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㜙s常見問題
#aboutstudy
這篇文章是有關學習ㄉ回答
會自體繁殖~~~~~~~
以後匿名如果遇到很類似的我會直接給你hashtag哦哦哦謝謝大家ㄉ諒解❤️
/
Q1: 讀書常常分心、沒有動力要怎麼辦?
會分心的原因有很多,我覺得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最大的原則就是,什麼東西讓你分心,就解...
#㜙s常見問題
#aboutstudy
這篇文章是有關學習ㄉ回答
會自體繁殖~~~~~~~
以後匿名如果遇到很類似的我會直接給你hashtag哦哦哦謝謝大家ㄉ諒解❤️
/
Q1: 讀書常常分心、沒有動力要怎麼辦?
會分心的原因有很多,我覺得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最大的原則就是,什麼東西讓你分心,就解決它。給自己一個乾淨的書桌、安靜的空間、手機關機或開飛航!
沒有動力的話,我覺得就暫時鬆開自己一陣子,畢竟繃太緊總會疲乏,也不要太苛責自己。(但還是要注意一下,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期限,不能放任自己一直頹下去喔!)
-
Q2:複習週記的推薦、評價?
(以下只列出我寫過的版本 沒有出現就是沒寫過!)
晟景/英文複習週記🌕🌕🌕🌕🌑
難度偏難一點,但刷題好用!裡面一樣有一些補充、單字整理。雖然題目水準很夠,但小缺點是解析太簡單了,可以的話要多問問題!
翰林/國文學測週計劃🌕🌕🌗🌑🌑
題目有點偏,有些蠻莫名其妙的..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但也不會是我刷題的首選。
翰林/公民學測週計劃🌕🌕🌕🌗🌑
題目總的來說沒有什麼大問題~有些甚至需要思考一下,寫起來不賴。
翰林/歷史學測週計劃🌕🌕🌕🌑🌑
我覺得....歷史的題目都差不多,題目數到一定的量就會出現一些蠻死板的題目,感覺都大同小異。
翰林/數學學測週計劃🌕🌕🌕🌑🌑
我沒有寫完這一本,但當時大家的評價都不錯,說寫完觀念會變清楚!然後解析也蠻清楚的!(說明一下,當時我都專攻課本所以寫的不多🤣)
龍騰/歷史週懂學測18週🌕🌕🌕🌑🌑
豪 評價就跟翰林的一樣😅
龍騰/地理週懂學測20週🌕🌕🌕🌕🌑
覺得題目出蠻好的,推個推個~
-
Q3:有沒有排讀書計畫?
沒有沒有沒有(因為被問很多次我覺得很愧疚Q
我是真的不太擅長排計畫,加上我變動性很大,如果花時間排了我卻一直ㄌㄚˋ進度我會很崩潰。所以我只會把所有講義和題目的單元畫成圈圈,然後完成了就塗滿(˶‾᷄ ⁻̫ ‾᷅˵)
算是告訴自己還有多少沒有完成,也算是警惕!
-
Q4:如何同時兼顧進度和複習?
如果目前上的還是進度,還是先好好上進度吧!畢竟進度是你的「第一次學習」,很重要哦~
-
Q5:作息安排?
考學測前,我把我的作息改成早睡早起,但有一點偏激,還是看個人調整。我的睡眠時間一直都維持在5個多小時,通常是10、11點睡,3、4點起床!因為我是6點的校車所以可能會跟大家不太一樣,總之就是儘量避免熬夜,也不要睡太少!如果嘗試了一週發現早起還是會容易精神不濟,那還是不要勉強自己喔,畢竟精神才是關鍵!
-
Q6:如何背單字?
除非是可以拆解或是聯想的特殊字彙,我的方式一貫都是先知道這個字如何發音。知道怎麼唸之後,會邊抄邊唸,直到背起來。單字就是要一直不斷的複習,因為會一直忘記...
當然還有重點就是要知道怎麼用!抄個例句或是延伸字彙、片語也是很棒的方法~
-
Q7:雜誌怎麼讀?
我的方式就是一邊讀一邊把不會的單字畫起來。接著拿出活頁紙標注日期之後,開始把不會的單字、片語、延伸補充寫上去!
雜誌除了螢光筆/蠟筆的痕跡就不會有其他筆跡,理由是因為如果直接寫在雜誌上有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已經背熟了,所以目的就是要拿來確認自己到底有沒有讀熟!
-
Q8:英文題本的訂正方式?
我會先在題本上面把不會的單字跟片語畫起來寫一次(寫在題本上)有時間的話會再拿活頁紙出來抄自己不會的單字跟觀念(為什麼是「有時間」?:因為後期真的就是各科狂刷題,有時候累積太多就不見得有辦法花很多時間訂正。)
-
Q9:英檢、多益的準備方式?
這兩個考試的方向非常不一樣,但準備方向我覺得就是多練習題目。尤其是多益!!多益的題目量很多,考試時間長,建議多寫幾回題目去熟悉考試~有寫題目就一定看得到進步,當然還要配合訂正~(有關訂正的筆記可以去看精選限時”About TOEIC”
-
Q10:高一升高二/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如何安排?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如果還沒確定目標,可以去參加一些營隊或活動去探索自己的志願、參加志工...等等。也可以複習一下高一自己還不熟的地方,快點補強!
高二升高三是很關鍵的一個暑假!是應該要收心開始好好讀書的時候了!建議就讓自己不要有太多外務,好好留時間給自己讀書,以便銜接開學之後的模擬考~
-
Q11:手機戒不掉怎麼辦?
1.關機開飛航
2.交給信任的人保管/給家人
3.直接換成智障型手機
4.螢幕調成灰階
5.放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6.幫自己設鬧鐘/計時,時間到了馬上關機。
-
Q12:歷屆建議寫幾年?
我個人覺得10年差不多~不過像社會科(我只寫了8年)考慮到公民會變動,建議還是不要寫到太久以前的哦!
-
Q13:社會科的學測用書?
歷:課本課本課本~
(有買翰林魔力但覺得小雷)
/翰林歷史學測複習週記
/龍騰週懂
地:滿分攻略(上)(中)
/龍騰週懂
公:龍騰學測滿級分複習講義
/公民達陣題本(純題本)
-
高一地理課本翰林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育部」欺騙學生薛化元主編全力配合(新檔案)
儘管檔案已經證明,所謂開羅宣言台灣交給中國是謊言(見 http://www.taiwannation.com.tw/cairo01.htm),可是國中二下社會科,及高一上歷史科,內容大同小異,大意都寫,根據開羅宣言,中國在戰後取得台灣,非常不負責。屢次向「教育部」抗議,沒理由却堅持不改。而中國在國際上就是這樣宣傳,做為攻打台灣的理由。到底「教育部」那些人和中國有何關係?
一、國中二下社會科,計有康軒、南一、翰林:
二、高一上歷史科,計有翰林、泰宇、三民、全華、康熙、南一、龍騰、華興、史記:
三、「教育部」2016年9月20日致台南市政府函的附件,所列高中歷史各版本教科書
均有「開羅謊言」如下,知道錯誤却執意不改。
四、上列問題教科書均經「教育部」審定合格發給執照,效期6年,以下舉為例,
這種害台課本,可以害到2018年7月。
學生注意!中華民國專找你們下手
台灣教科書都在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統派也以此欺騙台灣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目的就在把台灣送給中國。因此,釐清台灣主權,是對抗中國侵略的首要急務。若不釐清台灣主權、不去確立台灣的國際地位,台灣的國際局勢必然更加危險。立陶宛的例子清楚的告訴了我們。
立陶宛前國防部長巴德凱維薩斯,1997年2月來台現身說法,講述他們如何掙脫蘇聯而獨立。他說,小國擺脫大國獨立的最大力量來自獨立的正當性。以立陶宛而言,就是花了48年才找到的Molotov-Ribbentrop(史達林、希特勒)瓜分立陶宛的密約,證明立陶宛是被蘇聯非法佔領、統治,而非如蘇聯所說,立陶宛在1940年時生活困難,發生社會革命,以公投方式自願成為蘇聯的一部分接受經濟援助,所以戈巴契夫甚至說,立陶宛想獨立必須先還錢---美金330億。立陶宛找到了密約公佈之後,不但美金330億不必還,而且一年半就宣佈獨立,獨立後一年半就加入聯合國,蘇聯也沒有否決。
作者在「台灣常識」這本書中,從十個角度證明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目前被中華民國政權非法佔領、統治。只要台灣人像立陶宛人一樣,公開揭發此一事實,同時宣佈恢復主權成立台灣國,這樣,就可擺脫中國的糾纏,建立國家。因此,台灣建國只是一個常識問題而已。若檯面人物不做,小百姓只好一個個簽名認同台灣國,等累積相當人數之後,自己來揭發非法統治,宣佈台灣建國。立陶宛能,台灣為何不能?
「認識台灣」教科書
「歷史篇」、「社會篇」、「地理篇」
第一版(1997年)仍需改正之處
舊教科書一向以中國為本位,灌輸中國奴化思想,例如,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是中國領土等等,至今超過50年。中國順水推舟,以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理由要求併吞台灣。即使台灣人都來自中國,土地為中國所有,為了國家安全教科書都必須改,何況台灣血統與主權已證明和中國渺不相涉。國中的新課程「認識台灣」,教科書比較過去的史地教科書雖有進步,然而仍有錯誤。今以第一版的內容為對象,依歷史篇、社會篇、地理篇的順序一一指出。雖然目前已出了好幾版,但是以第一版的內容為對象來改正,仍深具意義,因為很多人的腦中,仍有許多必須清除的錯誤性殘留物。
第一節 歷史篇改正芻議
認識台灣「歷史篇」仍不合事實的部分
1. 第9頁 「台灣本來和中國大陸相連,在四、五萬年前冰河時代末期時,由於氣候變遷、冰河融解,海面上升,台灣逐漸與中國大陸相離」。
事實: 台灣和中國相連的時代也和東南亞、日韓等地相連,和中國分開時,也同時和這些國家分開。只提和中國的分合,不提和他國的分合,似乎在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2. 第10及12頁「漢族移民,把居住在平原地帶的原住民叫平埔番或熟番;把居住在近山或山區地帶的原住民叫高山番或生番」。
事實: 根據滿清文獻,不投降滿清的平埔或山胞都叫生番,投降、歸化者不分平埔或山胞都是熟番,熟番而薙髮、穿應者是為漢人。依此邏輯推論,漢人而講北京話者為中國人。
3. 第85及86頁「1943年底,中、美、英三國領袖發表開羅宣言,宣示戰後日本應將中國東北、台灣、澎湖等歸還中華民國……34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政府隨即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負責接收」。
事實: 中華民國可以拿出一張有中、美、英三國領袖簽字的開羅宣言,或者三巨頭在一起發表的錄音帶嗎? 若不能,就應實話實說,不應強辭奪理,說什麼開羅宣言沒簽字也有效。台灣本來就不是中國的,用「歸還」顯然不對也不符事實。
第二節 社會篇改正芻議
認識台灣 「社會篇」 仍不合事實的部分
1. 第8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重屬中國」(國、高中歷史課本亦如此說)。
事實: 戰後中華民國只來台受降,卻以開羅宣言矇混為主權的移轉。現在連開羅宣言也被証實為無人簽字,事實上不存在。中國若欲主張對台有主權,必須另找理由。
2. 第8頁「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構成今天台灣社會的四大族群」。
事實: 台灣只有兩大族群,5.8%的中國人和94.2%的台灣人--平埔和山胞。
3. 第11頁 「十八世紀後,(台灣)慢慢形成以漢人為主的社會」。
事實: 從荷鄭清日至今,歷代平埔山胞均佔總人口的9成以上,歷年「漢人」佔全台人口的比例都不過是幾%而已。
4. 第64頁 「中華民國憲法……此即台澎金馬地區政治制度的法源」。
事實: 根據中華民國新、舊憲法,收回台灣須經其國民大會或立法院同意,86年來其立法院或國民大會未有通過收回台灣的決議,中華民國佔據台灣,連它的憲法也告訴它是非法的。台灣既不屬中華民國,該國憲法當然不是台灣政治制度的法源。台灣政治制度的法源有待台灣人制訂自己的憲法。
5. 第96頁要求學生由身分証、戶口名簿、族譜分析家族成員,以及世代的傳承。
反問: 94.2%台灣人的祖先是平埔或山胞,清據時被賜漢姓、族譜,改成中國人。依照被賜的族譜和姓氏,在中國有些固然可以找到族譜上的牌位或墳墓,但那是台灣人祖先嗎?
第三節 地理篇改正芻議
認識台灣 「地理篇」 仍不合事實的部分
1. 第47頁 「回家與家人相處,可能使用更具親和力的鄉土語言交談」。
事實: 客語、和佬語都是外來語。平埔語有音無字,荷人據台,以羅馬字拚平埔語造字,使用了200年,這才是鄉土語文。不幸鄭成功、滿清來時被消滅。
2. 第48頁 「在荷蘭人佔領及明鄭時代,台灣人口大約只有一、二十萬」。
事實: 鄭氏政權,何能代表明國? 又,荷初平埔人有二十幾萬山胞約二十萬,共四、五十萬而非一、二十萬。依人口四十萬及保守的1%年成長率計算,經376年至今,台灣人口之中光是純種的平埔和山胞至少有1700萬以上,混血的還不算。
作者:沈建德,留美企管博士,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現在自費專職研究台灣主權,及相關的史地、政治、文化、血統等問題。
Fax:08-753-6335
〔下一篇〕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