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張力鋼板規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張力鋼板規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張力鋼板規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張力鋼板規格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I加值智慧製造 鋼鐵傳產乘浪而起 芮嘉瑋/專欄 2021-01-28 02:45 2020年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襲擊,疫情籠罩之下各行各業幾乎空轉一年,投資購買設備及原料的腳步也都放緩,預期新的一年,隨著疫情穩定與經濟復甦,許多企業勢必加速添購設備和增加庫存料,鋼材需求可望隨...

  • 高張力鋼板規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8 20:43:49
    有 1 人按讚

    AI加值智慧製造 鋼鐵傳產乘浪而起

    芮嘉瑋/專欄 2021-01-28 02:45

    2020年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襲擊,疫情籠罩之下各行各業幾乎空轉一年,投資購買設備及原料的腳步也都放緩,預期新的一年,隨著疫情穩定與經濟復甦,許多企業勢必加速添購設備和增加庫存料,鋼材需求可望隨著市場回升而轉強,且至少旺到第2季。

    舉例來說,在汽車的構造上,有相當高的比例是使用鋼板,包括車門、引擎蓋、後車箱、底盤、車頂等,所以汽車業的好壞,間接影響了鋼材的需求。這2年汽車上游原材料反應了因電動車興起所展開的換車潮,從而鋼市好轉、鋼價高漲,幾乎各國都是如此。

    隨著消費型態轉變,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各行各業面臨客製化的挑戰,並在智慧工廠生產流程的訴求下,往往需要智慧機械、智慧製造設備以從事更複雜的生產工作,鋼鐵傳產業也不例外。然而,現有機器人或製造機台受限於原本功能單一又無法擴充的窘境,必須藉由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各種新興技術多元化功能的整合,以利製造業數位轉型升級,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凸顯「智慧製造」的概念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唯一出路。

    何謂智慧製造?

    經歷4次工業革命的演進,第4次工業革命被視為「工業4.0」,且因智慧製造是工業4.0的核心部件,在製造產業兩者幾乎可劃上等號,從而「工業4.0」常被稱為「智慧製造」。

    在工業4.0的時代驅動下,現今製造業不斷與數種新興技術結合,從而工業4.0被定義為「製造技術中整合了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擴增實境(AR)、大數據、自主機器人(autonomous robots)、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模擬(simulation)、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和物聯網等技術使之具有自動化、聯網、數據交換以及智能工廠所需功能的系統平台」 。

    因此,智慧製造實際上需要整合以上所述之各種關鍵領域技術的同步發展以建構出相應的產業生態體系,並在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高度自動化、客製化與智慧化的先進製造模式,使生產環境具備自我感知、自我學習、自我決策、自我執行以及自我適應的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市場需求。

    如何利用AI加持智慧製造

    由於智慧製造包括連網(connection)、轉化(conversion)、虛擬(cyber)、認知(cognition)和自我配置(configure)等能力 ,其中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AI技術使機器具備自我診斷並即時做出判斷的認知能力,就是AI之所以成為智慧製造核心技術之所在,它可以從大量原始數據中自動提取關鍵特徵及製造業中規律性的模式,進而學習過往曾經發生過的錯誤,以提前作預測及預警,藉此不僅可降低停機時間、提升製程效率,也可適時的根據產線作調整。

    至於該如何利用AI加持智慧製造,讓我們看看國內鋼鐵龍頭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鋼公司),在其智慧生產技術中導入AI實現智慧製造的專利布局,提供製造業者掌握AI加值智慧製造,讓工廠轉型升級邁向智慧工廠。

    中鋼發明一種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模組在生產製程中進行估測及控制的系統(TWI704019),具體而言,係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模組所產生的估測鋼帶翹曲模型對鋼帶翹曲量進行估測,而該人工智慧演算模組係利用機器學習模組、深度學習模組或者使用一雲端伺服器模組評估該製程參數及該翹曲量。

    該專利提供一種包含熱浸鍍鋅設備100、矯正機構130、感測模組150、人工智慧演算模組160以及最佳化演算模組165的熱浸鍍鋅鋼帶翹曲量估測系統。其中,該人工智慧演算模組160連接該感測模組150及該熱浸鍍鋅設備110,用以收集且評估該熱浸鍍鋅設備110中諸如產線速度、張力、鋼帶鋼種、鋼帶寬度、鋼帶厚度、鋼帶剛性等製程參數及翹曲量,進而可產生估測鋼帶翹曲模型,且該估測鋼帶翹曲模型包含一矯正干涉量,用以供矯正機構130矯正鋼帶。

    經過大量數據的累積,該估測鋼帶翹曲模型還可以包含來自該最佳化演算模組165的製程參數最佳值,當類似或相同的製程參數(例如類似或相同鋼種)的鋼帶需要進行熱浸鍍鋅時,該估測鋼帶翹曲模型就會顯示諸如最佳張力、最佳產線速度、最佳矯正干涉量等製程參數最佳值,供操作者參考,從而獲得翹曲量最少且鍍鋅厚度一致的鍍鋅鋼帶。

    再者,由於一般的鋼捲產品需要經過諸如煉鋼、熱軋和冷軋等許多生產階段,為了讓產品的機械性質符合預定的規範,過去往往依賴人為經驗調整生產階段的製程參數,然而,人為經驗難以即時反應生產線狀況,中鋼就此發明一種適用於一軋延系統之製程參數的調控方法(TWI708128),當執行完一部分的生產階段以後,可以即時地計算下一個生產階段的製程參數,其中之製程參數的調控方法包括根據歷史資料建立一機器學習模型,後續並將測試資料輸入至機器學習模型以預測目前產品的機械性質等步驟。

    在該專利之軋延系統的運作流程示意圖中,在步驟220,可根據這些歷史資料來建立一個機器學習模型221,此機器學習模型221是要根據生產參數來預測產品諸如拉伸強度、降伏強度和伸長率等的機械性質,換言之在訓練階段中生產參數是作為機器學習模型221的輸入,機械性質則作為機器學習模型221的輸出。機器學習模型221可以是卷積神經網路、支持向量機、決策樹或任意合適的模型。

    在步驟230,對目前在線上的產品執行部分的生產階段。在步驟240中,將測試資料輸入至機器學習模型221以預測目前產品的機械性質,並判斷所預測的機械性質是否符合一規範。在步驟250中,依照預設生產參數進行下一個生產階段。

    如果步驟240的結果為否,則執行一搜尋演算法以取得最佳的生產參數,並據此實施下一個生產階段(步驟260)。其中,執行搜尋演算法以取得調控後參數的步驟包括:設定一利益函數;將尚未完成生產階段的可調控參數與線上資料合併後輸入至機器學習模型以取得預測機械性質,並根據利益函數計算出預測機械性質的誤差值;以及取得最小誤差值所對應的可調控參數以作為調控後參數。

    此外,中鋼亦發明一種設備監診方法(I398629),係在設備故障監診分析流程的邏輯下導入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之人工智慧,以便在決策分析時有效解決故障類型分類方面問題。

    給台灣製造業的建議與展望導入AI技術、配合感測器收集各類數據以及大數據分析進行諸如產線異常診斷或品質監控,以維持機器正常運作無虞是智慧工廠有效運作的基礎。然而,智慧製造除了藉由智慧機械建構智慧生產線、透過雲端和物聯網分析資料、AI自主監測診斷調整產線產能之外,虛實整合系統(或稱網路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也是構成工業4.0創建智慧製造所需的功能之一,整合物理模型、感測器資料和歷史數據,在虛擬空間即時模擬呈現生產狀態,透過遠程監視或跟踪與工廠現有的資訊管理系統緊密整合,建立完整資訊生態系統才能透過AI即時彙整資訊進行決策。

    未來製造業仍將是全球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工業4.0的蓬勃發展,台灣製造業在邁向智慧製造過程中,所有智慧化的步驟都需要運用AI來執行分析、診斷、預測或決策等工作,欣見國內鋼鐵龍頭已率先落實AI加值智慧製造,然而若能整合虛擬(Cyber),強化與工業物聯網之整合,更可提升透過AI提高組織運作效率及效能的目的。

    過去製造業藉由大量生產與低價競爭已非決勝關鍵,如何協助國內產業在後疫情時代轉型升級,是當前的重要議題。持續強化在地製造業與資訊業領域的技術整合優勢,透過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或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導入,並與使用者/消費者連結形成完整的製造服務體系,將可望從傳統製造體系中依賴人為經驗、人力需求及規格一致的常態,轉換為自動化、客製化、智慧化和靈活彈性化的智慧製造。本文以鋼鐵龍頭之典範轉移為例,以期台灣所有製造產業均應具備智慧製造的軟硬實力,才能持續在全球製造體系中發光發熱。

    附圖:鋼帶翹曲量估測及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芮嘉瑋
    台灣專利號I708128之軋延系統的運作流程示意圖。芮嘉瑋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cat=140&id=0000602586_r1c6gnef7wl2247ink60m

  • 高張力鋼板規格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0-04 18:53:39
    有 228 人按讚


    [試車報告] Honda New NSX 躍入次世代
    4K UHD: https://youtu.be/avRe1sTVE8E

    初秋,依然有著夏天濃郁的陰影,高溫、懊熱,但…不重要!

    與New NSX約會的日子,只期盼有個晴朗的天氣,能在直線路段狂奔至200km/h,享受V6 Twinturbo引擎結合三具電動馬達的爆發力!

    在山道上,享受隨心所欲的操控,放縱地在彎道上撒野,讓時空,彷彿進入次世代。

    性能憧憬

    還記得2013年底,我前往西班牙試駕Porsche 918 Spyder時,曾和日本同業清水和夫先生討論尚為發表的NSX,這款新世代日本超跑,同樣採用Hybrid動力,曾經參與協力開發的清水和夫先生曾告訴我,這輛日系跑車的科技動等級與918 Spyder等終極超跑相同,光是引擎動力就超過500hp,加上三具電動馬達輔助,他認為表現並不亞於其他頂尖跑車!

    清水和夫的一席話,讓我充滿了想像空間,雖然,New NSX量產後的動力表現未及800hp,仍無法與Porsche 918 Spyder、McLaren P1及Ferrari LaFerrari等Hyper Car互別苗頭,但相近的科技等級,仍讓我充滿遐想!

    好不容易盼到了2015年北美車展,New NSX總算發表量產版車型,3.5升V6 Twinturbo引擎的最大馬力果然有503hp,而前輪各兩具37hp輪內馬達,加上連結引擎那具48hp的電動馬達,讓馬達的整體馬力擁有122hp的水準。以其0~100km/h加速2.9秒,極速307km/h的極速表現,也絕非易與之輩。

    時光回到1989年,當時第一代NSX在芝加哥車展發表時,可說是驚艷車壇,而NSX其實就是New Sportscar eXperimental新世代跑車實驗車的縮寫,除了絕美的造型,加上全鋁合金打造的車體,科技等級凌駕同儕,此外,NSX的座艙陳設以F16戰機為參考基準設計,因此擁有鮮明的戰鬥特質及優異的駕駛視野。

    初代NSX在2005年停產後,面對對手不斷推陳出新,Honda也開始思考要採用哪種動力配置,作為下一代NSX的動力組合。於是在2007年展開名為ASCC(Advanced Sports Car)的新計畫,並在2009年推出新世代Super GT廠車HSV。這輛廠車搭載V10 NA引擎,並採中置引擎配置,因此一度被認為是New NSX研發雛形。然而,2009 F1賽事改採Hybrid的KERS動能回收系統後,又再度牽動全球超跑的設計方針,Honda於是思考,如何在Downsizing的情況下,打造出媲美V10引擎的動力,於是創造出以V6 Twinturbo引擎,搭配三具電動馬達的Hybrid機種。

    不同於初代車款圓潤的線條,新車款的造型有稜有角,顯得前衛,也具有次世代的風格。LED頭燈營造鮮明的科技感,前下擾流、側裙乃至於車側的進氣孔,都有其功效,尤其B柱後方刻意鏤空,高速行進時,還具有提升下壓力的功效。

    超跑為了提升高速馳騁時的穩定性,底盤與路面的吸附力也同樣重要,因此New NSX採用平整的底盤設計,為了避免車尾產生亂流,原廠特地加上了後分流器,以減緩亂流造成的抬升。

    戰鬥內裝

    初代NSX的內裝陳設以F16戰機為概念,因此擁有相當好的駕駛視野,New NSX延續過往的特點,在超跑中的駕駛視野可圈可點,利用簡單的跑車化介面,勾勒鮮明的戰鬥感,搶眼的虛擬儀錶,轉速錶採居中設計,可以隨著不同行車模式,微調配置。控制面板中央的液晶顯示幕,操控功能普通,不過下方的行車模式控制鈕則具有優勢的操作便利性,只要向右旋轉,分別可以有Quiet、Sport、Sport+,如要進行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則在Sport+模式下,向右持續旋轉三秒,此時系統會發出嗶嗶聲,接著循跡控制關閉,進入Track模式,其中除了Quiet為EV模式,其餘皆為油、電動力釋放狀態。

    雖然座椅造型設計不算突出,但低陷的駕駛坐姿,擁有優異的包覆性,入座後與方向盤、踏板的對應位置標準,感受得到出原廠在規劃上的用心。

    強力彈射

    這次試駕的時間不算長,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測試及拍攝,在適切的場地就定位後,將行車模式切至Track,踩住煞車及油門,引擎轉速控制在2500rpm,接著放煞車、全油門彈射而出!

    503hp的汽油動力,加上122hp的馬達性能,加速過程又快又穩,尤其原廠雙離合器序列式九速自手排的設計超棒,換上幾無頓挫,且過程超快,只看轉速錶指針快速朝紅線區閃動,聽著引擎聲浪快速起伏須臾間已完成0~200km/h測試,0~100km/h最佳成績3.4秒,0~200km/h 11.6秒,100~200km/h可於8.2秒達成!

    當然,就性能表現上,New NSX絕對不是最快的車款,但強勁的直線加速力卻讓人大呼過癮,更何況在高性能之餘,它還有著12.4km/L優異油耗。

    儘管有著出色的加速性能,相較之下,操控性能更讓我感到驚艷!我是台灣試過最多超跑的編輯,New NSX的操控好得讓我感到意外,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加上VGR可變齒比電動輔助方向盤,轉向反應好到讓人有種『這麼準』的驚訝,而這除了得歸功於前42%、後58%的完美配重外,前輪以馬達驅動的設計,可以藉由先進的SH-AWD四驅系統,調配前輪的轉速,不僅可以精準入彎,還可藉由前輪產生的牽引力,提早加速出彎,流暢的彎道表現讓人感到過癮,即使激烈操駕,你能夠在駕駛座上藉由身體感受到車體重心變化。

    此外,底盤離地高僅有110mm,能營造鮮明的速度感,再加上絕佳出色懸吊配置,不僅劇烈過彎時能夠保有絕佳的支撐力,在短行程的設定下,不會因為側傾給予駕駛者不安定感,相反地有著精準的轉向特質,搭配超貼地的底盤設定,在彎道可以享受100%人車互動的酣暢,尤其3DQ超高張力鋼板,營造的車體剛性強硬,也能夠讓懸吊發揮應有的操控力。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定位為超跑,想必底盤肯定是硬梆梆,然而,New NSX的舒適性,卻好得不像話!印象裡,避震器調校得如此舒適的車款,只有McLaren MP4/650S,然而面對連續彎道時,McLaren跑車會出現主動支撐性調節不夠迅速,但NSX不會,加上適時四驅的優勢,時速200km/h以上將切斷前輪驅動輔助,成為MR設定,時速突破290km/h後,更將取消後軸電動馬達輔助,憑藉V6 Twinturbo引擎的動力,拼至308km/h極速,直到減速至180km/h,才會恢復四驅狀態。

    卓越的科技性,讓人能夠放心地釋放581hp的大馬力,並在過程中,咀嚼、享受貼地的過彎樂趣!

    TCar短評

    New NSX很棒!無論性能或操控,都讓人找不到破綻,原本以為V6 Twinturbo引擎的聲浪,可能不若V8對手那麼震撼,結果連聲浪都讓人覺得悅耳,舉手投足都具備超跑特質。1280萬元的售價,對於本田迷而言,可能覺得物有所值,然而崇尚歐系品牌的守舊派玩家而言,這輛超跑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掛著Honda的Logo吧!

    Honda New NSX
    引擎型式 3493c.c. V6 DOHC 24V
    綜效最大馬力 581ps
    (引擎:507ps/6500~7000rpm、雙前軸馬達:36ps/4000rpm、後電動機:47ps/3000rpm)
    最大扭力 引擎:56.1kgm/2000~6000rpm、雙前軸馬達:7.4kgm/0~2000rpm、後電動機:15kgm/500~2000rpm
    長寬高 4485x1940x1215mm
    軸距 2630mm
    車重 178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R19 後305/30 R20
    國內售價 1280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定位燈
    碳纖維前擾流
    碳纖維車頂蓋
    碳纖維側裙
    碳纖維尾翼
    碳纖維氣流擴散器
    陶瓷碳纖維碟盤
    Y型輻條鋁合金輪圈
    真皮碳纖維多功能方向盤
    複合真皮座椅
    IDS整合行車動態系統(Quiet寧靜、Sport運動、Sport+運動+、Track賽道)
    VSA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HAS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TPMS胎壓異常警示系統
    雙前座i- SRS氣囊、SRS側氣囊
    簾式SRS氣囊
    駕駛座膝部SRS氣囊
    自動預縮式安全帶

    Honda Taiwan 粉絲團
    TCar 葉明德
    #Honda #NSX #Hybrid #葉明德

  • 高張力鋼板規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0-04 18:28:33
    有 1,140 人按讚

    [試車報告] Honda New NSX 躍入次世代
    4K UHD: https://youtu.be/avRe1sTVE8E

    初秋,依然有著夏天濃郁的陰影,高溫、懊熱,但…不重要!

    與New NSX約會的日子,只期盼有個晴朗的天氣,能在直線路段狂奔至200km/h,享受V6 Twinturbo引擎結合三具電動馬達的爆發力!

    在山道上,享受隨心所欲的操控,放縱地在彎道上撒野,讓時空,彷彿進入次世代。

    性能憧憬

    還記得2013年底,我前往西班牙試駕Porsche 918 Spyder時,曾和日本同業清水和夫先生討論尚為發表的NSX,這款新世代日本超跑,同樣採用Hybrid動力,曾經參與協力開發的清水和夫先生曾告訴我,這輛日系跑車的科技動等級與918 Spyder等終極超跑相同,光是引擎動力就超過500hp,加上三具電動馬達輔助,他認為表現並不亞於其他頂尖跑車!

    清水和夫的一席話,讓我充滿了想像空間,雖然,New NSX量產後的動力表現未及800hp,仍無法與Porsche 918 Spyder、McLaren P1及Ferrari LaFerrari等Hyper Car互別苗頭,但相近的科技等級,仍讓我充滿遐想!

    好不容易盼到了2015年北美車展,New NSX總算發表量產版車型,3.5升V6 Twinturbo引擎的最大馬力果然有503hp,而前輪各兩具37hp輪內馬達,加上連結引擎那具48hp的電動馬達,讓馬達的整體馬力擁有122hp的水準。以其0~100km/h加速2.9秒,極速307km/h的極速表現,也絕非易與之輩。

    時光回到1989年,當時第一代NSX在芝加哥車展發表時,可說是驚艷車壇,而NSX其實就是New Sportscar eXperimental新世代跑車實驗車的縮寫,除了絕美的造型,加上全鋁合金打造的車體,科技等級凌駕同儕,此外,NSX的座艙陳設以F16戰機為參考基準設計,因此擁有鮮明的戰鬥特質及優異的駕駛視野。

    初代NSX在2005年停產後,面對對手不斷推陳出新,Honda也開始思考要採用哪種動力配置,作為下一代NSX的動力組合。於是在2007年展開名為ASCC(Advanced Sports Car)的新計畫,並在2009年推出新世代Super GT廠車HSV。這輛廠車搭載V10 NA引擎,並採中置引擎配置,因此一度被認為是New NSX研發雛形。然而,2009 F1賽事改採Hybrid的KERS動能回收系統後,又再度牽動全球超跑的設計方針,Honda於是思考,如何在Downsizing的情況下,打造出媲美V10引擎的動力,於是創造出以V6 Twinturbo引擎,搭配三具電動馬達的Hybrid機種。

    不同於初代車款圓潤的線條,新車款的造型有稜有角,顯得前衛,也具有次世代的風格。LED頭燈營造鮮明的科技感,前下擾流、側裙乃至於車側的進氣孔,都有其功效,尤其B柱後方刻意鏤空,高速行進時,還具有提升下壓力的功效。

    超跑為了提升高速馳騁時的穩定性,底盤與路面的吸附力也同樣重要,因此New NSX採用平整的底盤設計,為了避免車尾產生亂流,原廠特地加上了後分流器,以減緩亂流造成的抬升。

    戰鬥內裝

    初代NSX的內裝陳設以F16戰機為概念,因此擁有相當好的駕駛視野,New NSX延續過往的特點,在超跑中的駕駛視野可圈可點,利用簡單的跑車化介面,勾勒鮮明的戰鬥感,搶眼的虛擬儀錶,轉速錶採居中設計,可以隨著不同行車模式,微調配置。控制面板中央的液晶顯示幕,操控功能普通,不過下方的行車模式控制鈕則具有優勢的操作便利性,只要向右旋轉,分別可以有Quiet、Sport、Sport+,如要進行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則在Sport+模式下,向右持續旋轉三秒,此時系統會發出嗶嗶聲,接著循跡控制關閉,進入Track模式,其中除了Quiet為EV模式,其餘皆為油、電動力釋放狀態。

    雖然座椅造型設計不算突出,但低陷的駕駛坐姿,擁有優異的包覆性,入座後與方向盤、踏板的對應位置標準,感受得到出原廠在規劃上的用心。

    強力彈射

    這次試駕的時間不算長,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測試及拍攝,在適切的場地就定位後,將行車模式切至Track,踩住煞車及油門,引擎轉速控制在2500rpm,接著放煞車、全油門彈射而出!

    503hp的汽油動力,加上122hp的馬達性能,加速過程又快又穩,尤其原廠雙離合器序列式九速自手排的設計超棒,換上幾無頓挫,且過程超快,只看轉速錶指針快速朝紅線區閃動,聽著引擎聲浪快速起伏須臾間已完成0~200km/h測試,0~100km/h最佳成績3.4秒,0~200km/h 11.6秒,100~200km/h可於8.2秒達成!

    當然,就性能表現上,New NSX絕對不是最快的車款,但強勁的直線加速力卻讓人大呼過癮,更何況在高性能之餘,它還有著12.4km/L優異油耗。

    儘管有著出色的加速性能,相較之下,操控性能更讓我感到驚艷!我是台灣試過最多超跑的編輯,New NSX的操控好得讓我感到意外,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加上VGR可變齒比電動輔助方向盤,轉向反應好到讓人有種『這麼準』的驚訝,而這除了得歸功於前42%、後58%的完美配重外,前輪以馬達驅動的設計,可以藉由先進的SH-AWD四驅系統,調配前輪的轉速,不僅可以精準入彎,還可藉由前輪產生的牽引力,提早加速出彎,流暢的彎道表現讓人感到過癮,即使激烈操駕,你能夠在駕駛座上藉由身體感受到車體重心變化。

    此外,底盤離地高僅有110mm,能營造鮮明的速度感,再加上絕佳出色懸吊配置,不僅劇烈過彎時能夠保有絕佳的支撐力,在短行程的設定下,不會因為側傾給予駕駛者不安定感,相反地有著精準的轉向特質,搭配超貼地的底盤設定,在彎道可以享受100%人車互動的酣暢,尤其3DQ超高張力鋼板,營造的車體剛性強硬,也能夠讓懸吊發揮應有的操控力。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定位為超跑,想必底盤肯定是硬梆梆,然而,New NSX的舒適性,卻好得不像話!印象裡,避震器調校得如此舒適的車款,只有McLaren MP4/650S,然而面對連續彎道時,McLaren跑車會出現主動支撐性調節不夠迅速,但NSX不會,加上適時四驅的優勢,時速200km/h以上將切斷前輪驅動輔助,成為MR設定,時速突破290km/h後,更將取消後軸電動馬達輔助,憑藉V6 Twinturbo引擎的動力,拼至308km/h極速,直到減速至180km/h,才會恢復四驅狀態。

    卓越的科技性,讓人能夠放心地釋放581hp的大馬力,並在過程中,咀嚼、享受貼地的過彎樂趣!

    TCar短評

    New NSX很棒!無論性能或操控,都讓人找不到破綻,原本以為V6 Twinturbo引擎的聲浪,可能不若V8對手那麼震撼,結果連聲浪都讓人覺得悅耳,舉手投足都具備超跑特質。1280萬元的售價,對於本田迷而言,可能覺得物有所值,然而崇尚歐系品牌的守舊派玩家而言,這輛超跑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掛著Honda的Logo吧!

    Honda New NSX
    引擎型式 3493c.c. V6 DOHC 24V
    綜效最大馬力 581ps
    (引擎:507ps/6500~7000rpm、雙前軸馬達:36ps/4000rpm、後電動機:47ps/3000rpm)
    最大扭力 引擎:56.1kgm/2000~6000rpm、雙前軸馬達:7.4kgm/0~2000rpm、後電動機:15kgm/500~2000rpm
    長寬高 4485x1940x1215mm
    軸距 2630mm
    車重 178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R19 後305/30 R20
    國內售價 1280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定位燈
    碳纖維前擾流
    碳纖維車頂蓋
    碳纖維側裙
    碳纖維尾翼
    碳纖維氣流擴散器
    陶瓷碳纖維碟盤
    Y型輻條鋁合金輪圈
    真皮碳纖維多功能方向盤
    複合真皮座椅
    IDS整合行車動態系統(Quiet寧靜、Sport運動、Sport+運動+、Track賽道)
    VSA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HAS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TPMS胎壓異常警示系統
    雙前座i- SRS氣囊、SRS側氣囊
    簾式SRS氣囊
    駕駛座膝部SRS氣囊
    自動預縮式安全帶

    Honda Taiwan 粉絲團
    TCar 葉明德
    #Honda #NSX #Hybrid #葉明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