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歲慘淪疫苗孤兒!BNT、高端都沒份 網怒:19歲的命不是命?」 . 「18到20歲疫苗荒 綠委也搖頭」 . 「『18到20歲也應同步先打』 英系11立委幫19歲請命」 . 「搶打莫德納還要BNT?李艷秋怒批:第二類怎麼老是打不夠」 . 「18、9歲被放生成疫苗孤兒 低能卡大學生不忍了:蔡英文出...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7:06:40

< daily plog/ 大學新鮮人解憂室> ⁡ 大學, 一個誰再也不用為你負責任的年紀 一個你想做什麼也沒有人可以阻攔你的年紀 他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充滿煩惱的 ⁡ 身為大學新鮮人的你,想要怎麼度過青春年華呢 ⁡ - 最近身邊正要上大學的朋友也好,讀書帳的小粉絲們也好,總是來問我說—啊啊啊萬一跟室友...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3 12:41:15

最近弟弟正在準備上大學的考試 陪他一起準備 掛心他複習進度的同時 回想著自己當時從學霸👉🏻學渣👉🏻學霸的過程跟大家分享 (當然我也不真的是什麼超厲害學霸) (但故事整體也算是灑了我人生的狗血) 我從小一路到五專 可以說是有得天獨厚的運氣 沒有準備的狀態下 總能考上各種資優班 因此無形間總覺得自己「...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小世界新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32:42

#20200417📰 【攝影報導】 學無止境 地磨兒部落文化綿延 小學生坐在耆老家門口,聆聽眼前被寫進課本的故事主角分享。漫遊巷弄,火光照耀轉動著琉璃珠的婦女,後頭隱約傳來青年吟唱的排灣古調。這是屏東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日常,現下排灣族文化傳承的其中一面。 到部落跟VuVu學! 全台唯一排...

  •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02:16:54
    有 1,214 人按讚

    「19歲慘淪疫苗孤兒!BNT、高端都沒份 網怒:19歲的命不是命?」
    .
    「18到20歲疫苗荒 綠委也搖頭」
    .
    「『18到20歲也應同步先打』 英系11立委幫19歲請命」
    .
    「搶打莫德納還要BNT?李艷秋怒批:第二類怎麼老是打不夠」
    .
    「18、9歲被放生成疫苗孤兒 低能卡大學生不忍了:蔡英文出來面對」
    .
    「12~18歲優先打BNT 家長急死灌爆臉書為『這群人』請命」
    .
    「一直給一到十類人,一堆人青壯年第一劑還沒打到,不是說要先普及第一劑的比例嗎?」、「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7、8年級生真的很邊緣欸」,「之前疫苗缺貨我忍了,整天罵雙北我也忍,3+11還忍得住,現在疫苗沒得打我忍不了,我們是被拋棄就對了」、「投票我們投,稅我們繳,然後被12到18歲插隊?」
    .
    辛苦了,指揮中心.
    .
    這次不只民也刁,統媒亂,甚至連一票綠委,也在耍白癡.
    .
    19歲打不到疫苗,是疫苗孤兒,完全就是假議題.
    .
    19歲是不可能成為疫苗孤兒的,何解?首先,全世界都是依著年齡排序向下打,如果19歲是疫苗孤兒,那全世界四處都是疫苗孤兒,依照年齡向下打的科學根據是,年紀越高者,越容易受到感染,年紀輕的,免疫力越強,重症率低,所以,按著年齡順序向下施打,這是專業取向.
    .
    除了高端,AZ、莫德納,18歲以上都有開放勾選,甚至BNT剩餘80萬劑,也能選,無論你是哪個年齡層,遲早都會打到,不會淪為疫苗孤兒.
    .
    再者,恐怕已經有不少19歲的人施打疫苗了,如你屬於第九類,是高風險疾病患者,你可能早就排到了,在過去,有22歲女大生因氣喘而打到疫苗的例子.
    .
    既然有打到疫苗,未來也會排到,並沒有不讓你勾選,那「疫苗孤兒」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
    台灣屬於12年國民教育,國小到高中階段,是強迫入學的(當然根據憲法義務教育應是6年),換言之,並不是人人都會上大學,19歲,也未必都是學生.
    .
    今天因為BNT依據研究,可以打到12歲,如果是以學生作為需求,那麼,強迫入學的階段,打疫苗的必要性較高,相較於大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園是較為封閉的,就學時段,你幾乎不可能離開學校,就等於關在裡面,無論是中午吃便當,還是早自修,午睡,晚自習,乃或是社團活動,你都得在學校裡,他等於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更遑論翹課還是選修.校園圈封閉,長時間群聚,換言之,一個人感染可能全部人都中標.
    .
    相反大學生活圈則較廣闊,我們不會把一間大學跟一間小學相比,說他們有相同的感染率,光校地面積就不成正比,或將一個小學生跟大學生相比,他們防疫知識和防護自己的能力是一樣的.在BNT研究兒童年齡層的結果出來以前,他們才是真正的疫苗孤兒,直到現在,他們一劑都沒打到,我只看見,當小孩子終於可以被打疫苗的時候,一群人突然自稱自己是疫苗孤兒,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
    19歲就算了,有多少人假裝自己是19歲,在那邊炒糖吃?因為自己還沒打到,所以借題發揮?看到小孩子,應該保護的族群,好不容易可以打到疫苗,一群人突然變成井上喜久子,每個都在喊我19歲,不公平,我也要打.
    .
    這應該是泛年齡層的退化.
    .
    所謂相對剝奪感,就是尋求公平的假象,如果你仔細拆解他們的說法,發現每個邏輯都是矛盾的,而若要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會發現那才是真正的不公正.一張嘴有人說要往東,有人說要往西,都想著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其實走的目的地根本不相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不過看起來一樣的東西,就是我反對.
    .
    反對、抱怨、杯葛,讓他們看起來很一致,所以「19歲」看起來就像他們共同的訴求,其實仔細看,多少人是在自我打臉,互相講屁話.
    .
    一群人罵,指揮中心為何不照年齡施打,為何要讓其他人插隊?另一群人則說,為何我26歲登記了到現在還打不到?然後是英系立委(自稱)聲明,主張應該讓18歲到20歲的年輕朋友也能同步優先預約接種,講白了,這些就是在插隊,爭取「優先」,當你一個年齡層搶先了以後,就會動搖到其他年齡層,照年齡層排序的原意就喪失了,今天讓19歲、20歲也「優先」好了,就會動搖到30歲人的權益,不是把7、8年級都炒成一盤孤兒,問題就解決了,70年次到80年次,就是30歲~40歲,加上20歲要先打,等於橫跨20年齡層的間距,大家都優先,就等於大家都沒優先,這些年齡層的權益,也根本是互相牴觸的.
    .
    換言之,19歲優先,7、8年級的順序就會被排擠,更難打到疫苗,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在喊什麼燒?為啥要一邊喊和自己訴求相反的東西?7、8年級是19歲嗎?
    .
    「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
    .
    這個網友意見就更奇妙了,可以說是一種悖論的總和,我相信這人應該是36歲,硬要把自己跟19歲掛在一起,大家一起上車.高齡往下打,就是19~36歲照排序輪流等,12~18歲優先打不是莫名其妙,而是一開始根本沒有他們打疫苗的份,連選都沒得選,現在有單獨適合他們的疫苗,還有家長的需求,更重要的,她們未成年,是更需要保護的對象,我不知道「他們可以我也要」,這種前運思期的邏輯是怎麼來的,如果因為這種理由,所以優先施打,這才是莫名其妙.
    .
    19歲納入12~18歲打BNT疫苗,也無不可,但要注意這也是「學生防疫需求」的延伸,不是什麼「疫苗孤兒」,前者是合理的,後者叫做政治炒作,所以才會一堆打不到的也以為自己是孤兒,以為自己19歲.在這邊還要界定的是,大學教育,相較於半強迫的義務教育,是較有彈性的,而且並非必要性,所以很多大學可以自己延遲開學,而國小國中多半統一跟隨國家政策,兩者以教育的急迫性而言,也不可相比擬,教育方法也完全不同,大學遠距教學,分組實驗,小組討論,寫論文報告,甚至沒有老師,也可以獨力完成.小學生則必須要有老師帶領,疫情期間,大學生遠距教學,自主學習較為容易,小學生遠距教學,進度和老師監督,制訂作業等等,較為不容易,不如問問,大學生見到自己導師一個禮拜有幾次?小學生可是天天要跟導師打小報告的.
    .
    以學習急迫性來講,70幾歲還可以讀大學,小六年齡多幾歲,便算晚學了,他們的語言/數理,都在發展階段的關鍵期間,錯過關鍵期間學習就困難了,甚至成為發展性學習障礙,沒讀大學,還可找到工作,小學沒畢業,根本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甚至家長還會被告的.
    .
    以瑞典來說,在疫情期間,他們關閉大學/高中,小學生/國中生卻一定要入學,原因在此,真的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
    而19歲早就有人選擇工作了,而不是上大學,這就要以一般社會人士視之.
    .
    至於某些綠委,不管你是英系(自稱)還是正國會,老話一句,沒有政策辯護能力,也不用火上加油,別人都要蔡英文出來面對了,你英系還在為19歲請命,這英系不知道怎麼當的.請正確的分析民意,而不是像個草枝擺,與其在那邊跟國民黨炒作19歲,不如試著理解國民黨一流在幹些什麼-李艷秋說「好不容易扣除學生之後,還有剩下80萬劑BNT疫苗,卻又是從一、二、三類開始施打....第二類人就已優先施打過了,麻煩指揮中心公布這批人到底是誰?怎麼老打不夠?這次又要膨脹多少人來跟老百姓搶BNT?」
    .
    我不知道這秋是怎麼乘著19歲的浪潮在那邊胡亂質疑的,不過他講到一個重點,19歲如果納入,80萬BNT一般人恐怕就沒得打了,如果你真的那麼想讓年輕人優先,或許先想想如何抵制老屁股在放屁,到時80萬BNT學生打光了,這群人的矛頭又會指向誰呢?
    .
    現在在那邊跟著搖旗吶喊,只會讓人想到,別人在忙著維護防疫的信度,而你們自己卻在忙著選舉,別人在救火,你在騙選票.
    .
    在想著自己之前,麻煩考慮到公眾利益,每個人都只想拿走自己的部分,然後反對的代價由別人承擔,你多拿了必然有人減少,你搶先了必然會使其他人落後,沒有那種大家一起贏,大家一起先,這種直覺式的思考,恐怕連小孩都不如.
    .
    談論公共議題,不是這樣談的,若真想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試著說服其他人,被削弱福祉的人怎麼辦?被破壞的規則又如何?今天說的是12-18歲優先,而不是你們不能打,而他們優先,有十足的正當性和理由,他們這個族群,打過疫苗的人一個都沒有,說白了,19歲以上者,依舊可以登記,但他們不想照順序排,認為不公平.
    .
    今天因為12-18歲優先,才會產生所謂相對剝奪感,原本順序的平衡,好像傾斜了,人人勾起了自己也想打的慾望,想到了自己還打不到的窘境,藉由19歲的議題進行宣洩,那麼,把12-18歲取消,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恐怕18歲以下永遠等不到可以打疫苗,唯一可以打得又照排序被前面的大人打完了,他們變成真正的最後一名,然後他們都未成年,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
    有人說大學生活動力最強、社交活動最多,容易跨縣市,這也挺有趣的,真要說的話,小學生、國中生,都還沒獨立自主,每個人上完學都得回家,不更容易造成家戶感染嗎?現在台灣疫情情況,究竟是家戶感染嚴重,還是所謂跨縣市感染嚴重?一個一般成年人,四處去旅遊,享受暑假自我解封的快感,這沒有跨縣市和活動力最強的危險性嗎?獅子王不是年輕人,他的社交活動又如何呢?超級傳播者的年齡分布又是怎樣?死亡率最高是哪個年齡層?
    .
    而那些喊著19歲是疫苗孤兒,又痛罵12~18歲的人插隊,當真是在為年輕人著想嗎?
    .
    要我說的話,神父會這麼說,不用急,照著順序排,大家一定都打得到,BROTHER.

  •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04 01:19:19
    有 284 人按讚


    好der~

    是說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
    江湖上走跳許久,文章債被追到天荒地老也是我部落格史上第一遭
    .
    不久之前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羅比媽和 Dr.思慧 正式攜手合作
    要為大家帶來一系列有趣的主題,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幼兒、兒童、青少年(以及豬隊友),讓我們能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降低河東獅吼或殺夫機率
    .
    經過這幾個月來回討論、修改之後
    下週總算要來分享第一個主題‼️「社群媒體時代的教養之道」‼️
    家有青少年的更別錯過!提前做好準備的家長也可以和我一起做筆記啦
    .
    還記得我成長的年代,高中才開始用B.B.Call和手機
    而當年的手機還是黑白螢幕,玩玩貪食蛇就已經是很潮的遊戲
    更別提上網、拍照這些進階的功能
    電腦只能用來打仙劍奇俠傳(那時家中再先進也只能撥接連上網路呢!)(孩紙們覺得我活在古代)😅
    .
    過了幾年上大學出社會,手機的品牌、功能、外型琳瑯滿目
    可以拍照錄影、可以聽音樂廣播、有手寫的彩色螢幕還有商務人士愛用的黑莓Qwerty鍵盤
    上網可以用用BBS、註冊email可以收發信件,主要的通訊軟體變成MSN與ICQ🤣
    ..
    不久之後開始流行Facebook、IG、Line
    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等公車、搭捷運都可以隨時上網和朋友聯繫,同時還能追蹤車子開到哪一站甚至還有電子錢包功能
    再也沒藉口跟客戶或老闆說「等我回公司/明天上班再看email」,因為每個人都變成多功能
    在同一個時間空間裡面可以同步完成許多事
    三五好友聚再一起吃飯,手機永遠是螢幕向上放在桌上,吃飯過程中叮咚叮咚輪流響不停
    .
    光是這15年來,我就對於科技的改變、社群媒體的進化感到震驚不已
    曾經對父母不耐煩覺得LKK怎麼連電腦都不知道怎麼使用,如今偶爾也覺得自己快要跟不上年輕人的腳步😅😅😅
    而我們的孩子即將成為當年的自己、那個父母無法理解的世代
    我想,研究這個主題並非是期望自己和孩子「零代溝」
    或許我們終究無法跟上網路犯罪或是各種威脅的日新月異,但仍希望積極地預防這些新科技可能會為家庭帶來的風險與危害
    .
    原本我就一直對這個主題有興趣
    因為心理博士思慧幫我打通任督二脈,寫起這個主題真是如虎添翼
    下週我們會以上下兩篇解答大家心中的難題
    ✅上篇:分析孩子的大腦是如何被社群媒體操控與影響
    ✅下篇:解釋我們該如何設定家中3C使用規範、儘早涉入孩子的網路社交活動、建立隱私觀念並保護他們的安全
    .
    同時我們也會於下面時段開放直播,歡迎大家陪我們閒聊,也歡迎大家可以在直播時間舉手發問 (天阿💡哈佛心理咨詢師親臨火線指導,這種好事我本來打算暗檻但如今決定無私分享,拜託你們不要錯過)
    .
    #美西時間 PST time 5/9(四) 6:30am
    #美東時間 EST time 5/9(四) 9:30am
    #台灣時間 5/9(四) 晚上9:30pm
    .
    ⭐️有什麼小秘密、或是各種害羞不想讓我知道你是誰,需要羅比媽代為 #匿名發問諮詢 的也可以由以下匿名網址傳送給我,會盡量在直播中回答你們的問題唷! https://submit.crush.ninja/robbiemama
    .
    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不吝隨時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心得或是提出個人的疑問
    在育兒之路上彼此扶持過關斬將吧!

    嗨 大家今天心情好嗎?

    當然不是理科太太(狀態顯示為腦粉)
    我們是心理學媽媽

    ✅事發經過:
    羅比媽寫了一篇關於校園霸凌的文章
    受到廣大迴響
    某天信箱裡躺著一封署名李思慧 Szu-Hui Lee的神祕來信

    ✅她到底是誰?
    思慧她在台灣台北出生,10歲和家人移民到美國,現居新罕布什爾州育有一兒一女。
    從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PhD),並在哈佛醫學院完成了實習
    隨後繼續擔任哈佛醫學院的臨床講師,有超過10年的學術和臨床經驗,甚至獲得董事會認證(美國只有不到5%的心理諮詢師Psychologist獲得這個殊榮)

    ✅這麼強的人現在在幹嘛?
    思慧現在是是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的諮詢和心理服務主任(Director of Counseling &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t Phillips Exeter Academy),台灣的媽媽可能有點陌生,但住在美國的媽媽如果沒聽過這個學校就有點落伍啦!Phillips Exeter Academy是美國一流的的私立大學預備高中,說白話點就是進常春藤盟校的敲門磚。像Mark Zuckerberg臉書創辦人、Franklin Pierce美國第14任總統、Daniel Webster美國國務卿、還有許多部長、州長一堆名人都是這個學校出身的。

    思慧除了自己的行政職責,還為學生提供個人心理治療,危機預防,分診和短期團體治療,同時與教師,家長,學校和醫院進行協商。最近,還被邀請為中國和日本的家長和臨床醫生進行培訓。

    ✅你們要搞什麼名堂?
    其實台灣在心理學的領域也算相當成熟。
    但是,民眾不夠成熟!
    該怎麼說呢?亞洲人普遍心態覺得心理有問題 = 神經病
    東方人壓抑的性格導致我們發生了問題不願意承認、不願意求助(當然西方也有這些情況,說實話,在出現危機或者沒有選擇之前,人們往往不會尋求幫助)
    加上現代的社會環境複雜、求學/求職/生存壓力大
    媒體污染比起我們成長年代強烈(我到大學家裡才裝網路、出社會好幾年手機才能上網)
    所以各種病態、各種殘害、各種虐待也不斷發生

    羅比媽空有一身熱情以及淺淺的學術背景(犯罪心理學和幼兒早教都只是學分班而已)
    但說要教人我還不敢隨便亂來
    畢竟文章亂寫人人都會,我卻始終認為部落客有社會責任的!
    我們寫下的每個字,就會自始至終存在網路這個浩瀚的世界,像蝴蝶效應一樣無法預期有多少人會因為這篇文章而改變想法或行為
    除了自己不斷進修之外,很高興遇到思慧這位專家
    因為思慧的夢想就是「使用大家聽得懂的方式」持續分享重要的臨床知識來幫助改善每個人的生活(畢竟,許多文獻都是Pro級的,我們這種草民哪看得懂!)
    台灣缺乏很多心理學相關的資訊,而思慧和我都生在台灣長在台灣
    如果有這個機會可以貢獻自己小小的力量,和各位媽媽讀者朋友們分享所見所學,幫助大家了解幼兒/青少年/豬隊友的心理,甚至是聽大家倒倒心裡的垃圾也是一樁美事啦!

    ✅接下來要幹嘛?

    羅比媽 X 心理媽 接下來就要深入淺出
    用科學的角度分析

    📌 Facebook?! Snapchat?! Instagram?! Tinder?! 社群媒體越來越五花八門(邪惡),我要怎麼在這個環境下教孩子不自卑更不變壞?

    📌 3C螢幕使用對於孩子的腦部與心理發育真的有害嗎?我們該如何善用3C產品?

    📌 當你告訴他「網路霸凌沒什麼、人家說什麼你不要理他就好了」,這句話可能就是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即將要來剖析網路霸凌如何應對的見招拆招與預防。

    📌 如何幫孩子心理建設,做好入學前的預備與調適?

    📌 如果孩子可以自動自發誰想當虎媽?!

    📌 雙語教學對孩子的腦部與心理發育有什麼好處?雙語進行每日共讀的重要性在哪?

    📌 能兼顧孩子與工作之餘還能維持美好的婚姻關係,其實妳不用天天都考慮弒夫。

    📌 「因為妳值得」心法默唸3次!偶爾想對自己好一點時,不需要覺得拍謝或抱歉!

    📌 There is MORE MORE MORE to come!! 隨時有更多新點子新想法跟大家分享

    ⚯⚯⚯⚯⚯⚯♦︎☾♝♕♝☽♦︎⚯⚯⚯⚯⚯⚯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期待的?🙋🙋‍♂️🙋🙋‍♂️ 未來羅比媽就有駐站的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忙解惑了唷!

    我們未來還將不定期📹直播,線上Q & A回答大家的疑難雜症喔!

    💡請大家別忘了立刻 ✅ 按讚 ✅ 追蹤 並將 ✅ 羅比媽 設為搶先看喔!

    歡迎大家留言讓我知道你們最想知道的問題,未來都有機會一一為大家解答❤️

  • 高中學分不夠可以上大學嗎 在 江南阿嘎洗 Miss Gangn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0-20 20:00:00
    有 1,007 人按讚

    #你問我答-Q1. 為什麼會想來韓國工作?
    well...首先我想問大家,人生中有多少事,你是計畫好才去實現的呢?若今天來辦一場耍廢競賽,阿嘎洗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
    #因為我的選擇通常沒太偉大的原因
    若要追究為何會留在韓國工作,我只能跟大家說,是念書時期太混了。姊高中最愛的科目是英文,所以剛考上大學時發下宏願要申請英、美的交換學生。

    然而歹幾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我一進大學就玩得比誰都瘋,社團玩玩就好,玩到當社長、當總召,大三最需要思考人生方向的時候,姊在台南鄉下帶小朋友玩闖關遊戲。

    結果一晃眼就到了交換生program的申請時間,這下好了以為美國是買張機票就能去嗎? 該考的托福、雅思完全沒準備,掐指一算還發現成績出來報名時間也過了。不甘心繳學費卻沒利用到學校資源,硬著頭皮用只修過4學分的韓文,書面審查、筆試、口試過關斬將,拿下了韓流席捲前的一張入場券,就這麼來到韓國了(菸)。

    ----

    #交換生結束,繼續念韓國研究所的原因,也只是剛好申請到獎學金,就來try try看的心態留下的。有人拿錢給你念書看起來很棒棒,其實寫論文過程中我也大概100次想丟休學申請書到教授臉上,最後一學期還被劈腿的前男友分手,喪失意志延了一學期才畢業。

    我情路這麼坎坷,理當一畢業就回家當米蟲讓爸爸養一年半載再說(x),上進的我,打開台灣人力銀行才剛開始找工作,就發現自己除了胸無大志外,還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難道我就是傳說中畢業即失業的海外洗學歷魯妹??

    今天屁話太多了,總之當時台灣開的職缺姊都不是很喜歡,應徵某韓國在台機構的員工,發現薪水只夠我在台北存活但存不了錢。當下毅然決然轉投韓國公司,幸運地在畢業前進入首爾某中小企業開始第一份工作。

    ---

    看到這兒,客官您說~~我為什麼想來韓國工作??只能說都是誤會一場,很多事情並沒有明確目的性,人生順水推舟就來到了這個地方,感恩的心是謝謝韓國給我一些看似不一樣的故事分享給你們。

    「反正你泡不到妞,泡杯茶吧。」就像我手中這杯子上的話一樣,既然沒完成原本的美國夢,那我就拐個彎到韓國吧。

    ---

    更多阿嘎洗人生故事,請訂閱我偶像 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寫的專欄,她把我的輪廓整理得很清晰,感恩seafood。
    👉https://sosreader.com/back-to-taiwa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