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骨折走路會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骨折走路會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骨折走路會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骨折走路會痛產品中有2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傅志遠 Peter F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門診來了一位年輕人,要求開立上個月掛急診的診斷書。看電子病歷主要是車禍撞到頭跟臉,所以那天照了一堆片子,不過都沒事就讓他回家了。 我把診斷書打好,讓他看一下有沒有問題。 「我的胸口有點痛痛的,那天好像沒有檢查到。」病人深吸了一口氣。 「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如果有問題的話,早就有問題了,不用擔心。...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Dr Kelvin Ma中醫爸b 馬琦傑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朋友蹦蹦跳跳,不時都會撞瘀扭傷。一部分家長支持撞瘀熱敷,有一些??‍♀️又話冰敷,究竟撞瘀需要熱敷定冰敷? ?撞瘀後首日 由於受撞擊後,皮膚下的微絲血管爆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有助減輕痛楚、止血及消腫。 ✅首2-3小時做冷敷,24小時要觀察。 ✅小朋友亦會因保護反應,拒絕他人檢查受傷位置。爸媽...

骨折走路會痛 在 物理治療師 | Nini 賴星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44:37

【什麼是物理治療🧐】 大眾對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又稱PT)多是不太熟悉,感謝 @baddr.planet 的邀請,讓我有機會為大家介紹 #物理治療 ✨ —————————————————————— ▪️物理治療可以幫助你什麼? · 改善疼痛問題 · 解決各式動作障礙 例:運動時...

骨折走路會痛 在 Aileen 瑩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7:39:21

有鑑於我應該是打AZ疫苗,副作用比較明顯的人,所以我整理了一下我的時程紀錄給大家參考 ​ 🔶打AZ疫苗​ 本人狀態是生理期第三天,我打左手,打針當下手臂有點脹痛,但打完後就都沒什麼感覺,回家開始狂喝水+吃維他命C​ ​ 🔶第12小時​ 前12小時我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一切如常,而且當下很想...

骨折走路會痛 在 ageloc_boost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9:07:21

[膠原蛋白有咩實證功效❓] 1️⃣減緩皮膚老化* 皮膚是人體與外界環境接觸面積最大的器官,是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一道屏障。它保護身體不受外部環境的破壞,防止身體水分流失 由於基因、細胞代謝、荷爾蒙、新陳代謝、光曝曬、汙染、化學毒素、遊離輻射等因素,皮膚逐漸呈現出衰老跡象。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 骨折走路會痛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8:57:58
    有 1,420 人按讚

    門診來了一位年輕人,要求開立上個月掛急診的診斷書。看電子病歷主要是車禍撞到頭跟臉,所以那天照了一堆片子,不過都沒事就讓他回家了。

    我把診斷書打好,讓他看一下有沒有問題。

    「我的胸口有點痛痛的,那天好像沒有檢查到。」病人深吸了一口氣。

    「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如果有問題的話,早就有問題了,不用擔心。」很多病人都有類似的疑問,擔心有什麼事情,在急診沒有發現,我也很習慣讓他們知道「時間已經自動告訴你沒事」。

    病:「會不會有肋骨的骨折?」

    P:「不確定,不過沒關係。」

    病:「什麼意思?」

    P:「沒有影像檢查,我當然不能說一定沒有。不過就算有,也頂多是吃痛藥等它自己好,怕的是肋骨骨折合併的氣血胸,但是距離你受傷已經超過一個月,有氣血胸的話早就倒下來了。你現在可以正常走路、講話、呼吸、活動,基本上不用擔心。」

    病:「不用照個什麼看看嗎?急診那天都沒有照....」

    P:「可以啊,去照一下,不過我相信是沒事的。」

    病人有點生氣:「你連片子都沒照沒看,就說沒事?急診那天明明就是誤診!」

    聽到「誤診」這種強烈又莫名其妙的字眼,我已經懶的跟他多說:「好啊~那就去照吧!等一下去樓下X光櫃檯排隊。」

    病:「大概要等多久?我趕時間。」

    P:「不知道耶,你得去排才知道,有時候病人很多,確實得等一下。」

    病:「那算了,我還有事,改天再來照。」

    P:「@#$$%@...............」

    #你TMD到底要什麼
    #很希望自己有事

  • 骨折走路會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07:30:22
    有 196 人按讚

    【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骨折走路會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05:55:29
    有 557 人按讚

    處女座小弟說處女座媽媽的兩大缺點:「一,太愛乾淨;二,太勤勞。」
     
    水瓶座我,忍不住大大點頭,我是「不肖女」。
     
    因為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媽一樣,有模範生的完美習性;她充分發揮了處女座優點,她覺得江蕙和張清芳都是處女座,要求完美是很棒示範,是。
     
    #也不是所有處女座都像江蕙或張清芳好嗎
     
    我們跟不上啊,我們就是有時會懶散、忘記、任性和耍賴,想輕鬆一點,哈哈。(汗)
     
    可是,這半年,媽媽的復健真的做得很勤勞,按表操課,無論冰敷或復健,除了暫時無法走太久、太長程的路,以她走路的穩定,每個外人都認為她行動自如、非常健康……絕對無法想像這半年,她兩腿都開了刀。
     
    保險業務來談事,本要上樓,媽媽說不用,我下樓。
    業務看到嚇一大跳,說:「妳看起來,好好的。」
     
    因為業務的母親前幾年也開了膝關節手術,直到現在,都需要使用助行器才能走路,即使使用助行器,也常摔倒,而她母親比我媽媽小十歲。
     
    我媽二月底開刀的右腳是車禍粉碎性骨折,當時腳不能落地,也需要助行器,曾摔倒過兩次;七月開刀的左腳,是人工膝關節手術,重點就是復健和練習走路,否則關節會硬化。
     
    我媽說:「唉喲,這麼年輕,當時該努力復健,現在太晚了。」
     
    保險業務問我媽都吃什麼補品,我媽當然有吃點協助的營養品,重點是,她開完刀當天在醫院就開始復健,回到家又繼續復健,即使很痛,都很努力復健,而且堅持不使用助行器走路,要靠自己。
     
    她不想帶給兒女麻煩,也想自己自由自在。(淚)
     
    我們兒女都比不上我媽那種堅強意志力,也小有壓力,因為比不上,就會很愧疚。 😥
     
    我在愧疚之餘,只能說:「媽,拜託,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像妳這麼堅強、這麼有毅力好嗎?」
     
    還有,不是每個人都潔癖,看到幾支頭髮地落在地板上,就無法忍受。
     
    #我這半年都有努力撿起地板上的頭髮
    #還買了各種品牌頭髮保養液
     
    幸虧有遺傳到媽媽,雖然會有白髮,媽媽快80歲,也有白髮,髮量仍很多。我年輕時,髮量更多好不好,在髮廊洗完吹好,還曾被一堆人說「背面可以拍洗髮精廣告」。
     
    哈哈哈哈哈。😁
     
    模範生媽媽,我們比不上妳,但,非常謝謝妳的努力和勤勞。
     
    妳的健康,就是兒女的幸福。
     

  • 骨折走路會痛 在 Dr Kelvin Ma中醫爸b 馬琦傑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05 05:16:37

    小朋友蹦蹦跳跳,不時都會撞瘀扭傷。一部分家長支持撞瘀熱敷,有一些??‍♀️又話冰敷,究竟撞瘀需要熱敷定冰敷?

    ?撞瘀後首日
    由於受撞擊後,皮膚下的微絲血管爆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有助減輕痛楚、止血及消腫。
    ✅首2-3小時做冷敷,24小時要觀察。

    ✅小朋友亦會因保護反應,拒絕他人檢查受傷位置。爸媽此時要耐心,千萬不要再責怪小朋友,慢慢安撫他。

    ?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用力搓揉撞傷處,這樣會讓血管不容易凝血,反而造成血腫情形更厲害。

    ?冷敷方法:用密實代裝水與冰塊約(1:1)再包薄毛巾,貼在疼痛處周圍,每次約5分鐘,撞瘀首2-3小時內冷敷3次。

    ?撞瘀後2-5日內
    血液會滲到皮膚底層,形成積血瘀傷。瘀痕會呈現紫藍色,隨着底層。
    ✅此時開始用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血塊吸收。約一星期後便會完全消退,爸媽不用太擔心。

    ?熱敷方法:熱雞旦包毛巾搓在瘀青周圍,每次約敷10分鐘,一天2到3次即可。
    * 雞旦敷完不能吃呀!

    ??⚫️瘀顏色辨別:
    是微血管破裂,血塊堆積形成,剛開始呈藍黑色,約一周後血紅素分解成血鐵色素,呈現出像鐵銹般的黃色,最後血鐵色素被人體吸收,瘀青就消失了。

    撞傷後注意⚠️

    1)小朋友有沒有昏倒或三天內有沒有持續嘔吐,走路不穩,頭痛欲裂,意識不清,如有以上情況,一定要盡速求醫。

    2)撞傷後,父母要留意是否有骨折問題。骨折的徵狀都包括腫、痛,還有彎曲情況,不願移動等。如有疑問,請帶小朋友醫院檢查。

    3)跌打酒藥油不適合幼兒脆薄皮膚使用。一般撞瘀,可以用純當歸油按摩一下,而當歸有瘀痛及活血作用

    4)爸媽發現小朋友身體經常無故出現瘀傷,可能有其他疾病,還是請醫師確認皮下出血的原因,才不會錯失正確的治療。

    #小兒撞瘀處理
    #我個女撞親下巴
    #我個心好痛
    #大家一定要做好預防

  • 骨折走路會痛 在 毛城城 MoC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0 15:05:41

    人有肩頸膊痛,可以買張Oxxm或Oxxo 按摩椅去鬆一鬆,但其實貓貓都有「膊頭」痛,咁就要靠主人去按摩了。

    貓咪走路、跳躍或跑步時,前肢肌肉也會積累壓力和疲勞,長期之下或有肌肉勞損。
    而貓貓的前臂後方肌肉就如人類的肩膊,日常活動之下肌肉也會變得硬或厚實,適當地為貓貓按摩便可讓肌肉放鬆,讓貓貓保持身手靈活。

    今次有日本寵物按摩國際證牌照的寵物按摩師Pauline,會教授大家簡單一招,為貓貓放鬆肌肉的按摩手法,可以按摩前臂後方肌肉,紓緩前肢肌肉勞損。

    1. 首先我們先使貓貓打側身躺下,在貓貓肩胛骨對下的肌肉, 確認前臂後方肌肉。
    2. 一隻手的虎口扶實貓貓手部;另一隻手以姆指在肩胛骨上,食指、無中指和無名指一併放於腋下位置輔助。
    3. 指腹用力,由內向外輕輕力推壓出去,每邊肌肉按20下,以同樣方法按摩另外一邊前臂後方肌肉。

    Pauline提醒,要注意貓貓如有傷口或骨折的地方,不應再為其按摩。
    如果貓貓本身肌肉勞損,或太大力按摩,會使貓貓感覺痠痛;同時也會增加肌肉勞損,或直接導致貓貓受傷。
    除非貓貓體型特別肥大或肌肉特別厚壯,否則不用刻意施加太大力。

    注意事項:
    1. 切勿在貓貓吃飽後進行按摩,以免導致消化不良。
    2. 寵物不會表達痛楚時的感覺,因此按摩時切勿過份用力。
    3. 按摩時記得先修短指甲,避免刺傷寵物。
    4. 最好先為寵物做足熱身才開始按摩, 例如可在按摩前為寵物敷熱水袋,避免令肌肉受傷。

    註:按摩只作輔助及保健用途,如有任何疑問,請向獸醫查詢。

    鳴謝:寵健絡寵物復健按摩
    場地提供: HQ Doggieland

    #貓咪按摩 #CatMassage
    #後腿肌按摩
    #舒緩肌肉勞損
    #毛城城 #MoCity #寵物 #pets

    #################
    一站式寵物資訊平台-【毛城城MoCity】,想睇更多有關寵物嘅猛料? 記得上 www.mocity.com.hk 喇!

  • 骨折走路會痛[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7-25 12:22:14

    前列腺癌治療 專題 - 張寬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一)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0:15

    (二)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會產生什麽副作用?治療會帶來陽痿的問題? 1:09

    (三) 若擴散性前列腺癌患者有骨轉移,日後會不能走路!?還有什麽併發症? 2:13

    (四) 對於有骨轉移的去勢難治性前列腺癌 (mCRPC) 患者,近年在治療上有什麽新突破? 3:30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