓你們出去綻放!

    摘錄自《#最難的一堂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自我評價,一直是個很有壓力的動作。可是,在這個社會中,他人的評價也可以對我們影響很大,像是考績、投訴,我們更是躲不過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慣性,在心裡不斷對自己指指點點。

    我常常說,與其只針對結果進行評價,不如把努力的歷程拉出來看,好好把自己一路以來的嘗試都放進心裡珍惜。陳老師這麼做了,還慷慨分享出來,並且語帶關懷鼓勵。

    祝願您,能成為自己的光,為自己綻放!

    .

    ps. 這本書在今天(2/4)晚上8點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 ... ... ... ... ... ... ... ... ... ... ... ... ...

    最難的一堂課: 我是一個爛老師嗎?

    【文/ 陳怡嘉】

    「我最後悔的決定,就是讓他們三個離開我的身邊!」

    導演喊卡,廣告結束了。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四千多字的內容,談到即使會被學生討厭,還是堅持當一個嚴師的心情。談到因為高中聯考落榜,又歷經三年苦讀考上第一志願的歷程,讓我決定站在需要的學生面前,以高職作為志業,也讓我體會「高中是扭轉人生的關鍵時刻」,因此選擇當一個嚴師,堅持在學生最重要的階段,努力督促他們。
    這篇文章寫了一天,想到是在禮堂拍攝,還特別做了PPT,自己預先錄音練習。
    這部廣告請來了金馬導演沈可尚操刀,製作時間緊湊,但在拍攝之前,製作單位與出版社、導演不斷密集開會,確定方向;在與導演正式見面前,製作公司又預先錄了兩次深入訪談,以此作為導演拍攝的參考。
    「老師們總是習慣告訴學生解答,好像那些解答不需經歷痛苦就能輕鬆得出;老師們總是習慣用輕鬆正向的方式面對困難,好像那些困難不曾打擊他們;但事實上,人生並非如此,老師的人生當然也絕非永遠正向。」
    「我希望老師真實呈現教育的兩難,挖掘出那些對人性失望、老師也會犯錯,也有痛苦到失去力氣的時候。」
    「設想台下是你的學生,最好有明確的臉孔、姓名,想像你正在對他說話。大概分享一到兩個故事,從初衷開始,到各種選擇,最後以此思考自己是不是一個好老師結尾。」
    導演提出的問題真實又直接,身為老師的糾結,在每一個選擇的當下都考驗著我們:
    「怎樣才是一個好老師?」
    「教出第一名的學生?還是獨一無二的孩子?」
    「老師要挑戰自己?還是挑戰世界?」
    「要志在教書?還是教人?」
    「老師要聽家長的話?還是學生的聲音?」
    「該堅持初衷?或符合社會期待?」
    「要追求成績?還是創造成就?」
    「要給予希望?還是面對現實?」
    「我是一個好老師?還是爛老師?」

    * * *

    第二天,導演錄完第一個故事後,開始問我一連串問題:
    「當你明知道家長可能會找議員告你,為什麼還敢調整他的成績?」
    「我覺得如果今天沒有把他教好是我的錯,這世界不缺聰明有才能的人,但缺乏正直善良的心;另外,我還浮現班上其他三、四十位同學的臉孔,他們有些成績不好但很努力,大部分都乖乖上課。我是老師,必須主持公平正義,如果今天讓這個學生過關,那其他同學的乖巧努力算什麼?所以即使可能被告,我還是必須勇敢做出決定。
    「我想到求學的時候,那時老師沒有把班上作弊的同學抓出來,結果全班作弊的情況變得很嚴重,沒作弊的人好像傻瓜一樣,排名很低,還被家長罵,最後班風就變得很差。如果我不糾正他,他們班以後就會變差,雖然我只是科任老師,只教他們一年,但對這個班也有教育責任。」
    導演接下來又問了很多問題,像是:「你怎麼知道這樣的選擇是對的?沒有做錯選擇的時候嗎?」
    我談到帶過兩個班,採取了不同的作法:
    「第一個班因為捨不得讓學生離開,最後頑劣學生影響了其他人,沒抽煙的到最後都會抽煙,成績好的也被影響,全班變得很差。
    「第二個班同樣有讓我頭痛的學生,當時為了抓學生抽煙,自己還買了三包煙來實驗,也經歷很多努力,但最終這些學生依然故我,在其中一個拍桌子罵我:『到底在執著什麼?』的那一刻,我終於決定為了保護班風,讓那三個學生休學離開。」我沉痛回憶著。
    「可是,當初的那個決定卻錯了!那時我以為他們會像其他人一樣,在一個學期或一年後就回到學校,但沒有,他們就此消失了。我從那時到現在都非常自責,每當在IG上看到他們的生活都很擔心,可是即使我很關心,他們也不太跟我聯絡了。
    「我想到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問題,都是家庭有困難的孩子,今天我把他們丟出去,他們就真的飄走了,所以很不捨、很有罪惡感。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不會拋下他們,就算他們會影響其他人,我也會努力帶著他們一起走。」
    還談到在結業式那天,辦公室外的走廊上,當大家都開心準備放假時,我卻被最信任的班長指責是「非常非常爛的老師」,而且「全班都這麼認為」的事。談到當時錯愕傷心到「連跟學生一起待在同一塊土地」的勇氣都沒有,一路哭著開車回桃園。
    往事歷歷浮現,即使帶著愛站在學生面前,即使對於自己的選擇早已做好準備,但面對一次次的挑戰,我依然被打擊得連站立的勇氣都沒有。

    * * *

    「在這麼多悲傷之後,你為什麼還可以重新回到講台上,繼續當一個給出愛的老師?」導演問道。
    「我相信兩件事,一是『人性本善』,身為老師要相信人性最終是善良的,要相信這學生是可教的,才有辦法在一次次挫折中重新再站起來。
    「二是要相信『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有意義』,我的人生經歷讓我知道:你眼前這個表現不好的學生,未來依然大有可為,每個人都是天才,只是他的爸媽、老師,還有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覺得老師是一個能量場,每一個來到我們眼前的學生,都抱著一顆自己的星球,這些星球有著各自的顏色,有的蒙上厚厚的灰塵,有的閃爍著奇特的光芒,有的暗暗淡淡,有的沒有任何色彩,也有的支離破碎……
    「身為老師就是相信每個星球都是獨一無二、都會發光,我們教你讓星球發光的方法,教你怎樣妝點自己的星球,幫你們充好電,讓你們出去綻放!」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想著那些抱著暗暗淡淡、支離破碎的星球來到我眼前的學生,他們都是與我有緣的孩子。
    想起小時候,懵懂脆弱的我很期待有老師可以牽引我,但在我最挫折的時候,並沒有等到那樣的老師,一直到高中才終於遇見 邱琇環老師,她給漂在海裡的我一根浮木,用國文課本裡的句子給我力量,終於把那個每天讀書讀到哭的我拉上岸,雖然,恩師已不在人世,但她的愛卻一直溫暖著我,而我至今的每一天都仍然想念她。
    最後一幕是老師要跟大家謝幕了。這其實是一個沒有學生的禮堂,我們其實是一群說著真實心聲,同樣糾結脆弱的大人。
    導演喊Cut,我收拾桌上的講義、關掉麥克風、拔掉螢幕,慢慢走下了舞台……

    * * *

    廣告結束了,我依然在廣告裡。
    一個個問題都逼我不斷回憶這些年的種種,我早已忘記曾經這麼悲傷過,以為自己一直都這麼勇敢堅強,也一直以為我始終這麼相信人性本善。
    過程中,不論前置訪問或拍攝現場,都必須不斷面對一次次直扣內心的提問,在挖掘出那些被學生投訴、面對學生作弊死不承認又無可奈何的黑暗時,我也在這些事件中重新省思了自己。
    我發現:以前的我,在發生事情的當下,都是直接去指出學生的錯,忙著糾正他們的行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但當我再次回溯時,因為經驗與時間的累積,竟能在心平氣和中,看出當年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而反省自己的作法也有錯誤,並思考怎麼做更好。
    這部廣告雖然說是拍給其他老師看,但更多是說給自己聽。

    * * *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我是不是個好老師?

    但我確信:
    只要願意相信人性本善,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意義,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然後因為相信,所以堅持當一個不討喜的嚴師,堅持在學生給予諸多挑戰時,還是繼續選擇原諒跟相信的我,就是一名好老師。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懷抱著信念與愛的人,獻給在教育現場,堅持初衷的老師們。
    生命中所有的快樂與悲傷,所有走過的路,終將成為燦爛的銀河!願我們堅持初衷,勇往直前,相信我們的使命,也相信我們愛的能力與影響力!

    希望每一位老師都勇敢發光,能把每一個星球都點亮!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最難的一堂課》
    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全台新書分享會
    2/26 20:00~21:30 北部分享會:誠品信義
    3/20 19:30~20:30 中部分享會:誠品台中園道店
    3/27 15:00~16:00 南部分享會:台南政大書城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Teacher090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高職國文選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19:23:10
    有 1,040 人按讚

    身為老師,我很惶恐,但責任重大,也很有意義。

    她曾抓到學生期中考作弊,學生不僅不認錯,還反咬一口:「是老師誣賴我!」
    曾遇到天資聰穎的學生,對生活沒有任何目標,向她表示:「只要不餓死就好,剩下時間拿來打電動,這樣我幹嘛要上學?」
    也曾在休業式的下午,被全心信賴的班長當面嗆聲:「你是一個很爛的老師!教書非常爛,帶班也非常爛,而且全班都這麼認為!」

    這些令人灰心的事件,在當今的教育現場層出不窮,讓老師們每一次站上講台,彷彿自己也在上一堂戰戰兢兢的生存課。

    然而,這些陰影的另一端,也有溫暖的陽光。

    原本習慣用酸言酸語回應老師的班級,在開誠布公的溝通後,願意放下尖銳的態度,試著好好說話。
    原本有著上學恐懼的復學生,努力堅持與她的約定,順利跟著同儕一起畢業。
    原本動輒打架翹課、許多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最終找到學業動力,願意留校念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怡嘉老師相信,這些挫折都是一次機會,讓身為老師的自己可以誠實且真摯地反省,面對問題。本書就是她重新回溯後的整理,其中有故事,有方法,但更多的是她站到學生角度後的發現。

    她期待藉由這本書,讓老師們有參考,在前行的路上不覺得孤單無助;讓學生們可以藉他人故事思考自己的盲點,跳脫無意義的迴圈;也期待家長藉由這本書更了解孩子的真實面,用更好的教養拉近孩子的心。

    教育從來不簡單,願我們堅持初衷,勇敢發光!

    摘錄自《#最難的一堂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陳老師的影片,我會拿來跟老師們討論,希望透過演練適當的應對,強化老師的自我肯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hhxP_Q9aI

    很感謝陳老師的勇氣與努力,把這個過程記錄了下來。教育者能安定自己的內在,才能安定孩子的混亂。

    祝願您,能感受自己面對衝擊的搖晃,也能看到自己的堅強!

    .

    ps. 這本書在明天(2/4)晚上8點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 ... ... ... ... ... ... ... ... ... ... ... ... ...

    他是我最肯定的班長,他卻說我是最爛的老師

    【文/ 陳怡嘉】

    教學的現場是什麼:是老師花費許多心力去引導行為偏差的孩子,因為,那些孩子太需要我們的費力拉拔,而其他乖巧懂事的相對讓我們放心。

    那些令人放心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自律,讓我們覺得不需要嚴厲指正,只要輕輕提點,他們就回到正軌;也因為他們表現得令人放心又高自尊的樣子,所以我們寬容,我們輕聲規勸,我們給予更多讚美和肯定來繼續正向增強!

    這樣的作法有錯嗎?沒有錯!
    但卻危險!

    * * *

    乍聽班上有復學生,老師們的直覺反應都是行為偏差,是那些因為請假太多、功課跟不上或因其他錯誤行為而導致暫時休學的孩子。

    我因為期許自己「永遠把學生視為一張白紙」,所以,向來對復學生不多加研究,面對前任老師的傳承,多是感謝地禮貌聆聽,但內心不斷提醒自己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給這個孩子重新開始的機會」。

    班長來到我們班之前,我也是同樣態度,沒有研究,也恰好經歷暑假沒人告訴我。於是,心中僅僅抱持著「他可能是有需要我協助調整的孩子」,剩下的就順其自然。

    開學第一天,班長站在我面前,他非常謙和有禮又成熟,像個大人拜訪客戶那樣,直接伸出手來對我說:「陳老師您好,我是這學期來到您班上的復學生。」

    「喔!你好。」正在改作業的我,對這樣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站了起來,也跟他握手。

    「老師您一定以為我是因為行為偏差才休學吧?但事實上不是的。在休學前,我就是班上的班長,我是因為讀了一年,確定自己喜歡這一科,所以特別想要前往這個產業最發達的美國去實習看看,加上剛好有親戚可以照應,才選擇休學的。」

    「不錯唷!你的想法跟一般學生很不一樣,這年頭可以這樣做決定跟鼓起勇氣去行動的學生不多了,你真的非常特別。」我一邊說,一邊想著:「真是太酷了,我向來欣賞別人的行動和腦袋,教書這麼多年,終於遇見了這樣的孩子。」

    「其實不只這樣。我在國外待了一年確定志向後,就決定回來繼續學業,但又覺得既然接下來就是鑽研這個產業,不如先把兵當完,這樣人生就不會中斷。所以,我也已經服完兵役了!」

    「你的思考真的很不一樣,非常有遠見,當過兵也太酷了!所以,你比班上同學大兩歲是嗎?」
    「是的。」
    「太好了!我相信你的見解和成熟一定可以帶領同學更進步,既然你離開學校前就是班長,現在具備不同視野,又比他們大兩歲,我想你可以繼續擔任班長這個要職,你覺得OK嗎?」
    「沒問題!剛來班上就可以當班長嗎?」我微笑點點頭。
    「謝謝老師肯定,我會好好努力的。」

    短短十分鐘的談話,班長就展現令人放心且安心的態度;我立刻卸下嚴師的防衛,像朋友般與他聊了一下。心想:讓復學生最快融入班上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擔任幹部」,加上班長既成熟又穩重,這個決定應該是不會錯的。

    正當我要帶班長一起去班上時,他卻突然說:「老師,其實我有件事想跟您說。」
    「好啊,你說。」
    「其實我本來是預期要去隔壁班的,不瞞您說,我比較希望讓男老師來帶領我,但隔壁班人數太多,所以最後學校就安排我來到您的班。」

    突如其來的直白又是從未有過的狀況,我雖有點驚訝但不委屈也不討好,回道:「我猜你應該有點失望,不過,生命自有安排,你原本預期的模式未必是最好的,男老師有男老師的帶法,女老師有女老師的思考,或許,換個方式會有不同收穫,像是生命的驚喜。我想就當是我們的緣分,我相信以你的認真自覺,不論是哪個導師都會有成長的。當然,如果我有不如你預期的地方,也歡迎你告訴我。一起加油吧!」

    「好的,老師。」
    到了班上,與同學介紹班長後,一切都非常順利。

    * * *

    這個班是我費最多力氣的班,他們原本毫無讀書習慣與風氣,也個性鬆散,需要嚴格緊盯,但現在高三了,不僅大家都能自主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行為上也逐漸沒有讓我特別煩惱的地方。

    我因他們的自律給予更多寬容,幾乎不需嚴厲,就是用我的真性情像朋友般的相處對待。

    班長原本就是極有領導魅力的人,加上與眾不同的見識、比同儕大兩歲的學長感,以及重要的職位,很快就成為意見領袖和行為指標。

    高三課業繁重,我每天趕課、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時找班長和其他幹部了解班務,只覺得同學們都很聽班長的話,班風團結,絲毫不覺有何不妥。我讚賞班長的領導有方,每次都給予無限肯定,也因此對於班長提出的各種建議,多是採「接受」跟「以他為主」的作法。

    這是個自律且自動的班,幹部負責,學生配合,成績優異,行為沒有需要擔憂之處,也頗受其他老師肯定。我自認帶這個班到第三年已經達成我的目標,也符合我的期待與理想。

    直到,那一天……

    * * *

    那天是休業式,在看全班打掃時,班長跟我說:「等等休業式結束,老師您有事嗎?」
    「沒事,怎麼了?有事要告訴我嗎?」
    「是的,想佔用老師一點時間。」
    「沒問題啊!是你個人的事,還是班上的事。如果是班上的事,我們現在就可以討論,直說無妨。」
    「是班上的事,但我想私下跟您討論比較好。」

    和他約定好後,我立刻回溯了一下:班上整學期的狀況都讓人放心,最近班務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心想:班長真是懂事負責,在期末最後一天還多了這些討論,果然不同一般。我抱著輕鬆的心情,跟班長走到了辦公室外的走廊。

    「好了,你可以說了。有什麼事要告訴我嗎?」我認真看著班長。
    班長沉默了幾秒後,說道:「你知道你是一個非常非常爛的老師嗎?」

    毫無預期的答案,突如其來的嚴厲批判,讓我在聽到這句話的當下,幾乎站不住腳。那短暫的幾秒鐘之間,我看著辦公室內開心收拾桌面,準備放寒假的同事們,心裡覺得自己現在真是情何以堪,也頓時不知所措。

    但我鎮定住震驚和想哭的情緒,試圖釐清問題:「你為什麼覺得我是非常爛的老師,是覺得帶班爛?還是教書爛?」
    「兩個都很爛!」
    班長的態度嚴肅,他的話就像箭一樣刺進我的心。

    教書十幾年,就算不是最優秀的老師,也絕對算是認真用心的老師;我雖然不可能被全部學生喜歡,但也不至於被批評是「非常非常爛的老師」。
    想到這些,此刻,我的心又更痛了,但還是忍住悲傷,追根究柢想了解一切:「是你這樣覺得?還是大家都這麼覺得?」
    「這不是我個人想法,是我們全班的意見!我、們、全、班、都、覺、得、你、是、一、個、很、爛、的、老、師。」班長面無表情一字一字吐出,態度堅定強硬,彷彿他只是一個代言人,他代表全班,代表大家一致的心聲。

    「砰!」一聲,像是一槍射進我的心臟,此刻,我幾乎已經無法站立。

    遠處還有幾個班上學生等著和我說話,但班長說「全班都這樣覺得」的這一刻,我看著那幾個最熟悉的孩子,卻不知道該相信誰?我想著全班的臉孔,一種被拋棄的不信任感,和被全班默默排擠的感覺席捲而來,讓我想吐。

    我最信任的班長,我不斷鼓勵肯定的班長,此刻這樣告訴我,我覺得自己已經徹底失去帶班的信心和對學生的信任,我再也忍耐不住,哽咽地問道:「還有什麼要跟我說的嗎?」
    班長冷靜平穩地說:「沒有了,希望你不要太傷心,我只是代大家表達班上的意見,我們沒有惡意。」
    「好,謝謝你告訴我。」

    我用僅剩的堅強和溫柔向他道謝,此刻,那些武裝嚴格完全派不上用場,我只是一個被學生傷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又自以為是的老師。

    我拿起手機撥了電話給先生,哭著說:「剛剛發生了一件事,我們班班長跟我說『你是一個很爛很爛的老師,帶班爛,教書也很爛』,還說『全班都這樣覺得』。我對他們這麼好,每天陪他們讀書晚自習,努力教他們,但他們卻這樣說。我覺得我好像白癡,現在好難過,沒辦法在台北待著,我現在連站在這裡都覺得好悲傷,我想離開這裡,我好想回娘家。」

    我眼淚狂流,無法相信自己付出這麼多,竟然得到這樣的評價,覺得自己又失敗又可悲,也不敢告訴同事剛剛遭遇的事。匆匆進辦公室隨便收拾後,便飛奔離開學校,一路哭著開車回桃園娘家。

    * * *

    之後的那段時間,我對學生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帶一個班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此刻再度瓦解。

    以前我欣賞班上的團結,現在我不知道他們的團結是不是用來排擠我?以前我對自己的管教很有信心,現在則不敢多管他們,深怕他們反撲。我每天不斷回想過去帶他們的點點滴滴,強烈懷疑自己的作法和教法。

    每晚回到家,我都抱著孩子無法抑制地哭,孩子軟軟的身體是最有安全感的安慰,孩子的貼心可愛,也讓我不斷問自己:「不陪孩子,去陪學生,最後得到這個結果,值得嗎?」

    我本來就是報喜不報憂的人,依然不敢跟同事說我的遭遇,一方面覺得這些事反覆說很麻煩,二方面是我對整個環境都有不信任感。

    這樣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我哭到受不了,終於鼓起勇氣打給最好的閨密,她也是老師,也同樣在教育的環境裡不斷懷疑自己。

    電話接通了,還沒說話淚水就不聽使喚:「我跟你說,我每次都鼓勵你,說只要你願意努力,學生都是善良的,他們都懂,還會珍惜老師的。可是我錯了,我是失敗的老師,我學生說我是很爛很爛的老師,我現在好痛苦,每天進到班上都強顏歡笑,可是我快教不下去了。」我把這些日子來發生的事全都說給她聽,再怎麼堅強,我的心也是肉做的……

    閨密給我好多安慰,一個老師的脆弱無助,一個老師給出愛後的情何以堪,身為老師的伙伴們完全能懂。

    那通電話終於把我的委屈一洩而盡,掛上電話後,我想: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得面對問題,班長和其他學生還在班上,我還是導師,還要帶他們半年,我必須解決!

    * * *

    面對痛苦最好的方式是直面痛苦,接受、追根究柢解決,然後放下。

    生活與教書上的挫折從來沒少過,但我最欣賞自己的勇敢和直接,我不會假裝沒事,不會一副大人都是鐵金剛的模樣。一直以來,我都會分享遭遇的困境、脆弱及思考。當班上有問題時,也一定攤開來說,因為我們就像一家人、像一個公司,我們必須了解彼此的狀況,才有辦法同心前進。
    我先找了幾個比較親近的學生,告訴他們那天休業式發生的事。我問道:「班長說『全班都覺得你是很爛很爛的老師』,大家是不是真的都這麼想?」   

    「老師,班上的確有幾個同學不喜歡你的管教方式,他們也會直接在班上討論,對你的一些作法很有意見,但我們其他人並不這樣想。你是很好的老師,班長講話就是很直接、很決斷,有些學生就是不會反省,可是你不要因為那幾個人就否定自己。那些不喜歡你的人,不要管他們就好了,我們多數人都是很肯定你的。」

    學生的話像是醍醐灌頂,提醒我一個孩子們很容易出現的狀況,那就是:當他們覺得自己的立場不夠有力時,就會用「全班都這樣覺得」來加強自己的論點;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要打折扣的。

    他們的話也讓我留意:的確不是全班都不喜歡我!

    當我一聽到班長的說法時,因為失去信任,就全盤否定,但是冷靜下來回溯跟學生們的互動,還是可以辨別學生對老師是否支持。

    私下個別了解後,心裡的痛苦減少很多,也能夠平靜檢視自己的作法到底有沒有問題?

    班長的話絕對不是一時情緒,應該之前就有徵兆,只是我忽視了這些徵兆,而那些徵兆在哪裡?班長和其他學生對我的批評,到底原因又是什麼?我有辦法解開彼此的心結嗎?最後一個學期了,我應該以大考為重,不要跟學生計較,裝大方裝沒事,和班長及全班和平相處,繼續趕大考進度?還是應該把這些狀況好好說清楚、講明白,即使全班很尷尬,不一定能理解我,但還是要帶著學生一同面對?

    想了一段時間後,我決定勇敢面對。
    大考雖然重要,但一個人的態度更重要。
    我的學生可以拿到全國榜首,但如果他們是這樣的態度和人格,那一點也不值得開心。教人比教書更重要,身為老師最有意義的事,是導正一個人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我細細推究,發現在事情發生以前,班長或其他學生就曾經在課堂上,用很直接又半開玩笑的方式質疑我的教學,例如:當我們檢討考題時,他們曾(以半開玩笑做掩飾)大聲拍桌子說:「你可以告訴我讀國文是要幹嘛嗎?讀了又不會考?你叫我們讀的這些都沒用!」或者,在規定班規時,會用聲音、表情或竊竊私語表達反對的意見。有時,他們對我講話也是很直接、不禮貌的。

    原本,我面對學生不禮貌的當下,都會以冷靜、嚴肅又認真的態度糾正,告訴他們:「我是老師,你是學生,你應該要有基本尊重,你這樣的講話方式或態度不對,你應該道歉。」

    但在那些時刻,因為對這群學生習慣性的鼓勵和肯定,讓我忽略或輕鬆帶過了他們的逾越分際(或試探)。最終,加上我給了班長夠多(或過多)的讚美和肯定,及「同儕肯定同儕」一定比老師多的效應,也讓他自我膨脹,覺得自己見識不同,就把自己的話語權凌駕於老師之上,導致了最後的結果。

    * * *

    反思問題後,心裡篤定許多。於是,我把班長找來,告訴他:「一個老師的教學或領導風格不被學生肯定,這是正常的,但我是很有誠意的老師,我不想只告訴自己說『這是正常的』就忽視而過,我想知道『你們覺得爛的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你的處理方式太溫和了,不像其他男老師,他們比較有魄力,在我們犯錯時就嚴格修理人,不管是打罵還是記過,都讓我們在當下就得到狠狠的教訓,以後就不敢了。可是,在我們班,學生犯錯你都不記過,你只是溫和勸說,我們都看不下去,覺得你太軟弱了。」

    「你覺得到你們這年紀,還需要人家用打罵教你們才會乖嗎?我當然可以凶狠,可以記過,甚至知道你們怕男老師,去告狀要他們修理你們也可以。但我不這麼做,不是因為軟弱,是因為我期待用『大人』的方式帶領你們自尊自愛,我將你們視為『白紙』,所以不希望用任何負面方式定義你們。我覺得教育最終是要讓孩子『真心乖』才是真的乖,如果一個學生得靠外在壓力才變乖,那當他離開這些約束的時候,他就墮落了。這樣的教育,我不覺得是成功的教育,我也做不來。」

    班長沉默不語。

    這一刻,我才了解他一開始告訴我「期待男老師帶領他」的意思是什麼,也明白因為他沒有在一年級就跟著我,所以對我的帶班理念並不完全了解,而是用他在外面實習、軍中生活或個人喜好作為審視我的標準。

    當我理解他的想法和背景後,對那些指責也釋懷了。
    但他的態度跟說話方式是不對的,我給他過多的讚美造成他的自負,接下來我必須收回肯定,讓他回到正確的態度上。

    「你那天告訴我的話,其實非常殘忍,你知道嗎?」

    班長依然沉默。

    「直接用最狠的話讓對方一箭穿心,這當然是你的自由。可是,我覺得如果你自詡未來是一個人才,甚至是領袖的話,你更應該留意自己的發言,不該用這麼決斷的方式說話。當時,我聽你說完,痛苦得連在台北都待不下去,有一段時間,我完全不信任任何人,每天晚上都莫名地哭,早上則要裝沒事繼續上課。幸好,我走過來了,還可以跟你很平靜討論這件事,解開彼此的結;但很多人可能當時正在最差的情況中,又遇到這種突如其來的指控,就承受不住了。所以,我必須跟你說,你的說話方式太驕傲、太自我、太絕對,也太傷人了!」

    「對不起,我道歉。」

    「我是你的老師,可以承受你的犯錯,也有責任把你教好。接下來,我更想談的是,希望你想一想:『你是基於什麼背景,講出這樣的話呢?』我相信,那些話你是絕對不敢去跟你認同的那些男老師講的;今天,你敢直接對我講這樣的話,只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我給你太多讚美,讓班上以你為重,讓你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你把自己放大了。第二是你覺得我對你們很溫和,就算這樣講也沒有關係,所以你欺負善良溫和的老師。第三是你覺得自己見多識廣,與眾不同,可以把自己的言論放大。當然,我說的只是我的觀察,希望你不要生氣,重點不在指責對錯,我更想做的是『帶你看到自己的盲點』。以上這三點,你同意嗎?」

    「是,我認同,的確是這樣的。」

    「如果是這樣,那這就是我們溝通的核心。謝謝你的道歉,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覺得這是一種儀式感,算是這件事的了結;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調整你的態度。你的確很不一樣,尤其在高職體系中,憑良心說,是少有,甚至是我目前所見的唯一。可是,這世界人才這麼多,跟你同樣思考跟見識,甚至比你做得更好、更突出的人所在多有;你很年輕就可以做到這些,我相信你的未來必定更加不同,但如果你這麼年輕就已經這麼狂妄自大,那從現在開始,你也將同步因為這些優秀毀了自己。老師給你肯定,或任何人給我們肯定,我們可以開心,但更應該謹慎謙虛,不然,最終會因為這些讚美而看不清自己。這是我在整件事情中,最想教你的思考。」

    「謝謝老師教我這些,我懂了。」

    「那我們就算和好了。我還是會虛心接受你的意見,但下次請溫和、具體且不浮誇地說(笑)。還有,我下學期不會讓你當幹部(在發生事件前,我原本預計讓他連任班長),我事情過了就忘了,沒有要跟你計較的意思,但我想『冷靜反思自己』是必要的過程,也是我給你教育的一環,希望你理解。」「好,謝謝老師考慮周到。」

    「另外,我一向有話直說,現在全班大概都知道這件事,所以,最後我會在班上把來龍去脈,跟我們彼此的想法都說清楚,也當機會教育。」

    「沒問題。」

    * * *

    於是,我帶著全班一同處理了這件事。既說明我的感受,也重申了教學理念,班長也跟同學說明他的看法與需要調整的地方。
    故事的最後,我們和解了。

    而我在這事件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恰恰是和我們的信念相反的,那就是:

    ● 留意那些乖巧的學生,留意你給他們過多的讚美和肯定,留意孩子們過度膨脹後的自以為是。
    ● 我們都小心防範行為偏差孩子可能造成的錯誤,卻忽略乖巧的孩子有時反而帶來更大的反撲。
    ● 教育就是愛與原則的平衡,不論是讚美或批評都該有度。教育就是勇敢面對、解決、放下,然後繼續往前走!

    至今,班長還是我最優秀的學生,他依然是我教過最有想法和實踐力的孩子。寫下這篇文章的現在,我都依然深怕在說出這故事的過程中,帶給他困擾和傷害。

    但我相信:此刻我們都已更成熟,了解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段歷程,它極具意義,也讓我們都學到許多。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最難的一堂課》
    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全台新書分享會
    2/26 20:00~21:30 北部分享會:誠品信義
    3/20 19:30~20:30 中部分享會:誠品台中園道店
    3/27 15:00~16:00 南部分享會:台南政大書城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Teacher090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高職國文選文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4-15 18:53:53

    【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科系吧😊】

    高三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喜歡念傳播,拼了命每天把英文背好,就是希望可以考上世新廣電,一開始我成績是全校吊車尾,最後因為英文變好有了自信,開始把國文、歷史拼起來,靠著加權分數,終於拼進世新廣電的電視組,我感謝曾經這麼努力的自己,讓我現在沒有後悔,開心做著我喜歡的工作。❤️

    其實現在的學生相對很幸福,比起唸書這件事情,多了更多的選擇,可以從高中、高職、大學、科技大學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建立自己的一技之長,再也不像是以前一樣,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

    如果還在迷惘的你,記得要反覆檢視自己,是不是正在往夢想的道路走著;已經出社會的你,也要提醒自己,是不是莫忘初衷,依然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次來到東南科大參訪,這裡的科系很新、老師們觀念也很健康,提供給學生不同的選擇。

    ✨我在IG跟你分享我的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