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息紅籌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息紅籌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息紅籌股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本利 林氏力牆 x 利財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解構恒指】//筆者建議的24股是相對穩陣的股票,有實質盈利支持,當中並沒有包括市盈率極高的科技股和醫藥股。雖然如此,這24股由2019年12月底截至今年1月8日的整體表現絕不失禮,當中有10隻創出歷史新高。若按照入市價分20注購入,連同股息共賺約22.8%,跑贏恒指21.7%(2019年12底至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籌股真的可以取代定期存款嗎?] 現在銀行定存的利息越來越低 把錢放在銀行 就覺得錢一直的貶值 不划算 想投資又怕風險 有得說自己年齡比較大, 要選穩健優質的公司, 承受不到高風險投資。 有些說自己是投資新手, 不知道如何開始投資 如何找穩定回報低風險的項目, 不求大賺, 但求可以穩定的讓資產...
-
高息紅籌股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24 19:00:03[藍籌股真的可以取代定期存款嗎?]
現在銀行定存的利息越來越低
把錢放在銀行
就覺得錢一直的貶值
不划算
想投資又怕風險
有得說自己年齡比較大,
要選穩健優質的公司,
承受不到高風險投資。
有些說自己是投資新手,
不知道如何開始投資
如何找穩定回報低風險的項目,
不求大賺,
但求可以穩定的讓資產增值
就有聽過人家說
藍籌股很穩定,
有些每年又可以分到股息,
感覺把錢投資在藍籌股是一個好的選擇。
真的是這樣嗎?
影片中我會分享
藍籌股是否可以取代定存?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30 什麽是藍籌股
1:37 藍籌股例子
3:44 藍籌股可以取代定存?
4:35 為什麼不該追求穩定投資?
5:07 30年下來如果把錢放在定期存款會怎麼樣?
6:34 通貨膨脹,錢貶值了,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7:58 是不是應該追求風險和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10:08 投資藍籌股應該怎麽做?
10:53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2NkOlen
繁體
https://bit.ly/3eqlZLG
英文
https://bit.ly/2Z5uAwV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https://bit.ly/2CAmmVV
.
大學白讀了!為什麼我不鼓勵讀大學?
https://bit.ly/2zM0MN8
.
MRTA MLTA絕對不要買!
https://bit.ly/2zIOOns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投资教学 #蓝筹股 #定期存款
高息紅籌股 在 林本利 林氏力牆 x 利財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構恒指】//筆者建議的24股是相對穩陣的股票,有實質盈利支持,當中並沒有包括市盈率極高的科技股和醫藥股。雖然如此,這24股由2019年12月底截至今年1月8日的整體表現絕不失禮,當中有10隻創出歷史新高。若按照入市價分20注購入,連同股息共賺約22.8%,跑贏恒指21.7%(2019年12底至今年1月8日下跌1.1%)。10注以內地及全球業務為主的股票平均上升48.4%,但被另外10注以香港業務為主的股票(平均下跌2.8%)拖低回報。若到價便入一注,24股共有22股到價,賺約17.6%。即使以2019年12月底和2020年1月8日的股價作比較,仍可賺10.4%,依然跑贏同期恒指一大截。
2020年恒指下跌3.4%,所有追蹤恒指的指數基金,包括盈富基金(02800)都損手。恒指公司實應檢討何以選取的成分股整體表現如此差勁。去年9月開始,恒指公司納入更多中概股和科技股成為恒指成分股,現正諮詢市場如何優化恒指,建議包括將成分股數目由現時52隻增加至65至80隻,劃一權重上限至8%,取消上市時間要求等,明顯又是為個別中概股和科技股度身訂造,協助早已低位入市的人散貨。恒指公司的建議長遠而言未必有助推升恒指,只會製造短期炒賣機會,帶來另一股市危機。
正如1992年納入紅籌股和2006年納入大型國企股,曾一度令恒指急升,但之後都令恒指重挫,小股民損失慘重,亦令恒指過去20多年平均每年升幅不到3%。//
#恒指30000點 #優化變炒賣 #小心股市危機 #恒指 #投資理財 #imoney #經濟日報 #專欄 #利財筆記
高息紅籌股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習近平南下賀深圳 綜改方案「核心引擎」劍指香港 - 趙嘉駿 ‧ 李菲
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中央連派大禮,繼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14日將親自南下深圳出席慶祝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有消息稱他將視察當地的科技公司。
香港施政報告撞期 林鄭月娥宣布押後
在本港,原定本周三公布施政報告,特首林鄭月娥於本周一上午宣布,將押後至11月底。林鄭在記者會上淡化押後公布施政報告與習近平南下深圳行程衝突,並透露自己受邀到深圳只是出席慶祝大會,並無安排與習近平會面或其他活動。她同時強調,今次押後公布施政報告,是因為其早前向中央政府爭取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的政策措施,而在過去周末才獲中央通知,本月下旬上京與部委協調及磋商。林鄭稱,爭取中央支持的主要是有關經濟及部分民生政策,包括金融及創新科技發展,從而令施政報告「更有內涵」。
綜改方案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
最新公布的深圳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涉及2020年至2025年的規劃,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推進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並推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在去年8月提出,官媒宣稱,一年以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而近日再出台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
方案提出三階段的目標:今年深圳要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要領域出台一批重大改革措施;2022年,深圳各方面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2025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標誌性成果,基本完成試點改革任務,為全國制度建設作出重要示範。
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
中央去年提出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時,正值香港身陷「反修例」社會運動,當時民間就有聲音指,中央欲增強深圳競爭力,削弱甚至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今次的《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雖然著重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協作,以規則銜接深化大灣區合作發展。但在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方面亦提出不少舉措,包括支持符合條件的在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深圳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完善外匯管理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深圳依法發起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深圳依法合規獲取支付業務許可證。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
香港「兩制之利」的其中一大優勢為「高度自治」,政策的自主權為重中之重。而綜改方案強調中央將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其中包括,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賦予深圳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權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對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設立和撤銷權限、省級電視劇審查等管理權限、佔用林地省級審核權限等。同時,深圳在幹部和機構管理、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等方面亦將獲更大自主權,又支持深圳擴寬經濟特區立法空間。廣東省也要依法依規賦予深圳更多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深圳獲改革「尚方寶劍」 論述劍指香港
《深圳特區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中央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這是重磅政策「大禮包」,也是以改革解難探路的「尚方寶劍」,對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在內地四大直轄市中,深圳多年來在創新科技方面領跑。《實施方案》提及,要加快完善技術成果轉化相關制度。中信證券發表報告表示,深圳將在創新驅動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資本市場改革和金融開放、彌補土地利用和公共服務短板、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等五個方面「敢為天下先」。互聯網、大數據、智能製造等深圳優勢先進產業或將得到進一步助力發展。
有分析認為,位於大灣區的深圳將成為內地「十四五」規劃的重點,提出發展高科技、金融等行業,用意是在國際大環境緊繃的情勢下,確立一些所謂自主創新的產業。此外,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將對香港形成一定壓力。
深圳將成大灣區核心 金融開放料弱化香港
《實施方案》中,「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的相關論述,備受市場關注。有分析認為,此論述是劍指香港,似意圖將深圳打造為吸納香港的主要城市,香港在大灣區內的核心戰略將地位不復存在。《方案》提及,要求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在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等。事實上,金融業、航運業本均是香港的核心優勢所在,最新方案提及政策改革,表現出中央政府對香港金融體系的不信任。
資本市場方面,較受市場關注的是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CDR)。事實上,2018年深交所就曾提出CDR安排,讓境外紅籌公司發行不少於1億份CDR,或上市時發行的CDR市值不低於50億元人民幣。小米(01810)當時曾表示有意發行,惟最終未能落實,轉而赴港上市融資。至今年6月,與小米有合作關係的紅籌公司九號機器人,獲准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料成為科創板首間申請CDR上市的公司。
CDR發行多年來遲遲無法推進,與人民幣在內地未能實現完全自由兌換密切相關,令境外紅籌公司的回歸變得踟躕。不過,本次《實施意見》亦提到要支持深圳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可以想象,若他日深圳的資本出入更自由,香港紅籌股如中移動 (0941)、中聯通 (0762)等均將大概率回A上市。此外,在內地業務較多的藍籌股、如滙控 (0005)等,亦可能選擇以CDR方式回歸,這無疑將令A股市場更加國際化。
濃墨重彩解決土地問題 料大灣區樓市將保持穩定
房地產風險始終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風險源之一,深圳房價「高處未算高」,與土地緊拙密不可分。《實施方案》的另一個重點,是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支持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探索解決規劃調整、土地供應、收益分配、歷史遺留用地問題。中信證券報告認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有助於大灣區尤其是深圳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助於提升相關企業的成長空間。《方案》著力推動深圳區域的發展,並不等於會造成深圳房價的上漲,預計大灣區將維持活躍成交量,和基本穩定的房價表現。
該機構看好在大灣區有豐厚土地儲備的公司,看好有城市更新經驗,或有TOD項目開發運營經驗的公司,也看好深圳區域國企及國資有重大影響力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未來發展空間。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解讀稱,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賦予農地轉建設用地更大權限,使得後續深圳在獲取增量屬性的建設用地方面有更大的權限。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也認為,這給予先行示範區處理農民房、城中村以特別支持,幫助深圳解決土地供應不足問題。
原文:經濟通
#經濟 #社會
高息紅籌股 在 股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危沒有機
評級機構穆迪將香港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更指香港與內地的政治聯繫越來越大,或會拖累香港的體制實力。政府發言人反駁,指穆迪指控純屬猜測和主觀陳述,缺乏理據支持。財爺隨後附和,指穆迪錯誤評估香港與內地的緊密關係,其所稱的「中國風險」,實質是「中國機會」。
危機危機,有危便有機。自小我們就被灌輸在危險的境遇中,實際是充滿著機會。很可惜,或至是可怕,被穆迪針中死穴的這個危機,卻是不斷擴散、不斷深化、不停吞噬,我們見到的,卻是黯淡的明天。
上周行開證券行,同一位縱橫股場五十年、經歷過多次股災的的老散戶聊談。這位年近八旬的資深投資者,已準備放售數千萬元內地資產,在她口中,港股今年會衰過08、97,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中國。
很多人問到,港股市盈率(PE)跌至8倍,就算跌,空間不多。根據恒指公司數據,今年二月底恒指PE只有7.9倍,是2009年1月(7.8倍)後最低,較97、98金融風暴更平。再倒數更低PE的日子,是82至84年恒指多月徘徊5.5倍至7.5倍水平,目前PE低,將來可能低位未算低。
90年代前,恒生指數成份股全是本地企業,92年中信泰富(267,現稱中信股份) 成為首隻染藍的紅籌股,但紅籌佔恒指比例有限,左右港股上落的,還是本地薑。到了2006年,恒指公司將建行(939) H股納入恒指成份股,成為史上首隻染藍H股,為大量國企染藍掀開序幕。
截至上周五數據,50隻藍籌整體PE是8.35倍,港企佔22隻(44%),佔恒指比重是43%。非港企數目是28隻(56%),佔恒指比重是57%。明顯地,所謂恒生指數,不足一半反映香港,更大程度是代表中國。事關代表國企的H股指數,最新PE只有6倍的紀錄新低。
恒指PE低,一是藍籌業績仍陸續公布,未反映最新情況,預期企業去年盈利趨降下,實際PE應該提高。二是佔比重相當規模的內銀股,4倍PE扯低平均數。建行、工行(1398)、中行(3988)及交行(3328),佔恒指比重超過15%,共通點是PE皆為約4倍、息率超過7厘甚至近8厘。
Too good to be true是內銀的寫照,為國家任務不斷犧牲股東利益是內銀的風險。在中短期內,我見唔到這個風險可變機會的存在。長年累月為僵屍國企融資、然後變成壞賬,最新要實行「債轉股」,淪為無數爛股的大股東,更牽涉到道德風險。
要轉危為機,首先要將這個危機的漏洞填補,或者永不再犯始談得上有條件拆彈,扭轉劣勢。可惜,這些機會卻不屬於內銀的。
由內銀股身上,我見到香港的影子。套用財爺邏輯,風險其實是機會。但問題在於,中國風險不等於是香港機會,中國風險是香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