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駢文平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駢文平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駢文平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駢文平仄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駢文—典雅還是浮誇? | 長知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政權迭變,頻繁的改朝換代反映了混亂失序的政治環境。在這種亂世當中,卻意外地創造了獨特的文化土壤,在文學、藝術等領域裡,有長足的發展。 以文學為例,南北朝大盛的駢文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駢文又稱駢儷文,是魏晉開始興盛的一種文體。自魏...

  • 駢文平仄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7 21:45:25
    有 533 人按讚

    駢文—典雅還是浮誇? | 長知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政權迭變,頻繁的改朝換代反映了混亂失序的政治環境。在這種亂世當中,卻意外地創造了獨特的文化土壤,在文學、藝術等領域裡,有長足的發展。

    以文學為例,南北朝大盛的駢文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駢文又稱駢儷文,是魏晉開始興盛的一種文體。自魏晉以來,文人寫信、著書、立碑,甚至朝廷發號施令,均多使用駢文。

    駢文興盛的原因是自魏晉後儒學衰微,士人階層漸漸盛行追求高超藝術技巧的風氣,因此文學創作上也傾向較重文辭修飾。駢文最主要的特點是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說文解字》:「駢,駕二馬也,從馬並聲。」),故稱之為駢體。句子與句子的對仗,不但字數相同,而且在聲韻平仄、修辭以及用典上也講求對稱工整,故此駢文基本都是典雅精鍊。

    然而,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因此在內容的表達上往住受到束縛,也因為用詞浮誇,或未能明確表達作者原意,甚至為求文體工整而胡亂用詞及堆砌用典,以文害意。

    駢文之風至唐朝時仍甚為盛行,但唐代時已有文人對此有所質疑,最為人熟悉就是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等人提倡「古文運動」,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古文,以對抗華而不實的駢文。例如韓愈主張「文以載道」,改變了當時浮誇綺靡的文風。儘管如此,駢文對我國文學發展仍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思考問題:
    1.駢文反映了魏晉南北朝士人階級的哪些狀況?
    2.唐代「古文運動」與駢文有何關連?

  • 駢文平仄 在 棋樂玩文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16 21:49:35
    有 56 人按讚


    因為反對skr的駢體文而爆紅的千年偶像天團
    【唐宋古文八大家】他們的故事

    嘛...我知道他們八個真的很努力
    但是這30年的台灣考題仍然是著重在"對偶"、"對仗"、"平仄"、...雖經過了時代的變遷,我們似乎還活在魏晉南北朝的奢糜年代。

    #駢體文 #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現在是暑假耶為什麼我要這麼認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