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備審 》
當時報普通大學,因為讀職科,沒有人會教導該如何做備審,而且對於懶惰極致的我來說,要獨自想辦法完成,根本天方夜譚。
.
閒暇時上網搜尋備審範本,看了多份以後,會發現其實大家做的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開始思考要怎樣製作才能脫穎而出。
.
時間很緊迫,又要兼顧學校課業、統測將至...
《 #關於備審 》
當時報普通大學,因為讀職科,沒有人會教導該如何做備審,而且對於懶惰極致的我來說,要獨自想辦法完成,根本天方夜譚。
.
閒暇時上網搜尋備審範本,看了多份以後,會發現其實大家做的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開始思考要怎樣製作才能脫穎而出。
.
時間很緊迫,又要兼顧學校課業、統測將至,一度想放棄,卻不甘前功盡棄,最後認真花了三天勉強完成,並在時間內上傳至大學端。
.
我的備審組成要素:
🔹封面(申請人、就讀學校)
🔸目錄(各類大標)
🔹履歷表
🔸個人自傳(家庭背景、個人特質、求學歷程)
🔹讀書計畫(近程、中程、遠程、人際規劃)
🔸申請動機(選貴校動機、選貴科系動機)
🔹成績與品德表現(獎懲紀錄、學歷證件)
🔸證照、獲獎與幹部、研習證明
🔹實作專題
.
美編、排版:
🔹封面設計(不要過於花俏)
🔸頁首放圖片作為背景,美編整份備審
🔹頁尾的地方加上頁碼
🔸套用目錄格式,自行加字上去
🔹各類大、小標題使用階層格式
🔸各段落首行二字元、固定行高18點
.
🔴履歷表:自行畫表格,或者上網搜尋「 #履歷表 格式」直接複製現有的表格,再增減上面的項目,看出差別的地方是美編配色(盡量避免使用亮色系,很傷眼睛!),只要闡述大概內容。
🔹姓名、大頭貼、畢業學校、就讀科系
🔸興趣、專長、人格特質
🔹幹部經歷、參加社團、校外活動
🔸榮譽事項(證照、證書)
🔹座右銘(可放可不放)
.
🔴個人自傳:
🔹家庭背景:首段,我是章雅婷(姓名)當開頭,如果父母的職業對自己所選的科系、價值觀有影響,可以寫上去,不然可省略;反之,舉例:家父從商,經營股份有限公司,剛好我就讀商業經營科,可稍微帶過。
.
次段,因為我很愛跟爸媽吵架?(總和父母的想法有出入),自己太有主見、不切實際、不計後果,所以常常提出的看法都被爸媽拒絕、抨擊,當下雖然很沮喪、負面,不過經由多方面篩選、冷靜過後,較能理解長輩的用心良苦,趁勢培養挫折忍受力。至於學業方面,則希望我能獨立自主、擇其所愛,愛其所選,畢竟是自己的人生,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走完。
.
🔸個人特質:使用SWOT分析製表。
▪️內在有利優勢(S):
1⃣️人格特質:勇於嘗試,突破自我、挫折忍受力高、有主見、具強烈企圖心。
2⃣️求學態度:自我要求高、 積極、認真做好每件事。
3⃣️個人個性:開朗。
4⃣️人際關係:待人和藹、客氣、責任感高。
▪️內在不利優勢(W):(努力克服中)
1⃣️個性方面:有時「想法過於理想化」,且有點「完美主義」,雖然喜於詢問他人意見,從中權衡利弊,但偶爾還是會「擇善固執」、「鑽牛角尖」。
▪️外在有利機會(O):
1⃣️勇於嘗試各類新事物,多方面吸收,「累積實力」。
2⃣️盡心盡力做任何事,不斷進步並「精益求精」。
3⃣️開朗正面較負面受喜愛。
4⃣️抗壓性高,願意「堅持朝志向前進」。
5⃣️企圖心強,努力爭取向上機會、「達成既定目標」。
▪️外在不利威脅(T):(努力改進中)
1⃣️現實較理想殘酷,須「秉持良好心態,抱最壞打算」。
2⃣️想法深入與走不出迴圈不同,適時提醒自己「跳脫局面思考」。
3⃣️聽取他人意見,切勿一味堅持已見,先「反省別人與自己為何有不同的看法」。
.
🔹求學歷程:幼稚園、國小、國中等,太久以前的不用介紹,除非曾經發生什麼特別的經歷,奠定了爾後讀書、選系的基礎。
.
我的求學歷程首段次段攸關未來人生發展,暫不分享過程。末段以“高中求學歷程中,深深體會到:肯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放棄任何希望,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結尾。
.
🔴讀書計畫:
🔹近程(開學前):製表格顯示
(增進專業能力-複習所學知識-加強語言能力)。
1⃣️擴展視野,提升自我能力:趁大學生活展開前,四處遊歷,到各地參觀、拓展眼界,在大學期間把所見之物運用出來。
2⃣️複習高中三年所學之知識:複習所學之基礎,補足高中未接觸的科目,充實自我能力。
3⃣️加強英語能力:英文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欲了解最新知識和與跨國人士交流,英文極為重要;預習所學英文單字、持續閱讀雜誌、練習口說。
.
🔸中程(大一至大四):分四格圖表。細項:
1⃣️適應大學生活:進入新的環境,首先要充實本科系課程內容,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參與社交活動,積極融入群體。
2⃣️考取英文證照。
3⃣️閱讀相關期刊,紮實專業知識技能。
.
🔹遠程(大四至畢業)
1⃣️思考未來出入,尋找相關產業工作。
2⃣️爭取職場實習機會:希望藉由產學合作,爭取到不同領域的實習。
3⃣️繼續進修或至海外進修:學習更深入的知識,以及國外技術和優點,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藉由前至海外進修改善自我缺點,並學以致用。
.
🔸人際規劃(這項我也列入讀書計畫內,我認為除了讀書以外,學習與人互助合作、建立人脈,是一門必修課程)。現實社會中,最重要的就是與人相處,藉由參加社團,或主動當幹部與負責人,「學習領導、培養人際關係,進而學習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對於出社會將是一大幫助。
🔴申請動機:🔹貴校動機🔸貴科系動機
#151_👣 #151_台中 #台中景點 #沙鹿夢想街 #夢想街 #備審 #備審資料 #備審分享 #備審加油
高中專題製作格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中生申訴制度成功通過附帶決議
#實踐校園民主
#給學生能勇於申訴的環境
從推動十八歲公民權入憲、共同舉辦兒少議會、根除黑心校規、到學生申訴制度的修法, #青少年主體性 及 #學生權益的保障 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
針對《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4條規範的 #高中生申訴機制,接續上次委員會審查的努力(https://bit.ly/2PoqeA7),這兩周以來,我多次和教育部溝通我提出修正動議的必要性及緣由。
今天在黨團協商時,我更進一步提出2個附帶決議,希望使申訴機制更加完善,以符合大法官釋字784號解釋所保障的學生完整救濟權益。
1️⃣ 校園內學生權益相關的申訴管道很多種,每種針對的內容不同,但申訴機制卻不見得友善,學生權益常因此受損。
為解決問題,我請教育部完成下列事項:
⭕️協助學生充分了解各類申訴管道
對於學生權益各類申訴、陳情、申請調查或檢舉的管道,以及這些管道所對應的受理範圍與內容,教育部應透過製作懶人包、手冊、教案等方式,除了在校內及網路上公告外,也要搭配規劃專題課程、演講等活動,在一年內使全國高中生充分了解,以維護學生的申訴權利。
⭕️改善現行書面申訴機制
教育部應簡化現行學生申訴書的格式與申填方式(如GOOGLE表單、電子表單下拉式選項等),並提供書寫範例,使申訴流程更為友善。
⭕️增設校外協助機制
為使申訴機制更加友善學生,教育部須規劃設置相關協助機制。此機制須設於「校外」(不得指派由「學校」協助學生申訴),以避免造成學生使用上之擔憂。
2️⃣ 目前學校內的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評會),公平性及專業性常遭到質疑,甚至屢屢傳出 #黑箱 傳聞。
為了改善問題,我請教育部針對學校申評會以及主管機關的學生再申訴評議委員會(再評會)完成下列事項:
⭕️申評會及再評會須包含具「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的專家學者
申評會及再評會應納入法律、教育、兒童及少年權利、心理或輔導專家學者,教育部應建置相關人才庫,作為學校及主管機關遴聘依據。
人才庫中的各類專家學者均須具備「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背景或專長,且要注意各類人員人數之平衡。
註:我也透過修正動議,要求教育部納入具「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的專家學者,如此才能促使申評會及再評會真正 #從學生角度思考,教育部也因此重新調整所提出的委員會組成規定。
⭕️中央統一明訂申訴事件的調查方式
教育部須在《高級中等教育法》子法中明訂懲處或申訴事件的調查方式。
包含得組成調查小組及相關組成規範、調查時程、應注意事項(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禁止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證據、保密規定、利益迴避、……)等。相關內容建議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以減少調查結果不公正的問題。
註:為了促使教育部真的在子法中明訂「調查方式」,我也透過修正動議,在母法《高級中等教育法》中明確寫出這項。
⭕️再評會委員人數下限應高於申評會
教育部應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主管機關再評會的委員人數下限應高於學校申評會,以納入足夠代表性及專業的外部專家學者。
感林宜瑾宜瑾 委員共同提案黃國書國書 委員的連署、在場多位委員的支持,以及教育潘文忠文忠 的認同,以上修正動議的方向及附帶決議都順利通過!
我會繼續監督後續《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法,確保高中生申訴救濟的權益,打造學生能勇於申訴的環境,實踐校園民主。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