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企鵝整理的【繁星推薦】的重要資訊(僅挑特別重要的資訊,可能有疏漏!)
如果有誤請麻煩告知我,我會立即更正!
.
這幾天企鵝在啃繁星的簡章,大致上整理一下幾個繁星的重要事項和流程~
.
🌝繁星意義
為了實現「高中均質、區域均衡」,所推行的大學甄選入學管道。
這個管道對各地明星高中、第一志願的非前...
以下是企鵝整理的【繁星推薦】的重要資訊(僅挑特別重要的資訊,可能有疏漏!)
如果有誤請麻煩告知我,我會立即更正!
.
這幾天企鵝在啃繁星的簡章,大致上整理一下幾個繁星的重要事項和流程~
.
🌝繁星意義
為了實現「高中均質、區域均衡」,所推行的大學甄選入學管道。
這個管道對各地明星高中、第一志願的非前%學生,較為不利
而對地方高中等小型學校的前%學生,較為有利
以提高在非頂尖高中就讀的學生,也可以擁有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 .
.
🌝什麼人較適合繁星??(並非絕對適合)
在校成績%數較高者較有機會
你的目標學校科系有繁星管道
學測級分/五標 達到標準
術科成績達到標準
備審資料較缺乏者(除第八學群) .
🌝重要提示(如貼文第二頁!!)
※牙醫系改為第八學群【需面試】
(截圖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 .
🌝重要時程(如貼文第二~三頁!)
2020/03/11~12報名
2020/03/17~18放榜
(截圖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 .
🌝分類學群
第一類學群:文、法、商、社會科學、教育、管理
第二類學群:理、工
第三類學群:醫(除了醫科、牙醫)、生命科學、農等學
第四類學群:音樂
第五類學群:美術
第六類學群:舞蹈
第七類學群:體育
第八類學群:醫學系、牙醫系(第八類需面試!)
.
💎需具備的前提
①應屆畢業生,全程就讀同個高中
②高一~高二(四個學期)在校成績(全科綜合)在前50%
③高中前四個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符合大學之規定(校排百分比前20%、30%、40%、50%)。
④該學英聽成績、學測成績、術科成績通過校系之檢定標準 .
💎繁星比序採計
當同分時依序比下來的採計順序
各校可能採計的項目
英聽成績
學測級分(單科、組合科目)
在校成績%數(單科、組合科目、全體) .
💎繁星規則
❶每所高中至多推薦2名學生至各大學個別學群
如高中對同一大學推薦超過1名學生時(至多兩名),必須排定兩位學生推薦順序,甄選入學委員會分發時即依高中排定的推薦順序分發
❷每名考生僅能被推薦至1校1學群,選填志願數依大學之規定 .
💎第一輪分發
一至三學群,同一所高中僅共錄取一名學生
四至七學群,同一所高中各別錄取一名學生
第八類學群,同一所高中通過篩選一名學生
第一輪分發各大學【錄取同一高中學生以一名為限】 .
💎第二輪分發
一至七學群
若校系有缺額,進行第二輪分發,【同一所高中不限制錄取名額】
第八類學群
若校系未達指定項目甄試人數、進行第二輪篩選,同一所高中通過篩選一名 .
💎錄取之後
錄取生【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管道】,亦不得參加該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 .
💎沒錄取的話
走個人申請或指考(考試分發) .
🐧企鵝提醒
繁星推薦的管道基本上是在校成績比較高的人在走的管道,準備過程相較其他管道容易(除第八學群外,無須準備備審、面試)
但沒人跟你說你一定會上,所以還是要去同時準備個人申請、指考範圍
預申請、填這個學校的學群與科系,就代表你的志願(一個高中生只能填一個大學一個學群)
此外,繁星計畫的名額是非常珍貴的,請不要抱持「錄取後再決定要不要撕榜的心態」,若你成功的被你的高中推薦,那也代表同校多數人沒有這個機會去推薦至同個大學
以上內容如有錯誤請告知
詳細內容請查閱👇👇👇👇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的繁星推薦網頁
#企鵝升學資訊 #繁星推薦
#歡迎分享出去給需要的同學
高中美術術科成績標準 在 天海.心靈革命.占星牌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革自己的命,詠占卜的詩】全文刊登
「1816年10月4日,歐仁·鮑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這位法國的革命家、詩人,在我出生的一百六十幾年前誕生,一生為革命奉獻,致力於推翻封建體制。我們共享同一天生日,共同演繹出革命的人生,吟詠不同類型的詩歌。
鮑狄埃於14歲開始為革命創作詩歌,開始前往推翻體制的方向,我14歲時仍在就讀國中美術班,汲汲營營於學科和術科成績的優秀,急於得到體制的認同,而且就在那年,美術方面的表現停滯不前,以往能被認同的成就感面臨崩塌的危險,但我並未察覺自己受困於體制和社會價值觀,只感到挫折和痛苦。後來進入高中,連學科成績都不能維持在所謂優秀的前幾名,我放棄在成績上追求成就,改往社團活動,恰巧直屬學姊是詩社成員,我想想小時也寫過詩、朗讀比賽也有些經驗能力,不如就參加。我成了沒有熱情的類詩人,口中朗誦著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字句,假裝如詩人感情濃烈,用音調演繹憤慨悲傷,卻絲毫沒有真情,只因必須如此表現才符合這個團體好的標準。
但詩社是我革命的起點。…」
全文:https://reurl.cc/r841X4
—。—。—
在上個月提到刊載在幼獅文藝的文章,現在全文刊登在我的部落格了。是難得描述了內心幽暗世界的內容,因此還是決定放在部落格,讓至少願意動個手點一下的人可以窺見,而不是剛好滑臉書經過隨意看看,我認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珍貴的,因為赤裸而有脆弱有真情,更需珍重對待。
謹以這篇,分享給和我有類似經歷的人,也剛好以這篇,為我個人的療癒之路、工作上的療癒方向,畫下一個逗點(其實說分號更恰當,但有人記得分號是什麼嗎?)。看過全文之後,你會知道,我不是只是口頭說說給你們的建議,我是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歷史,在滋養豐厚我整個工作的品質,過去每個生命經驗的累積和領悟,都是我解讀每一位個案生命藍圖、給出訊息的養分。
總之,天海接下來提供的協助大致不變,不過主幹會更清晰,會以個人最適合的方式,協助你們革新自己的命運。(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太一樣,不一定是療癒喔。療癒已經不是主要目的)
隨著時代的革新,天海也要蛻變成新風貌了,敬請期待。
p.s.已經買雜誌的朋友萬分感謝,你們享受的是第一時間的紙本原文(如同到電影院看電影首輪的滋味),當然是和現在才看到螢幕文字的感受不同
高中美術術科成績標準 在 李兆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會考制度帶來了大混亂,若不是這次爭議多,我也很久都不想去搞清楚,到底上高中、大學該怎麼做了。以前學生最痛恨的聯考,覺得填鴨式教育,一旦失常就萬劫不復,現在的輿論當中,卻變得很可愛,很直接。
這次會考,主要聚集在三大爭議。
其一在作文,作文沒拿到六級分,就算其他科目全都滿分,也上不了建中、北一女等所謂第一志願。
其二在志願序扣分,如果有志願填了沒上,就要扣分。所以第一志願若沒上,就扣分,這一扣分,可能扣到第二志願也上不了,於是再扣分。有的學生,就這樣一路扣到無校可讀,特別是對第一志願標準比較高的學生。
其三則在「超額比序」,就是非學科項目的分數,這點原本美意是讓非學科項目如體育競賽、演講、當幹部表現優異的學生,不至於因學科較弱就無法入學,但另一面向則是讓學科好、課外活動卻弱的學生,無法填到心中理想的志願。
三大問題集結下來,會發現,哀號的幾乎都是所謂「學科資優生」。學科題目都沒錯,卻因為作文分數不佳,或是志願差一點,或是非學科項目弱,結果就跟過往用聯考做勝負天差地遠。
但是,另一面的聲音呢?報紙比較少談到的,也有許多學生慶幸,自己學科中等,作文不錯,所以上了第一志願。或是學科中等,但體能和才藝獎項多,也一樣上了好志願。
有人批評,這不就等於「聰明的孩子反而落榜。」
咦,我覺得恰恰相反,這讓某些「聰明的孩子」有機會不落榜,這也正是和過去光看聯考成績,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志願序扣分,至今仍不理解,到底填錯志願要扣分的邏輯是?也許有熟知會考的先進,可以給我一點方向。
其次,作文的爭議,我認為作文很重要,但作文卻是很容易失常的部份,以及沒有標準。我自己唸書時,作文是強項(容我老李賣瓜一下啊),但大學聯考時,一想到要怎樣寫才能符合「考試的期待」,反而綁手綁腳。最後我國文拿到93分,全國排名在前3%,扣掉的7分都是作文...比平常模擬考水準差。
至於非學科項目,我覺得是讓不那麼會唸書,但有其他才能的孩子,有新機會的一環,就像以前部份科系要考術科一樣,若有美術或舞蹈天份,學科低一點是沒關係的。
整體看下來,會考的結局並沒有全部都爛,但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改回過去的聯考考一次定生死,真的會比較快樂嗎?坦白說,我認為現在學生的不快樂,是因為周遭資訊太氾濫、家長工作壓力太大、又對孩子的未來嚴重焦慮(或關切)造成的,而不只是因為考試制度的混亂。
要我選的話,我也許會選聯考,雖然當年我是如此痛恨它。但我更想選的是重新回去當學生,因為現實的人生旅途中,有很多事情是比考試結果更複雜,也更讓人傻眼的啊。
PS.我不是會考專家,所以很歡迎大家給我不同的回應,讓我更清楚到底問題出在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