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敏感孩子的教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敏感孩子的教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敏感孩子的教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產品中有5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20的網紅跟著2K爸媽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句话给孩子微小却深刻的成长动力 10 sentences to give children a small but deep growth mindset 孩子的心,比大人想象中敏感细腻。爸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能 烙印在孩子心中多时。我们若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这十句话,看似微小却特别深刻,还能趁机...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咩咩|口羊太太·正向教養·正念育兒.玩學日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54:16

有溫度的童裝品牌|讓孩子選得開心~父母買得安心 #文中有如何與孩子分享權力的小技巧喔 正向教養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概念 就是「賦予孩子權力」 所以在我們家剛開始接觸正向教養時 第一步就是練習在「食、衣」上放手 #坦白說真的有夠難 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吃什麼、吃多少 同時也讓孩子自己挑選要穿的衣服 滿足孩...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0:18:45

又不是宮庭劇|新手媽媽要搶回小人仔!? 文:PhD師奶仔 #下集 #BB不親媽媽 //上集講到因為小人仔到了21個月仍然當我這個媽媽是透明似的,令我不停地想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足?為何其他媽媽跟孩子可以這樣溫馨,而我跟小人仔在情感上好像一點聯繫都沒有呢?// ◤ 在一個星期五的中...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09:56:52

【兒童偏食】 🙋🏻‍♀️醫師、我個女偏食,浄係鐘意食菜,唔食肉?有咩可以比佢食令佢食野? 💁🏻‍♂️通常我都會話,你帶佢做多D運動先,做完自然食得多。唔好第一時間想比咩佢食先! 🤔了解偏食原因 一般偏食分先天和後天影響,以我見過咁多小朋友的偏食問題,多以後天因素為主。 先天因素�👉🏻味覺的天...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07:39:15
    有 166 人按讚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22:44:28
    有 13 人按讚

    【 有時候我也不小心犯了情緒化管教】
    最近有一位網友媽媽來信
    和我聊到關於「#威脅」、「#恐嚇」這個話題
    有時候我也會不小心脫口而出:
    「你再這樣下次不帶你來囉!」
    「你再不聽話,我就要走了!」

    因為有感而發,就寫下這篇文✍🏻

    有時候我們並非存心要嚇孩子
    但以上這類威脅的言語
    似乎也在無意間對孩子說過⋯

    當孩子吵鬧、無理取鬧、歡個不停
    在無計可施 加上 眾人的關注之下
    的確會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嚇唬小孩
    試圖讓他們 #順從父母、#乖乖聽話

    「再不睡覺,虎姑婆就要來抓你囉」
    以前,當妃莉姊姊晚上不睡覺的時候
    我就用這種方式嚇他,因為只要我講完這句話
    他會馬上趴在枕頭上,用棉被裹住自己的身體
    然後很快就睡著了,不得不說這招真是好用

    一開始覺得孩子真是天真可愛
    但幾個月後我卻發現
    「虎姑婆」不只是可怕的代名詞
    似乎已經是孩子 #心理的創傷

    因為她開始會在半夜做惡夢
    睡前哭泣、情緒不穩定
    我們這也才驚覺事態嚴重

    🔸恐嚇、威脅的話語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對「愛」的誤解
    年幼時,若是經常受到長輩言語的威脅,孩子容易長期處於驚恐、驚嚇、不安的環境中,如果我不聽大人的話就是不乖,就會被抓走…等等,形成一種「#愛」=「#順從」的想法,如果未來孩子與我們的意見不同時,很容易就會導向為「我不聽話,所以爸媽不愛我」的誤解。

    ▪️情緒不穩定
    因為對「愛」產生了誤會,年幼的孩子尚未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取而代之會出現一些反抗、哭鬧等 #負面行為,大人會覺得這個小孩越來越難教,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平常的相處以及對話情形,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親子間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當孩子漸漸長大,知道即使不乖也不會被警察抓走、世界上根本沒有虎姑婆,那麼 #大人的威信不復存在,親子之間的信任感也會出現裂縫,所以威脅恐嚇的話語,並不是教養的長久之計!

    🔸比恐嚇更有效的教養方法
    ▪️接納孩子的天生氣質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孩子活潑、外向、適應力佳、專注力高,而有些則容易害羞、對人事物比較敏感、較容易分心,不管是怎樣的個性,都有其優缺點,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親要學著 #欣賞這些優缺點,並試著 #接納 他們的 #獨特性格!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叛逆行為的背後,總有個原因,或許是孩子不懂表達,也或許是我們沒機會給孩子表達,當面對孩子的哭鬧、耍脾氣等負面行為,依照我們平常對孩子的了解,判斷背後 #真正的原因。

    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足夠的安全感,抱抱他、跟他說說話,這些肢體語言,都能給予孩子溫暖,幫助親子之間找出癥結點!

    ▪️教孩子分辨對錯
    所謂的 #言傳身教,年幼的孩子雖然聽不懂,卻能感受到父母親的行為與情感表達,所以不管孩子是否能理解,都要讓他明白正確的做法,讓他知道其中的道理,總比一味的告訴他甚麼才是對的,更能讓孩子信服!

    許多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威脅恐嚇的言語,在短時間內確實能奏效,但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恐怕會造成更多親子之間的衝突!

    🔸不做情緒化的父母親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甩開情緒化的教養方式,不將辱罵、威脅的言辭隨意脫口而出。

    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隨之產生的自卑感、自尊心低落…等,這可是會伴隨著他們一輩子的!

    有時候將自己的孩子當作是別人家的孩子,#有話好好說、#耐心溝通,或許更能夠拿捏那種恰到好處的親子經營模式哦!

    圖片拍攝自 #我最愛的後陽台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9:23:53
    有 374 人按讚

    #蘭花與蒲公英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瑞典有一句諺語:「多數孩子是蒲公英,但有少數是蘭花」。蒲公英吃苦耐勞,不是最漂亮的花,但不必細心照顧,也能長得很好。沒有人會特別栽種蒲公英,因為沒這個必要,它們幾乎在所有環境都能長得很好。蘭花則相當不同,不好好照顧就會枯萎,只要用心培養,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不只是在講花,也不只是在講孩子,而是在談最新的遺傳學知識。近日的遺傳學發現,顛覆了「壞基因」與「好基因」模型,新一派的說法比較接近「增強因子」的概念,心理學家稱為「差別易感性假說」(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帶來壞事的基因要是換了一種情境,可能會造就好事。同樣一把刀,可以惡意刺傷他人,也可以用來替家人準備餐點。一把刀究竟是好是壞,要看用在什麼情境。

    講得具體一點,大多數人擁有一般的DRD4基因,但有些人擁有基因變異體DRD4-7R。這下糟了!7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酗酒、暴力行為有關,屬於所謂的「壞基因」。

    然而,研究人員艾瑞·柯納風(Ariel Knafo)做過孩子是否願意自動分享糖果的實驗,多數3歲小孩如果沒被強迫,不會願意放棄自己手裡的好東西,但擁有7R基因的孩子,卻比較可能樂於分享。

    為什麼會這樣?帶有「壞基因」的孩子,就算沒被要求,反而願意幫助別人?因為7R基因其實並不「壞」。基因和刀子一樣,是好是壞要看環境。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7R孩子被虐待、遭到漠視,日後長成酒鬼與惡霸的機率比較大。但是,7R孩子如果被好好培養,和善的程度甚至高過擁有普通DRD4基因的孩子。簡言之,環境造就了不同。

    好了,先不談那堆科學術語與縮寫,大多數人都是蒲公英,幾乎不管生在什麼環境,還是都能順利好好長大。剩下的人則是蘭花,不只對負面事物敏感,對萬事萬物都敏感。

    蘭花和蒲公英不一樣,無法在隨便的路旁盛開,但如果在設備完善的溫室裡好好照顧,就能光彩奪目,讓蒲公英自慚形穢。蘭花型的孩子要是在不良環境中接受不當教養,長大後可能很容易憂鬱,或是吸毒,甚至入獄。但如果環境對了,有人好好養育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上最具創意、最成功的快樂人兒。

    太多時候,我們把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以色列軍方需要能夠分析衛星圖像、判斷國防威脅的人才,他們要的士兵必須擁有驚人的視覺能力,能夠一整天看著同一個地點都不會感到無聊,而且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發現。

    最後,以色列國防軍的視覺情報部門(Visu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IDF)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完美人選:他們招募自閉症人士。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有困難,但大都能夠勝任拼圖等視覺任務,成為以色列的珍貴國防資產。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威克斯(David Weeks)博士寫道:「怪胎是社會演化的變種,提供天擇智力材料。」怪胎可能是像顧爾德這樣的蘭花,或是像菲爾普斯這種很有希望的怪物。我們往往耗費太多時間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優秀通常只是「平庸」,真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不同。

    追隨社會眼中的「好」,可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因為社會並不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其實,要當個最優秀的人,通常只需要拿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就夠了!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太少人勇於與眾不同。」

    只要環境對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古怪會生出美麗花朵。

    --

    本文編輯修改摘自《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為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
    翻翻紙本書 https://reurl.cc/pxxM7r
    下載電子書 http://moo.im/a/2467EP

    --

    延伸閱讀《蘭花與蒲公英》:https://reurl.cc/mvv3WY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跟著2K爸媽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06 10:43:02

    十句话给孩子微小却深刻的成长动力
    10 sentences to give children a small but deep growth mindset

    孩子的心,比大人想象中敏感细腻。爸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能 烙印在孩子心中多时。我们若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这十句话,看似微小却特别深刻,还能趁机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向上的发展特质。

    你会看见:
    1:22​ 曾经刻在你心里的一句话
    2:23​ 我成长时最深刻的一句话——谢谢何老师
    2:54​ 对孩子具有杀伤力的一句话
    4:01 说出给孩子正念的驱动力
    4:42 专家出场
    4:51 成长性思维
    5:30 自我效能
    5:54 如何培养孩子正向心态?
    6:52 第一句:❝你分析了这个问题,而且发现了一个很棒的解决方法❞
    7:11​ 第二句:❝ 谢谢你提醒我,发明是这么有趣❞
    7:24 第三句:❝ 我很欣赏你为了信念、挺身而出的勇气❞
    7:37 第四句:❝我相信你一定能从这次经验中找到意义❞
    8:02​ 第五句:❝你的弹性、恒心和毅力一定能够帮助你从这个逆境中成长❞
    8:29 第六句:❝ 你的心胸开放,是一个很棒的特质❞
    8:45 第七句:❝ 你真的很棒,你做的这件事很慷慨,而且显示你很关心别人❞
    9:07 第八句:❝ 我很欣赏、也很谢谢你是一位这么好的聆听者❞
    9:25 第九句:❝ 我永远都爱你、珍惜你,只因为你就是你,而不是因为你的成就❞
    9:50 第十句:❝ 我不要你变成其他人❞
    10:40 长大如我也会期待一句话
    11:15 我曾经给过营队小女生一句话的小故事


    ................................................................
    这一期聊 :
    ? 十句话给孩子微小却深刻的成长动力!?
    立刻订阅跟着2K爸妈走YouTube频道:
    https://bit.ly/37qTVoB​
    ................................................................
    ? PODCAST完整版
    #SYOKcast​ 每周五更新
    https://bit.ly/2Yjc4Bf​
    ? 电台一日一分钟版本
    #MELODY​ 950am首播 | 350pm重播
    ? YOUTUBE视频版
    每周六10AM更新
    ................................................................
    ?秋月的育儿天地 #搞懂孩子不费力​
    喜欢请分享给需要的爸妈们哦

    #秋月的育儿天地​ #秋月MOONWONG​ #Podcast​ #搞懂孩子不费力​

    //
    //

    多谢收看!@跟著2K爸媽走

    ::::::::::::::::::
    ?更多影片???喜歡請分享 Share 。

    ?好好說話系列 | https://bit.ly/2NaYiuV​
    ?爸爸談企 系列 | https://bit.ly/2Y0iu8H​
    ?親子漫遊 系列 | https://bit.ly/2UdKxyf​
    ?育兒日常 系列 | https://bit.ly/2HwPbSK​
    ?節日家聚 系列 | https://bit.ly/2ZRbJ7P​
    ?教養育兒 系列 | https://bit.ly/2PlC9hk​
    ?媽媽日常 系列 | https://bit.ly/2PlMppS​

    ::::::::::::::::::
    #欢迎分享​
    #跟着2K爸妈走​
    更多即时日常 IG??
    instagram.com/dj.xiaoma/
    instagram.com/djmoon1003/
    ::::::::::::::::::
    相互分享跟孩子发生的各种成长日记,
    不管你是未入手、新手、好手或高手,
    我們都欢迎你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eare​...
    ::::::::::::::::::
    ?想看我们各种视频记录?
    欢迎关注频道哦!??
    https://bit.ly/37qTVoB​
    ::::::::::::::::::
    合作邀约 :moonwong1003@gmail.com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23 11:36:49

    家有很難帶的高需求孩子,或你曾懷疑孩子是不是高需求小孩,快來參考這集👉

    ►高需求孩子教養攻略:https://pse.is/387ewq
    ►高需求孩子減敏感好物:https://pros.is/38qmwu

    #高需求寶寶
    #小孩吃不好
    #孩子睡不好
    #高敏感小孩

    - -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pros.is/vw5r4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OTR.HC.Wang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instagram.com/wanghungche

  • 高敏感孩子的教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18 06:55:39

    本集主題: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內容簡介:
    「你甩什麼門啊?」
    「那你凶什麼凶!」
    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
    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對立反抗孩子心裡,其實是一道又一道傷痕。❙
      
      我們不希望哪些情緒、行為在孩子身上出現,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我們自己不要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
      
      ‧「我不要回家!我還要玩!」說好的遊戲時間到了,但孩子躺在地上哭鬧,大家對你們指指點點,好丟臉……為什麼孩子老愛這樣耍賴?
      
      ‧上課了,老師剛走進教室,那孩子又開始吵。「今天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吧,他是故意的,其他課都沒事……為什麼專找我麻煩?」
      
      ‧「你就是愛唱反調!我不信治不了你!」你被激得氣極了,孩子嗆聲,你也直接嗆回去,變成惡性循環……這個關係的「結」,怎麼解?
      
      ◎曾幾何時,我們和相愛的孩子之間,只剩互看不順眼?
      
      對立反抗孩子愛生氣、愛挑釁、愛爭辯,好像吃定了大人。最難的是,每個成長階段的「對立反抗」狀況都不同。王意中心理師提供了全面性的方法與指引,幫助頭痛心更痛的大人,與孩子重建關係。
      
      ◎對立反抗孩子,大多沒有「病識感」。
      
      「都是誰誰誰的錯,我又沒錯!」我們說一句,孩子頂回十句,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對立反抗孩子其實非常敏感,感到被指責時,容易反彈。但只要我們先放下成見,釋放出善意,將有助於減少孩子自我防衛的敵意。
      
      ◎調整與變化,是互相的。
      
      對立反抗的化解,是關係的改善。並非只是單向要孩子改變,更不是逼孩子聽話,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過情緒劇變。透過互信互重,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紓解情緒。帶刺的玫瑰,終會願意與我們親近擁抱。
      
      ❙孩子對立反抗,其實多麼渴盼有人去看見,他張牙舞爪背後的脆弱。❙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