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4DX (8.2/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4DX》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水島努執導,茅野愛衣、渕上舞、中上育實...
《#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4DX (8.2/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4DX》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水島努執導,茅野愛衣、渕上舞、中上育實配音,劇情講述才剛獲得比賽勝利解除廢校危機,大洗女子學園又因小桃突如其來的留級消息引起騷動,為了幫助她能順利上大學,小桃以隊長之姿帶領大洗戰車道團隊參與冬季大會「無限軌道盃」,沒想到在首戰對上BC自由學園時,卻出乎意料地陷入苦戰。
⠀
為什麼一部動畫系列能夠在台灣不斷重映,而且每次還都以少量廳數獲得高滿座率的優良票房表現,最終創下電影上映次數的紀錄?這是我內心一直以來對《少女與戰車》有著的疑問,直到這次在 4DX 影廳觀賞新推出的《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之後,整段過程在畫面與座椅搭配下製造出來的高度娛樂效果,就完全展現出這部作品所具有的價值。
⠀
相信首次接觸的觀眾都會跟我一樣對《少女與戰車》是部怎樣的作品感到好奇,是像《大雄的恐龍》或《馴龍高手》那樣講述少女跟戰車成為好朋友的故事嗎?或者是像俗稱艦娘的《艦隊Collection》那樣把主角設定為長得像少女的戰車?事實上,《少女與戰車》的本質就跟《網球王子》、《影子籃球員》、《棒球大聯盟》等以課餘運動社團作為主題的動漫作品一樣,只不過把主角從熱血少年變成「女高中生」,而把球類運動變成「駕駛戰車」的競技比賽而已。
⠀
《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以有著「戰車道社團」的大洗女子學園作為舞台,巧妙利用高三學姊小桃因為大學考試落榜,大家便決定讓她成為社團的隊長參加即將舉行的「無限軌道盃」大賽,以便在獲得冠軍之後用體育優等生的名義重新申請大學,讓角色們有一個明確的參賽動機與需要奪冠才能達成的目標,也利用她們之間的有趣互動與彼此的關係讓我們對故事後續發展產生濃厚的興趣。
⠀
儘管我不是一個動漫迷,平時也鮮少接觸相關領域,但《少女與戰車最終章》這部日本軍武動畫在第 1 話把故事聚焦在幾人為了增強戰力而前往尋找新戰車,並且參加第一輪比賽之上,不僅成功跟我們介紹幾位戲份較多的登場角色,讓《少女與戰車最終章》這部「續集作品」不會給新觀眾有看得一頭霧水的感覺,似乎也在隱約中以每位性格各有特色的角色們,傳達出了整部作品背後關於多元的核心。
⠀
我喜歡《少女與戰車》這個系列作品打破人們過去想像的創作發想,誰會猜到一台台外表陽剛威風、披著厚重裝甲的戰車,裡面竟然是由一群可愛的女孩子來駕駛?看著片中青春的女高中生認真操控戰車行進方向、裝填彈藥、開炮攻擊敵軍的模樣,這種既突兀違和卻又充滿反差魅力的感覺,對應到《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裡頭大賽各自不同風格的參賽隊伍,也為整部作品帶來更多能夠發展的空間。
⠀
無論是大洗第一輪對陣的「BC自由學園」明顯以「法國大革命」的階級紛爭來設計「轉學生組」與「內部直升組」的衝突,或者第二輪的「知波單學園」以「大日本帝國」在太平洋戰爭的「萬歲衝鋒」,設計她們不管怎樣都會施展先發制人的突擊衝鋒戰略,這些能在現實世界歷史中找到對應的隊伍風格,除了讓《少女與戰車最終章:第1+2話》戰鬥場面變得更多元之外,也增添了許多在故事背後的趣味性。
⠀⠀
全文超過字數上限,後段請到 @looryfilmnotes 下篇文章或部落格閱讀原文
⠀⠀
#少女與戰車 #水島努 #茅野愛衣 #渕上舞 #中上育實 #井口裕香 #電影 #動畫電影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最終章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最終章第2話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最終章4d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最終章第1話 #影評 #如履影評 @dragonartinc
馴龍高手2台灣配音 在 嘎嘎 Gaga 極致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馴龍高手2 熱映中
馴龍高手1是我很喜歡的動畫之一!記得當初看這部動畫的時候,我們一群人覺得這應該是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結果看完大家稱讚到不行!
上個禮拜六電視的重播也讓我忍不住看完才肯睡覺( ̄▽ ̄)~*
假日到威秀看了馴龍高手2,雖然說「驚喜」的部分沒有1來的深刻(可能是對這部動畫有所期待)但2徹底的包含了友情、親情、愛情,還是讓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阿!!!
如果你沒有看過馴龍高手,快點放下偏見去看看馴龍高手吧!這部動畫真的會比你預料中好看很多!
可以的話,盡量選擇看英文版
我們因為沒有其他時間可以選了,所以看了國語發音…我個人認為發音還是會稍稍影響到電影的觀看,就如同周星馳的電影,我還是喜歡聽台灣配音版XDDD
除了國語和英文配音有「口氣」的差異之外,還有就是觀眾群。
很明顯的,國語版配音有很多很多的小孩子,而且從群眾的笑聲就能得知孩子的比例非常非常非常高….在此特別申明,我們不是討厭小孩,只是在一些很感人的戲碼上,女配角問:你願意____嗎?小孩們就很興奮的說:「我願意!!!!!」
欸欸欸欸,感動的感覺就頓時被打散了<<<那你為什麼還是可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