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架式扁平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架式扁平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架式扁平式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風照影-林美照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非常感謝Jeff看完首映立刻寫了一大篇珍貴的評論!! ...
雖然這篇高架式扁平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架式扁平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架式扁平式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風照影-林美照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非常感謝Jeff看完首映立刻寫了一大篇珍貴的評論!! ...
高架式扁平式 在 林風照影-林美照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常感謝Jeff看完首映立刻寫了一大篇珍貴的評論!! <3
倒數最後一天
大家一起衝進戲院吧~!!
缺角一族 5/15一起出發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257376838948&set=a.67051588947.69070.823623947&type=1&theater
傑夫哥的電影筆記本: 《 缺角一族 》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有時候,一齣戲最扣人心弦的,不見得是戲份最多的角色;
而每當見證了一個篇幅有限的角色
在一位優秀資深演員的演繹之下
呈現出了那樣飽合、完整、深入人心的面貌,
總是會對那種根深蒂固的,
像呼吸像血液一樣自然的,自覺式的演技功底,
感到莫名的崇敬,讚嘆,
並且深深為之動容。
林美照,在《缺角一族》中只有寥寥幾場戲,
卻刻劃出了一個脈絡清晰特質鮮明的,
活生生的「人物」。
凝視著高高的煙囪吃便當,
那樣一個一筆帶過的鏡頭,
不必特寫或旁白,誰便都看出了箇中的「情緒」,
以及,那「情緒」背後必然存在的「故事」。
(不是那故事的內容,
而是那故事的份量與氛圍。)
這跟某些年輕明星
得力於劇本以他們為焦點設計了一場又一場
「爆發力」跟「張力」都特別強烈的戲
讓他們去發揮,是極不相同的。
或許,那幾場戲,他們卯足了勁,也做足了功課,
然而,戲,是需要「鋪陳」跟「延續」的,
之前之後的戲呢?
倘若對於角色的「用心」跟「理解」只等候著「重點戲」才來爆發,
那麼,一個角色必然是殘缺,破碎,性格不統一,人格不明確,
整體的存在是欠缺「說服力」的。
這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
你注意到了嗎?
林柏宏在「海珠姨」車上的第一段對話,
他老毛病又犯,整個卡住5秒鐘,
而那林美照,
鏡頭的focus甚至不在她身上(她的影像是「糊」的),
即便如此,她的肌肉,她的姿勢,她呼吸的節奏…
都讓你那樣清楚地感覺到:
她,在聚精匯神「等」那5秒鐘,
而不是放空5秒,輪到她的台詞,她再去接…
這5秒,很重要嗎?
不瞞你說,
這,是一個演員是否「出戲」的關鍵。(再短暫,都是破綻)
這,是一個演員是否hold在那個「狀態」的證明。
而這些細微末節,
也正是一個戲劇角色「生命」跟「靈魂」是否存在的痕跡。
《缺角一族》是一個不好界定風格的電影。
他選擇了社會底層的人物做為故事線
(檳榔西施、宣傳車司機、修路工人…),
但,卻絲毫沒有想去落實那些人物「真實性」的企圖
(檳榔攤能有多少生意,
經得起每天換一套那麼昂貴的cosplay服裝?
檳榔西施講得出:
「不確定的等待,是很折磨人的。」這樣的對白?
我也沒搞懂蔡振南到海邊拾荒其實是他的興趣,而不是他的職業?
一個拾荒老人哪能那樣衣著光鮮?
還有個那麼渡假民宿般的大房子?)
但,或許也因為這樣的主觀設定,
讓「人生誰無殘缺」的主題,並不顯得苦澀晦暗,
很容易消化地把故事講完,
讓觀眾有所體會地自去體會,
沒有體會的,至少,是愉悅明朗地走了一遭。
Anyway,用這樣的tone調來講故事,
寫實的描述,被架空了,
情節的留白,顯得過多,
這時候,仍然必須依靠資深演員在表演上的內在情感,
把架空的落實下來,
把分散的框聚出來;
還好,除了林美照,還有戲份更多一些的蔡振南,
他的那些幾乎是獨角戲的戲份,
在屋頂固執地揮著紅旗…
臨睡還死盯著電腦上的畫面…
全都那麼煞有其事,那樣專注到讓人感同身受;
而這種實際以劇中人物去「喜怒哀樂」的情緒,是有感染性的,
病床邊上,一句:
「我又沒罵你,你哭什麼?」
然後,突如其來去擦林柏宏臉上的淚…
那動作,
在「反應」上,叫做「貼切」;
在「表演」上,叫做「精準」;
而以那樣一場戲來說,
淚,是越會越擦越多的;戲味,是會越安撫越濃郁的,
那是我特別感動的一場戲,極愛。
至於林柏宏,
近幾年來,一直覺得台灣新生代男演員中最值得期待的,
就屬林柏宏跟黃河,《刺蝟男孩》後,又多了一個張庭瑚;
然而,
張庭瑚,還在「撞牆期」,
除了那個眼神帶殺氣的戲路,
目前還走不出一個揮灑自如的架式來;
黃河,原先具備了「人戲合一」的天份,
不太需要刻意去演,
總有那個慧根,進入到那個角色、那場戲最「核心」的狀態裡去;
壞就壞在不應該去演什麼偶像劇,
一被皮相的「膚淺」帶歪了,整個人都髒掉了,
再要恢復到當初的「靈氣」,也不知救不救得回來?
這戲裡,林柏宏的角色,有設計上的「局限性」
(真的太扁平了;
一出場,就是一個設計過的image,
整部戲結束了,那個image也看不出太大的變化。
~這個角色,其實不必一開始就那樣「溫暖」的,
由冷而熱,層次才會出來)
但,整個人的「存在感」是足夠的,
反應,是靈敏正確的,
個人特質,是值得雕琢的,
在演技上,由裡到外,流露真誠,
接下來,該是挑戰更高表演難度的作品了。
基本上,林柏宏還是值得期待的。
綜而言之,
《缺角一族》以「每個人都有記憶或情感的缺陷、弱點」為常態,
並以陌生人之間的「彼此扶持,無私互補」
做為正面看待這個處境的「答案」,
充滿了晴朗、明亮的態度;
整部電影敘事流暢,活潑討喜,
並以極大的努力嘗試「言之有物」,
很適合不想太傷腦筋,
卻又期待帶著共鳴和感動走出戲院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