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不能出門,好多原本要考的試應該都要延期了,而且不知道要延多久。
但整個心都靜下來了,感覺可以整理思緒寫一些過往。
剛好最近還有東西要報考,回了學校印成績單,想起學生對我來說那是什麼樣的一個詞。
「噩夢。」我會這樣回答。原因是對我來說在學生時代,生活只有無止境的書,書,書。還是讀書。很大的因...
防疫期間不能出門,好多原本要考的試應該都要延期了,而且不知道要延多久。
但整個心都靜下來了,感覺可以整理思緒寫一些過往。
剛好最近還有東西要報考,回了學校印成績單,想起學生對我來說那是什麼樣的一個詞。
「噩夢。」我會這樣回答。原因是對我來說在學生時代,生活只有無止境的書,書,書。還是讀書。很大的因素是因為家裡觀念很傳統,認為醫科公務員公職才是工作,其他的工作都不是工作,都是沒有前途的。並且讀越好的學校越好,所謂越好當然就是指分數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這樣的學習環境,我找不到自我,我不太清楚當學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並且由於我成績也不是名列前茅,雖然那時候國中成績還不錯,在300分的年代裡,還算過得去。
但高中之後,也許是學的東西變更加深更加艱澀,國中可以排名滿前面,高中後掉了很多,以前很在行的數學,在高中後也幾乎救不起來,完全不是我能理解的範圍。也許是爸媽因為覺得我國中成績不錯,看到我高中成績掉那麼多,一直認為是我不認真,不用心,不努力,回家也只會擺臭臉給我看,就因為我成績不夠好。我稍微有抱怨的時候,還會被說抗壓性很差,我那時候半夜常常因為這樣偷哭,只因為一直一直得不到認同。我跟家人溝通的障礙與排斥,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建立起來的。最後高中學測成績出來果真也是被家人嫌棄,雖然我不是很意外,但那時候心情一直很低落。
再到最後要選志願的時候,我根本,根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我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只知道要填國立大學其他什麼都不知道。就迷迷糊糊的填了各種類組的科系。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家人真的很崇尚醫科,那時候有填科大藥學系,有錄取,但是最後我放棄了,雖然我不知道我感興趣的科系是什麼,但我至少至少知道,藥學要學的東西,我不可能應付得來,因為我很不擅長背誦,高中唯一一次被當掉的科目就是因為背不起來所以最後總成績只有30幾分,這點我一直拿出來跟我家人說明,可是他們一直覺得進去藥學系就會變藥師,出來一個月可以賺很多錢,常常有意無意的暗示竹山哪間藥局一個月賺幾十萬,但我也表明我念不來,最後就上了醫影系。
果不其然,沒有興趣沒有愛好的科系,讀起來根本慘兮兮,沒有一學期是allpass,被當掉是家常便飯。
「我討厭醫科。」我那時候恨恨地想著,看著期末成績都是20-30的成績單,無可奈何的看著,很怨天尤人很討厭父母親,我怎麼會變成這樣,成績成績成績這個東西到底想把我逼到什麼地步,心裏覺得無助卻也沒力氣轉系了。而且大學時代不像高中生活,朋友關係緊密,我幾乎沒有談得來的朋友,我都一個人一個人的慢慢走過來。也沒有任何圈內朋友,前幾篇文可能有說過,我直到26歲之後才有真正的圈內朋友。但這都是題外先不說。後來也經歷了實習,延畢了一年,終於也畢業了。
那時候雖然心裡想著我只要畢業就好,沒有想要考證照。但後來想了很多,覺得我都努力到這裡了,我都畢業了,不去考感覺很可惜。一個固執的想法出現,就開始我的證照考試人生。
我很感謝那時候的系主任,他知道我的狀況,在學習這部分他幫我很大的忙,因為家裡不願意花錢讓我補習,這點特別講是因為,以前國中我是天天都要補習的,週一到週六每天到晚上都排滿的。至今我都覺得那些補習沒什麼用,除了英文我覺得很實用,其他覺得真的很沒必要,也許又是因為家人覺得大家都在補,根本沒實際去考慮需不需要,而且他們又很在意成績。總之最後他們這部分卻沒花錢讓我補。
我很感激系主任,讓我最後畢業之後回學校跟學弟妹一起上課,期中期末也有一起考。系主任那時候是教物理的,我都會問他有空的時間,去他的辦公室問問題,主任也沒有排斥幾乎都讓我問好問滿,在經歷了一個學期的上課之後。證照考試終於終於通過了,雖然沒有高分通過,但很開心,我對自己的大學學業有了交代,我至少對得起自己,在這樣痛苦的環境下,痛苦的過去,背負許多不明而沉重的期待下,我至少對得起那張畢業證書。
有趣的是,證照考試那時那時候的男朋友有陪我去考。之後考上去辦公室感謝主任的時候,主任好奇問我那個男生是誰😂然後他暗示了很多也說其實沒有關係的。主任也有年紀了所以他那時候這個反應其實讓我非常意外。總之我到現在,都還是很感激這個系主任,他成就我大學最後的完美結局。
然後啊畢業後我當然沒有做放射師,
現在會回歸其實是很實際的考量,畢竟不想一直花錢,想要趕快成功轉換到自己想做的工作上。我努力這麼久就是為了擺脫我那看似已經不能改變的路。這兩個月我已經考了三張金融證照,我覺得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很不錯,甚至金融基測還能拿到頂標,讓我生平第一次覺得我很肯定自己的能力。雖然這兩年因為疫情錄取難度高出許多,但我不會放棄,這次沒有成功還有下次。
與家人的關係就那樣吧,基本上我覺得,出櫃這件事的痛苦都沒有比在這個家裡當學生這件事來的痛苦,甚至是完全比不上的。到現在都10年了,家人還是會說當初怎麼不去選藥學系,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我想我這輩子應該都沒辦法跟你們溝通吧。」我心裡這樣想著。
不過算了,很多事情不用勉強,到頭來受傷的都是自己,我何必這麼痛苦硬要得到家人的認同呢,這個代價太大,做好自己就好了。對得起自己就夠了。至少現在的我不是整天耍廢而是在前進,可能還不到終點,但有一天會到達的吧。
超長文😳
但我覺得這一切很值得紀錄,現在都笑笑的回想這些事了,或許這就是我人生的關卡吧(炸裂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嗎
高科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頂替的人生
最近在中國大陸發生一件巨大的冒名大學入學頂替案,正在中國教育圈發酵,幾位在大陸的好友老師並不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說應該是常有的事情,在中國容易集體舞弊,而且事後可以塗銷所有的軌跡資料的。
故事是這樣,1997年在中國山東省濟寧市,苟晶就讀濟寧市實驗中學,依大陸當地人的說法這是全市排名第二的高中,她的在校成績算是不錯。1997年,她參加了第一次大學聯招(高考),她回學校拿高考成績時,竟然是很低的分數,距離三本錄取線(註解:大陸大學志願序的分別,第一批本科線大約是985和211的重點大學,二本就是本科大學,三本則以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為主比較重應用性而不是理論)都很遠。
苟晶雖然驚訝還是選擇了重讀,第二年很努力,在考前的摸底考試(就是模擬考)在該區數萬考生排名第四,1998年參加了第二次高考,高考後,她去學校查成績時,又是一個很低的分數。這次考試徹底擊垮了苟晶,也讓她無法面對農民工的父母,據說,2018年她父親去世前,還對此事牽掛著。
2002年,在北京讀書的同鄉朋友發現北京另一所高校有一個來自濟寧的「苟晶」,該朋友的父親告訴苟父「苟晶的高考成績可能被人冒名頂替了」。
2003年苟晶接到一封道歉信,是她高中的班主任(就是導師)寫給她的,信的大致內容是:
「我的女兒沒有像你這樣聰慧,智商有點欠缺,她不爭氣。
我作為一個父親,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無奈的情況之下,才讓她頂替了你的成績去上大學。作為一個老師,我這樣做,的確有違師德,請你原諒我。」
讀這封信,可以想像苟晶有多麼生氣,但你可以理解嗎?苟晶在中國這樣的社會制度下,過了幾天她就決定算了!!!!!
該是多麼絕望,才會決定這一切都算了................
在2020年6月22日這天,苟晶在微博上揭露這件事情,因為最近曝光的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僅2018、2019這兩年,大約有242人被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她聯想到自己悲慘的遭遇,覺得受害者一定還不少。
苟晶說:「我的第一次高考被班主任的女兒頂替了,那第二次高考又是被誰頂替了?」
這種事件應該不是山東獨有,中國其他各地一定也存在,而且只有高考嗎?其他各種透過特權身分、地位,偽造資格的有多少呢?苟晶決定舉報這件事情。
苟晶22日在網上山東省教育廳實名舉報,苟晶披露,自己正在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陸陸續續有電話打到家中要她刪帖,認為她在全國網友面前破壞了濟寧的正面形象。甚至還有人去她的老家,聯繫她的親戚朋友勸她把帖子刪掉。
後記(以下資料來自大紀元網站):
當時,苟晶高三同班56名同學,除了成績最差的一位同學上了大專,其他同學都上了大學。只有苟晶,連大專也沒考上。
多年後,當年班上的同學多數都當了中學老師,還有一部分在統計、環保等各個事業單位,過上了穩定和體面的生活。還有8位同學獲得博士學位,當了教授。
苟晶1998年高考後到了湖北黃岡一個只有一小棟辦公樓的野雞學校,一年後什麼也沒學到。畢業後到浙江溫州一個工廠打工。從此,她在浙江生活了二十多年,吃了很多的苦,如今在為電商公司做運營。2012年以後,全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
高科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我們把女生趕出白色巨塔吧!方法其實比你想得更簡單。
上周一(12/10),東京著名的順天堂醫學大學爆出醜聞。其實日本的有名大學,走後門入學等醜聞其實已經是屢見不鮮的問題,但這個醜聞更加令人匪夷所思:沒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女考生與重考生遭受了差別待遇,她們的分數被自動扣分了。
為什麼?一間有著180年悠久歷史、醫界備受尊重讚譽的著名醫大,為何要對女性與重考生進行無差別攻擊?校方在醜聞被公開後的辯解是:「因為女學生的溝通能力普遍較好,所以就公平的立場上,需要調整她們的分數。」這是什麼意思?比較會溝通所以要被扣分?
想像一位高中女生要怎麼進入順天堂大學呢?妳需要考兩次試,第一次大規模筆試合格通過之後,妳還需要參加第二次測驗,學生需要接受校方考試委員會的口試。筆試加口試兩次測驗都通過者,才算是正式考上了順天堂大學。
而如果我們相信校方的說法,那代表,順天堂大學認為在第二試驗的口試部分,女學生們很有可能在這一關,用她們的伶牙俐齒補足她們其實在學科上的程度落差,而這對於剛正木訥不善言詞的男同學們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因此順天堂大學站在弱勢男性的這一方,在絲毫沒有任何解釋與聲明的狀況下--過去台灣的僑生或原住民生的考試成績會加重計分,還會事先聲明--自動自發地、貼心地將女生的面試分數砍掉了幾分,要怪就怪妳為什麼要生為女性,太不公平了,誰叫妳天生就太會溝通了!
第三方調查委員會在調查過程中,訪問了順天堂大學教職員是否了解關於這項秘密處置的成因,除了上述高中女生發展比男生成熟的原因之外,還包括了宿舍的問題:順天堂大學一年級生全部都需要強制住宿,但是位於千葉縣的大學女子宿舍的床位太少,所以少收點女生也是對學校資源的必要開銷有利--經營一間女生宿舍有多花錢你懂嗎?!
而不只是女生,重考生也被扣分了,這是因為重考生的資質很明顯攀不上順天堂大學嚴格的入學標準--他們需要多花幾年才能跟學弟們一起入學--如果讓這些需要更多學習時間的學生入學,在日後的學習上將會有拖累學級的問題,導致其他資質較優秀學生的受教權益受到損害,所以,還是讓重考生悄悄地知難而退比較體貼一點--誰喜歡拖油瓶呢?
這次的事件爆發,被揭露不公平給分真相的不只是順天堂大學,還包括北里大學等5所大學的醫學部。這5間著名大學醫學院,看來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施行多年的入學潛規則有什麼問題。
可是讓我們把時間拉長,這次醜聞的引爆點事實上在數個月前:東京醫科大學,在今年8月就被爆出對應考女學生的差別給分待遇。其他被揭露的真相還包括了,前述提到的送禮入學等陋習。當然,不意外的是,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多年,許多走後門加分而入學的學生,在這次調查中發現,他們老早就已經畢業。
對於這起事件,「我早就司空見慣了。」幾位在醫院工作的女醫師或女性護理人員,都有類似這樣的回答。
「為了多得一分,我可以拚死拚活。」應考醫學院的女學生這樣說,但連她也不確定,自己最終拿到的醫學院考試成績,是不是她真正應該拿到的分數。
性別歧視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上比你被女性拒絕後,憤恨不平地跑到網路上,發表厭女言論影響別人一起厭女還要簡單。性別歧視的開關掌握在幾間醫學大學的校務部手裡。最終這樣由校方主導的歧視,造成了什麼後果呢:很明顯地,順天堂大學醜聞引發的效應,可比網路上瀰漫各種「母豬哭哭」的不堪言論,還要嚴重許多。
調查參加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35個國家,全國女性醫生比率最高的是拉脫維亞,超過70%,英國、法國與德國約為45%,美國約35%,而日本僅有20%左右。這麼低的比率,代表著日本女性在醫療職場的缺席。現在再想想,在婦產科這樣女性病患會特別敏感的科別,卻沒有足夠多的女性醫生,讓女性在接受診療時格外感到安心。
比例不多的女性醫師在職場還會受到其他的歧視--「需要長工時動手術的工作需要體力,女性是無法負荷的」;
「當上住院醫師沒多久多半就要結婚或育兒離職,不適合擔任專業職務」;
「女醫師可能在滿膛鮮血的手術台上比病患先昏倒」,這些先入為主的差別概念,阻礙了女醫師在職場上的發展,甚至可能間接地影響了她們職涯的方向--外科醫師的男女比例更加懸殊。
但是現在的問題還跟醫院無關,在於這些還沒資格進入醫院工作、才準備進入醫學大學的應考生身上。以8月爆發的東京醫科大學的應考資料來看,最近一次考試共有1,596位男生、1,018位女生參加,在經過第一次筆試測驗後,剩下303位男生、148位女生,而在最後的第二次口試之後,最終有141位男生順利考上,而女生的數字只剩下30人。我們來算算簡單的數學,計算應考生的女性比率、筆試通過女性比率與最終錄取的女性比率,答案是:38.9%、32.8%、17.5%。相信不用我提醒你,這三個數字的變化證明女性的口試表現有多差勁--但這卻不是事實。
而當女學生決定以白袍作為她們一生的志業時,她們卻不知道,在眼前有一道無形的圍牆,早已打算把她們阻擋在外。而當錄取醫學院的女性在比例上屬於鳳毛麟角的那一群,又怎麼能抱怨日本的女醫師太少呢--別忘了,職場上還有許多地雷等著她們踩上。
而當女性醫師的比例過低,自然讓人聯想起是不是女性根本就不適合從醫--這是一個需要男子氣魄與體力才能應付的偉大職域。日本對醫學現場的想像,便逐漸凝固成型為今日的刻版印象:男人才能當醫生、女人只能當護師或助手,白色巨塔裡的性別歧視變成了沒人會起疑的日常風景。
而諷刺的是,當那些曾經應考醫科卻在最終口試被刷下的女學生們,看到米倉涼子在電視上屢獲高收視率的無敵女俠醫形象時--她飾演的還是一位外科醫生--她們心裡正想著什麼呢?
高科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我們把女生趕出白色巨塔吧!方法其實比你想得更簡單。
上周一(12/10),東京著名的順天堂醫學大學爆出醜聞。其實日本的有名大學,走後門入學等醜聞其實已經是屢見不鮮的問題,但這個醜聞更加令人匪夷所思:沒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女考生與重考生遭受了差別待遇,她們的分數被自動扣分了。
為什麼?一間有著180年悠久歷史、醫界備受尊重讚譽的著名醫大,為何要對女性與重考生進行無差別攻擊?校方在醜聞被公開後的辯解是:「因為女學生的溝通能力普遍較好,所以就公平的立場上,需要調整她們的分數。」這是什麼意思?比較會溝通所以要被扣分?
想像一位高中女生要怎麼進入順天堂大學呢?妳需要考兩次試,第一次大規模筆試合格通過之後,妳還需要參加第二次測驗,學生需要接受校方考試委員會的口試。筆試加口試兩次測驗都通過者,才算是正式考上了順天堂大學。
而如果我們相信校方的說法,那代表,順天堂大學認為在第二試驗的口試部分,女學生們很有可能在這一關,用她們的伶牙俐齒補足她們其實在學科上的程度落差,而這對於剛正木訥不善言詞的男同學們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因此順天堂大學站在弱勢男性的這一方,在絲毫沒有任何解釋與聲明的狀況下--過去台灣的僑生或原住民生的考試成績會加重計分,還會事先聲明--自動自發地、貼心地將女生的面試分數砍掉了幾分,要怪就怪妳為什麼要生為女性,太不公平了,誰叫妳天生就太會溝通了!
第三方調查委員會在調查過程中,訪問了順天堂大學教職員是否了解關於這項秘密處置的成因,除了上述高中女生發展比男生成熟的原因之外,還包括了宿舍的問題:順天堂大學一年級生全部都需要強制住宿,但是位於千葉縣的大學女子宿舍的床位太少,所以少收點女生也是對學校資源的必要開銷有利--經營一間女生宿舍有多花錢你懂嗎?!
而不只是女生,重考生也被扣分了,這是因為重考生的資質很明顯攀不上順天堂大學嚴格的入學標準--他們需要多花幾年才能跟學弟們一起入學--如果讓這些需要更多學習時間的學生入學,在日後的學習上將會有拖累學級的問題,導致其他資質較優秀學生的受教權益受到損害,所以,還是讓重考生悄悄地知難而退比較體貼一點--誰喜歡拖油瓶呢?
這次的事件爆發,被揭露不公平給分真相的不只是順天堂大學,還包括北里大學等5所大學的醫學部。這5間著名大學醫學院,看來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施行多年的入學潛規則有什麼問題。
可是讓我們把時間拉長,這次醜聞的引爆點事實上在數個月前:東京醫科大學,在今年8月就被爆出對應考女學生的差別給分待遇。其他被揭露的真相還包括了,前述提到的送禮入學等陋習。當然,不意外的是,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多年,許多走後門加分而入學的學生,在這次調查中發現,他們老早就已經畢業。
對於這起事件,「我早就司空見慣了。」幾位在醫院工作的女醫師或女性護理人員,都有類似這樣的回答。
「為了多得一分,我可以拚死拚活。」應考醫學院的女學生這樣說,但連她也不確定,自己最終拿到的醫學院考試成績,是不是她真正應該拿到的分數。
性別歧視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上比你被女性拒絕後,憤恨不平地跑到網路上,發表厭女言論影響別人一起厭女還要簡單。性別歧視的開關掌握在幾間醫學大學的校務部手裡。最終這樣由校方主導的歧視,造成了什麼後果呢:很明顯地,順天堂大學醜聞引發的效應,可比網路上瀰漫各種「母豬哭哭」的不堪言論,還要嚴重許多。
調查參加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35個國家,全國女性醫生比率最高的是拉脫維亞,超過70%,英國、法國與德國約為45%,美國約35%,而日本僅有20%左右。這麼低的比率,代表著日本女性在醫療職場的缺席。現在再想想,在婦產科這樣女性病患會特別敏感的科別,卻沒有足夠多的女性醫生,讓女性在接受診療時格外感到安心。
比例不多的女性醫師在職場還會受到其他的歧視--「需要長工時動手術的工作需要體力,女性是無法負荷的」;
「當上住院醫師沒多久多半就要結婚或育兒離職,不適合擔任專業職務」;
「女醫師可能在滿膛鮮血的手術台上比病患先昏倒」,這些先入為主的差別概念,阻礙了女醫師在職場上的發展,甚至可能間接地影響了她們職涯的方向--外科醫師的男女比例更加懸殊。
但是現在的問題還跟醫院無關,在於這些還沒資格進入醫院工作、才準備進入醫學大學的應考生身上。以8月爆發的東京醫科大學的應考資料來看,最近一次考試共有1,596位男生、1,018位女生參加,在經過第一次筆試測驗後,剩下303位男生、148位女生,而在最後的第二次口試之後,最終有141位男生順利考上,而女生的數字只剩下30人。我們來算算簡單的數學,計算應考生的女性比率、筆試通過女性比率與最終錄取的女性比率,答案是:38.9%、32.8%、17.5%。相信不用我提醒你,這三個數字的變化證明女性的口試表現有多差勁--但這卻不是事實。
而當女學生決定以白袍作為她們一生的志業時,她們卻不知道,在眼前有一道無形的圍牆,早已打算把她們阻擋在外。而當錄取醫學院的女性在比例上屬於鳳毛麟角的那一群,又怎麼能抱怨日本的女醫師太少呢--別忘了,職場上還有許多地雷等著她們踩上。
而當女性醫師的比例過低,自然讓人聯想起是不是女性根本就不適合從醫--這是一個需要男子氣魄與體力才能應付的偉大職域。日本對醫學現場的想像,便逐漸凝固成型為今日的刻版印象:男人才能當醫生、女人只能當護師或助手,白色巨塔裡的性別歧視變成了沒人會起疑的日常風景。
而諷刺的是,當那些曾經應考醫科卻在最終口試被刷下的女學生們,看到米倉涼子在電視上屢獲高收視率的無敵女俠醫形象時--她飾演的還是一位外科醫生--她們心裡正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