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粱開瓶保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粱開瓶保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粱開瓶保存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解憂餐桌。蒸餾07》 啜飲之間,我知道小米酒只是台東味的代表之一。在酒精的世界中,除了純釀酒,還有蒸餾酒和浸泡酒,這兩者關係緊密,連枝帶葉秤不離砣,因為蒸餾酒就是浸泡酒的基底,沒有好的蒸餾酒,就沒有值得讚嘆的浸泡酒。站在歷史的角度,我最想探討的台東蒸餾酒,首推馬蘭部落阿美族製作的蒸餾酒,族...
高粱開瓶保存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憂餐桌。蒸餾07》
啜飲之間,我知道小米酒只是台東味的代表之一。在酒精的世界中,除了純釀酒,還有蒸餾酒和浸泡酒,這兩者關係緊密,連枝帶葉秤不離砣,因為蒸餾酒就是浸泡酒的基底,沒有好的蒸餾酒,就沒有值得讚嘆的浸泡酒。站在歷史的角度,我最想探討的台東蒸餾酒,首推馬蘭部落阿美族製作的蒸餾酒,族語稱為’pah。
根據葉鳳娟撰寫的《從傳統到當代:試論馬蘭阿美人的酒、 祖先祭祀、社會秩序之變遷糟釀酒和蒸餾酒》論文,日治時期之前,馬蘭阿美族將酒分為兩大類,一是族語稱為’raw的糟釀酒,也稱為生酒,當時就有小米酒’raw、糯米酒’raw no panay、在來米酒’raw no paro’、高粱 酒’raw no salipata(專用來做酒的高粱)、甘薯酒’raw no fona等;二是稱為’pah的蒸餾酒,歸屬為熟酒,第一次蒸餾出來的透明酒汁,主要用於祭祀祖先,這是傳統馬蘭阿美人家中必備的酒。第二次蒸餾出來的酒,才是用在婚喪喜慶或房屋落成時,屬於請客專用酒。
讀來有趣,透過酒飲記述,我遙想古今風流,體會當年馬蘭阿美人的物產和習俗,不禁對「生酒」和「熟酒」的稱謂感到著迷,字詞簡單直接,非常原民,沒煮過的生酒’raw,保存期限非常短,大約三天到一週;蒸煮過的熟酒’pah,耐存耐放沒有期限,且越陳年越香濃。或許有一天,某個考古學家找到存放百年的馬蘭阿美’pah,微醺中憶當年,但這樣的故事太離譜,不如現實點,畢竟每個時代各有風騷,想想看,現代的台東蒸餾酒中,有著怎麼如何的生活故事?
時至今日,製酒技術不斷進步,透過蒸餾加熱,利用乙醇(酒精)沸點78.4 °C 的原理,酒精慢慢被濃縮,讓飲品的酒精含量升高,同時改變了酒飲的風味和保存期限,蒸餾酒一旦經過時間熟成,辛辣嗆感會逐漸圓潤,風味慢慢沉穩,可說是最能體現時間價值的酒品。
既然如此,哪款蒸餾酒可以代表台東?以代表性的香氣,我推薦東太陽製酒出品的「刺蔥酒」,這是以甘蔗酒蒸餾兩次後,添加刺蔥,隨即再進行第三次蒸餾酒,讓酒品中帶著漂亮的刺蔥香,風韻非常台東。
若是顯現物產,不能少了曲禾酒莊的「有機米酒頭」和聖果蜜多的「自然小米38度蒸餾酒」,因為稻米和小米皆是台東穀物界的領頭者,缺一不可。「有機米酒頭」是廖坤郎先生以台東種植的高雄139米種為原料,只取米心,蒸餾之後去除多餘的蛋白質和雜物,開瓶之時,米香繚繞,且符合有機認證。「自然小米38度蒸餾酒」是翁際然先生釀完小米酒後,取沉澱的酒糟進行蒸餾,既是創造另類的小米酒滋味,同時延長的小米酒的保存期限。
如此這般,隨意點評,盡是好味,但酒的世界可不僅風味,能談的可多了。
PS.解憂餐桌:臺東慢食節一季一次與大眾的美味約會即將在八月18、19日開始囉!本次主題為台東在地的含酒精性飲品與料理-「酒釀」,地點在台東市鐵花村,時間由下午四點到晚上九點,歡迎參加。
Ps.照片由拾光快門影像工作室 Dfusion Photography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DfusionPhotography/
高粱開瓶保存 在 蘇貞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晚上是台灣音樂界重頭戲金曲獎的頒獎典禮,在這裡我要先向文夏老師表達祝賀,恭喜他獲頒『特別貢獻獎』。
文夏老師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在獲頒特別貢獻獎之際,台灣音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正在籌募資金來舉辦「向文夏致敬演唱會」。演唱會籌募資金不易,希望藉由我的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來幫忙,讓這樣別具意義的演唱會順利舉辦。
此次活動,台灣菸酒公司也發行了有文夏老師雷射雕刻高粱瓶身的產品作為募款贈品,捐款金額超過五千元,音協將會致贈專屬紀念酒作為謝禮,相當具有保存價值。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小提醒:紀念酒開瓶後價值降低,如果真的開瓶,也請勿飲酒過量!
募款專戶:聯邦銀行東台北分行 (代碼803)
戶名: 台灣音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
帳號: 009107014884
音協電話:02-265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