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構築美術音樂夢 藝術人的教育與未來
近年來,除了中小學以及普通高級中學教育課綱規定需有音樂、美術等藝術相關領域課程,促使越來越多家長「望子成龍」,選擇讓孩子額外學習才藝如古典音樂、繪畫等,望他們有更多元的發展。2019年,文化部通過《文化基本法》,確立政府重視台灣藝文產業發展方針。在...
【新聞回顧】
構築美術音樂夢 藝術人的教育與未來
近年來,除了中小學以及普通高級中學教育課綱規定需有音樂、美術等藝術相關領域課程,促使越來越多家長「望子成龍」,選擇讓孩子額外學習才藝如古典音樂、繪畫等,望他們有更多元的發展。2019年,文化部通過《文化基本法》,確立政府重視台灣藝文產業發展方針。在文化意識高漲的社會氛圍下,為藝文產業注入更多活水、營造健全的產業環境,仍有一段荊棘路要走。
▪️菁英式培育
自小學教育開始,許多學校皆設有音樂科班,專門培養音樂專才。專攻古典音樂研究的音樂播客主持人謝玲達提到,台灣音樂班獨有的教育體系,拼音練習與聽寫實唱等訓練系統非常紮實,造就許多懷有「絕對音感」的音樂人才。
大眾對於「絕對音感」的刻板印象依舊停留於天賦異稟的音樂天才。她表示,透過後天訓練也能練就此本領。與歐美教育系統不同,在台灣集中菁英式教育的培養下,大部分音樂班學生皆有「絕對音感」。不過,她點出這樣的教育模式,存有弊端。因為這將限縮青年未來發展,學子在鑽研樂器和樂理時,將會不把注意力及焦點置於其他領域,或面臨畢業後出路受限的問題。
MUZIK閱聽古典樂副總編輯連士堯論及,在台灣,每年都有幾百名音樂系畢業生,但是職業樂團各個樂器的缺額一年平均不到二位數。台灣古典樂產業市場太小,要進入職業樂團,除了頂尖技術,也需要人脈與機緣。樂團中若剛好有人退休,才有機會透過考試遞補進入。
▪️教學實務少 難無縫接軌
即使沒有計畫投身職業樂團,大部分音樂系學生可能都曾有過成為唱片封面人物的夢想。謝玲達認為,業界與教育間壁壘分明,最可惜之處在於學界並沒有錄音、混音、製作歌曲及唱片公司運作方式等相關知識,「步入職場社會才會真正了解,通常只有在國際比賽得過獎,被唱片公司選擇為簽約對象的概率才會大大提升,並且背後有經紀人支持、行銷、包裝。」夢想與現實間,其實存有巨大鴻溝。
藝術產業的另一門大學問——美術,在台灣的教育系統有著與古典音樂相似的問題。繪畫機構創辦人陳怡靜表示,申請美術相關大學科系的術科考試範圍,只包含素描、水彩、國畫、書法。孩子步入大學前,非術科考試的項目,畫得再好也毫無用處,因此許多設計、漫畫人才的藝術夢即被扼殺於搖籃。
「可以另外開闢一扇門,不要讓這些專才被消失。」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王瓊麗建議,學府應制定特別招生或選才管道,讓擁有特殊專長的學生,免於因特定科目成績不好而止步於象牙塔門前,埋沒優秀人才。
與音樂產業市場對比,美術科系畢業後出路相對廣泛。陳怡靜說明,除了美術教師、平面設計師等眾人皆知的美術行業外,包括餐廳、網拍,甚至是大企業如台積電等行業,皆需美術人才。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洪以如認為,當今社會越來越多與數位科技掛鉤的美術工作,學生在求學階段應進修科技技術,培養第二專長,提升核心競爭力。
▪️擴大補助 盼皆受惠
台灣藝文產業未來發展,政府與政策推行也是極重要之環節。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祕書長謝毅弘解釋,相較於往年,文化部所提供的補助措施逐漸上升,如青年創業的貸款申請、裝置藝術及文化展演資金津貼。過去台灣文化補助政策對象只針對少數的大型團體,近年改以雨露均霑的方式。每年數萬件申請案中,平均50%至60%能成功獲得補助。
「一般年輕人不清楚如何申請。」洪以如坦言,自己在學生時期並沒有接觸到政府相關補助資訊,並且在業界累積一定作品後才有機會使用。謝毅弘表示,2019年《文化基本法》通過後,文化部持續努力於今年七月推出《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其中包含擴大補助項目,目標是讓更多藝術人才,不分年齡、個人或團體,皆能受惠。
▪️美國提倡一人一樂器 日本古典樂融入生活
相較台灣音樂科班的制式化教育,其他國家提供更為多元的音樂學習模式。擁有紐約大學留學經歷的謝玲達分享,在美國的中小學,提倡「一人一樂器」的教學方式,學校提供五花八門的樂器種類,讓孩子們自由摸索。高中之後,則有聽寫、樂理等專業課程,讓真正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繼續專研。她指出,美國平均上課時間短,孩子能利用課餘時間自由摸索,確立未來志向。
「日本將音樂融入日常生活中,值得台灣學習。」連士堯表示,參加社團是日本校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學生投注很大的心力在音樂社團活動,藉由社團親身體驗,才會真正了解成為職業演奏家的艱辛,進而激發對職業演奏家的尊重及關注。
他國的音樂教育將古典音樂普及至大眾層次,創造出特別的業餘音樂家文化。謝玲達解釋,業餘音樂家的定義為過去曾學習音樂,並持續熱愛音樂的人。他們不以音樂為本業,各自有其他正職工作,但會不定期合作舉辦音樂會,這在美國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在日本,舉辦管弦樂嘉年華是家常便飯。連士堯以自身多次造訪日本的經驗分享,除了職業、學生管弦樂隊,甚至連警察隊、消防隊都會組織管弦樂隊,經常在音樂節、地方大遊行表演。因業餘音樂家都擁有穩定收入,也成為音樂生態圈裡,經濟能力足以贊助職業音樂家的族群。這些現象反映他國成功將古典音樂融合於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與台灣差異甚遠。
想知道更多完整內容請至小世界網頁看看!也可以追蹤小世界新聞的Facebook喔!
#古典樂 #美術 #藝文補助 #音樂 #乙醇編
高中留學貸款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3《經濟日報》【保單紓困借款上路 專家呼籲:看清二大風險再決定】
自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以來,許多產業與民眾紛紛放起無薪假,甚至因此失業,衝擊家庭生計。在勞工紓困貸款停止申辦後,7月1日起額度達10萬元的保單紓困貸款方案接續上路,其1.28%的超低利率甚至在網路上引起「不借對不起自己」的討論。不過,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提醒,在申辦保單借款前,必須先評估「保障縮水」與「保單可能停效」等兩大風險,以免面臨償還貸款及保單失效兩頭燒的窘境。
事實上,這次金管會與22家壽險公司規劃的保單紓困貸款,一推出就創下借款金額達1億元的申貸量,除了顯示在疫情衝擊下,民眾需錢孔急的現況外,更突顯其1.28%超低利率的吸引力確實驚人。
🎥別輕忽保單借款利率 小心保障回不來🎥
對此,劉北元在最新一集podcast節目《劉北元的保險法》中特別提醒,不論是保單紓困借款,或是一般的保單借款,都該留意保單借款的行為,會不會影響到自身保險的理賠保障,以及因為無法如期還款而面臨保單停效的風險。
劉北元指出,保單借款的利率在傳統的保險商品上,通常是預定利率往上加二碼(0.5個百分點)。所以申請保單借款時,必須留意保單的預定利率!
他舉例,在過去高利率投保的年代,一張終身人壽保險保單的預定利率可能會高達6%,甚至超過7%,如果用這類高預定利率的老保單來做保單借款,保單借款的利率容易達到保險公司自訂利率的最高上限(例如有些保險公司利率上限可能高達6.9%),一旦3年的紓困優惠貸款期滿後,若民眾還要繼續貸款,則還款利率將會高得嚇人,此時保戶就要有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還款,預先做好還款計畫。
另外,劉北元也強調,若在借款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會將借款本金及未繳利息從理賠金額中扣除,使保單原有的理賠保障縮水。甚至在本息持續翻滾的情況下,一旦本息超過保價金(保單價值準備金),保戶將會面臨保單停效的風險,如果在停效期間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將不負擔任何理賠責任。
🎥想申請保單借款?不是每張保單都能貸!🎥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10萬元的保單紓困,屬於政策性保單借款,雖然利率低廉,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請。除了要求「每一要保人在單一公司只能借一次」之外,也受限於申請借款者有沒有符合「身心障礙者」、「中或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成員」、「符合政府個人紓困補助條件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致經濟困難者」等5大條件的資格。
劉北元說明,保單借款的初心是為了短期需要一筆資金應急的族群著想,讓他們不用選擇解約一途,也可以拿到應急資金,又讓保單的保障存在。
而保單借款的方式,就是由保戶(要保人)依保單裡面的「保價金」做為擔保,向保險公司借款。但劉北元也提到,並不是每張保單都能借款!
他舉例像是醫療險、意外險等保單,就沒有保價金,所以這類保單就無法辦理保單借款。
🎥貸款管道多,先釐清長期需求還是短期應急🎥
除了保單借款之外,市面上也有許多其他貸款管道,例如銀行推薦的信用貸款,或者房屋貸款,提供給有資金需求的人另外一種選擇。
劉北元舉例,貸款前,應先評估自己的資金缺口是長期需求?還是短期應急?若是因為小孩上國中、高中、大學,出國留學需要用錢等長期資金需求,在自己的收入短期內不會有重大改變的前題下,他不建議用保單貸款、信貸這種短期支應方式,來解決長期資金的需求。
因為教育開銷是關係到5到10年甚至15年以上的長期資金需求,若是以保單貸款、信貸來支應,可能面臨負擔太大,借得起不一定還得起的問題。
至於短期應急的資金需求,劉北元表示,如果因搬新家要添購傢俱,此時可考慮用保單貸款、信用貸款等短期週轉的借款方式來支應支出,較不建議使用房貸。
劉北元解釋,房屋貸款雖然利息較低、還錢期限長、前3年還有寬限期(只還利息不還本金),但輕鬆的還款方式,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擴張信用。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在買車、買家具時透過房貸來支應費用,甚至做生意也想到用房貸做企業周轉......所有事情都從房貸搬錢,一旦周轉不靈,房屋恐將不保。
🎥短期資金需求,不能只考慮貸款利率🎥
此外,劉北元在節目中還提到,若是有短期資金需求者,貸款時也不能只考慮貸款利率。
以信用貸款為例,雖然信貸常以超低利率做為訴求,從利率來看,選擇信貸會相較保單借款來得更優惠。但信用貸款的成本除了利率外,還必須考慮手續費、多階段還款利率等其他附帶條件,甚至是有沒有綁約,或管理費用的問題。
若是以信用貸款加總計算後的成本來與保單借款比較,有時貸款者的負擔不一定比保單借款的負擔來得小。
劉北元強調,保險最原始目的是為了保障。雖然保單可以作為信用工具辦理貸款來應急,卻不該將保單可借款的特性,當成是其主要功能來看待,否則將本末倒置。
劉北元建議,有資金需求的民眾,不論是選擇保單借款,或其他信貸、房貸的貸款方式,都應事先建立好自我評估的觀念與還款計畫,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貸款方式,才能避免事後貸款還不出來的問題。
▪️▫️▪️▫️▪️▫️▪️▫️▪️▫️▪️▫️
🔸更多專業能量,請持續關注
FB|#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
全台最大保險 #LINE 社群|#保險談判桌 💬
IG & Podcast節目|#劉北元的保險法 💬
高中留學貸款 在 郭國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文呼籲《紓困4.0不要遺漏這3類人!》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政府通過110年6800億紓困預算。立法院邀請 #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進行「#110年中央紓困特別預算4.0」專案報告。而「#紓困」與「#疫苗」是國人最為關心之議題。蘇院長也針對「疫苗」回應,國外採購部分,目前共約2000萬劑,台灣已取得211萬劑。預計8月底前,共會有約1000萬劑的疫苗到位,即可進行大規模接種疫苗計畫。因此,國文針對「紓困」部分,特別點出「3類紓困4.0方案遺漏對象」質詢提醒蘇貞昌院長。
✅第1類是「#低底薪的受雇者與中小企業」。在目前的紓困4.0經濟部針對餐飲業、攝影業、美髮業、娛樂休閒業等商業服務業的紓困補貼新方案中,條件是營收按月計算,2021年5-7月任一月營收減少五成以上,商業服務業即可領取一次性營運補貼、停業補貼和員工薪資補貼。舉台南業者實際遇到的困境為例:五月已營業正常2/3,難達申請標準,用六月營收申請,最快也要七月中才能領得補貼,現金流週轉恐有問題。
🔺國文建議👉是否改以「三級警戒起30日之營收」。
✅第2類是「#減班休息被放無薪假的勞工與畢業生在生」。因停止上班生活受衝擊的國人,政府應該要多照顧;而這波疫情也衝擊到許多暑期打工的高中生與畢業生。
🔺國文建議👉是否對畢業生發放「#尋職津貼」,在學生發放「#助學津貼」。
✅第3類則是「#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與在台留學生」。國文認為,只要持有居留資格的在台灣外籍人士,和國人盡相同的納稅義務,在疫情衝擊下同樣受影響。
🔺國文建議👉也應該與國人同樣納入紓困補貼之對象。舉日本為例,可讓「在日台人」請領紓困,我國是否也要思考將這群人納入。
另外,國文曾在 #財政委員會 所提的「#保單借款紓困專案政策建議」。#金管會 預計10月推出「壽險質借利率比照勞工紓困貸款利率1.28%的方案」👉是否能提前上路,以及 #日本疫苗贈臺,感謝日本的及時援助,但近日網路上傳出「台灣只需要日本少量疫苗」的假謠言。
我們現在正是需要大量的疫苗的時候,為避免國人被誤導,國文也建議蘇院長👉請全力的澄清並請相關單位嚴辦,「不要讓假謠言破壞台日兩國長久以來的情誼,更影響國際友邦支援台灣的意願」!
感謝蘇貞昌院長回應。院長表示,紓困第一波已有330萬人受惠,對象已經擴大包括12歲以下,以及國中、高中、五專前3年的身心障礙學生,每位孩童加發1萬元防疫補貼加發1萬元防疫補貼。質詢建議很好,若有遺漏的,會請請部會研議評估。盡可能照顧到所有人。而「保單借款紓困專案政策建議」確實有道理,如果金管會已經有相關計畫,應該在此刻上路才有效,將請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與金管會溝通。
🔗新聞連結:
紓困4.0》綠委籲發「助學津貼」 蘇貞昌:遺漏對象會進行研議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35576
不要廣發現金!郭國文喊紓困漏這3類人 蘇貞昌給答案了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50624
暑假打工沒了!高中﹑大學可領「助學津貼」? 蘇貞昌最新回應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08/2001688.htm
地方政府擬調整疫苗施打順序 陳時中撂重話:中央說了算!未遵守就減配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608/J32OVRZQTZCCXEINN2DLHYF7YI/
疫苗接種「維持社會運作必要人員」是指哪些人?蘇貞昌給解答了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35776
外界關注第7類接種疫苗順序 蘇貞昌:分配嚴謹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6080097.aspx
外務大臣沒說臺灣沒有想要很多!日本前議員譴責假訊息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6-08/586019
影/挺台日人與綠委斥網傳台灣自稱不需大量疫苗是謠言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51778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網傳假訊息惡意撕裂日台友誼 在台日本前議員氣憤譴責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62333
日本前議員野崎孝男透過立委郭國文服務處譴責假訊息惡意撕裂日台友誼
https://tnews.cc/06/Newscon1_220035.htm
#國文的立院質詢
#紓困特別條例追加預算案
#團結防疫守護台灣
高中留學貸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平復了一下心情,想起之前承諾大家的4000字全文書評,趁這幾天書店有活動,買起來看!
誰的焦慮?當代國家與父母的育兒經濟學
在閱讀這本《育兒經濟學》第四章<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之時,陪伴著我閱讀的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Riccardo Muti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著名的<快樂頌>便是出自此曲。在我打字書寫這篇書評時,陪伴我的是輕快的,由Piazzolla 探戈輕歌劇《Maria de Buenos Aires》。
我1988年出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現在已經是新莊區)的一處住商混合區,我是家中的長女,弟弟妹妹陸續在2年、5年以及6年後出生。我的爸爸是做土水的泥水匠,媽媽曾經做過短暫的美髮工作,在弟弟出生後,轉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靠手工、爸爸給錢以及借貸過生活,日子非常辛苦。從我有意識開始,媽媽一直對我的教育非常在意,可以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忙著做美髮,把妹妹送到鄉下給嬸婆照顧,我則從幼幼班開始上,每週媽媽會帶我坐著客運回北港,去看我很陌生的妹妹。直到二、三歲媽媽覺得妹妹的語言發展遲緩,才發現跟著語言機能障礙者(也就是當時俗稱的啞巴)嬸婆是學不會講話的。剛好媽媽的親妹妹搬到我們家隔壁巷子,媽媽也就把妹妹一起接上來了。一開始,媽媽讓妹妹跟阿姨的女兒一起去上高級幼稚園,有接送車的那種。我則跟著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一起讀離家裡走路10分鐘的幼稚園,媽媽說訓練我獨立。後來妹妹再大一點,媽媽沒錢可以讓妹妹繼續讀高級幼稚園,便讓妹妹跟著我一起上學,只是她都是媽媽接送,而我乖乖地走路上學。
幼稚園快畢業時,媽媽生了弟弟,一時之間成了家中的寵兒,地位隨之抬高。媽媽也為了我們的教育,找尋學區房。爸爸做泥水匠在1988年是相當賺的,只是我後來從書中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家中爸爸是幾乎不拿錢回家的。套一句爸爸那邊親戚常講的話,「給媳婦太多錢會拿回娘家,不行。」
在我國小一年級讀一半時,媽媽終於找到學區房了。挺著「生男的下一胎一定是男的」所以懷著的六個月妹妹的肚子,我們全家搬到了離學校走路只要5分鐘的地方,媽媽繼續做手工,對我的功課也是非常的看重,對妹妹倒是輕輕放下。媽媽常常說:「我以前沒錢讀書,很懊悔,我去借錢也要讓妳們讀到不想讀。妳是姊姊,是大家的榜樣,妳讀不好,其他妹妹們就不能讀書了,知道嗎?」秉持著這句話,我以前幾乎是少一分打一下,開口要買玩具沒有,但要買書一定成功。
媽媽偷偷買了一套百科全書在她的衣櫃,長大後聽媽媽說,這是她分期付款買的,為了不要被爸爸撕掉,我們只能偷偷看。國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鋪著報紙在陽台,邊跟我媽一起看《急診室的春天》,邊寫作業。雙語頻道永遠我們是開英語,這樣才能讓英文變好,以後才能坐辦公室吹冷氣。
「坐辦公室吹冷氣」成了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好吧,其實是媽媽的人生。
我人生小小的三次挫折都在國小。
第一次遭遇挫折是國小二年級,我數學考80分,媽媽感到天崩地裂,立刻把我送去學心算。短短半年我從五級考到一級,最後沒錢了就中止。
第二次挫折是國小三年級,那時候要寫書法,我不會寫,因為我雙子座缺乏耐心,而且弟弟妹妹很吵,我很想去樓下跟鄰居朋友玩。被媽媽痛打一頓後,拿著一疊宣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書法。去學校交作業,老師說我書法寫得很好,派我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當然我沒有得名。
第三次遇到挫折,是國小五年級。我們導師是一個22歲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一來就教我們很難很新的輾轉相除法,我學不會,回家大哭。媽媽某一天告訴我,她來教我。後來我成為班上永遠的前三名,六年級時老師結婚了,臨走前她告訴我:「慧慈,我剛來的時候,妳媽媽曾經中午午休來跟我問:『老師,妳可以教我什麼轉轉相除法嗎?我要回去教我女兒,她不會在家哭。』妳要好好珍惜妳媽媽,妳未來一定無可限量。」
回北港過年時,親戚常常在我們面前跟爸爸說:「你真的是歹竹出好筍」,但媽媽都在廚房獨自忙碌時跟幫忙準備的女兒們說:「我以前有考上嘉義女中,是外公外婆沒錢讓我讀。」言下之意,我們不是歹竹出好筍,只是正常發揮。
後來弟弟生病、最小的妹妹出生後,一夕之間我們變成全家族的罪人,媽媽也因此開始在夜班的工廠工作,我也撐起整個家庭的家務事。媽媽帶我跟妹妹去補習班,跟補習班主任拜託分期付款繳補習費,弟弟妹妹則去比較便宜且可以待很久的安親班。
唯一不變的,是對我的課業的要求,以及撥空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邊拿藤條問我哪裡做錯了,邊跟我講道理,然後在我睡覺時拿藥偷偷幫我擦傷口,邊擦邊哭邊說:「要好好讀書,不要做壞事,長大後才能不要像媽媽一樣只能嫁人在工廠工作。」
大學考上清大,但我家族只認識台大、師大跟因為地緣關係才知道的輔大。秉持著讀私立就沒書讀,我所有的學校只填公立。在媽媽的勸說下,把台北的學校填了一輪才填成大,清大是我偷偷填的。
當時我爸並不打算讓我升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遠房叔公打來跟我爸說清大很好,比台大輸一點而已,再加上有助學貸款,我才順利去讀書。
大學當然是翻轉我一生的關鍵,也是我後來捍衛高等教育的主因。
跟同學比較熟以後,大家聊到家中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教養」這個詞。家裡開工廠的有錢同學說,她父母不涉入她的選課以及選校,就連她只是因為想聽故事才去補歷史,父母也同意,有很多同學是這樣的家庭。也有父母其中一方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檢查功課,安排他們每天要做什麼,還會一週有固定的一天家庭日。總之,感覺感情很好,而且爸媽都是大學畢業,最差也有高中。只有一個同學跟我一樣,爸媽只有國中小畢業,媽媽很重視功課,還買了書在家裡。
後來上研究所跟藍佩嘉老師討論時,才知道工人階級的流動中,「媽媽」注重教育的角色至關重要。
媽媽從小都跟別人說她很忙沒在管我們功課,但對我的要求近乎苛求。沒有前三名就問我原因,粗心大意就打,沒好好複習也打,打完後是一個小時以上的「講道理」時間,在這個部分會把弟弟妹妹叫來一起聽,媽媽總是聲淚俱下的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到長大後因為沒讀書何其不幸,最後一定會問:「要不要好好讀書?」
我們唯一的回答是:「要」。但這些苛求其實沒有放到弟妹身上,學心算、做科展、問老師怎麼教我數學、買一堆關於作文、未來科技等書在家裡,這些其實媽媽只在意我跟大妹有沒有做,認真來說,是我,媽媽把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她很焦慮,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要跟別人說她很忙,是因為她擔心把我們教不好,把我們教壞變得跟她一樣,也因此,我在幼稚園就學了性教育,因為媽媽說未婚懷孕就「烏有去了」。媽媽在弟弟身體上操碎了心,在我課業上用盡了心。現在,她總是開心的跟大家說,她把兒子醫好了,把女兒教好了,我們成了她最驕傲的亮點。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簽書會時,有讀者舉手問我說:「我該如何教小孩?」,旁邊有很多人也接著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打斷他們說:「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怎麼會問我呢?」一對皺著眉頭的年輕夫妻大聲的說:「我們都是工人階級出身現在收入不錯,但我們很怕教養方式不好,把小孩教壞,所以一直不敢生小孩。」
後來幾場簽書會、分享會中,陸陸續續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才發現,「拚教養」、「育兒」真的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是讓夫妻不敢成為父母最大的關鍵。我曾經問我幾個夫妻月收入超過10~15萬的朋友,為什麼還不生小孩?他們總是回答「還沒準備好」。
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第一的低,政府用盡了很多補助方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增產報國的行列。我的大學同學已經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未婚人士。國家重視的是生育率,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未來品質,重質與重量擺在一起,品質變成了關鍵。有些朋友生也只生一個,我說只有一個很寂寞長大沒人可以互相扶持,要不要多生一個?朋友總是回我:「一個我都養不起,兩個會恨我們的」。
養不起,不是吃不飽,是無法提供他未來足夠的選擇以及品質。我曾經跟一個年收入200萬以上的朋友聊到教養,不敢生怕以後小孩要出國我不夠錢,她冷冷地回我:「如果他以後結婚,你能幫他付多少首付?這比出國多太多了。」
教育是階級流動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當代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當貧富不均落差越來越大,教養落差以及所能投入的資本就會越差越多,使貧富不均更加惡化,導致階級陷入緩慢流動的惡性循環。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就是「貧富不均」是影響教養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代台灣、美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排除掉極端父母,普遍來說全世界各地的父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有用的方式,把孩子推向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也因此,兩位作者提出了四種教養方式,並告訴我們,父母將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孩子的教育,「密集教養」將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爸媽平日買書、假日參加講座,手機裡面各種老師的Line,還要怕被說情緒勒索。為了提高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少生一點」是在所難免的趨勢。
事實上,這會持續使得國家的生育率惡化,導致教養落差,進而拉大貧富不均。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祭出高額生育獎金、多種生育津貼,而是應該要在財政跟社會政策上,設立更多的公立托兒所、提供托育補助,減低女性因生育壓力影響職涯的風險。同時,對於弱勢族群的教育,必須要更早介入,提供足夠的資訊與資源給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子女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援,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教養落差。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政府一年如果提供弱勢家庭50萬的補助,可能花個幾億,就能夠少買好幾支監視器,少蓋一些監獄,少聘一些警察。更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消除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這些補助,想買iPhone、想出國,都是一種經費的運用。只有當人不只為了生存而努力時,才有創造跟想像可以實踐的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樂觀,當代認為有用的教養方式,是投入大量心力、密集性的教育,這反映了有錢有閒階級可以更加鞏固自身的階級地位,而沒錢沒閒者注定停滯。但國家政策的介入,可以有效弭平經濟落差。只要選民選出適當的政策訂定者,拚經濟跟拚教養,可能不一定會畫上等號。
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夠出頭天。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我在《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中閱讀,在Piazzolla的《Maria de Buenos Aires》的輕歌劇中書寫。貝多芬是學校教育會帶到,但Piazzolla 卻是一種品味的鑑賞。《育兒經濟學》一書告訴我們,教養的選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改善社會不平等最重要的因素。生育是經濟理性的選擇,教養是愛與經濟的成果展。金錢或許會影響愛與教養方式,但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時,做父母可以稍稍放過自己,你們對教養的重視,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助力。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DBzxU0Tr
大家不要害怕養育孩子,也可以療癒自己。至少沒有孩子的我,看這本書也在告訴自己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