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中物理講義 建 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中物理講義 建 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中物理講義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經驗,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沒辦法標準化跟做QC的行業。 今天來談一些很接近玄學的東西。 我前幾年聽到一個例子,才知道這人到底多扯。跑去當高中代理教師,拿建中都不見得可以的教材,去教永春跟樹林以下程度的人。他X的是在開玩笑嗎?辯護之詞,通通是別人的錯,只要給他時間,他就可以教得很好之類。 屁話連篇...
高中物理講義 在 大考超詳解 KOL (C.C. Workshop)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54:15
🔍 超詳解 🔍 主題:自然科讀書技巧分享 🔍 自然科包含了四個領域,相較於其他科目,必須熟讀四個領域才能考高分!以下學測自然15級分的小編就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然科的讀書方法! 🔍 很多人覺得自然科不是背科?重在理解? 其實不然,自然科還是有很多知識都建立在背誦的基礎上。像是物理的圓周運...
高中物理講義 在 大考超詳解 KOL (C.C. Workshop)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54:15
🔍超詳解 🔍主題:超詳解——不再迷茫於升學路上的明燈 🔍在升學路上,你有遇過以下問題嗎? ❓錯誤的選項看了詳解,卻只寫一行字「明顯可知選項錯誤....」,但還是不會 ❓正確的選項詳解沒有解釋,但也想知道用到的觀念以及過程,還有為什麼它對? ❓不清楚題目用到的觀念,即便有標示單元,但還是需要回去...
高中物理講義 在 一個黎娜-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2:30
08.29 「我想善待那些在我生命中路過的人」--@ 163_____ 2/右邊是錯題 這一回每個選項都超級長 終於決定直接把它剪下來 而且剛剛好一面ƪ(˘⌣˘)ʃ 3/兩本講義的最後一頁!!好快樂 原本的計畫是物理也要寫完喇...但我失敗了 4/很久沒有去咖啡廳讀書 那天中午去還很幸運有...
高中物理講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驗,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沒辦法標準化跟做QC的行業。
今天來談一些很接近玄學的東西。
我前幾年聽到一個例子,才知道這人到底多扯。跑去當高中代理教師,拿建中都不見得可以的教材,去教永春跟樹林以下程度的人。他X的是在開玩笑嗎?辯護之詞,通通是別人的錯,只要給他時間,他就可以教得很好之類。
屁話連篇,真的是鬼扯。
對老師來說,學生每年都來,但對學生來說,他這輩子就只有你,你的好壞決定他未來對老師這個職業的看法。
所以好的老師一定是保守,他絕不躁進、激進的改變教法,不是他不懂,是他知道學生未來不是他的實驗品,不能把他人的人生,當作實驗數據操弄。
我自己教,是每個班作微調,微調是指題目難易度稍微有差,教法略有一些變化,但都在基礎上調整。我才不敢突然拿一套超進步新穎,或是難度極高的試驗教材下去。
幹,換你家小孩被老師當實驗品,你要不要?
這就是我對各種支持激進教育內容改革的人,都是翻白眼的理由。不基於現狀邏輯的改革,必定會失敗,你怪家長怪體制都沒用,自己有小孩就懂,你會願意去試驗?
而且這些試驗法都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大前提,我不懂為何那麼多高談改革者,都忘記這個基礎。
我曾遇過一間新高中,物理化學老師是台清交背景,還都是第一志願高中上去的高材生。第一年,來補習的學生拿著學校講義來問問題,看到我跟朋友全部傻掉,「幹你怎麼拿建中題目去教PR60分的學生?」
很糟糕?對。但隔年,這間高中的老師,至少在數理上面,新教師講義很明顯的大修,教法聽下一批學生講,跟前一屆差很大。顯然這些老師願意聽學長姐建議,去修正自己的教材跟教法,10幾年過去,我沒在聽過這間學校的學生,抱怨教材難到看不懂,都變成真的是學生的普遍抱怨。
這才是好老師,會調整跟改變,一樣是建中台大一直線,這種人就比那個抱怨都其他老師不肯幫忙,學生都不聽的好太多。
各位同學、下一個世代的老師,做為一個也沒多少經驗的前輩,我提供一點玄學經驗。
有沒經歷過,突然打開一扇門,然後那一瞬間,學長姊、老師就開始接納你,不再愛理不理?
我只是第三志願高中,不怎樣的大學,還可以的研究所。但應該是夠拚,拚到一個程度之後,突然有一天教授問我的問題就不一樣,並放手管理實驗室,之後很明顯的,討論實驗問題時,教授的態度是基於尊重,而不是老師的立場。
為何?你踏進了下一個領域,被承認具有同等位階,站在那個起跑線上。頓時打開新世界,然後你會懂為何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沒進門的人身上。這種跨過門檻,好像進入某一種俱樂部的感受,自己要去體會。
教書也是,我是累積到手上名單破千後,瞬間領悟到一些事情。從那之後開始,我就沒有自編講義,也不再發明各種快速解法,因為對我來說一切都無意義。
在那一時間點後,我看到的不是名單上的成績,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性,教法會全部不同。既然我教的不是書,教的是人,那就不應該執著在書,而是放在人身上。
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是可以看到這副景象的,這種景色是體驗,不是用說的。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還沒走進這個領域,你就會繼續執著在特定教法。
這就是所謂的會招式,但還沒有功夫。有功夫後,就是無招無式,教材對你來講只是工具,用哪一家的都沒差。
高中物理講義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亮新學期綠教育課程全部內容
因應疫情調整如下
#網頁易讀版請看留言
.
#報名連結請看留言
...............
#A綠生活(3年級~80歲)
設計主軸:
以生活常識DIY為主,藉以訓練孩子耐力、忍錯、觀察、思考、專注力
.
費用:每8堂課繳費一次
(課程預計16堂,寒暑假不上課,可看錄影)
.
方式:分兩班上課,一班為全學期皆為線上課程,另一班則以3~4人輪流到班為主(到班者需有強烈實體課程需求),材料皆以郵寄,送至各位手中(家中有的就不會列入材料清單)
.
課程內容:醫藥包、指南針用法、哨子製作、紫雲膏、電池測量、乳液製作、泡菜製作、磨寶石
....................
#B綠科學(4年級~80歲)
設計主軸:
以工具使用與科學理論為設計DIY主軸,藉以培養孩子偵錯、修正、長時間專注力與忍受碎碎念的耐力
.
費用:每8堂課繳費一次
(課程預計16堂,寒暑假不上課,可看錄影)
.
方式:同綠生活
.
課程內容: 消毒液配置、設置殺菌箱、種食蟲、兩輪車 、畫直線、疊液體、時鐘線、萬金油(強力)
...................
#C綠自然(5年級~80歲)
設計主軸:
從科學歷史出發,依照人類發展的過程自然而然的學習基礎科學,上課依序為物理(20~25堂),化學(7~9堂),地科(7~9堂)。課程以理解為目標,課程無講義、功課、練習、考試,類似半互動性演講模式,以輕鬆但專注的大腦來上課(不要問了,課程內容包含且超過國中自然範圍)
.
費用:每10堂課繳費一次
(課程預計40~45堂,寒暑假不停課,可看錄影)
.
方式:同綠生活,但材料部份,大多是教具而非DIY,每單元會有一教具作為輔助
.
教具內容:(前10單元)
雙凸望遠鏡、牛頓擺、震動馬達、爆炸杯、紫外光燈、凹凸面鏡、合色棱镜、香氛蠟燭
............................
#D綠世界(5年級~80歲,需有基礎化學能力)
設計主軸:
以演化為課程主軸、從能量獲得的分子模型、遺傳訊息的表現過程與意義,至生態的展現模式。(不要問了,包含大部分的國、高中生物內容)
.
費用:每10堂課繳費一次
(課程預計25堂,寒暑假不停課,可看錄影)
.
方式:此課程人數以往都不多,因此視情況開放實體課程
.
內容:課程演示內容,部分為活體,部分可家中自行處理,因此需視時間寄出材料
.......................
#E綠終極(6~8年級)
課程主軸:
這是跟著阿亮一段時間的學生,以自學生為主,有精熟國中自然的需求,因此只好開這一堂課,作為阿亮對這些學生學習自然,負責任的態度
.
費用:群組內討論,預計為期2年
.
對象:阿亮學生(自學生)
.
方式:實體上課(人數少),精熟國中自然科,若進度超前,排出遊行程。
高中物理講義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You jump, I jump. Right?電影鐵達尼號的經典名句。
孩子們現在都在家裡上課,可以不用很早就起床、七趕八趕穿制服吃早餐趕校車。可以好整以暇慢慢坐到電腦前,讓老師線上點名、上課、繳交電子作業。
步調慢了,時間多了,坦白說,也不知不覺就懶散了。
這陣子醫療工作全面降載,我在家的時間比較多。看到孩子一整個懶懶散散、做事情漫不經心,其實很替他們擔心~~年級高了,各式各樣的考試、競爭、壓力,或許因為疫情暫時停下來,可是我們都心知肚明,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學校改成線上上課,現在連補習班都說要線上上課。必須很誠實的講,我超討厭線上上課的!成效跟面對面完全不能比,鐘點費還是照收~~
我想到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歷。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Peter爸就會陪我算數學,一天會出二十題數學題,說實話每題都不簡單。他會教我公式,讓我自己算應用問題,然後一題一題陪我檢討。
那是一段很棒的日子,我覺得自己的數學基礎,很大一部份是在那時候打下來。接下來國中、高中,他或許沒辦法像當年一樣每天陪我,但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無論數學還是物理,老爸就是我的老師。
當年我的老爸教我,現在我就應該教我兒子;既然我可以當英文家教,那其他科沒道理不能教。
「把你的數學講義拿過來,你是不是都沒有寫練習題?」彼得兔下課的空檔在看小說,突然被我叫過來,他一直都很排斥寫數學題目。
「你把這幾頁寫一下。」我挑出了他目前上課的範圍,勾了幾頁讓他寫。
「這麼多!!??」孩子立刻大聲抗議。
「不要討價還價,沒有上學已經很輕鬆了,寫吧!」孩子其實知道,我平常陪他們打打鬧鬧是一回事,我說了就是說了。
「喔....這麼多,又不是你寫。」拿起筆坐回書桌前,孩子嘴巴裡還在唸。
「我們一起寫!你寫多少我就寫多少,然後看誰的正確率比較高!」一把搶過他的測驗卷,用影印機複印了一份,我就坐在他對面陪他寫。
跟我一起寫,他感受到壓力,見我飛快地列式、計算、填答、翻頁,我已經進行到第三頁,他還停在第一頁。「沒關係,你慢慢寫!你不需要跟我比快,正確比較重要。」
寫完之後我們兩個一起對答案,答案相同的歡呼擊掌,答案不同一定有一方算錯,我再一題一題講解給他聽。(中間還發現一題居然是我計算錯誤~~孩子相當得意覺得贏了老爸。)
You jump, I jump.
親子關係維持與親子教養,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當老爸十幾年,一直也都還在摸索。
#資優生字都很醜
#不過正確率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