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驚悚片202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驚悚片202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驚悚片202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驚悚片2023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法國生活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74屆坎城影展~法國天后米蓮法莫Mylène Farmer 受疫情影響,延宕了ㄧ年,原本多在五月舉辦的第74屆坎城影展最近如火如茶的展開,七月份原本是法國人渡假的時分,這時候看坎城影展開幕還真有點怪。 今年的坎城影展展期從6日開始到7月17日閉幕,美國影后茱蒂佛斯特已經於開幕日前以流利的法語發表...

  • 驚悚片2023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8 15:38:22
    有 246 人按讚

    74屆坎城影展~法國天后米蓮法莫Mylène Farmer

    受疫情影響,延宕了ㄧ年,原本多在五月舉辦的第74屆坎城影展最近如火如茶的展開,七月份原本是法國人渡假的時分,這時候看坎城影展開幕還真有點怪。

    今年的坎城影展展期從6日開始到7月17日閉幕,美國影后茱蒂佛斯特已經於開幕日前以流利的法語發表坎城終身成就獎的感言。這次評審團由5女3男組成,期間將從24部正式競賽片中選出金棕櫚獎得主,所有影片中較受國內關注的是由台灣、法國、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出資拍攝,柯震東與最近以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爆紅的演員林哲熹合作之同志電影《MONEYBOYS》入選「一種注目」單元。

    坎城影展一向以國際性著稱,評審團陣容多會挑選幾位外國影壇菁英來評比,如《寄生上流》的韓國男演員宋康昊,在這八位評審中只有四位是法國籍,分別為2019年坎城影展奪得評審團大獎、有北非塞納加爾血統的女演員兼導演瑪蒂迪歐普(Mati Diop)、有猶太血統巴黎出生的女星梅蘭妮蘿倫(Mélanie Laurent)、北非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凱薩獎影帝塔哈拉辛(Tahar Rahim)和本篇要探討的法國歌壇天后米蓮法莫(Mylène Farmer)。

    天后米蓮法莫是加拿大魁北克出生的法國人,1984年推出第一張單曲即大紅,出道至今只有11張流行音樂原創Album,所有專輯總銷量卻賣破三千萬張。

    米蓮法莫的聲線以氣音見長,會作詞作曲,歌詞皆隱諱深奧難懂,永遠的橘髮形象飄渺神秘走鬼魅暗黑風,絕少上電視、廣播節目受訪,注重私生活保護也從不鬧什麼誹聞,關於她的感情世界完全是個謎,正式出道至今從未拍過廣告商品代言,也不擔任歌唱比賽導師撈金,法國歌壇至尊的她今年九月即將年滿六十歲,是其他三位年近四十的法國坎城評委的演藝界大前輩,幫她OSㄧ下:「老娘出道當紅時,你們連ㄧ句法語都說不好呢!😅」

    米蓮法莫的演唱會製作精良氣勢宏大往往ㄧ票難求,版主雖不是她的忠實粉絲但也湊熱鬧分別曾在2013、2019年看過她的兩場巴黎演唱會,現場聲光迷幻精彩,歌迷們真的很瘋狂。米蓮出道已快滿四十年仍穩坐法國天后Top 1位置依舊是頂尖風雲人物,絕對是個法國傳奇,不僅瑞士、比利時、加拿大周邊法語區的人喜愛她,連俄羅斯也ㄧ大票粉絲。

    雖然在法國演藝界是一等一的老前輩,但那僅限於歌壇,米蓮法莫出道後真正只演過兩部電影,第一部是1994年幫她製作過十幾部迷幻暗黑情境MV的同齡導演Laurent Boutonnat所拍的《十月革命愛情曲 Giorgino》,這部戰爭驚悚片當年推出後因強片環伺加上長達三小時反應不佳,全法國才七萬觀眾入電影院觀賞,氣得兩人從此不拍戲(到2017年時才又再分別導、演下一部電影),從而專心音樂事業,2000年聯手推出16歲法國蘿莉偶像少女歌手Alizée,其甜美可愛又叛逆的形象搭上輕快的電音舞曲立馬紅遍全世界,Alizée當年本人還曾來過台灣宣傳,但被記者瘋狂採訪的熱情嚇得落荒而逃😅。

    米蓮法莫2018年接演了人生第二部長片《厄夢娃娃屋 Ghostland(香港:鬼域殺人事件)》,這次是飾演女配角,反應也是普普。總歸米蓮正式出道後的電影演藝經歷雖然只有兩部(幫盧貝松的三部卡通片配過音),但還是不妨礙她受邀擔任坎城評審的地位,2023年將推出個人第八回的世界巡迴演唱會「Nevermore 2023 」,今年十月一日官網開賣。

    #坎城影展
    #米蓮法莫
    #MylèneFarmer

  • 驚悚片2023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16:12:08
    有 1,272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要聞揀三條

    1.噤界已經發展出自己的電影宇宙
    2.Netflix在孟買成立全球首個後製中心
    3.開銷驚人的Apple TV+是做興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Jeff Nichols’ ‘Quiet Place’ Spin-Off Feature Locks in 2023 Release Date(https://flip.it/q2Guor)

    才剛剛上映沒幾天並創下比前一集更高票房的《A Quiet Place Part II 噤界2》已經迫不及待地衍生出自己的續集宇宙。一度傳出拍板定案的第三集已經被釐清是一部預計在2023年3月上映的獨立衍生電影。驚悚片《Take Shelter 歷劫重生》導演 Jeff Nichols 將接手該部衍生電影的導演工作,但故事構想仍出自《噤界》的編導(同時也是女主角 Emily Blunt 戲裡戲外的丈夫)John Krasinski 的點子。在原創越來越稀罕的年代,Paramount 一點都不放過好不容易押對寶的新 IP,而且既然這部是獨立電影就代表將來仍有機會看到 John Krasinski 和 Emily Blunt 夫婦推出正宗第三集。雖然《噤界2》第二週的北美票房被《The Conjuring: The Devil Made Me Do It 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超車,但口碑仍在快速擴散。驚悚/恐怖電影的王者《The Exorcist 大法師》導演 William Friedkin 甚至主動在 Twitter 上大力讚賞該片已擠身恐怖電影經典。


    ▼2. Netflix to have live-action post-production facility in Mumbai - Its first ever globally(https://flip.it/qUpG3q)

    Netflix 宣佈他們正在印度孟買規劃設置全球第一個完全由 Netflix 所有並營運的後製中心,預計將在1年後正式開張營運。整個後製中心將有40個剪接室,讓剪接師、音效設計師、導演和節目統籌將可利用此中心的設備與全印度的後製產業無縫接軌,完成作品的後製。Netflix 今年預計在印度投資製作的節目/電影規模空前,總計要投資高達41個印度的製作。再此同時,Netflix 也積極運用印度的技術人才來為其全球的內容生產鏈服務。他們去年才在印度推出一個先前已經在加拿大測試過的 NetFX 協作平台,讓印度的特效人員可以在雲端上為世界各地的 Netflix 劇組製作特效。Netflix 在逐漸將節目製作重心去中心化、去美國化的同時,似乎正在形成一個完全他們自己定義的全球化生產線。


    ▼ 3. Why Apple TV Plus Is a Hobby, Not a Serious Video Business(https://flip.it/PCWdc9)

    這是一篇高級酸文。等等每年一度的 Apple 開發者大會 WWDC 就要正式開始,而預計串流服務 Apple TV + 的相關進展出現在大會上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作者回顧 Apple TV+ 早於多數競爭對手開台(甚至比 Disney+ 早了11天),卻始終無法擠身前四大—— Netflix、Disney+、Amazon 以及正在跟來勢洶洶的 Discovery 整併的 HBO Max。Amazon 當然狀況也不是太好,但人家剛剛出手買下龐德電影的 MGM,瞬間戰鬥力加到滿。小心翼翼的 Tim Cook 則仍在忙著擔心讓股東會陷入恐慌,因而始終不敢出手併購好萊塢片廠。Apple TV + 目前仍然大量贈送給Apple 硬體產品用戶免費使用,而相關財務數據則藏在 Apple 其他成功的訂閱式服務(Apple Music)數據之中完全無法見到個別服務的真正營收狀態。連 Apple 到底花了多少錢投資節目我們都很難知道,雖然很明顯地數據一定非常驚人。Apple TV+ 已經在好萊塢製造了一個很敢開價的名聲,並吸引來最貴的人才爭相與他們合作。Tom Hanks、Oprah Winfrey、Tom Holland、Jennifer Aniston、Steve Carrell、Jason Mamoa、Julianne Moore、 Chris Evans、M. Night Shyamalan......這些名字一字排開就是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跑不掉。然後去年的 WWDC、今年的 WWDC 甚至歷次的財報發表中,Apple TV+ 都好像是該公司無關緊要的小事一樣不值得一提。「我們該怎麼稱呼一個耗費大量心思和成本,卻不會產出相對應收入的行為?」作者下結論:Apple TV+ 對 Apple 來說不是一門生意,而是一種個人休閒喜好。老闆做興趣的啦~

  • 驚悚片2023 在 島輝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27 23:27:39
    有 590 人按讚


    四個字, #不情不願 🤣

    ==== 以下閒聊沒劇透 ====

    十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英文叫「Funny Game」,是一部殺人驚悚片,從頭到尾你都會希望兩個殺人犯可以死或是得到報應,但永遠不會遂了你的心意,而殺人的過程,刻意不帶到畫面,你完全不知道人是怎麼被殺的,只聽到慘叫哭喊,加上詭譎的氣氛,真的非常非常的難受,清楚記得不舒服的感覺持續三天之久,事後查資料看到這部片有很大的一個手法就是『故意讓觀眾看不到想看的。』它真的做到了。

    看朋友寫看完『權力遊戲』最後一季覺得空虛,目前聽到有在看權力遊戲的朋友九成九都是這樣的心得,就連枕邊人島輝拔都覺得悵然若失。沒看到自己想看的真的很難過吼~~XD

    但我沒有不喜歡最後一季,甚至相當喜歡最後一集,覺得是相當棒的收尾,大部分的人多半都覺得自己身處的年代混亂動盪,可假如我們離這個時間軸很遠很遠很遠,時間拉長看就是一個個的起落串接,這才是真實的人生,起了、落了,然後又是另一個時代,很多人完成他該完成的然後死去,留下的人帶著傷口繼續前進,情緒相當細膩但不狗血,女騎士書寫那幕我回想了不下20次。

    前陣子終於找到跟我完全相同想法的朋友,他是一位久居台灣、來自南非的外國人,他喜歡最後一季,尤其最後一集的理由跟我有一部分雷同,其他的理由我也喜歡,他說...

    『真實的人生不會有太驚天動地的戲劇化劇情,這才是貼近生活的面貌,它不會有結局,而是會繼續。戲劇不是要滿足觀眾想要看什麼而拍,戲劇也不需要這樣,它只要表達它想表達的就好了。』

    ==

    今年看完復仇者聯盟4和權力遊戲,在心底升起一股感恩之意,一個十年,一個九年,謝謝這些年有這麼棒的電影與戲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