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馱粵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馱粵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馱粵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 馱粵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17 08:00:00

    4. 鵝翎寺坐落於桂林市荔浦縣境內一處風光奇絕的喀斯特地貌—鵝翎岩上。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已經1400年了。相傳唐高僧惠能法師(638—713)曾到鵝翎寺修道多年,撰寫《壇經》一書流傳於世。鵝翎寺因得此佛根而名聲大振,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一座名寺。鵝翎寺依山而建須拾級而上,逐一可參觀地藏王殿、三寶殿、文殊殿、觀音殿、玉佛殿和居士樓等。見彌勒佛笑口大開袒胸而坐,似在勸說世人放下煩惱、笑對人生。各殿觀音菩薩、釋迦牟尼、十八羅漢和達摩、惠能、臨濟三尊宗師及韋馱、關羽等塑像,栩栩如生。歷代官員文人題詠不少,雖歷盡風霜仍算清晰可辨,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現存摩岩石刻32處,唐宋代13處,明清代19處。當登上最高層,佇立在玉佛殿前憑欄遠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鵝翎寺擁有四奇:奇崛,奇特,奇秀,奇妙。奇崛是此地山勢奇崛,岩洞多而幽深,且洞洞相連,奇石嶙峋,正所謂「懸崖抱奇崛,絕壁駕崚嶒」。岩北有一石門,內有超大溶洞,洞內滴水如乳,有一巨型鐘乳石,形若鵝翎,栩栩如生,鵝翎岩之名由此而來。觀音殿裡也有一洞,內有奇石狀如神龍,洞壁龍鱗清晰可見,兩顆龍珠圓潤可愛,得名「神龍洞」,至今探尋者不絕。洞前有一聯:「松鱗變化身成玉,石骨開張頷有珠」,將鵝翎寺的奇崛寫活了。奇特是鵝翎寺緊貼鵝翎岩,整座寺廟依山崖、峭壁、溶洞而建,高達四五層,可謂寺在山上、山在寺中,殿裡有洞、洞裡有殿。更奇特者,它不像一般寺院平面延伸前後推進,而是疊加而建一層一殿,這種立體框架的「山寺」,不是絕無僅有也屬奇特之極吧!還有一段奇特的美麗傳說:相傳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荔浦全縣大旱,禾苗焦枯,民眾聚集鵝翎寺拜佛祈雨。真的奇蹟出現:瞬間驕陽變烏雲,雷電大作豪雨傾盆,秧苗死而復生喜獲豐收。百姓盛讚鵝翎寺有菩薩保佑、聖人相助。從此一遇荒年,荔人禱告祈雨,每每禱雨輒應十分靈驗,於是「鵝翎應禱」成了荔浦「古八景」之一。奇秀是鵝翎寺的美,可不是一般意義的秀美,而是出類拔萃、舉世無雙的奇秀獨俏!你看,古剎四圍千峰疊翠風情萬種:遠望山嵐繚繞綠水依偎,不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之意境;近看茂林修竹掩映佛殿樓閣,一泓碧水親吻玲瓏寶塔,大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韻味。走進古樸清幽的寺院,緩步迎來莊重梵音、繚繞檀香,堪稱人生一大快事也!最後鵝翎寺奇妙無數。寺內大小岩洞無數,璀璨奪目妙不可言,誠如一副對聯所寫「入寺始知山竅妙,登峰便見小城雄」。最奇妙的則是流傳甚廣的一段軼聞:傳說建寺之初,三寶殿東壁出現一小洞,每天淩晨有白米嘩嘩流出,流出的量正好夠寺內僧尼一天口糧,被稱「出米洞」。一俗人陡生覬覦之念,趁月黑風高之夜溜進寺院,用釬將洞口鑿寬,期待滿載而歸。豈料左等右等,鑿寬的「出米洞」卻「顆粒無收」了。自此鵝翎寺僧人開荒種田自食其力,那俗人也落得眾人恥笑。不久洞口多了一聯:「洪洪福福地,空空洞洞天」,此聯妙語勵人,意謂天上不會掉餡餅、富庶全憑雙手創造啊!

  • 馱粵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8-18 08:00:00

    東普陀講寺位於香港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是一所仿照中國的浙江省之杭州市的普陀寺建造的寺院。東普陀講寺在1932年由茂峰法師所創辦。茂峰是廣西博白人,生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29歲在南京寶華山慧居寺(今稱隆昌寺)受戒。1924年茂峰應邀赴台灣靈泉寺講經,1927年自台灣到香港弘揚佛法,途經老圍村,登千石山,游大水坑,以其氣像宏闊,為建佛寺的理想地方,乃集資建寺。於1930年開始興建,歷兩年而成。茂峰因見千石山一帶景物與普陀山有些類近,故名之為「東普陀」,更把千石山改名為千佛山,又把大水坑名為三疊潭。茂峰法師於1964年圓寂,講寺一直由寺院的僧人營辦,寺院內外近亦不斷維修過保養,環境清幽,交通方便,前來觀光的遊人不少。東普陀講寺裡邊建有許多亭台樓閣:「圓通寶殿」於1949年重修,位於東普陀講寺的中央部分,供奉觀音像、西方三聖像、彌勒佛像、文殊菩薩像及普賢佛像;前方是「天王殿」、「韋馱殿」及「觀音殿」;後方是「藏經閣」;左方是「客堂」及「延壽堂」;右方是「祖堂」及「功德堂」;尚有散布「千佛山」各處的「印海堂」、「菩提樹」、「淨業堂」、「五觀堂」、「西客堂」、「禪堂」、「雲水堂」、「圖書館」、「客堂」、「竹亭」等建築物及景點。東普陀最聞名的有所謂「三大」:即「佛大」、「鼎大」及「鑊大」。殿前大鼎背後刻有「重六百餘斤,有盛店造」幾個字,為香港罕有的法器文物之一。為紀念茂峰法師,1967年寺內建成「茂公紀念館」,內藏珍寶包括:弘一法師的題字: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早年留學日本,出家前為著名音樂家及藝術家;嶺南派畫家高劍父及趙少昂的「五言聯」及「花鳥畫」;日本的裕仁天皇御賜之「黃緞金燦五衣」:1924年茂峰法師應邀往台灣基隆靈泉寺講經,逗留在台三年,講經弘法,皈依四眾達萬多人。當時的日本台灣總督及其官員也曾前往聽經,及將此事呈報日本天皇,敕令贈茂峰法師金爛五衣一件,是300年來第一位日本以外的僧伽得此禮頌。香港淪陷期間,日軍所到之處姦淫掠奪,百餘村婦到寺中避難。茂峰師為救蒼生,將日皇所贈黃緞金燦五衣,懸掛胸前,立於寺門,日軍見狀如見天皇,不敢冒犯,東普陀寺一度為避難所,成為香港最多僧侶掛單的佛寺,寺名遠播。位於元朗天水圍的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是以東普陀講寺的開山祖師茂峰法師命名的學校,在香港以資訊科技教學而聞名。

  • 馱粵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2-14 18:02:26

    萬佛寺Ten Thousand Buddhas Monastery位於香港沙田區排頭村萬佛山上,由月溪法師在1949年建設,於1957年落成,寺院佔地65,000平方呎,依山就勢,分成高低兩組建築群,共有5殿4亭1廊及1塔。1938年月溪法師離開廣州到香港沙田弘法,並開始籌備興建萬佛寺。1949年香港著名菸草商人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簡玉階將私產「晦思園」捐贈建寺。月溪法師事必躬親,擔鐵運石,親手塑造佛像萬餘尊,歷時八載,於1957年建成萬佛寺,自此成為香港著名觀光熱點。1982年萬佛寺開始進行局部性的翻新及重建工程,包括重建韋馱亭、觀音亭及十八羅漢廊,翻新萬佛寺和萬佛塔。並為各尊像鋪上金箔及掃油漆。可惜於1997年7月,萬佛寺被暴雨嚴重沖毀,其中玉皇殿及觀音殿倒塌,由於損毀嚴重而被迫一度關閉,經過兩年重修,才能局部重新開放,更由私人寺院改為公眾所有的非牟利團體「沙田萬佛寺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於2000年開展工程,在室外放置500具真人大小的金羅漢像。
    月溪法師生於1879年,祖籍浙江錢塘,後遷雲南,俗姓吳,諱心圓,字月溪,生於富裕家庭,肄業於上海震旦大學,19歲毅然出家,禮靜安老和尚剃度受具戒,於佛前燃左無名指及小二指,在胸前肉上燃起四十八盞燈供奉在佛像面前。月溪法師性喜游,善七弦琴,游必擕琴隨身,到處講經說法,踏遍名山大川。九一八事變後,月溪法師南下廣州弘法,並重修大佛寺。1965年4月24日月溪法師準備講《圓覺經》,突感壽緣已盡,當晚8時,端坐圓寂,住世87載。弟子將法體封龕入土,8個月後,遵照法師生前囑咐撥土開龕,即見其肉身不化,五官俱全,整體呈金黃色。並依遺示以紅布包裹肉身並加漆鋪金,作肉身菩薩,供奉於寺中的「彌陀殿」,後於2001年初移往「萬佛殿」安奉。月溪法師警語:
    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念念不停,尤如奔馬,馬到崖前,收韁恐晚。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生不將此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一口氣不來,惟有業隨身。生時不帶一文來,死時不帶一文去。努力今生須了卻,更莫屢劫受餘殃。不受一番寒徹骨,恁得梅花撲鼻香。拼著一條窮性命,銀牆鐵壁亦要穿。身到半山須努力,要登崖頂莫辭勞。念佛之念既真,了悟之心必至。念佛無秘訣,只要生死切。但辦肯心,決不相謙(賺)。念到半途須努力,要想成佛莫辭勞。釋迦不是天生,達摩亦非自證。心心相續,不自放逸。修行若遇真師友,敢保功夫一世休。無量劫的生死,要他和盤托出。修行本分大事,不是說了便休。假如今生不得念佛三昧,縱使骨枯髓乾,終不放捨。爾不在這裏磨礱,修行志氣,抖擻精神,一往直前,以求解脫。蒼天渺渺,大地茫茫,生死不了,如何問心?研窮法理,以悟為則。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惟守一法,然後見心。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百折千磨,終不退悔。受盡辛苦,惟道為是。千磨萬難,益勵精勤。臨渴掘井,時間不待。閑時辦,可待臨終日。身既到了寶山,切莫空手而歸。法無正像末三時之等差,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惟知近學之弗荒,不擬真功之自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