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馬可波羅一期租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馬可波羅一期租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馬可波羅一期租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馬可波羅一期租屋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威尼斯人消失中 千年水都美麗與哀愁 威尼斯困境 觀光成經濟命脈與扼殺之手】 「還有一座城市你從來沒有提過」 忽必烈問馬可波羅。 「記憶中的形象」 「一旦在字詞中固定下來 就被抹除了」 馬可波羅低頭對大汗說,「我害怕如果我提到的話,「會一...

  • 馬可波羅一期租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2-20 20:00:00
    有 1,174 人按讚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威尼斯人消失中 千年水都美麗與哀愁 威尼斯困境 觀光成經濟命脈與扼殺之手】

    「還有一座城市你從來沒有提過」

    忽必烈問馬可波羅。

    「記憶中的形象」

    「一旦在字詞中固定下來 就被抹除了」

    馬可波羅低頭對大汗說,「我害怕如果我提到的話,「會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尼斯。」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虛擬了這段對話。

    我們會失去威尼斯嗎?

    趁天色未明,守候在木製的大學橋上,等待捕捉射入威尼斯的第一道曙光,或置身成千上萬各國觀光客之中,在聖馬可廣場,靜靜凝視長日將盡的漫天流彩霞光。

    威尼斯,是無法形容的存在,只能打開自己的五感,完全向它臣服,但「威尼斯 正在緩慢地死去」。

    數百名威尼斯居民11月12號舉行「從威尼斯出走(Venexodus)」示威活動,兩度遭到黑死病掃蕩的水都,這次遭逢的大難,弔詭地,正是命脈存續所繫的觀光業。

    民眾帶著巨型的紙製行李箱,大街小巷遊行,抗議本地人被大量遊客逼走。

    一位威尼斯居民表示,「威尼斯是一個脆弱的城市,結構上和體貌上都很脆弱,社會組成也是如此,再加上當地居民缺乏住房,卻有大量蔓生激增的房屋提供給旅客,你就可以了解這個情勢對威尼斯居民來說是多麼無法忍受 。」

    威尼斯本島其實很小,城市面積約五平方公里,遍布無數的拜占庭、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建築。182條運河穿行、包圍126座小島,全世界最大的迷宮般巷道,以435座橋樑連結。這裡有最繁忙的水上交通,每天至少三萬趟船隻往來。作家DH勞倫斯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寫道,只有威尼斯才是「所有度假勝地中的唯一勝地」。

    各國觀光客從1960年代湧現,從汩汩流水變成大軍壓境般,踏上心中渴慕已久的夢幻旅程。對威尼斯人來說,卻是一場漫長的惡夢,始終無法醒來,如今已經裂變成為夢魘。這座城市太受歡迎,外國人大量購置房產,民宿、旅店取代當地人的住宅,曾經存在的鋼琴廠、釀酒廠、煙火工廠,全從記憶中抹除。花店、肉舖、麵包店、雜貨舖,供應日常用品的街肆一間間消失。

    就連島上碩果僅存的傳統市場,也成為外地街頭藝人表演的地方,「觀光」的滲透力真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威尼斯建築師帕吉亞林說,「所有傳統工藝、日常生活機能小商家,或者所謂傳統工坊,不論如何,總是隨著歷史豐厚城市的發展運轉。漸漸地,不是往大陸外移就是關閉。」

    取而代之的,是專供觀光客消費的紀念品店,和全數報到、陣容堅強的國際名牌精品店。威尼斯本島儼然成為一座不適人居的「主題樂園」。居民從1951年的17萬1千多人,近期以每年1500人的速度「消失」。

    聖馬可區一家藥房櫥窗,每天電子跑馬公布當地居民人數,10月1號我們採訪時顯示55069人,11月12號抗議活動當天,已經減少為54926人。每天的外來人口都比威尼斯人總和還多,亟需拯救的,不是不知何年何月才可能被海水淹沒的威尼斯,而是現在進行式「瀕臨滅絕」的「威尼斯人」。

    玻璃工廠總經理說,「是的,觀光客太多了!」

    WeAreHereVenic創辦人米凱拉 煦碧理雅說,「居住在威尼斯,公寓或房子非常昂貴。首先我們失去了很多沒有自己房子的居民,也就是租屋的居民,但現在我們也開始失去擁有房子的居民,因為把房子出租比較划算。」

    作家湯瑪斯曼1912年的經典小說《威尼斯之死》(Death in Venice),預言般地準確描述這座城市「一半是童話故事」、「一半是觀光客的陷阱」。來去自如的觀光客,意外設下精美的陷阱,幾乎完全獵殺了這尊「亞得里亞海女王」。

    威尼斯導遊說,「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我們要怎麼回頭,我們已經失去了這麼多的房子,我不知道怎麼樣可以回到過去。」

    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6歲開始執業,世代家傳生意的貢多拉船夫,面對我們的提問回答得為難,觀光客正是他們的經濟來源。

    「大家都希望回到19世紀」、「遊客不多 但是荷包滿滿的時代」。

    那已經一去不返了,毫無節制控管的觀光人數,讓這座千年古城,成為即將撞上冰山暗礁的巨型郵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經過聖馬可廣場的郵輪,是水都的最大威脅,每年經過的七百艘巨大郵輪,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更嚴重威脅脆弱的潟湖生態系統。

    「UNESCO」2015年10月提出一份78頁報告指出,因為缺少旅遊政策,過量旅客讓威尼斯居民很難在當地生活,巨輪掀起的尾浪更加速侵蝕環境。教科文組織要求主管機關,2017年2月前提出應對措施,否則將被列入世界遺產黑名單,甚至可能遭到除名。

    三代生活於威尼斯的攝影師Gianni Berengo Gardin,2013年展開「威尼斯與巨船」(Venice and the Big Ships)的專題拍攝,從一開始批判郵輪造成的視覺污染,後來聯想到更多對環境和空氣的影響,因此觸發大型反郵輪運動。

    為了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威尼斯市政府興建郵輪碼頭,讓超過十萬噸、容納四千人的巨型郵輪,可以經由朱戴卡運河,進出威尼斯潟湖區。數百位民眾搭乘小艇,多次在大型郵輪附近水域穿梭,抗議它們破壞環境生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觀光業,可能將脆弱的威尼斯「推向一座積水的墓地」。當地民間組織正努力挽救這場悲劇,住在里亞托區的建築師帕吉亞林,是當地區域委員會的成員,他認為政府部門對當地的生態保育工作完全失敗。

    威尼斯成為老邁、近乎被壓榨殆盡的金雞母,種種觀光和生態異象,反映出城市和國家治理的偏差,也是義大利競爭力低落的又一例證。各種以價制量、管控觀光人數的作法,總是因為龐大複雜的利益糾葛難以執行。

    里亞托曾是威尼斯的商業權力中心,里亞托橋則是橫跨大運河最古老的橋樑,這座「白色巨象」現在以廣告看板包覆,換取廠商贊助高昂的整修費用,類似景象在這座古城水都到處可見。即使每年多達2500萬,甚至3000萬觀光客造訪,市政府依然負債累累。市長甚至考慮把收藏在佩薩羅宮克林姆和夏卡爾的名畫賣掉還債。大運河畔歷史性的「德國商館」,則以爭議性的低價,賣給知名服裝集團,對方再轉租世界最大精品集團開免稅店。

    即使心懷憂戚,滿腔熱血拯救威尼斯沉淪的民間組織,例如「WEAREHEREVENICE」成員,受訪時還是忍不住要替威尼斯說好話。

    她說:「我不知道最後你們會不會使用這段,但我很希望能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美麗城市。我可以說嗎?要不然一切都很悲觀,這是不對的。」

    忽必烈也曾發出類似的喟嘆。「為什麼你的旅行印象總停留在令人失望的表象上?在無關緊要的憂鬱上流連不去,為什麼向皇帝隱瞞它的壯麗命運呢?」

    馬可波羅說,「您必須睜亮眼睛,凝視遙遠的微弱光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