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骨牌效應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骨牌效應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骨牌效應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骨牌效應例子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譚蕙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垃圾埇裡的風波] 繼《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紀錄片在西九龍法院播放後,又一套香港電台製作於法院裡被重溫。不同的是,此節目已經從公眾領域刪除了,互聯網再也找不到其官方紀錄。 「得得突突得得突突_嗲打得!」《頭條新聞》那熟悉的片頭音樂,在高等法院7庭響起來。卡通動畫片頭,男扮女裝的太后,太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骨牌效應例子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08:57:13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全球賽事暫停】英超、NBA等全球體育盛事「停擺」 經濟損失數以百億計 . 2020年本應是「體育大年」,但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卻給東京奧運會、歐洲杯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幾大賽事紛紛停賽或延期,當中亦涉及了數以百億計的經濟損失。...

骨牌效應例子 在 我們是四胞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8:08:25

【關於教養這件事】 ✨使用相同的方法套用在相同的人身上結果完全不一樣❗️ 實際例子: 爸爸覺得媽咪讓孩子們快速入睡的方法很管用! 當媽咪對著孩子們說:「不睡覺的請出去!」的時候,當下在玩的一群孩子就會瞬間像骨牌效應般趴倒在床上,乖乖躺好,不久就睡著了! 於是爸爸也使用了相同的方法,想讓孩子們快快入...

骨牌效應例子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18:25:29

所以很多人都說「錫春袋都唔割蓆」! 但你真的有這個覺悟嗎? 什麼是「真·不割蓆」?  首先,這場抗爭只會不斷升級。 抗爭者或許會做出超越你能接受範圍的事,例如「錫春袋」。 前線不會逼所有人跟著錫春袋, 但你能做到站在同一陣線、不讉責、不分化嗎? 有人責罵那些人是暴徒,你能說一句: ...

  • 骨牌效應例子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7 20:42:33
    有 1,594 人按讚

    [垃圾埇裡的風波]

    繼《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紀錄片在西九龍法院播放後,又一套香港電台製作於法院裡被重溫。不同的是,此節目已經從公眾領域刪除了,互聯網再也找不到其官方紀錄。

    「得得突突得得突突_嗲打得!」《頭條新聞》那熟悉的片頭音樂,在高等法院7庭響起來。卡通動畫片頭,男扮女裝的太后,太監小豪子等耳熟能詳的角色,闊別港人近一年,忽然重現法院。律師團隊成員,聽席的記者,還有申請司法覆核的港台工會成員及記協會席,一起重溫了這集爭議性的節目。

    「無品芝麻官」這個環節名稱出現後,當看到王宗堯日本怪醫扮相,曾志豪戲弄太后,旁聽席的記者忍不住噗哧地笑了出來。法官周家明一直保持poker face,戴着黑色眼鏡的他,頂多雙眼瞇成一線。

    節目於去年2月出街,正值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公立醫護工潮的時候。新聞片段播出了醫護新工會余慧明哭訴的畫面,議員陳淑莊在立法會控訴政府封關太慢的片段。

    不過一年半,立法會泛民議員全消失;余慧明以國安法在獄中不准保釋;王宗堯身負暴動罪不可參與港台製作。三個月前,廣播處長由梁家榮變成李百全,港台管理手法極速變化,如骨牌效應,節目被抽起,記者被離職。

    港台的「變革」發生得太快,今日回望,一年半前關於《頭條新聞》某一集被通訊事務管理局裁定內容侮辱警方一事,相對來說,好像又變成陳年小事。然而回帶到年多前,港台工會及記者協會決定就通訊局決定進行司法覆核,司法程序漫長,去年決定去馬,回頭已是百年身,今天開審,港台的狀況面目全非。

    法庭上,回顧了《頭條新聞》的歷史。它生於多事的1989年的春天,節目一直延續至去年中停播。和八九六四晚會一樣,經歷了卅餘個年頭,它終於迎來了可能未能延續的命運。港台於去年六月停播《頭條新聞》後,沒有表示會在可見將來重新製作。

    曾被批評為「陰陽怪氣」的《頭條新聞》,挺過了回歸,在2000年電台Phone-in節目主持人引爆爭議後又受影響。那時出現了幾個風格強烈的電台主持,有人質疑Phone-in算不算是新聞或時事節目,為回應這個關注,於是港台裡又衍生了「個人意見節目」此類別。

    《頭條新聞》嘻笑怒罵,自成一格,有傳播學者強調它應獨立歸類為Satire諷刺時弊節目,然而多年來於港台又「寄居」於「個人意見節目」類型。這一集上半部戲謔包青天升堂鬧劇,關於警員擁有比醫護更多保護衣物;和警員不需要在街上巡邏等對白,被指與事實不乎。

    第二節,由演員王喜出演的環節「驚方訊息」,他以一身警員裝扮,綴以垃圾袋在制服上,從巨型垃圾埇現身,被通訊局裁定是對警員這類「社會人士」帶有侮辱。

    法庭上,代表申請一方的大律師陳文敏認為,《頭條新聞》不是個人意見節目,而是諷刺時弊的Satire,是一種藝術形式,透過惹笑幽默誇張手法,能夠反映社會民間情緒,進而消減民怨,不致讓人民以激烈對抗方法表達不滿,此類傳媒製作有其社會作用。

    代表通訊局一方則認為,《頭條新聞》是個人意見節目,需要遵守準確和反映社會不同意見的指引,亦強調在後社會運動期間,社會仇警的情緒高,警員執勤面對威脅,在此背景下言論自由不是絕對,亦指出搞笑節目如不受限制,會提升社會仇恨。

    這是一場關於價值觀的司法覆核。代表港台及記協的陳文敏大律師,在陳述後段強調,「香港電台自成立以來,從不是要成為政府的喉舌,或擔任政府的公關,它有雙重責任,既是政府部門,也是公共廣播,服務公眾利益。」

    陳補充,「一個機構要擔任兩個職責,這情況普遍,就好像律政司司長,他或她既是代表政府,也有責任維護公眾利益。」此時,法院內十餘記者,聽了一整天的英語陳詞,忽然醒神起來,撻撻撻地飛快地在電腦鍵盤上打字,或搖動筆桿抄寫筆記。

    陳指出:「通訊局雖然只是向《頭條新聞》發了警告,答辯方(通訊局)認為是一椿小事,但香港的記者要知道界線在那裡,以後他們可以如何採訪,如何工作。」

    六旬的陳文敏,個頭矮小,圓臉,戴着銀色幼框金屬眼鏡,不時扶一扶自己的大狀袍,翻閱多個幾寸厚貼滿彩色紙條的Bundle找不同案例,說明在自由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是基石,警方作為政府公權力部門要接受監察。

    陳文敏托一托自己的眼鏡說:「幽默感是主觀的,有人覺得好笑,別人覺得不好笑,甚至會覺得被冒犯,但批評時弊和嘲諷之間差異微細,也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必要拉扯。」法官周家明聆聽着,偶爾托腮,問了幾個問題,又拿起不同顏色螢光筆在文件上畫上記號。

    陳文敏多次提及,《頭條新聞》數十年來,在香港社會被認知為搞笑節目,「一個正常的人都知道,不會當它是時事節目來接收。」

    談到幽默感的詮釋,陳文敏談到王喜從垃圾埇走出來的一幕。他解釋,幽默感的詮釋空間很大,規管機構的詮釋,反而把諷刺時弊的藝術空間消滅。陳指出,「王喜扮演的角色,由垃圾埇現身,他衣着光鮮,不是骯髒的。」

    陳文敏亦舉了一個來自國際傳媒作品的例子,說明節目詮釋的多種可能:

    「如果我們把從垃圾埇現身視為侮辱性描述,那美國布偶節目《芝麻街》裡也有一個角色Oscar the Grouch (奧斯卡),也是住在垃圾埇裡,但牠的角色設定是有自己的性格,特立獨行,不理別人,這和警察在這個節目裡的描繪同出一轍。」

    奧斯卡就是那只全身長滿綠色絨毛,住在圓型垃圾埇,養了一只虫作為寵物的娃娃,在《芝麻街》裡頗有性格,不賣帳,喜愛嘈吵,愛小朋友。據創作者解釋,這綠色娃娃是用來教導孩子,即使與別不同,或脾氣古怪的人也有其可愛之處,是推崇「寬容和多元」價值觀的吉祥物。

    此時旁聽席上的記者,和律師團隊的代表,聽到《芝麻街》的比喻,覺得甚為妙趣,大家還以為自己聽錯,忍不住相視而笑。

    「很多東西不只正反兩面,可以很多可能性,不能直接說住在垃圾埇就是侮辱,就是貶低一個人,或許劇情是有諷刺成份,但不一定是侮辱。」陳文敏說道。

    陳文敏用了一整天說他的陳詞,香港彷如回到那些日子:「言論自由乃民主社會基石」「監察權力乃傳媒天職」「基本法、人權公約裡對言論自由的保障都寫得很清楚」「記者要知道界線在那裡他們才知道如何工作下去」「香港還是一個國際城市嗎?」這些詰問,彷彿不合時宜,但還有人願意發問下去。

    (圖為芝麻街角色Oscar the Grouch,網上圖片)

  • 骨牌效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4 07:15:00
    有 2,055 人按讚

    ▍分析事件前中後,全方位調節情緒

    情緒不會突然出現,不會和過去的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待毫無關聯。一個情況會導致另一個情況,某個時候的情緒會引起一個行動,進而產生變化,然後又觸發新的感覺。我們的情緒,會依生活環境的變化流動,而別人的情緒與感受,也會影響這動態過程的一部分。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葛羅斯描述的情緒調節策略,並不是基於某個瞬間而已,而是基於一系列的事件。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情境,來增加自己希望的情緒,或減少不喜歡的情緒。當事情發生時,我們可採取積極的態度來調整它,並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件事的某部分上,來增加或減少自己的特定情緒。在體驗某種情緒時,我們則可以調整,或重新評估自己對它的認知。

    而當事情過去,我們便可以調節最終的反應,來減緩緊張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感覺,或參加任何有助於調節情緒的相關活動。由圖表7,我們可以更清楚這整個過程。

    了解自己從情緒開始之前,到它結束之後的過程是如何運作的,是一件重要的事。以下我會分階段來帶大家看看情緒的運作。

    ■ #事前,選擇適當的人和情境

    先問問自己,我們會選擇使自己感到良好的情境嗎?會向自己相處得來的人尋求陪伴與支持嗎?當感到不堪負荷的時候我會尋求幫助嗎?會去接受那個幫助嗎?

    另一方面,我們會迴避讓自己不開心的有害情境嗎?會保護自己不落入適得其反的情境當中嗎?當必須面對它們的時候,會採取預防措施嗎?就算勝算不大或收獲不多,也會投入每一場戰役嗎?當某個情況或某段關係變得有害時,我知道如何離開它嗎?

    甚至,我們是否會刻意傷害自己呢?當知道某件事物對自己有害時,還會去追求它嗎?

    如果要和一個不懂得傾聽,或不了解我們的人聊自己的問題,解決辦法不是減輕這種不安的感覺,而是去改變以前發生的事情。找另外一個更適合的人談話,並和前一種人保持距離或維持表面關係,會更有意義。有些時候迴避是必須且值得的,露西亞的情況就是如此。

    案例中的露西亞在日常生活中,以及開始考慮換工作的時候便會這麼做。在她利用閒暇從事與製圖及設計相關的事情時,便不會感到維持她經濟收入的那份工作所帶來的沮喪。當她開始探索其他的工作選項時,日後就可不必一再忍受老闆的壞脾氣。這些轉變可以讓她避免未來再度經歷那天的事。伊凡雖然也要換工作,但那是被自己造成的情境所逼,而並非基於事前對自己的感受進行深刻的理解所下的決定。因此,那並不會避免下次再發生類似的情形。

    ■ #事中,聚焦在能改善的部分

    思考看看,如果處於複雜或困難的情況中,我們是否會做一些事情來改善它,或讓自己心裡好過一些?現在所做的事情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嗎?或是你什麼都不會去做?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資源能改變事情的走向,就很有可能會讓它爆發,像是在狂風暴雨下,無從遮蔽也無法穿雨衣一樣。

    有時,我們知道自己的言行會使對方的反應惡化,而自己也會感覺很糟糕,但卻認為自己停不下來,因此也就不會去嘗試。有時,我們會讓事情爆發,甚至告訴自己:「還能怎樣?」以此發洩所有的感受,這能讓內在的壓力得到某種釋放。但是那些沒有處理的情緒,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以至於結果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伊凡的糟糕日子所經歷的。

    我們也有可能過度聚焦在最讓自己困擾的事情上,而不是嘗試去忽略那些會使自己崩潰的事,並盡快擺脫困境。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不中聽的話,別將它放在心裡不斷重複,讓自己的負擔越來越重。這會讓處理情緒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差。相反地,我們也可能會被事情的細節給分散了注意力,被它帶到不同的方向,而忘了自己應該優先處理的事務。許多人都有這種問題。開頭案例中的露西亞是個正面的例子,她將注意力轉到客戶上面,這幫助她冷靜了下來。

    馬提亞爾和伊凡把注意力放在所受到的委屈上,這導致他們變得越來越憤怒。阿爾瑪則專注於自己(可能)做錯了什麼,因此增加了痛苦和羞辱感。在所有事情中,即便是不好的經驗,都有許多不同的層面,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思緒導向其中的一些,或者什麼都不做,讓它被其他事物帶走。將注意力集中在哪,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狀態。

    ■ #事後,接受一切並採取行動

    當事情過去之後,你會去回想那個狀況嗎?如果那件事讓情緒很強烈,會這麼做是正常的,但是可以到什麼程度呢?有時我們會花好幾天,對某件事情鑽牛角尖,責怪自己有或沒有做什麼。然而卻不會從當下的處境去分析情況,嘗試理解或尋找解決方案。這種圍繞著「怎麼可能會」之類句子打轉的循環,是一種反芻思維,會使我們對事件的不安感持續得更長,而這對未來同樣的情況,也不會有任何幫助。案例中的馬提亞爾和伊凡有著各自的困難,為了接受現實,他們耗費了很多時間在這種無謂的循環上,卻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結論。因此對「怎麼可能會」之類的問題打轉,只會使不適感加劇而已。

    我們也可以轉向尋求抑制情緒、消除情緒反應,並告訴自己不要在乎,或者自己不會被影響。有些人會壓下情緒,並相信情緒自己會消失。但其實,這些情緒只是去了地下室,無論自己是否有意識到,它們終究會由下往上施加壓力。一旦消除了所有,能夠告訴我們現況訊息的情感線索,便無從了解事情,而這對於我們的情緒發展沒有幫助。這就是貝爾納多在面臨糟糕日子時所做的。他的系統設計,使他會麻醉大部分的感受,但是那天的情況觸發了不適感,他只好轉向尋求「沒關係,沒那麼嚴重,沒事的」來麻醉自己。

    如果我們不擅於將情緒藏到意識深處,就可能會在情緒出現的時候,努力地迴避它們,用各種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你無法從內在迴避它們,就可能會嘗試迴避任何相關的情境,或者會讓自己回想起它的事物。但這會帶來負面影響,一旦遇到類似狀況,所迴避掉的情緒,會讓我們的處境變得更糟。正如潘多拉的案例中,她的糟糕日子引發了滾雪球效應;迴避的事情使不適感加劇,甚至持續了好幾個月。最糟的不是她那天的反應,而是後續的效果。

    接受事情發生就發生了,允許自己漸漸地去感受在其中所產生的情緒,慢慢分析問題並尋找解決方式,這能讓所發生的事情,變成一種學習資源。事實上,這對於露西亞來說是一個轉機。那些經驗讓她能夠成長與學習,處理事情的方式會變得越來越有效率。

    這種對事前、事中、事後的分析,也可以套用在產生正面情緒的情境上。問自己:我們會積極地去尋求它們嗎?當處在其中時,你會允許自己享受它們嗎?當它發生的時候,你會滿意自己的狀態嗎?有很多人不允許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當好事發生時,會去抵制它,或者認為花時間在自己身上是很自私的。開頭案例的索利達便從來不會去尋求美好的事物,因此她的心情越來越低落。愉快的體驗是天然的抗憂鬱藥,卻沒辦法進入她的系統,即便偶然遇到了這些體驗,她也不會去接受它們。其他人則因各自不同的問題,在這方面也有困難。貝爾納多各個層面的情緒都被麻醉了,因此無法辨別哪些是正面的,也就無法享受任何事物;潘多拉會迴避一切不尋常的事情,以免自己感到緊張;阿爾瑪被害羞剝奪了豐富的情緒體驗;馬提亞爾則過度關注該做的事情,卻忽略了自身感受。

    ■ 小心情緒的連鎖反應

    無論產生正面還是負面的感受,重要的是要將我們的改變,導向序列中最需要調整的那一點,例如:如何尋找或迴避特定的情境?當它發生或結束時我們會怎麼做?序列中必須談由恐懼或難過的情緒轉向憤怒。或許憤怒是我們一直處理不好的一個情緒,因為過去曾經和脾氣很差的人相處過,自己不想要變成他們那樣,便出門喝酒或抽離一下,結果卻使感覺變得更糟。然而,我們只感覺到最後這個不適感,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觸發這一系列反應的源頭是什麼,當心情不好時要追溯到源頭,了解在這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第一個感受是什麼?那才是最應該要去調節的情緒狀態。一旦找到了源頭,並做出能夠幫助自己的事情,就能避免一連串情緒的骨牌效應。

    .

    本文摘自《#壞情緒_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

    作者:安娜貝爾.岡薩雷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事前、事中、事後,都能因應情緒。我們不希望情緒壓力太大,事前就可以規劃。

    事前預防的成本最小,效果最好,但有賴於長期清楚的覺察所累積的經驗。像是有些人肚子餓了之後,情緒就會變糟,隨身帶著小點心就能有幫助;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喜歡面對某些情境,透過外包,可以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把精力放在對自己最有價值的地方。

    所以常常覺察情緒,養成習慣之後,我們的生活可以好過很多。情緒調理好,身體健康與關係,都能相應改善。

    祝願您,能從基本功開始練習,遇到境界考驗會更有機會化險為夷!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

  • 骨牌效應例子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13 07:44:01
    有 2,980 人按讚

    下半年最引起熱議的影集應該非「后翼棄兵」莫屬,連極少極沒耐心追劇的我都一口氣看完,久久沈溺於劇情中,滿滿的心得,真是不吐不快。

    寫在雷前,這部劇探討內容豐富,涉及性別、種族、階級、成癮等看似沈重的議題,但因為只有短短七集,都僅能點到為止,留給觀眾極大的解讀空間。這也難怪網路上的討論大家立場分歧,每個人畫的重點不盡相同。

    (以下有雷)

    **性是男歡女愛 不是男賺女賠

    我非常認同影集裡女主角對性的態度,性本來就是生理需求,男歡女愛本來就是平等互惠,男人不該是獵人,女人也絕非獵物。女主角的每次性行為動機都是來自於「她想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或用「性」換取任何東西。
    是基於好奇、生理需求、受酒精催化、被共同的興趣或外表所吸引,
    有別以往的刻板劇情,發生關係後,女生不斷問自己「對方愛我嗎?我們現在什麼關係?」男生急著迴避,曖昧。劇中最令人莞爾的就是女主角和哈利(肯達基冠軍)性行為結束後在床上的場景。女生一邊翻閱著西洋棋的書, 一邊抽著「事後菸」,男生問他「我該留下來?還是繼續待著。」我真的超想幫男生問一句,「我們現在算正式交往了嗎?」

    某種程度這也顛覆了傳統社會上對「性」事的性別差異,比如認定女生的初夜很珍貴,千萬不要讓男生以為「妳也很想要」,甚至還有人會暗示女生該把「性」保留成最後的底牌、愛情的保障,女人大膽享受性愛就是淫蕩,男人把性掛在嘴邊就是好棒好厲害。

    我認為這種根深蒂固「性愛是男賺女賠」的想法,會直接降低女性受到性侵害、性騷擾時的通報率。這會造成女生受害後反而感到羞愧、認定自己「不再清白」、「沒行情」即使錯不在自己也怕被指責而不敢說,甚至轉而逼迫自己愛上加害者,產生所謂斯德哥爾蒙症候群,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房思琪」。

    我在診間遇過更極端的案例,太太因過度懼怕「性」而無法和先生同房,甚至需要藉由麻醉後的人工生殖 才能受孕,也因為無法內診而拒絕子宮頸抹片,選擇剖腹產。我不禁想問
    到底這個懼怕有多少比例來自於生理的「痛」,又有多少比例來自於社會文化對於女性享受性愛的污名?

    不過我也要再次提醒安全性行為的重要,多重性伴侶請套了再上,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認為不會懷孕,因為無奈生理上的不同,有子宮會意外懷孕的是女人,雖然「快樂」可以公平享有,但當意外發生時,身體的痛卻是女生單獨承受。

    而當女主角和養母說,放心我不會懷孕時,我真的苦笑出來,和養母的反應一模一樣。心裡默念一句「少來,這句話我聽太多了」

    **要就要,不要就是不要。「性」要積極同意

    另外,影集的性行為皆是在關係對等,雙方「積極同意」的狀況下發生。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女主角摸班尼(全美共同冠軍)的頭髮說「你的頭髮好漂亮」班尼直白地回答,可以和我一起回紐約,但是不能有性行為。直到相處切磋棋藝後,班尼反過來詢問過女主角意願後,這才發生性行為。

    看到這邊我不禁聯想到,每次有約會強暴發生時,總有人會檢討受害者的說「你自己要和他單獨相處啊!」「都答應跟他回家了,不就表示默許上床」。我想說的是,關係的建立和進展並不是骨牌效應,推倒了第一張後面就不能挽回,而是應該像過關一樣,每敲開一次門,就該再次徵求對方的同意。然後,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要看哪部電影,都要雙方同意溝通後,但要不要上床,為何都不用問清楚,自欺欺人認定對方只是嘴巴上說不要,來蒙混過關呢?
    更何況,約會強暴有時根本不是建立在對等的關係上,不分性別,當雙方存在著上對下的權力關係時,迫於情勢,根本從第一步時就無法「積極」拒絕了!

    還有一個小片段,讓我特別有感,就是女主角初經來時,朋友給了他一盒衛生棉條而非衛生棉(此時女主角還沒有性經驗),她不會用只好先用衛生紙替代。

    我好奇一查,這才發現衛生棉條原來早在1929年就發明,至今都快一百年。
    而比起衛生棉完全貼在肌膚上,悶熱潮濕,衛生棉條較不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陰道黴菌感染,而且運動時不容易產生側漏,讓女性生理期能安心游泳、運動因此在歐美普及率極高。

    可惜的是,每次在門診我建議頻繁感染的病患使用棉條時,總會有約一半的人表示,不會用、不知道陰道口在哪,或不敢用,甚至誤以為棉條會破壞處女膜,僅適用於有性經驗的女性,也有人說棉條會讓毒素積在你體內、經血排不乾淨、傷子宮。
    我也要藉此澄清,棉條不會傷及處女膜,有沒有性經驗皆可使用。經血不是毒,也不會受棉條影響而無法排出,只要按時取出棉條並不會有衛生和安全上的顧慮。
    另外,我也很感嘆,我們的健康教育實在不夠確實。連「陰道」這兩個字都不敢直說,常用「下面」、「尿尿的地方」來含糊帶過,甚至有人會告誡小女生不要亂碰亂摸「下面」,導致很多女生即使長大,仍覺得碰觸會陰部、放置物品進入陰道是很羞愧且不妥的事情,甚至陰道、尿道開口在哪都分不清楚。

    當然用不用棉條取決於個人習慣,並沒有那麼嚴重。但如果是陰道感染需要塞劑治療、要聰明球輔助凱格爾運動時,仍因為懼怕羞愧而拒絕,真的就是得不償失。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若是你覺得這部劇情實在太荒謬,女主角只是運氣好,又有很多貴人相助,其實可以試著將女主角的性別換一換。也許你會發現,啊!好像不那麼奇怪、沒那麼難接受了!

    我想,這就是這個影集迷人之處吧!

    有人說女主角根本是女版張無忌!大家覺得呢?

  • 骨牌效應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15 19:00:04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在生活裡,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你很努力、很認真,但是就得不到自己要的;然後呢、你就更賣力的去要,結果得到的卻更糟糕。

    這就像是你一直很努力工作、加班,認為多賺點錢,是為了讓家人可以過更好的生活;你心裡很在乎他們,你也想要透過付出得到家人的肯定。

    但是經常缺席家庭活動的你,看在家人的眼裡,卻像個獨行俠,對家人漠不關心,忽略了重要的情感交流;所以他們根本不想跟你在一起,只想躲得遠遠的。

    而你覺得很受傷,做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所以你很生氣,大聲的斥責他們,要他們知恩圖報,對你好一點;可是他們卻不甩你,甚至於反過來指責你冷漠、獨裁。

    你一定很納悶,為什麼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是自己不想要的?

    我絕對相信喔,你是關心家人的,不是故意要疏忽他們,但是如果從大腦運作的角度來說;一旦你「太專注」在工作上面,大腦就會自動的過濾掉,其他「和工作無關」的事情,把它們都視為「不重要」的資訊。

    接著呢,當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就會有一組隱藏的「假設」,影響了你對於結果的判讀;造成你越努力越挫折,明明你很渴望跟家人親近,結果卻是你付出越多,他們卻離得越遠。

    特別是一個人,沒有辦法覺察到自己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就會慢慢的,演變成牢不可破的「信念」;最後當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就會演變成為一種「崩潰式」的失敗。

    信念的崩塌一旦發生,就像骨牌效應一樣,一張骨牌倒了,會導致全面的崩塌;而處在風尖浪頭的那個人,或許就是正在觀看影片的你啊!

    儘管如此你卻完全的束手無策,只能放任命運的安排,從此失去鬥志。算命師跟你說,你跟家人的緣分很薄、不適合談感情、錢來得快去得快;而你就真的這樣相信了,從此放棄了任何努力的可能。

    聽到這裡喔,如果讓你覺得惶惶不安,那請你不要太擔心,我會掀開這個鍋蓋,就一定會給你解方。

    在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裡,我發現很多人的失敗,其實都只是「一時的」,或者是「局部的」;只要有人能夠陪著他,找到真正的原因,做一點微調和修正,就有機會能夠逆轉人生。

    但他們卻因為缺乏正確的思考方向,導致自己一直陷在極端的想法裡,難以自拔。而這個重要的解方,其實就是四個字,「重新評估」。

    當你能夠透過「重新評估」,學會改寫自己詮釋現實的方法;那麼一切就有轉圜了!

    就拿前面剛剛那個因為工作,而忽略家人的例子來說喔,假使我們的主角,碰到被誤解的時候,像是他的家人覺得他一是個冷漠的人、對家庭漠不關心。

    他的直覺假設,原本是「你們都故意要傷害我,抹煞我所有做的事情,你們都是壞人。」

    那他接下來的反應,因為這樣的假設,一定是更加激烈要求他的家人,用他自己覺得「對的、好的、舒服的」方式來對待他,這樣子才能還他一個清白嘛!

    因為在他的主觀認定裡,家人是「故意」要傷害自己,所以他要保護自己。可是這樣子,他跟家人之間的相處,也只會越來越疏離。

    但假如他懂得「重新評估」,把這整件事情的起因,詮釋成:「我待在家的時間太少,這是事實;難怪家人不了解我,對我會有誤解。但沒有關係,我可以從現在開始,撥出時間來修補,讓他們了解真正的我。」

    或者是另外一種詮釋:「原來一直努力賺錢,擁有更多的財富,並不是家人想要的;是我誤解了他們,我可以重新了解,他們真正要的東西是什麼。」

    其實談到這裡我發現喔,很多男人就是用這種比較直線、單向的想法,在認定家人要的;我常常會說喔,這是「你以為家人要的」跟「家人真正要的」;它可能是有落差的喔!

    但無論如何你可以感受一下,剛剛我所提出來的「重新詮釋」的角度;這些一點點「假設」的不同,會決定我們接下來的行為,能不能更朝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這也是算命會開始不準的起始點,因為你開始「修」了嘛!

    「重新評估」這個技巧,經過很多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的證實,他告訴我們「重新評估」是增進「情緒恢復力」的最有效方法。

    它可以在事情不順利的時候,讓我們的大腦不再做出強烈的防衛反應;更令人振奮的是,研究還發現只要你能夠試著「重新評估」,並且執行成功,就能夠有「一次有用,終身有效」這樣的結果。

    換句話說喔,就是當你學會「重新評估」,它能夠幫助你好好的面對不開心的事。而且當類似的不開心,再次發生的時候,更能夠讓你輕鬆的面對。

    那麼這個好用又有效的「重新評估」,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具體的做法有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是「關注真正的事實」。

    打個比方喔,假如我們在一場考試裡面,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拿到90分,但結果考試卷發下來,你只有拿到60分。

    當下的感覺你可能會失望,或者是覺得好丟臉,再不然就是世界毀滅了…「我居然考出這種爛成績,以後一定進不了好學校!」。

    不過如果回到「關注事實」的原則,請你暫時先抽離自己的情緒,因為眼前唯一的事實,就是「這次的考試你拿到了60分」如此而已;這並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壞學生、笨小孩啊!

    關於這一點喔,我必須要澄清,情緒並不是不重要,或者是考砸了不能夠難過,而是我們更應該先關注的是什麼?

    做叫「現在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確定的事實究竟是什麼?」

    假如情緒只會讓這整件事情,往更糟的方向發展,那麼就得設法先放下情緒,專注在實際的狀況裡,讓自己有機會冷靜下來,而不是陷入一種盲目的恐慌中。

    再來呢,「重新評估」的第二個步驟,叫做「找出心中的信念」。

    在這個步驟裡,你需要特別留意心裡那些「我覺得這件事情怎樣怎樣、如何如何」,又或者是這件事情「別人會怎麼看我?」、「相關人士會怎麼看待自己?」這樣的小聲音你都要特別留意。

    比如說吧,這次考試你只得到60分,「回家我一定被爸媽打斷腿」;又或者是喔,這次考試我只拿到60分,「同學一定瞧不起我」、「老師一定覺得我很笨」…這一類的內在語言,你都要特別留意。

    簡單來講喔,就是到了第二個步驟,你好好關注自己心中的小聲音,釐清自己有哪些自動化的想法,把它們都「標定」出來。

    而接下來就可以進入第三個步驟,叫做「想出不同的可能性」。

    用剛剛考試的例子來說,最嚴重的信念就是「回家會被爸媽打斷腿」這樣的假設。

    當你聽到這裡,我先邀請你想一想喔,這種假設成真的機率,到底有多高?從小到大聽了無數次,爸媽說要打死你,結果你現在不就還活得好好的,不是嗎?

    而且換個角度來看,爸媽如果不在乎你,他們還會因為你成績不好,而費力打罵你嗎?這背後是不是隱藏了一個,其實他們對你的愛跟關心,而你卻有一點忽略掉,甚至於沒有看見呢?

    說得更直接一點,「想出不同的可能性」,就是請你先問自己,你想像中最糟的假設,只有一種詮釋的方法嗎?

    有沒有可能是你的直覺錯了?如果真的錯了,還會有什麼可能?或者是,可以換什麼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也就是說,試著從你信念裡,那最嚴重的假設想想看,有什麼不同的解釋,然後改寫自己的信念、重新詮釋它,就能夠讓你的情緒穩定下來,做更冷靜的全面思考。

    總結來看喔,「重新評估」就是一種用不同的方式,解釋眼前的事實,它能夠讓我們在困境當中,擁有相對好的主觀體驗,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而且呢,鑽研「情緒恢復力」這個領域的科學家,像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凱文・奧克斯納,和史丹佛大學的詹姆士・葛羅斯。

    他們透過實驗進一步的證實,用重新評估過的信念或假設,解釋不愉快的情境之後,接著去監測受試者的生存迴路,他們比較不會「嗶嗶」作響啊!

    這就表示「重新評估」確實能夠讓人能安下心,不會陷入「打或逃」的這種反射式的警戒狀態裡。

    聽到這裡,如果你很認同「重新評估」的妙用,我很鼓勵你可以開始試著做做看。

    第一步「關注真正的事實」、第二步「找出心中的信念」、第三步「想出不同的可能性」,相信這三個步驟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然而當你在實踐的過程裡,發現自己更深刻的議題,並且想要透過完整的自我理解,包含所有的「外在行為」跟「內在信念」的習慣,進一步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長出自己的力量。

    我很鼓勵你喔,可以參與我的【CIA通達力】課程,這是一門為你量身訂做的學習,我們會透過六週的時間陪伴你,面對自己生命裡所有的處境,怎麼樣能夠做到「重新評估」,活出你想要的模樣。

    其實在近年裡,「幸福心理學」的研究報告都一致認為,學會「重新評估」的人,情緒會比較穩定、人際關係會比較順利,幸福感自然也會比較高。

    期盼你能夠透過這段分享,活出專屬於你的幸福人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最後提到的【CIA通達力】課程。我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在10月26號開課。

    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錯過這一期,明年就要等到4月份、5月份之後了。

    所以呢,我很希望當你想要好好的看待自己、看待生命,看懂、並且能夠找到生命當中的不同可能性,不再被命運綁架,讓算命在你身上開始變得不準,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那麼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學習,希望我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骨牌效應例子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0-15 17:37:55

    關於佔中運動,大家一定要明白,所謂習近平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上,北京的領導層放出來的說話是最可以信的。其實現在的立場是這樣的。這代表正確態度,而且我觀察他的行為也在這個態度之上,因此我們要對整個行動根據習近平這個態度作出評估。第一,他是繼續支持梁振英。因為他覺得如果梁振英下台,他是無面,但是這支持不是永遠的。即是過多半年一年,很多地方首長都因此要辭職。因為因為引起民變都是地方首長的責任。

    第二,這定性為「類似顏色革命」。甚麼叫做「類似顏色革命」?這和陳佐洱、李克強的所講的不同。他們二人用了顏色革命。習近平是講「類近顏色革命」,分別是甚麼?首先陳佐洱是一個細到無所謂的官,他是一個左到上腦,不用再講他了。李克強當然知道整體情況。但他是為了討好俄國。因為在俄國講到顏色革命,對他們深有同感。這是討好普京的說話。

    其實整件事的背後,我首先講下第一層意義。美國和中國是有枱底的認知,即是話美國作為國家機器,口頭上會話支持香港爭取民主,實際上是不會支持香港的雨傘革命,所以這不會是一個顏色革命。但採取的方法是接近顏色革命。而因為看看最近有些人話美國政府沒有參與到,但有些NGO是支持,好像全國民主基金會。這是控制在國會手上。而不是政府的一部分。而民間的媒體是異乎尋常地支持。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講,他們不會真的支持香港的雨傘革命,但是他們控制不到美國的輿論。因為那不是大陸,那些東西是符合他們的立國精神。希望他們在香港千萬不要進行血腥鎮壓,要給他們下台階。所以習近平答應了除非香港出了大量的打鬥、放火,否則不會出解放軍。即使出解放軍也是恢復秩序,而香港交給梁振英和警隊,用耐性來分拆和化解這個問題。讓民怨累積,然後一層層拆解,磨損市民的鬥志。如果長期發生這些發生這些示威,習近平講損失都是香港人,因為受損都是香港的經濟,任由香港「流血」。而盡量在戰略上把香港的經濟分一部分給新加坡,分拆風險。而覺得香港今日經濟只佔大陸3%左右,覺得這不是一關鍵性地位。所以任由香港這樣搞,但是絕不妥協、不流血。

    所以的現在的行動要根據習近平這個立場,這還要拿到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支持。他們的立場是一致。其實他的考慮是很清楚,習近平的思想比陳佐洱清楚很多。他不是覺得外國勢力在香港搞顏色革命,變成美國一部分,覺得這是荒謬。香港也不會真的有顏色革命,因為香港有解放軍,國防外交是中國負責的。習近平講得很清楚,如果容許香港有真普選的話,很難抵抗新疆西藏要求普選。這會產生骨牌效應。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他全都是廢話。不能香港有真正的普選,因為香港有真正的普選,新疆西藏一定會用香港做例子,而新疆西藏有普選,那全國都要求有普選。這是國家安全的實際意思。我可以告訴大家,習近平不是不會改變主意,但短期內不會的。如果在三五年內磨到中共覺得怕了香港人,由得香港人自己搞自己內政,這已經是最偉大的成就。所以不能不作持久戰的準備。因為大陸的心臟不在香港,香港是無法刺中大陸的心臟。即使香港癱瘓,大陸也可以不理你的。以為可以速決的,那是幼稚的。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