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久不見,今天小編要來探討的主題是「男生👨🏻與女生👩🏻先天的差異是否會影響運動表現」,那確實在許多生理方面的因子都使得女性的肌力、爆發力、心肺能力相較男性沒有那麼好,而加上先天上的結構,女性下肢受傷風險還比男性來得高🙀
—————
🔴先天差異:女性男性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是限制脛骨(小腿)往前...
嗨👋大家好久不見,今天小編要來探討的主題是「男生👨🏻與女生👩🏻先天的差異是否會影響運動表現」,那確實在許多生理方面的因子都使得女性的肌力、爆發力、心肺能力相較男性沒有那麼好,而加上先天上的結構,女性下肢受傷風險還比男性來得高🙀
—————
🔴先天差異:女性男性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是限制脛骨(小腿)往前位移🦵太多,而受傷機轉有可能是因為撞擊或非撞擊像是運動時跑跳,突然一個煞車或轉向,造成扭力在膝蓋產生❗️而還有因為如圖Q-angle是髂前上棘(ASIS)到髕骨(patella)連成一條線及另一條垂直脛骨粗隆(tibial tuberosity)的線的交叉角度,越大反而會讓膝外翻(knee valgus)風險增高,以致導致前十字韌帶因為受力造成損傷!
而在月經期間🩸女性身體分泌的雌激素(estrogen)和鬆弛素(relaxin)會使韌帶較鬆弛,加上女性原本韌帶就較薄,膝蓋會變得更不穩定!
—————
➕上圖有補充出自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期刊對於女性籃球員前十字韌帶受傷的預防給予的一些運動處方!需要穩定度及本體感覺訓練加上一些下肢阻力訓練漸進性到增強式訓練,當然落地技術及肌肉煞車的訓練更不可缺乏!
—————
🔴總結:
即使女性在先天上的差異會比男性運動表現稍微降低,但是可以補足的,女性可以維持男性同等強度,也更需要注重全身的發展,上下肢的訓練都應該具備,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加分享,有任何問題歡迎底下留言或私訊,合作邀約也歡迎哦🙏
—————
參考文獻:
Lewis, D. A., Kamon, E., & Hodgson, J. L. (1986).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Sports Medicine, 3(5), 357–369. doi:10.2165/00007256-198603050-00005
Pettitt, R. and Erin R. Bryson. “Training for Women's Basketball: A Biomechanical Emphasis for Prevent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4 (2002): 20–29.
Lin CY, Casey E, Herman DC, Katz N, Tenforde AS. Sex Differences in Common Sports Injuries. PM R. 2018;10(10):1073-1082. doi:10.1016/j.pmrj.2018.03.008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3e
#過度訓練 #力量 #差別 #重訓 #休息 #睪固酮 #生理 #前十字韌帶 #恢復 #先天 #腦震盪 #健力 #運動傷害 #睡眠 #女性 #膝蓋 #訓練 #男性 #運動表現 #基因 #疲勞
#icon made by bqlqn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Darius Dan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Google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Smashicons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ultimatearm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Vitaly Gorbachev from www.flaticon.com
#icon made by Flat Ic
髕骨位移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一句話叫做"治標不治本",
現在弄一弄症狀改善,之後又來了。
-
要先認真思考為什麼會有症狀,
不是症狀一出現就把它壓下來然後就不管了,
各種治療手法都流行這麼久了,要學習釐清前因後果。
-
肌肉不舒服當然要處理,
但是肌肉為什麼會痛?
-
治療好不痛了當然要強化它和改變習慣阿!
肩頸痛、腰痛、手痛、腿痛,各種痛..
1. 你的構造相較於他人也許更容易/不容易痛
2. 習慣問題,可否避免
3. 強化,不是單純的"啟動練習"、"筋膜放鬆"、伸展。
最終結論都是強化,且肌肉大多不是單一運作的,也沒有什麼前後左右平衡,就是都強化,誰練多誰練少比較舒服而已。
-
-
A. 平衡的迷思:
常常聽到股四頭腿後腱不平衡,廢話,怎麼可能平衡?
兩個肌肉的力學條件截然不同,一個靠髕骨來影響肌肉對骨頭的拉力角(內部槓桿),一個靠關節位移來改變內部槓桿。
纖維排列和數量又差很多,是要怎麼"平衡"?
馬達和引擎怎麼比?標準在?
-
-
B. 肌肉不能太強的迷思
斜方肌練太多會變烏龜、前面練太多會駝背,那是因為角度沒練完,肌肉每次都相同區間長度在收縮,當然會緊,
練太多腰部,腰部會緊也是一樣道理。
但是還有一點要思考,例如男生三角肌練很多,
是整天都緊到手抬起來喔?
不要再被騙了,肌肉會出問題,小心的訓練肌肉會解決很多問題,而不是造成問題,聽清楚,是小心喔。
不敢練只會越來越爛而已,
我絕對可以跟你講三天三夜。
(喔對了,抗阻力訓練可以是任何形式,不是只有上"健身房"叫抗阻力訓練,大多人都不知道這點,然後訓練是要有計畫地,不然都只是叫抗阻力運動,走路揮拳都算是,這裡要提醒一下)
-
-
C. 代償等於某肌肉弱、某肌肉強
以前上過一個研習營,想起來真的覺得當下怎麼沒發現邏輯有問題。
"深蹲跳時膝蓋有沒有往前"有往前=臀大肌太弱
有印象嗎? 人家可是NBA訓練師喔。
我給你條件,你自己思考看看:
自由槓或是自體體重(無負重)深蹲時,重心""""必須""""落在腳掌中心,你可以墊腳這規則一樣套用,膝蓋往前往後大致上取決於你的軀幹和大腿相對比例、腳踝可用角度,可以參考Tom Purvis的深蹲力學構造。
換句話說,跟肢段長度直接相關,除非大腿很短、軀幹很長,不然根本完全沒有比較的必要性,完全浪費時間來的。
我的比例,蹲下去膝蓋不往前炸,除非我蹲一點點,然後刻意調整重心,然後結果根本就是災難-施力方位無法直線向下。
懶得說了,改天再聊。
髕骨位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更新一下語句比較通順 直接更新在網站喔
[跑步機 與 路跑 有何差異呢?從 運動傷害 分析]
因為 前一篇貼文 發現大家對 跑步機 與 路跑 有何不同有很大的興趣
(其實我自己也很好奇)
我簡單的整理一下 跑步機 跟 跑馬路 有什麼不一樣好了~
有跑過跑步機的 一定感覺跟在地上跑不一樣 但又說不出來的異樣感
沒關係 堡醫師告訴你~
以下幾個重點
1. 1%定律—
跑步機設定坡度1% 可模擬戶外跑步 [減少某些特定運動傷害]
為什麼寫這樣 看下去就知道了
2. 醫學研究統合分析—步態差異
在跑步機上跑步,腳踝、膝蓋、髖關節的角度的確不同
a. 腳底著地點往前—-變成前足著地較多—易[前足肌腱炎]
b. 腳踝勾起角度較小
c. 膝關節屈曲增加—造成[髕骨痛][跳躍膝]容易發作
d. 骨盆的垂直位移起伏下降—垂直震幅下降—<<小腿肌肉壓力下降>>
根據以上科學家的分析
臨床醫師的角色出來了
這在運動傷害上的差別:
腳後跟著地的情況在跑步機上不常發生,較多是以腳尖或是腳掌著地;
但在戶外跑步時,跑者較常出現腳跟著地情形。
相較於路跑,身體在跑步機上下跳動的幅度降低,可能是因為較高的步頻導致。
因此
跑步機—
跑步時,於膝部的力線有往前跑的跡象
脛前肌可能壓力增大 有腳踝前側疼痛者需注意
較不適合有 阿基里斯腱有傷的患者 膝蓋前側疼痛問題-跳躍膝 的患者
偷懶想衝速度時 跑步機因為速度可以輕鬆調快 可能容易造成腿後肌拉傷
但是>>>適合足底筋膜炎 跑步後小腿易疼痛(Shin splint) 患者
戶外跑—因為地面較硬 易有 小腿疼痛問題 退化性關節炎 的問題
3. 跑步機 可以偷懶 可以往上跳
一般跑者在跑步機上跑步,腳與地面的接觸時間較短、步距較短、步頻較高;
–> 大大降低足底筋膜炎的機率
但專業運動員在跑步機上跑,當速度增加的時候,卻是步距增加、步頻減少。
–>與真正的狀況不同
4. 研究顯示,如果讓受測者在跑步機上用某個速度跑幾分鐘之後,請他們在地面上用相同的速度來跑,結果受測者大多無法跑出相同的速度,然而,配速在路跑賽的時候非常重要,因此競賽型的選手就不適合只用跑步機訓練喔!
–> 這個有跑過跑步機的 應該都有感覺。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
可能與前面第二點提過的 關節肌肉角度不同 有關
5. 跑步機無聊 無下坡
–>準備個ipad 或 追劇 吧
6.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脛骨的應力較低,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疲勞性骨折(應力性骨折)休息一陣子後恢復跑,跑步機是較好的選擇。原因可能是跑步機表面的硬度比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小,可減少作用在脛骨上的衝擊力。
–>上面第二點 解釋過 跑步機「比較軟」 步頻提高 足部受地點 造成的結果
結論:
跑步機是目前室內訓練的一大利器 然而還是要瞭解他跟外面跑步不是完全一樣的
如果你有這類困擾 建議可以把坡度調整 1% 就可以90%模擬路上跑喔
下面文獻佐證 與自己的經驗相符 因此推薦給大家
以及因為力學差異 因此
足底筋膜炎、小腿疼痛、退化性關節炎者,跑步機可能比較適合你
腳踝前側疼痛、髕骨疼痛、阿基里斯腱疼痛、腿後肌拉傷之高級跑者,跑步機可能會加重上述狀況
自己衡量吧~~
[參考資料]-系統回顧
Is Motorized Treadmill Running Biomechanically Comparable to Overground Run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ross-Over Studies
A 1% treadmill grade most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energetic cost of outdoor running
自己醫學臨床經驗
自己 跑步機 跟 路跑經驗
部落格完整版
https://drbao.org/treadmill-running/
髕骨位移 在 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4. 壘球投手的膝關節損傷
https://youtu.be/0NzVhPQOT3Y
此影片為快速壘球投手的動作分析
0:27左右有前方動作的影像
此患者前來找我治療,他是一位壘球投手(如圖一、二),主述是左膝關節在壘球運動時受傷,目前無法完全彎曲,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有做過儀器治療,最後請醫師施行注射止痛,兩週後才來接受徒手治療;另外在右臀部有痠痛感。
經過詳細的評估後,確認此患者左膝為髕骨周圍韌帶損傷(如圖三),在膝關節內側會有明顯的疼痛感。視診和觸診都可以發覺膝關節還是有腫脹的情形,膝關節彎曲只有100度。右髖關節做直膝抬腿測試不會有麻痛感,執行梨狀肌症候群測試有症狀表現(圖四)。 兩側臀中肌較無力(如圖五)。
此時患者問我,右側臀部的症狀是否會影響左膝受傷,思考了患者從事的運動,確實有可能是右臀部和兩側臀中肌無力引發。
首先如果已經看完上方的投手動作分析影片,就可以來解說為何會有影響。壘球投手的動作,從加速到投出,都是靠單腳往前跨步到單腳煞停完成,軀幹也由正面轉成側面(如圖一、圖二、圖六)。由於此患者右側梨狀肌與外旋肌過度緊繃,臀中肌無力,所以在左腳跨步時,髖關節會被帶到過度外旋的動作,且由於臀中肌無力,髖關節也會產生不穩定的位移或晃動;當左腳著地,右腳抬高往前加速,到左腳煞停,軀幹因右髖關節外旋,所以在加速時往左旋的動作會變大,此動作對於左膝的煞停動作來說,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如圖七)。因為左膝關節在煞停時會往內旋、內壓,此時膝關節內側的韌帶就容易產生傷害。另外兩側的臀中肌都較無力,左髖關節在煞停時,也會發生不穩定的晃動或代償動作,也會去造成膝關節壓力增加,甚至未來也會引起踝關節的問題。
此患者的治療著重在左膝關節的消腫與髕骨周邊韌帶的處置,治療完後貼上肌內效貼布,穩定膝關節。右臀則直接放鬆梨狀肌(如圖八)。最後教導患者執行臀中肌的肌力訓練(如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