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
.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麼做呢?
其實不少大學和中研院都有針對高中生設計的培育計畫。就我所知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有。我自己在高一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中研院的生培計畫。
.
那實際上這計畫要花多少時間、都在做些什麼呢?
從入學到結業總共是三年的時間,也就是從高一到高三。高一開學沒多久就會開始報名(今年的截止日期是9/22!),之後會有初選(筆試)和複選(口試)兩個階段的選拔。經過考試進來的學生是不用收取任何費用的,如果沒有錄取,也有一些自費的名額。
.
#筆試 的準備
筆試考的不止生物,國高中的數物化生都是守備範圍。不過當然是生物的部分比較看重。建中跟北一女的生研社往年都會舉辦「中研補習班」,讓新生可以快速掌握一些重點(不過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建議有意報考的同學可以參加,或先看看高中課本。
.
#高一
主要是在教室裡大班上課。每兩週一次的禮拜六會到中研院聽各領域的傑出學者講他們的研究內容(是真的都很傑出…頂級卡斯…)。此外還會到不同的實驗室參觀。參觀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高二的重頭戲——專題研究做準備。
高一結束,有很多同學就會退班。因為高二開始要撥許多時間出來做研究。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有時間,或有更想做的事,就會選擇退出。不過一定要完成三年的課程才會拿到證書,所以建議各位還是要檢視自己的狀況量力而為,不要浪費一個名額了!
.
#高二
高一暑假時會選定未來一年半待的實驗室。不一定要在中研院,像我自己就是到台大醫學院。有些中南部的同學就近選擇中山大學、中興大學等。基本上只要是生命科學/醫學領域的實驗室都可以。實驗室的教授或學長姐會指導你進行自己的研究計畫,當時我自己在台大進行小鼠視覺皮層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每個禮拜六都在實驗室跑PCR跑電泳。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呢?建議可以逛逛你想去的大學的網頁,看看教授們正在研究的主題。只要有興趣,就寄一封email過去,問他們能不能去參觀實驗室!不用害羞,大部分的教授都很友善的~
.
#高三
研究告一段落後,在高三通過「書面論文」跟「口頭報告」兩道關卡後就可以結業了!有些厲害的同學,會將自己的題目做得淋漓盡致,甚至挑戰國際科展的殿堂。要知道國際科展拿獎,在台灣可是能夠保送頂大甚至醫學系的!但這樣的機會跟奧林匹亞拿牌保送一樣微乎其微,如果自認不是頂尖電神,還是建議真心對研究有興趣再報名,同時好好讀課內的書,因為這整個過程確實會花費不少時間與心力。
(我本人就是一個糟糕的負面例子,原本妄想拿金牌保送醫學系,不過後來連生物奧林匹亞國手都沒有選上,課內成績也沒有顧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就跑去重考惹…)
.
說了這麼多,到底推不推薦高中生參加呢?
非常推薦!!!能夠在高中階段就接觸真正的學術研究,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算不以國際科展為目標,也可以在過程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研究技能(或像我一樣發現自己對基礎研究沒那麼有興趣…XD)。現在在醫學系,真的覺得當時的訓練蠻有用的。高中就開始練習讀論文一點都不會太早!
三年下來我發現,計畫的老師真的都把我們當作researcher看待,而不是一堆參加夏令營的小屁孩。最後的口頭報告,他們也都嚴肅且認真地講評每一個人的論文,即使台上的我們高中都還沒畢業。
功利一點來看,參加這個計畫可以讓你認識許多頂尖強者。像我們班大部分的人後來都讀醫牙(或是台大其他的頂尖科系)(不知道是好是壞)。未來遇到問題,就有很多大神們可以請教了!此外也如果順利完成三年的課程,更會成為備審資料的大亮點。
.
再提醒一次,報名時間到9/22!
更多相關資訊可以我主頁的連結看,報名表也可以到那裡下載。連結我會放到報名截止日~也非常歡迎各位分享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所有身邊的高中新生!
.
#醫學生 #醫學系 #醫科 #高中生 #會考生 #110會考 #111會考 #113學測 #讀書帳 #學測 #指考 #會考 #備審資料 #培育計畫 #中央研究院 #專題研究 #科展 #保送 #國際科展 #奧林匹亞 #資優班 #數理資優 #建中 #北一女中 #傑米的學習日誌
高三學測日期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高三學測日期 在 基隆好漢-張顥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級緊戒延長至6/28】
行政院昨日宣布全國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28,所有防疫措施也一律延長,而非常多家長在詢問停課、成績評量、高中指考的部分,以下向大家說明:
🔶 #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
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7/2(五)
🔶 #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
請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延長至7/2(五)
📣延長停止到校上課期間,持續提供線上教學資源、學校(含幼兒園)照顧支援,基隆市教育處政策如下:
1️⃣【4000台平板電腦】及【1800組無線網路設備】供學生借用
2️⃣辦理教師線上教學增能研習
3️⃣運用school+ APP即時傳遞重要訊息
4️⃣各級學校畢業典禮全部改採線上或暫停辦理
5️⃣提用多元便利照護,不間斷3400名弱勢學生午餐
家長如有借用載具需求可向學校教務處洽詢或致電給教育處課程科2430-1505 #110
🔶#高中以下學校學業成績評量
1️⃣採從寬認定原則,以彈性、 多元方式進行
2️⃣評量調整方式同年級、 同科目應具一致性
🔶#高中以下學校招生及新生報到
1️⃣線上、傳真、郵寄或電話等通訊方式辦理為原則
2️⃣避免親自到場辦理
高中各入學管道期程如下
🔶基隆區完全免試入學:
6月17日 報到
🔶基隆市立高中國中部直升入學:
6月11日 放榜
6月15日 報到
🔶基隆市優先免試入學:
6月18日 放榜
6月22日 報到
🔶基北區高中職免試入學:
7月13日 放榜
7月15日 報到
🔶而最後就是非常多高三考生關注的 #指考日期,依照教育部昨日公佈,大學指考將延期至7/28(三)至7/30(五)辦理
而針對如何落實防疫的試務規劃有以下幾點措施:
1️⃣調降每間試場人數至20人
2️⃣確保考生間距達1.5公尺以上
3️⃣試務人員優先施打疫苗,提高防疫規格
4️⃣原訂111學測試辦考試取消,大考中心另提供紙本練習卷
請各位家長密切注意喔!
#三級警戒延長至628
#防疫絕對不能鬆懈
#端午節請減少移動
高三學測日期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高三生必看 #11月重要的幾個日期
⚡️ 11/1
109個人申請的校系篩選標準,已經出來囉!
高三生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夢想校系看些什麼東西
請直接點連結查詢
🌏 https://ppt.cc/fLuz5x
⚡️ 11/11-22
這是全民英檢中級的報名時間
1. 高三生還沒有考過英檢,但想在個人申請時放上英檢成績的,一定要報這一次的一日考,聽說讀寫一天考完,不然會來不及拿到成績單。
2. 一日考有限制報名人數5千人,請盡量早點報名。
3. 考試日期是2/8,在過年後,學測完還有一點時間可以拚一下。
4. 如果口說比較弱,現在可以稍微練習一下。聽力/閱讀/寫作,準備學測都有練習到,應該是比較沒關係。
5. 若只想考聽跟讀,2/8也有只考聽跟讀的場次,報名時間相同。
🌏英檢日程表:
https://ppt.cc/ftFJqx
⚡️ 11/13-12/17
這是明年1月場的多益報名時間
1. 建議一開放就趕快報名,才可以選離家近的考場。
2. 考試日期是1/19,學測完的隔天。如果不想學測完還要另外準備多益,可以報名這場,趕快解決。
3. 若是不想這麼趕,12月可以報名明年2月的,也還來得及。
4. 多益每個月的考場不太一樣,不是每個縣市每個月都有,若不是住在六都,建議看一下有沒有自己縣市的考場。
🌏多益日程表:
https://ppt.cc/fFMxtx
❓要考英檢還是多益?
這個答案見仁見智,以下簡單提一下差別以及我的看法。
📌英檢
1. 題目內容生活化
2. 聽說讀寫都考。一般台灣的學生都在練讀,如果沒有特別準備加上程度不到的話,其實有一些難度。
3. 以整體英文程度而言,我覺得英檢算是還不錯的檢定工具,也能比較真實反映學生實際的程度。
4. 英檢有所謂的過或是不過,所以建議先評估程度是否有到再報考。
5. 費用:一日考2030元。若只報名聽讀為750元。
📌多益
1. 只考聽跟讀。說跟寫是另外還要報名的考試,考的人數較少。不考說寫,對一般高中生而言,準備起來可能會容易些。
2. 多益屬於商用英檢,因此題目中會有一些情境/用語是一般高中生不會接觸到的,這會需要熟悉。不過今天的目標不是考滿分,所以應該沒什麼關係
3. 因為考的內容比較有範圍,所以可以透過大量刷題+檢討,在短時間拉高分數。但這是否代表真正的英文實力,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4. 聽力除了台灣大部分接觸到的美式發音外,還會有英國/澳洲/加拿大的口音,若是聽不習慣,有可能會聽不太懂,這部分會需要練習。
5. 多益聽跟讀的題目各有100題,這寫到後來根本是在考耐心啊啊啊!
6. 多益滿分990,沒有所謂的過或是不過,會根據分數的高低來評斷考生的英文能力。
7. 費用:1600元。
如果不知道適合考哪個,請去借模擬試題,兩種考試都寫一回,評估看看狀況再做決定也不遲。現在到報名還有一個禮拜,可以趁這週想看看適合哪個考試。
#祝大家考試順利💪💪
✏️非高三生若想考看看英檢跟多益,可以再做完模擬試題之後看看狀況,很建議提早考,才不會到學測的時候還在多擔心一樣東西哦!
#學測倒數 #凱蒂英文 #凱蒂講東又講西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reurl.cc/Gkko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