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二英文內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二英文內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二英文內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二英文內容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葉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3的網紅樂筆 x 日光實驗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我是樂筆! 真的想不起來怎麼跟Nick變成好友的,仔細想想我們似乎沒有共同興趣、家世背景也相差甚遠,但莫名變成同一群,總是很三八的在各種留言、署名處的最後寫上BFF (best friend forever)。 高二上學期還沒結束,某次班會,老師突然宣布:「同學們,有件事情想先跟大家說...

高二英文內容 在 咪亞的大學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34:03

#咪亞小分享 |我如何準備英文科-平時累積篇| 今年七月我剛考完指考,考上的是高師大英語系! 我的英文科成績是:學測13級、指考85分、英聽A級 雖然我可能沒有考得非常好,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我高中英文的讀書方法! 為避免文章過於冗長,我會分成平時累積篇及大考衝刺篇!
- 高一、高二 這段期間是高中...

高二英文內容 在 嘻魚ㄉ讀書帳?112學測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33:44

🌼 今天是英文雜誌的筆記!!! 是9/1~9/13的 有打星星的是雜誌的粗體單字 其他的是我沒有很熟悉的單字 都一併整理起來了 我覺得這樣讀很方便!因為這樣在擠擠的捷運上 就不用一直捧著一本雜誌了(੭ ᐕ) . 最近也看到很多人為了找自主學習的主題感到困擾 那泥悶還記得我之前介紹過的門拓學習平台的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大考超詳解 KOL (C.C. Workshop)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24:51

🔍 超詳解 🔍 主題:學測考前大補帖(領取時間已於9/19截止) 🔍 補帖範圍 超詳解前次舉辦的「化學考前大補帖」獲得熱烈支持與好評...於是我們決定要推出「數學X英文X自然三科大補帖」啦! - 題源取自111學測第二次試辦考試,剛出爐的最新考題佐超詳解團隊最詳盡、家教式的解說,讓你能夠搞清楚...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21:52:50
    有 1,683 人按讚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7 13:45:16
    有 88 人按讚

    感謝熱情認真的李學長,
    今天要來介紹「建中科學班」!
    ————————————————————
    科學班考試三月多就考了,獨立招生。

    📍考進科學班有什麼優點?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老師還會同時兼任你的專題研究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普通班要7%或是老師推薦)。
    數理科目進度高二就上完,要在高三去台大修課(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四選一)。高二下須通過資格考試方能第三年取得台大修課資格,沒考過者你會拿不到科學班認證證明文件,但是不會強制將你轉班。

    📍 科學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老師比較少管必選修,以主題式教學為主。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只要你有努力老師一定看得出來分數給的算高。文科被當在科學班會更常發生,因為我們甄選就是數理跟一階不太難的語文考試。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注意,那是會考前),要怎麼準備考試?
    🔆 初試:
    語文:不用太擔心,英文國文都在會考範圍,然後T分數差距也不大。
    考古題以及其相似題型有公開,建議練完,才有考過初試的機會。
    同樣地,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最後T分數大概會落在60上下,在總體人數上大約是60/350。
    科學班數學考試絕大多數題都可以國中解法,但多半想不太到。不會寫不要太沮喪,其他人大部分也不會寫。如果有餘力可以學習一些高中好用的單元如三角函數,能在你想不出那些超難解法時提供一個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出來的方法。
    自然科會參雜一些高中觀念,但是不太會影響到解題,計算方面則多半是國中公式在高中的延伸。可以針對考古題去對對應的高中章節進行延伸閱讀在考試時比較不會那麼慌。

    🔆 複試(實驗&證明):
    數學佔複試4成,數學會是好幾大題每題帶六七小題的形式,其中每題的前段基本上通過初試的人都做得出來,建議每題都先做完前幾小題,卡在一大題很久會造成大量的分數損失。建中沒有公布複試題目,但外縣市學校好像有,可以去找找,但難度低於建中。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較難的高二高三題型最難到達物理奧林匹亞初複試水平,運動學和力學佔大宗,物奧初選該部份可以在高中範圍念完後練習一下。光學和熱學出現了國中為提供的公式請先自行預習,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且量也很多(四十幾頁),有英文文章的閱測,比起其他題這類題目只要英文能力強一點就能做了。其他題目需要高中大量觀念,而且有些觀念是常常連高中生都忽視的(像溶解)。

    🔆 實驗的部分:
    兩科都是以高中實驗改編而來,會有線索提供你研究步驟以及計算,在討論的部分最好能去閱讀一些高中的實驗手冊,了解格式以及重點句的寫法,不要玩器材,會被扣分,打破也會(手殘者在此)。數據做出來差強人意也要放然後再想辦法解釋,你如果捏造數據老師一定會發現,你的成績就不會太高。有些討論不會需要作完實驗,實驗做不出來趕緊寫那裡搶分!!
    複試的實驗技巧很多難以以國中的能力去填補,如果有這個規劃,可以在初試後詢問你的國中理化老師是否有機會讓你在課餘時間自主訓練高中實驗。(我的國中老師蠻支持的)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生物高機率動植物器官、滲透壓、細胞觀察。做好這三類的實驗考過機率較大。地科由於內容不多,推薦讀完高中內容,才能節省做題組前要看大量資料才能解決的窘境。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考上者你們跟數資班對比的優勢就在四月到七月了,趕緊選一科專心拼競賽。在開學後你們可以跟數資班拉開一段距離(但在一、兩年後就沒了QQ)
    ✅專題研究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六科可以選,與你的競賽能力無關,建議去台大或中研院找個指導教授,他能帶給你大量的收穫。
    專題研究高一下開始分組,高二上10月有國際科展初審,進度快者可以直接拼這個
    高二下三月會有校內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台北市科展然後特優可至全國科展,最後還是會回到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國際科展的目的就是篩選出一批國手前往美國比ISEF選上國手至少可以推薦本科系,得幾等獎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以及各科奧林匹亞,能力競賽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限四選二初試,到了校隊培訓時資訊以外科目限選一科成為校隊。
    然後有時候比競賽還是會吃天賦的,吃天賦的大小由左至右遞減大概是
    數學>資訊>物理>化學>生物
    但同樣也有人全部都行然後被迫上述能競四選二
    最終能力競賽與奧林匹亞都會匯流到選訓營,然後決選營,而選訓營前半會推薦個本科系,成為國手後得金銀銅會影響保送推薦範圍,請查教育部法規。
    ✅ 科學班保送推薦人數僅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人最終還是會回流到學測指考。如果當初文科很爛考進來,沒拼到保送或推薦及特殊選才者很吃虧。可能會因此落入一些較差的志願。申請時如果有一個某科選訓營,加分會很賺。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這可以推廣到專題研究的部分,如果你對計畫裡的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毛遂自薦,指導教授get!
    ✅科學班的同儕實力很強大,有數物化生地免修的人、各科的奧林匹亞決選者與國手,跟他們一同考試時不要壓力太大。也因為這樣你永遠有奮鬥的目標,以及能幫你在課業跟競賽都走得更遠的人。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他們認真拚數理科學
    #但也沒偏廢英文的學習喔
    #台大明明高手輩出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19:29:26
    有 50 人按讚

    放榜了!
    三升一孩子都知道自己花落誰家,
    不少孩子私訊詢問俐媽準備考語資班、數理資優班、電腦科技班、人社班、音樂班、舞蹈班、美術班、雙聯學制⋯的資訊,
    去年有分享過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大家可以去看看
    今年也陸續收到學長姐的投稿📇

    以下是建中駱學長針對建中數資班的分享,
    非常感謝他的大方慷慨!👍🏼
    其他學長姐的投稿,俐媽一樣歡迎喔🙏🏻
    ———————————————————————-
    📍 考進數資班有什麼優點呢?
    🔆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
    數理科目進度較快所以比較早上完,有更多時間準備大考。

    📍 數資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高一時課內最多到高二的難度,像我們班的老師是把必修和選修一起上。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不用怕成績很難看。
    我們這班的數理科老師高一還沒當過人,反而是英文和家政有人被當,所以在讀數理之餘也要顧一下文科。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要怎麼快速準備考試?
    🔆 初試:
    認真寫考古題,就比較有機會過。
    先寫完數資班的考古題,行有餘力再寫更難的科學班考古。我那一屆就有遇到差不多的題型。
    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只要考得好,T分數就可以多拉高一點(可以去看一下成績計算方式)。
    初試有分數學和自然(沒記錯的話數學佔4成),數學會需要一些幾何觀察或代數技巧,我認為絕大部分可以用國中方法解出來。當然有些題目可以用高中方法算,但初試的題目多數還是設計成用國中方法就解的出來。建議不要從0開始拼高中數學,反而是刷考古題和看一下國中數學競賽技巧就好。
    自然的部分也是多刷考古題,然後會發現各個領域的常考方向,主要是邊刷考古題邊加強自己國中基礎較弱的章節。

    🔆 複試的部分變化較多:
    數學佔複試4成,會出一些基本上不會看過的題目,每屆幾乎都有幾何證明,很重要。另外也會出數學遊戲,或尺規作圖,不要忘記帶圓規。我認為這裡比較難準備,因為範圍太廣了,只能確定的是加強幾何和作前幾屆的考古題。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標準的高二高三題型,但範圍較大,最常考的是運動學和力學,可以先讀一下好拿分。光學和熱學大多是國中的變化題,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建議稍微瀏覽高中各個章節,看過基本觀念,簡答題才不會空白,就算不會也要用自己有的知識掰出來。另外也有計算題,要寫整齊,細節也要嚴謹,因為我們的幾個化學老師是比較嚴格的人,所以不要讓會的題目被扣分。當然如果不會寫就盡量掰吧,老師還是會斟酌給分。

    🔆 實驗的部分就要練習寫1次以上的實驗報告,建議要有基本的排版和模型在腦中。物理實驗大多很好懂。化學實驗如果沒學過就盡量掰。老師會在一旁觀察大家,操作器材也算一個分數,不要有危險行為。實驗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完,數據也不一定很有參考價值,分數主要是在實驗報告裡的內容,如果實驗做不完記得先寫報告。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我建議精熟國中內容就好,除非時間很多,不然不要花太多時間看高中內容。生物高機率會有辨別動植物器官、顯微鏡細胞等跑臺的題目,要對圖片有印象。

    🔆 考試時不會就跳過(有時候錯題目怪怪的會送分,不要太糾結在文字)
    簡答題不能空白,一定要寫。
    如果有不會寫的難題不要太緊張,搞不好那一年特別難大家都不會寫。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不論最後有沒有要考數資,還是建議先從5科(數物化生地)中找到一個或多個有興趣(一定要有興趣,不一定是本來比較強)的科目,並加強他。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奧林匹亞之類的,比較好選擇方向(除非5個科目都超強,但班上的確有那種神人)。

    ✅ 聽學長說歷年來數資班的升學率幾乎都是靠大考,能用科展或競賽保送的人佔少數。但建議還是可以多少參加競賽,就算有些只有初試過也是一個超大的加分,畢竟名額不多,學習歷程也用得到。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我是因為忘記報考所以學習歷程就少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學弟一定要記得有人培可以考。
    ———————————————————————
    還有沒有學長姐願意補充?
    俐媽代替學弟妹感謝您😊😊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台大明明學長姐學弟妹的經驗傳承很棒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樂筆 x 日光實驗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07 07:00:18

    歡迎光臨~我是樂筆!

    真的想不起來怎麼跟Nick變成好友的,仔細想想我們似乎沒有共同興趣、家世背景也相差甚遠,但莫名變成同一群,總是很三八的在各種留言、署名處的最後寫上BFF (best friend forever)。

    高二上學期還沒結束,某次班會,老師突然宣布:「同學們,有件事情想先跟大家說,Nick有些人生規劃,這學期結束就要出國讀書了。」語畢,空氣與時間凝結成雨,班上籠罩著無邊無際的低氣壓,每個人心裡、臉上都溼答答的。

    「可能當時我們都太年輕,不知道怎麼去面對離別。」錄Podcast時我們談起當時的心情。

    多年後我們談起這些回憶,好慶幸在生命中可以遇到這般相知相惜的朋友,真的,至今仍深深感謝。

    「那你知道自己去哪裡讀書嗎?」

    「我也不知道耶!當時覺得在台灣讀書太痛苦了,能出去都好。」Nick笑著說。

    他當時也沒想到,即將獨自前往的貝里斯Belize在中南美洲,搭飛機超過30個小時,至少得轉機兩到三次,瀕臨加勒比海,到處都是珊瑚礁,學校還在熱帶雨林裡。

    在貝里斯兩年的時間,Nick完全變了一個人!經歷「買賣國際駕照」、「網路不穩孤獨想家」、「公車驚魂記」等事件洗滌,他成為獨立、創意、勇敢而且充滿自信的人。現在他是大全世界一通遊留學中心與Qpapa線上英文的負責人,成為二十幾歲的年輕創業家!

    對了,他在貝里斯讀完高中後到加拿大讀大學!如果大家很喜歡請敲碗加拿大的留學記!才有理由再請老闆來一次!

    📁節目收聽方式:
    Apple Podcast、KKBOX、Spotify 🔍歡迎光臨

    - -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nlightpen007/​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nlight007_/​
    ✒️合作邀約:hisunlight007@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做更好的內容
    https://pay.firstory.me/user/sunlight​

    - - -

    主持人兼編輯 Host/Editor/:樂筆
    剪接師 Sound Editor:Papa.H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7-18 20:42:36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韓初選勝 綠媒炒作藍大咖權力分贓搶位子
    二,副總統行政立法院長 每一總統都得傷腦筋
    三,若2020勝 韓先不兼黨主席 2021謀定後動
    四,國民黨中常委提案 郭朱周張列不分區立委
    五,2016藍不分區公認有史以來最差 2020呢?
    六,謝龍介屢敗屢戰應列不分區 2022拼黃偉哲
    七,女超人許淑華副總統? 接棒選高雄市長?
    八, 沒派系沒班底 韓選戰國政團隊海選?
    九,總統候選人請具體回答 兩岸政策閣揆人選
    十,2020國民黨最後執政機會 若蹉跎萬劫不復

    第二段:
    一,NCC調查 11新聞頻道9個播韓比例最高
    二,中天新聞比例 韓第一68% 蔡、柯各9%
    三,NCC沒查 友韓、黑韓新聞各台各佔幾趴?
    四,NCC不解 收視率掛帥的新聞台為何愛播韓
    五,不是總統不在台北不是高富帥 韓為何吸睛
    六,台大教授王泰俐:中天韓新聞都是正面的
    七,請問王教授 綠媒韓新聞484負面居多?
    八,僑胞開心掏錢訂機票 千里迢迢就是要投韓
    九,韓粉特質:非藍不投 愛與包容 聽韓的話
    十,請大家告訴大家 聽韓市長的話 才是真韓粉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19-0718:
    林飛帆:台灣下一階段打造「非韓家園」

    狗吠火車2019-0718-212-4柯罵人開場
    怕被邊緣化 阿伯開罵 藍綠識破無人接招
    事實證明 柯也是一般政客 無力解決問題
    藍綠最強出馬 基本盤歸隊 柯能拿幾趴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 高二英文內容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6-05 08:45:47

    教育四方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8797103309909/

    教育四方匯,是由三個教育組織共同主辦的精彩思辨論壇。讓大家在主題思辨中,匯集觀點 ,拓展視野。

    主要思辨方向
    1.實習的意義 (家長/學生/學校/企業/專業)
    2.實習的內容與效益。(挑選機會/準備/注意事項)
    3.學校/企業/家長的合作可能

    ■時間: 2018/5/22 二 19:30~21:30
    ■地點: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一樓A2大教室。106 台北市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48巷,近仁愛路口。

    --------------------------------------
    講者

    丁碧慧
    松山家商 實習處主任

    李榮隆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

    詹益鑑
    BioHub Taiwan 助執行長
    台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AppWorks 共同創辦人

    黃囷旖
    東吳大學 經濟/英文學系 大四生

    蕭紫云
    政大附中 高二學生


    -------------------------------------
    三 實習的未來

    客製化實習可以如何做?
    * 問題在於企業與實習學生之前是否有互相理解與認同
    * 關鍵在於錢與資源,要有投資,才能夠讓實習真正發生
    * 多數中小企業,自己工作已經很忙,沒有餘力去規劃實習。
    * 一些企業主已經認知到,提供實習機會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
    * 絕大多數學生實習是要求薪水的
    * 法規限制多,很多願意提供實習的師傅,無法完成麻煩的補助計畫申請,也沒時間再去做這個。

    學生找實習之前可以有什麼準備?
    * 關鍵是學生有沒有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 目前就算是頂尖大學的學生,對產業的理解也是很低的
    * 學生進入台積電工作之前,學生是不知道裡面是甚麼狀況,這很奇怪
    * 台灣的學生並沒有從小開始去嘗試探索,理解世界,與自己適合的方向,自然不容易去找到適合的實習
    * 家長的心態受到升學主義限制,但現在,學歷並不沒有比較好成功
    * 不面對社會,只是延後痛苦罷了
    * 實習重要的是,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 從小去嘗試小額投資,當然就是理解資產管理的很棒方式,要去試試看就能理解
    * 大部分教授沒有經過產業洗禮,這是嚴重的問題
    * 高等教育的教授,有學術能力,但沒產業經驗,這造成政策有很大問題

    推動實習發展由下而上的推動力
    * 來自一些家長的力量,正由下而上開始去發展各種實習可能
    * 多數家長的問題是,工作太忙了,沒空去管這些,只好讓孩子依照學校體制方向發展
    * 實驗教育是很願意鼓勵孩子們去體驗實習的

    學生參與實習的各種可能性
    * 實習經驗中的失敗,反讓我成長許多
    * 每個學生狀況不一樣,但越來越多學生已經開始知道要早點去探索
    * 早點讓孩子去學習,跌倒後再站起,有對挫折的復原能力,這對他們未來會有很大助益
    * 經驗,朋友是從小到大聽話的好學生,大學要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很讓人擔憂
    * 透過實習,去理解職業的內容,對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 思考方向要改變,是提前開始為進入社會做準備,不應該是為了升學做準備

    學分可以跟實習結合嗎?
    * 學校的存在很重要,那是一個可以放心探索的場域
    * 需要做的是,讓學生在學校安全場域中,也可以去實習探索理解產業
    * 讓企業來贊助一些學分,並提供實習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 教授轉型成教練,協助學生來完成這些挑戰
    * 企業與教授共同來評估學生是否完成這些挑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