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學年度高教深耕計畫-完善弱勢協助措施-證照報名費補助】 📍適用對象: 🔹申請學雜費減免之學生:低收入戶學生、中低收入戶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及身心障礙人士子女、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孫子女學生 🔹文化不利之學生:原住民學生學雜費減免資格、家庭突遭變故經學校審核通過者、懷孕或分娩或撫育三歲以下子女...

  • 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6:28:07
    有 15 人按讚

    【110學年度高教深耕計畫-完善弱勢協助措施-證照報名費補助】

    📍適用對象:

    🔹申請學雜費減免之學生:低收入戶學生、中低收入戶學生、身心障礙學生及身心障礙人士子女、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孫子女學生

    🔹文化不利之學生:原住民學生學雜費減免資格、家庭突遭變故經學校審核通過者、懷孕或分娩或撫育三歲以下子女之學生

    🔹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教育部弱勢助學方案

    📍申請時間:

    🔹第二階段:110/06/07~110/07/30(此階段申請報名費補助預計8月底發放)

    🔹第三階段:110/08/01~110/10/01(此階段申請報名費補助預計11月底發放)

    ❗️三階段申請證照生效日期需為「109/10/01~110/09/30」,於此生效日期外之證照無法申請,已申請過也不得再次申請❗️

    📍檢附資料 ⚠️缺一不可⚠️

    🔹申請表,請先至生輔組(日間部)/總務組(進修部)核章

    🔹 學生證影本(正反面,須有申請學期之註冊章)

    🔹 報名費收據「正本」(如報名費正本收據已遺失,請申請人向原考試單位開立繳費證明或出示「當次」報考之公告官方簡章公告)

    🔹 證照影本(正、反面)不需黏貼+證照正本(正本由本中心驗畢後退還)

    🔹提供至總務處出納組填寫金融帳號之截圖

    📍繳件方式:

    🔹自行到校繳件

    🔹將相關資料填妥後,用掛號方式郵寄至『致理科技大學 技能檢定中心』

    ❗️郵寄注意事項:
    -相關檢附資料須提供完整
    -生輔組(日間部)/總務組(進修部)核章欄位,本中心會協助至單位核章
    -報名費收據如非正本或是提供報考之簡章公告,請於空白處簽全名
    -提供收件人姓名及地址之回郵信封(請貼足郵資),以利將證照正本寄回。

    📍注意事項:

    🔹已接受其他計畫補助報名費者,均不得再次申請。

    🔹若課程與證照費用無法區分時,不得申請證照報名費補助。

    📍職涯發展暨校友服務處-技能檢定中心服務時間為👇🏻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

    ☎️電話:(02)2257-6167#1522、1622 
    ☎️專線:(02)2257-1054

    #110學年度高教深耕計畫完善弱勢協助措施證照報名費補助

  • 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 在 藥師陳進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7 07:07:53
    有 49 人按讚

    最近網傳的一篇文章,如果屬實,真的不簡單。
    風向及網軍治國,可以嚐到甜頭,但對國家及民眾長遠發展,卻未必是好事。

    ===
    轉傳
    [走進歷史的真相]

    今年5月,哈佛大學找彰化縣加入「卡介苗對武漢肺炎防護效果」研究計畫;6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也宣布,要與彰化縣合作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檢測,想了解台灣社區感染程度。

    許多人在問:為何不是台北、新北,而是六都之外的彰化?

    也許只能是彰化。

    台灣新冠肺炎第一個本土案例、第一個死亡案例都在彰化;這裡還有連續16年舉辦全縣萬人健檢的經驗,以及全台任職最久的衛生局長葉彥伯。

    年省5,000萬元未來醫療支出

    葉彥伯從偏鄉衛生所醫師做起,2004年起接掌彰化縣衛生局,經歷藍、綠4任縣長。這16年宛如一部台灣公衛發展史——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劑、頂新混油案與六輕空污案等,都發生在彰化。
    葉彥伯也是全台唯一有公衛博士學位的衛生局長,平日還在台大開設「結核病流行病學」——這種台灣高盛行的傳染病,是他的博士論文主題;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正是葉彥伯的碩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這對師徒,加上出身彰化永靖的六輕污染權威、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成為撐起彰化人健康的鐵三角——16年健檢,找出超過1萬個癌病變民眾,省下約5,000萬元未來醫療支出,也提升地方公務員的能力,有十多位衛生局同仁正在台大念公共衛生碩士。

    彰化縣與台大公衛長期推動萬人健檢,吸引外國公衛學者前來取經。(圖片來源:王惠美臉書)

    其實1999年後,台灣各縣市陸續開辦社區健檢,但有的做做停停、有的參與率低。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認為,持續系統化、科學化推動健檢的,當屬彰化。

    彰化與台大公衛的合作經驗,每年還會登上4、5場國際研討會,去年還有14國公衛學者來健檢現場取經。

    這3個人,如何把一個127萬人規模的社區健檢,做到世界知名?

    首長、地方參與,如媽祖遶境

    6月13日清早,「未來城市@天下」記者跟著詹長權搭上最早一班高鐵,來到今年彰化健檢第一站、「口罩套之鄉」社頭。

    社頭國小前一天就用紅帳篷搭起報到處,彰化縣長王惠美、葉彥伯與陳秀熙早等在現場,8點不到,已有262位民眾報到。為拉開社交距離,檢查動線從有冷氣的大禮堂,拉到後排教室走廊;上百位穿桃紅上衣的衛生局所人員與黃色上衣志工,在各檢查站穿梭,確保流程順暢。

    2005年開辦的萬人健檢有如彰化版「媽祖遶境」,首長、民代一定出席,民防、義消主動維持交通,社區民眾除了當志工,還有人扛來一桶桶豆漿、仙草冰,餵飽剛空腹做完健檢的民眾。

    今年健檢原要取消,後來決定從4月延到6月、從30多場減少到27場。王惠美說,民眾因疫情不出門,全國癌症篩檢人數遽降15%到36%,彰化也少了10%到27%,才決定用鄉親熟悉的「傳統」作為解封儀式,也讓社區醫療回歸常軌。

    16年,不只把健康檢查變成健康信仰,也推升了彰化衛生服務的細緻度:
    插入健保卡,健檢項目就會印成一張表,民眾按表索驥,便能像大地遊戲般跑關做檢查;表上還有條碼,視力、體重量測結果,「嗶」一下就上傳資料庫,全自動化。
    民眾依序坐在紅板凳上等抽血,前排一空,志工立刻吆喝大家往前移;早期用布簾圍成的子宮抹片檢查臨時診間,現在也改用一天租借費1萬元的輕隔板,「這樣才沒有隱私問題,」葉彥伯說。
    第一年開辦健檢前,彰化傳出鴨蛋含有戴奧辛,決定放寬健檢年齡。結果民眾擠成一團,縣長被團團圍住;一場400人的檢查,從早上6點半驗到下午1點才結束;中途還因為跳電,X光機燈管燒壞,10幾萬元瞬間報銷。
    現在參與人數不變、檢驗項目更多,卻只需一半的時間。早上9點最後一位民眾完成報到,5分鐘後報表就送到葉彥伯手上;10點最後一位民眾健檢完畢,接著開檢討會,隔天要接力舉辦的線西鄉工作人員,站在一旁聆聽。
    「衛生局團隊向心力很高,葉彥伯專業受各方肯定,換了別人不一定做得起來!」詹長權觀察。

    彰化縣衛生局團隊怎麼做?

    第一步,列項目。
    「地方健檢最困難的,是整合中央政策與地方需求,」陳秀熙說,健檢項目是中央癌症篩檢,加上地方成人保健。但過去健保署是「想到一種病就做一種篩檢」,台大公衛居中整合後,把彰化健檢變成「量販店」——每一場健檢有20多個項目,可篩檢癌症、能測三高等慢性病;還能隨科技進步或重大事件,隨時加測項目,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
    「健檢平台搭得扎實,加測什麼都方便,」陳秀熙說,為理清流程,2005年起陸續針對肝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口腔癌等重大疾病,設計檢驗流程,十多年來開了120次會。直到現在,他仍每週帶博士生到彰化,與衛生局人員分組討論。

    他舉例,前幾年,民間流行檢測骨質密度,但多數檢測方式並不準確;偏偏民眾不愛做子宮頸抹片,常上演「護士追著民眾跑」的畫面。陳秀熙便建議將骨質密度鑑定,安排在抹片檢查之後,作為誘因,之後再換成專業的骨密檢定車。
    「衛生專業知識不斷進展,不跟學術界保持聯繫,專業能力會退化,」葉彥伯認為,健檢不能「有做就好」,這正是必須與台大公衛合作的原因。

    第二步,抓資料。
    健檢前一個月,衛生局會從中央資料庫下載彰化縣民的健康資料,找出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然而,各疾病分屬不同資料庫,光癌症就有4個,而且格式不一,衛生局同仁必須一筆筆下載,重新整併後,再串接縣民通訊錄——直到這一步,誰多年沒做健檢、誰又是某疾病高危險群,才水落石出。

    名單彙整後,交給鄉鎮衛生所接棒。他們會寄出1萬多張名信片,甚至還試寄過白色明信片、有色明信片和彩色DM,結果傳統白明信片反應最好,因為「一看就知道是衛生局寄的!」儘管如此,仍只有3到4%民眾願意來;所以還要一個個打電話邀請,檢驗前一天再提醒,記得空腹、不要穿有亮片的衣服好做X光⋯⋯直到這幾年改用語音電話,才減輕第一線的負擔。
    「做健康檢查最難的,就是讓民眾願意來,」葉彥伯笑說,第一年請民眾早上6點半來做健檢,民眾卻以為是詐騙電話,大罵:「哪有人透早做這種?聽你在給我騙!」
    「永遠要優先關注不知道、不來的人。他們不是不願意來,只要好好解釋,他會聽,」葉彥伯說,局裡做過實驗,今年不來的,明年再問一次,大概10%會來。「對方了解、接受,都需要時間,」他強調,「溝通的過程就是衛教。」
    溝通過程很慢,但他寧可慢,也不用縣府預算買贈品鼓勵民眾,「必須教育民眾,政府已經為健檢花了很多錢!」
    由於第一線人員的不厭其煩,健檢從第一年的27場,做到現在一年100多場;參與率也從一成,成長到3、4成;今年加測新冠肺炎血清抗體,第一場31位也是全到。

    這幾年,彰化人已漸漸把健檢當福利,甚至有2、3成民眾,時間一到,就主動打電話到衛生所預約健檢。也因為年年健檢,衛生局擁有8成民眾的電話號碼,成為防疫成功的關鍵。

    第三步,整系統。
    參與縣市健檢多年,陳秀熙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連結醫療系統。「很多免費健檢都『斷頭』,」醫療系統若沒有立即接手病患,就白白流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
    彰化的做法,是把醫療系統拉進健檢。
    比如,衛生所不是寄給健檢結果給民眾,護士會先檢查健檢報告結果,將需要看診的部分寫好轉診單,註記掛號科別,2週後再請民眾來一對一講解;講解時,除了衛生所醫師,診所醫師也會出席,協助轉診。
    「醫師看到病人有病變,然後去治療,才會認為篩檢真的有價值,」葉彥伯他的策略是,每增加一項社區衛生服務,就拉進一個盟友:替毒癮患者驗C型肝炎,就與獄政系統合作;做偏鄉老人流感接種,則與村里長與診所合作。漸漸把健檢從一個點,撒成一面網。
    這幾年,還把幾所中部大學體育學系拉進健檢系統,趁發健檢報告時,請大學生幫民眾測驗體適能。
    「什麼叫『心肺功能不好』?登階運動做下去會喘就是啦!」葉彥伯笑著說,「衛教知識用講的,沒用啦,要用體驗的!」
    「學術研究不能做完就走」
    彰化人在體驗「做得到」的衛教,詹長權與陳秀熙也在實踐有成效的公衛研究。

    學術計畫大多3、5年結束,兩人陪著彰化縣走了16年,從一開始沒經費,做到拿下近年最重要的高教深耕計畫;連爭議最高的六輕空汙也直球對決,透過萬人健檢發現—與雲林六輕僅有濁水溪之隔的彰化大城鄉民,尿液含有多種重金屬。
    詹長權與陳秀熙,用一個計畫接著一個計畫,將計劃的評估經費投入健檢項目,再將研究結果回饋給民眾,形成正向循環。「一方面替國家節省大筆研究經費,一方面訓練地方公務員,」陳秀熙強調,學界不能做完研究就走,一定要建立永續平台,持續提供新的健康服務,「這就是合作。」
    而這項中央、地方、醫界、學界與社區的合作成果,今年還拿下美國公共衛生學院暨學程學會哈里森.C.史賓瑟傑出社區服務獎」,理由是「使公共服務與永續醫療照顧,能透過各種創新健康宣導與預防服務傳遞到社區」。
    「我們不是做研究,而是做公衛服務,同時帶一點研究,」詹長權笑著說。

    原來,真正的公衛實驗室,就在社區。

    是不幸,也是幸。彰化因緣際會發生了這麼些指標性的公共衛生事件,又適逢有這麼一位學有專精、有抱負又肯犧牲的衛生局長;從其良知,勇於任事,超前部署,反遭官僚無情批判、網軍恣意意詆毀。公道自在人心,天理必將伸張。

    (您可以刪掉這份報導,就讓努力做事的人被消滅;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那些人正在努力的實踐自己的理念與專業,讓台灣更好。)

  • 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31 22:00:15
    有 2,070 人按讚


    今天是第一任立委任期的最後一天。明天就是第二任的開始。

    很有感情與回憶的辦公室。
    陪我度過了四年寒暑、1460個打拚的日子。

    來到思瑤的辦公室,你會忘記置身於嚴肅的國會,而是進入一個夢想的孵化空間。
    這裡沒有繁文縟節與官場文化,這裡充滿奇想、熱情與瘋狂,這裡有好書與咖啡,還有狗狗Zaza。

    這裡是建築、文化、藝術、設計界專業者的秘密基地,四年來我們召開數不盡的討論會議,完成了史上最大幅度的政府採購修法與制度革新、催生了「台灣設計研究院」及「文化內容策進院」的成立、創造了史上第一次的台灣時尚週、協助數十個大小展覽在國內外上路開展、建築博物館計畫也開始砌築基底。
    此外、我們努力讓文化資產保存有更健全的法治基礎、台語電視台終於開播問世、藝文補助與投融資雙軌並進也更為透明鬆綁、讓封建僵化的故宮逐步導入前瞻創新的博物館新思維。
    而2020東京奧運即將到來,台灣文化軟實力前進東奧的跨界串連也在這裡醞釀鋪陳,我們誓言在今夏讓全世界驚艷!

    在這裡,也有無數個熱血青年/團隊密集出沒、腦力激盪,共同勾勒出台灣的「地方創生」政策全貌,讓2019成為地方創生元年,促成內閣成立跨部會的地方創生會報,為振興在地經濟、重建文化認同創造新的契機。
    我們還連續兩年遠赴日本舉辦了展覽,讓台灣在地DNA成為公眾外交最強大的利器。

    教育部同仁們是最常來報到的,從幼教到國教、高教到終身學習,各項教育政策與修法立法,都在這裡頻繁地討論對話。
    從幼教公共化政策上路、108課綱審定、偏鄉教育立法、實驗教育修法、美感教育打掉重煉、兒少四法修法保護孩童、高教深耕的翻轉、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技職教育競爭力的強化、全台首次大學宿舍改造計畫施行,遲了20年的社區大學法制化終於落實,以及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成功訂為國家重要發展綱領⋯⋯
    感謝兒福、幼教、家長及教師教授團體們常常來這個小園地,熱誠無私提供多元專業意見,給了思瑤莫大的政策協力,讓教育真正作為支持孩子築夢圓夢的關鍵力量。

    台北市政府各部門也常常被我邀請來討論研商各項市政議題。中央地方互助共榮需要強化溝通協調,作為首都立委的我當然義不容辭。
    四年來,思瑤促成國防部與北市府簽訂兩項MOU協議,釋出兩塊國防土地提供地方發展之用;士林北投科學園區的擘建也是四年來的重點工作,科技部、經濟部、教育部都努力為這個北台灣科技廊帶最後一塊拼圖盡心盡力。大屯火山的科學防災及災救應變計畫也在這裡與諸多科學家們討論研究,為的就是確保提升大台北安全。

    更特別的是,在政策議題之外,這個辦公室同時也是藝文創作的跨界工作室。
    2018我們完成了《車站回家兒童音樂舞台劇》的籌備製作,從立院到劇場、幕後到幕前,一群劇場人與政治人共同完成了七場精彩感人的巡演。
    2019思瑤出版了《在地Real Local北投天母》專書,作家好友、在地青年、公民團體、編輯團隊都在這裡絞盡腦汁、不斷的提案翻案,大半年來文稿圖片幾乎與法案文件等量齊觀,而後共創出這本首次由政治人獨立出版的在地文化誌。
    思瑤辦公室也曾搖身一變成為建築事務所,《讀樂樂公園圖書館計畫》就在這裡誕生。2019一整年,數十位建築人密集在這裡發想設計、比拚實力,建築模型堆滿小小的辦公室,十座公園圖書館的瘋狂想法最後真的化為行動,進入士林北投的社區生活。

    最不像立委辦公室的這個空間,有時候,我覺得它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魔力。
    看似不可能的事,在這裡一個一個化成了可能。

    國會能夠是一個夢想孵化器,多好。
    我會繼續努力,讓立院裡的這一方角落,持續作為讓夢想發光蓄熱的所在。

    第二個1460天造夢計畫,上路!

    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