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過完這日。
那天的第四個小時,妹妹沒睡,我也還沒。
「誒,父親節怎麼辦?」
「就,明天去找拔啊,找他吃個飯吧。」
「可是要吃什麼時候?晚上怕會有規劃吧。」
「我們這時間應該也不會吃中午,而且也不一定找的到他。」
「恩啊。」
「那就下午去看看他跟阿嬤吧,應該不用吃飯。」
「嗯,啊。」
-
「其實...
終於過完這日。
那天的第四個小時,妹妹沒睡,我也還沒。
「誒,父親節怎麼辦?」
「就,明天去找拔啊,找他吃個飯吧。」
「可是要吃什麼時候?晚上怕會有規劃吧。」
「我們這時間應該也不會吃中午,而且也不一定找的到他。」
「恩啊。」
「那就下午去看看他跟阿嬤吧,應該不用吃飯。」
「嗯,啊。」
-
「其實他生日的時候,很希望我們去看看他吧,他下午打電話給我,我在上班,我跟他說晚上我們有事,那時候他聽到沒能去的時候,說蛤安捏喔,有空來他那,他煮個飯給我們吃。
事實上,我們那天晚上根本都在家沒事。」
「我那天也有想到,但沒特別想做什麼,總覺得,他不是個會慶生的人。」
「哎,算了吧,明天去看他。」「嗯。」
-
「你覺得」
「?」
「拔會讓你想到什麼顏色?」
「灰色。」「我覺得是深藍。」「深藍也不錯。」
「我也這麼覺得。」
-
傍午時,騎著車載著弟弟,天氣舒適,陽光不炙,遠遠地看著廣袤田野蔓延,與高速公路纏綿成遠景,沒有高樓,一片野綠與映著藍天的水渠,綿雲擁抱著的天空,有幾隻大鳥悠翔著,我捨不得離開那條路,今已不如孩提時日日經過,一年數來恐也個位數的日子,便停車一旁,竊竊自喜地收藏了那天的天空。
見家裡還沒人,便在祖父母房內看起電視等著。
一時腳步聲踅過,我屏氣著。
「爸來了。」
那腳步聲走過,而又回頭。
「爸,父親節快樂。」我與弟弟搭著節奏,一起把這句話拼湊完整。
「阿你們吃了沒有?」
「還沒——」
「阿你們要吃什麼,來也沒先講一聲,阿公阿嬤這邊沒買什麼菜。」
我與弟弟沈默著,其實也沒特別想說要待著,但爸爸又問了一次,那空氣讓我不捨。
「我想吃炸雞!」我揚起了聲音,說很久沒吃了,爸爸便打起了電話立刻訂了起來,我去取餐時等了會,店門前已佔了四五人,老闆娘一時顧著油鍋、一時按著許多計時器又一時接起電話,肩上白衣已有些汗漬,見他忙碌,沒人打擾著,等她忙完,我們才一一告知需求,那時看見生活的一種辛苦與體諒,取餐時,小聲地遞上了一句:謝謝,辛苦了。
回家時,阿嬤也回來,煎起了我愛的台灣鯛,那天下午,方形的麻將桌鋪上一張紙當作餐桌,餐桌上擺著兩樣菜,一尾魚與一桶炸雞,啊,我還特地買了他愛的綠茶,從萬波買的,只是不知他嘴的狀況還好了沒。
五人擠在桌的一側,靜靜享受著這個時光,弟弟的女友打來視訊,我便嘲弄他,叫聲阿嬤還有爸,阿嬤還對著鏡頭說起話,見另一頭沒聲音,還擔心著是不是不會講台語,阿嬤笑著。
夕陽越過宮廟的屋脊,鎏金傾瀉微光於廟後的一角,我們在那合張照,今年也是,就這樣吧,沒撐上快樂或難過,頂多算是不太遺憾,回家。
-
「阿豪,你下來樓下,我有包龍蝦給你吃。」電話一頭,母親輕聲地呼喊著,心裡想像著母親恍如在黑暗裡做些什麼如被抓到就將即刻處刑的罪過一般,我在電話另一頭開著會議,忙完已是午夜十二點。
「這個阿母捨不得吃,我去他們姑姑家吃飯,人家問我為什麼沒有吃,我說沒有啦我等下再吃,就跑去先洗碗,等他們不在再偷偷拿塑膠袋包回來給你,我想說我們家阿豪都沒有回家吃好吃的。」
夜晚燈光昏昧,一家人在後房休息,我與母親在前房輕聲細語,兩室一前一後,母親小心翼翼地叮囑我吃完吃乾淨,把龍蝦的殼用她備好的塑膠袋裝好,不要讓人看到,湯很營養,要喝乾淨。
望著湯中半頭的龍蝦,我驀地想起兩年前,友人剛上岸的那個暑假,他邀請我到台中的酒店餐館與他們家人一起用餐,那是看著圓桌上的一道道佳餚,我都覺得我是劉姥姥了,那湯裡的龍蝦好幾塊撥好,我都還說我不好意思裝,他就裝給我了,那是對龍蝦的好印象,也可能是目前最好的一次。
嘴貼著碗緣,細飲下這碗湯,只覺得有些薑味提味了這碗湯,仍沒喝出多少細節,那隻龍蝦剩下半個頭部以及四隻長足(是應該手還是腳稱呼呢?),頭內還有些膏黃,兩指瞥下就乾淨了,沒看見肉有多少,但想起這碗湯被重重的期待著,我也就繼續在殼內尋找有肉的地方,爾後驚訝找到了類似蟹的肺的器官,一會膏一會肺,我總覺得他像極了螃蟹,尤其是它的那四足,細、少肉、帶刺地。
足殼有刺,小心地將足至於智齒附近輕壓,肉殼參雜難辨,吃得我沒耐心,心想這和我對龍蝦的印象完全不同,是個比螃蟹麻煩的生物,還想著不知秋天還有沒有時間回來吃阿公阿嬤準備的螃蟹。
吃到沒刺的細足,索性將肉殼咬碎,像吃雞骨、像吃帶殼的蠶豆,用一種消磨時間的心態享受著最後,今天太漫長,情緒濃厚地讓我躲不開它,直到現在也才願書寫。
也許是因為對我而言,在這樣的日子裡,百般不願地面對,還有些尷尬,身旁人總覺得我還是得叫聲——爸,父親節快樂。
我很想愛他,但我還沒辦法,還是親愛的母親,父親節快樂吧。
生命很長,總想多寫些什麼,所以貪心著累積好多好多,一年卻似乎比一年短,那時怕讓憤怒或悲傷一時過度宣揚,這時便已深藏,愛人的情緒持續醞釀,願來年,能一起好好看片藍天白雲。
高祖父台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人、台灣人,請看看!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臺灣貼文分享:
轉傳,台灣的一個老師寫的。
台灣有選舉,你就以為自己活在民主制度下嗎?
到底什麼是威權?什麼是民主?
我四歲時,蔣公去世;
我高一時,台灣宣布解嚴;
我高二時,蔣經國去世;
我高三下時,發生野百合運動;
我大二時廢除刑法100條;
我結婚那一年,中華民國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
我對威權時代的唯一印象就是:
上課提到蔣公要立正!
在學校不能說台語。
我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我也不敢說沒有白色恐怖,可能是因為我的祖父輩多半是不識字的草民,他們沒有能力造反,所以一輩子就是個順民。
大學時期的我,對國民黨沒有好印象,其實國民黨沒有對我造成絲毫迫害,那時候討厭國民黨,應該跟讀台大有關係,年少的我跟著大家一起做著「民主自由夢」,一心相信國民黨就是威權和腐敗的象徵,只要扳倒國民黨,自由民主就可以實現在台灣!
即使我自己真的不太覺得國民黨礙著我什麼。
沒有錯,那是年輕人從眾的心情!
第一次總統普選之後,台灣算是真正走上了民主之路!
只是,那時候的我非常不爽李登輝當選!
不過,我還是開心老百姓可以投票選總統。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長大後的我覺得民主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我開始懷疑:能投票選總統,就是人民作主的「民主」嗎?
我隱隱覺得不是!
因為我常常感受到我這一票很渺小,不能改變什麼!
我爸媽沒讀多少書,在黨政軍掌握媒體的時候,他們是絕對的深藍,因為他們對國家大事的了解,都是電視媒體灌輸給他們的思想!
後來,民進黨崛起,初期是透過地下電台,慢慢洗腦一些喜歡買藥的老人家,而我爸媽剛好就是這個族群,於是他們從深藍逐漸轉成深綠,甚至後來變鐵綠!
2004年,阿扁上台,幾年後,紅衫軍大肆征討貪污的總統,即使後來特偵組陳瑞仁檢察官證明了總統一家人的貪污,但我爸媽依然堅信這是政黨輪替後的「政治迫害」!
太陽花運動時,我的學生一面倒地認為國民黨要賣掉台灣了,他們吶喊、哭泣、悲憤,
儼然自比五四運動時的愛國青年,只差沒喊出「團結奮鬥救台灣」!
很可笑的是,當他們自以為他們用肉身擋掉了服貿,自以為他們的愛台情操捍衛了國家免於被中共統一時,他們打倒馬英九,把一代女皇蔡英文送到總統府,赫然發現蔡英文才是那個緊緊抱住ECFA大腿的人!
我在想:當年上街吶喊的大學生如今會是什麼想法?
後悔嗎?
覺得被騙了嗎?
不!
他們接受民進黨昨是今非永遠的那套說詞:時空背景不同!
藉著掌控媒體、培植網軍、教改洗腦,民進黨早已牢牢地抓住了台灣人民的心!
有時候我也問自己「究竟為什麼還要繼續寫?」
不能改變什麼,不是嗎?
嘔心瀝血寫了幾萬字,網軍做一個梗圖、帶一個風向、放一個錯誤訊息,一切的努力都化為烏有了!
人們再也看不到、也看不懂真相了!
為什麼還要狗吠火車?
於是,慢慢地,我的文章好像只是為了宣洩情緒而已,沒有奢望改變誰,這樣,對我來說,比較沒有負擔!
知識份子的良心不在於他支持什麼,而是他對自己支持的信念一以貫之!
知識份子的良心不在於他捍衛什麼,而在於他捍衛的出發,不是利己,而是利益眾生!
在大選的前後,我寫文章是希望可以改變那些被民進黨蒙蔽眼睛的人,可是,太累了,
而且後來發現根本是徒勞…..
到後來,我把所有來踢館的人都封鎖了,一方面是不想浪費時間筆戰,一方面也避免被檢舉!
然後我的讀者變成了同溫層,
有些人會很激烈地痛罵政府,
而我也不知不覺中被同化了!
我不想改變那些無條件支持政府的人,我只想罵政府!
讓我驚訝的是,竟然有臉友注意到我文風的改變,他告訴我:你的文章風格變了,因為感覺上你帶太多情緒進來了,情緒帶太多說服力就會減弱!
竟然有人長期在看我的臉書,
然後發現了我的改變,而拉了我一把!
對我而言那是很重的一個提醒,我知道他是善意,但是,我沒有回應他,甚至,在某一個情緒的瞬間,我竟然想封鎖他…..
也許是因為我不想回到過去那個「仍期待撥亂反正」、仍相信「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自己!
為什麼呢?
因為太累了、太沉重了…
少了想要改變什麼的期待,我的文章不再感動人了,變成只是匯集一些罵政府的聲音而已!
養成絕望的習慣,更比絕望本身來的惡劣。---- 卡繆
但是,現在的台灣,很難不讓人感到絕望⋯⋯
我很能體會去年6月6日晚上,
許崑源議長為什麼留下一句「台灣還有是非嗎」就跳樓輕生了!
那是深沈的絕望!
生活在能投票選總統的台灣,
我們真的就擁有民主自由了嗎?
當初反服貿、反黑箱的熱血青年,你們覺得現在的蔡英文哪一件事不黑箱?
論文封存49年,不黑箱嗎?
總統專機私菸案,不黑箱嗎?
疫苗的採購,不黑箱嗎?
去年口罩的買賣,不黑箱嗎?
紓困金怎麼花的,不黑箱嗎?
中天新聞台怎麼被撤下的,不黑箱嗎?
你以為你可以投票就是主人嗎?
不,你只有投票那天還像個主子,
其它的時候,就是個奴才!
打疫苗的順位,你排在第幾?
總統府等高官排在第二順位,
他們出入有黑頭車,生病立刻有台大醫院可以入住,永遠不用擔心疫情帶來無薪假,甚至失業,但是他們是第二順位!
沒錢小老百姓排不到疫苗,
而且還不能質疑為什麼疫苗這麼少,有錢的老百姓也不能捐疫苗,不能捐呼吸器,否則你就是在「分裂台灣」!
政府叫你做的事,你不能違抗,政府沒叫你做的事,你更不能做!
疫苗,只有政府可以買,買哪一種隨他高興,
多少錢買?不准問!
轉傳,不留言,不筆戰
你以為以前的「萬年國會」是威權,
因為政府不受民意監督,
那你以為現在你可以選立法委員,
就可以監督政府了嗎?
可是,老百姓把票全部倒給同一個政黨,
立法院是蔡英文的,
她要我們吞萊豬,
立法院立馬通過,
不管蔡英文要做什麼,
立法院、監察院、考試院,行政院、司法院,
全部聽她的號令,
想通過什麼就通過什麼,
叫你吃萊豬,你就得吃、
叫你打高端,你沒有選擇!
這,沒有比威權時代的「萬年國會」還慘嗎?
可憐的是,我們還自詡為民主國家!
民主,真的是一個好制度!
因為它讓獨裁者名正言順地實施獨裁!
高祖父台語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開房間/談暴政】—「廢除刑法100條」30週年
📅時間:5/15(六)13:00 - 17:00
🏠地點:台中全國大飯店2樓草悟廳
今年是廢除刑法100條的30週年,時代力量台中黨部以中台灣當作起點,邀請諸多NGO團體共同舉辦【開房間/談暴政】-「廢除刑法100條」30週年的紀念活動。並邀請當年「廢除刑法100條」抗爭的參與者,以及年輕世代的倡議者、政治工作者,透過世代對談,共同構築台灣的未來理路。
➖➖➖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pmRQMl
➖➖➖
✨【民主之音 造反之聲】✨
#王明哲
常年著力於台灣本土歌謠創作,多次於國內外演唱,寫政治、寫社會議題,也寫環保、寫鄉土人情,更以《台灣》一曲獲獎。王明哲音樂在台灣民主狂飆年代時的社會運動、台獨運動之中,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張睿銓 #拜柿樂團
擅長用台語歌詞,描述台灣白色恐怖等歷史事件,融入批判與人文思考的歌手。專輯《出走》,在2020年12月獲得美國「JPF音樂獎」(Just Plain Folks Music Awards)首獎的肯定。
四名來自基石華德福學校且熱愛音樂的高中生所組成。因為都在禮拜四(拜四 pài-sì)練團,加上學校的代表性植物是毛柿,所以就叫「拜柿樂團」。
➖➖➖
✨【「任更重、道更遠」— 廢止刑法100條30週年感言】✨
#陳師孟/經濟學家、一〇〇行動聯盟召集人、支持台灣獨立的外省人
經歷:
總統府秘書長、監察委員、台北市副市長、台灣大學教授
1991年參與廢除刑法100條運動,並擔任「一〇〇行動聯盟」召集人。
出身於「外省家庭」,祖父為蔣介石文膽的陳師孟教授,後來基於認為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行列裡,外省人不該缺席的理念,加入「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
➖➖➖
✨【街頭上的醫生 政壇上的青年】✨
#涂醒哲/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經歷:前衛生署署長、嘉義市市長醫師、立法委員
#林恆立/醫師
經歷:台中都診所協會理事長、台灣中社社長
#宋國鼎/時代力量苗栗縣議員
經歷:律師
#吳韋達/時代力量彰化縣議員、時代力量副秘書長
經歷:工程師
#吳佩芸/時代力量台中黨部南屯區主任
經歷:藥師、時代力量秘書長、2018台中市議員候選人
➖➖➖
✨【我思故我罪 思想叛亂犯】✨
#廖宜恩/中興大學資工系教授退休、100行動聯盟發起人
經歷:台灣中社社長、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台灣教授協會秘書長
#陳正然/獨立台灣會案當事人、蕃薯藤創辦人、痞客邦執行董事
經歷:中華電信獨立董事、無任所大使
#鄭竹梅/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南榕之女
經歷:鄭南榕基金會董事
#李宣毅/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經歷: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副理事長、民間司改會常務執行委員
#曾偉旻/公視臺語台《台灣新眼界》主持人
經歷:年代壹電視地方組副組長、民視記者、蘋果日報駐美特派、台視記者兼任奧運主播
➖➖➖
✨【台灣黑名單 香港來時路】✨
#蔡明憲/台灣聯合國協進會榮譽理事長
經歷:國防部長、駐美國代表處副代表、立法委員
#楊黃美幸/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早年海外黑名單
經歷:無任所大使、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林芳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
經歷: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台灣自由緬甸網絡專案執行
#江旻諺/台灣公民陣線秘書長
經歷: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港大《學苑》副總編輯
#簡嘉佑/時代力量台中黨部執行長
經歷:時代力量副秘書長、2018台中市議員候選人、島國前進台中辦公室主任
➖➖➖
志工招募👉 https://reurl.cc/7yAX5N
➖➖➖
主辦單位: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時代力量苗栗黨部、時代力量彰化黨部、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綠色逗陣、臺中市醫界聯盟
協辦單位: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中市大屯區民主聯誼會、好民文化行動、台圓文教基金會、台灣中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廢除刑法100條 #100行動聯盟 #言論自由 #思想控制
高祖父台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些台語俗諺,你會說多少?】
這位帥哥是台南市政顧問,也是《臺諺55走跳江湖》新書作者 周博,周博對於母語學習相當關注,不只將全數版稅捐贈臺南市政府以挹注振興臺語學習,更在宜瑾團隊執行長 朱正軒 的牽線下,串聯《#遇見夏卡爾》藝文特展進行中的永康國中和匯晟投資董事長陳威丞一起辦理贈書儀式,將捐贈全市國高中小每校三本新書,期能拋磚引玉增添臺語學習素材,為振興母語貢獻心力。
台語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重大危險」的第三級瀕危語言,也就是祖父母會講台語,但不會用台語和孫子溝通。調查顯示,現年75歲的長輩超過七成會講台語,但25歲以下的年輕人僅22.3%會講台語,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指出實際使用情況可能比民調還差,「阿公、阿嬤跟孫子不講台語。」
宜瑾不只在國會用台語質詢,用行動力挺台語之外,政策上也關心語言保存相關議題,例如,#公視臺語台遷到台南、#真理大學台文館的後續處置、#台灣歷史博物館 與 #台灣文學館 升格等,都是近期特別關注的面向。
台語是我們的母語,希望大家都能多說台語,讓台語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