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 #童言童語
老師說中午又沒睡
她一週上學五天真的常常都在沒睡的
下課後通常放鬆了就會想睡
有時候會哭鬧一番我都拳頭硬硬的👊
天氣冷到底有什麼不冬眠的道理呢🤷♀️
昨天我做了小手術
感受到小雞翅暖暖的行為
昨天說媽媽現在有傷口不能抱妳
我以為她會開始哭鬧
🐣沒關...
記錄一下 #童言童語
老師說中午又沒睡
她一週上學五天真的常常都在沒睡的
下課後通常放鬆了就會想睡
有時候會哭鬧一番我都拳頭硬硬的👊
天氣冷到底有什麼不冬眠的道理呢🤷♀️
昨天我做了小手術
感受到小雞翅暖暖的行為
昨天說媽媽現在有傷口不能抱妳
我以為她會開始哭鬧
🐣沒關係媽媽我會照顧妳
(那一秒媽媽被收服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
她說
🐣媽媽我覺得我晚上睡覺會踹到你的傷口
🐣妳不要靠近我
🐣我跟爸爸睡就好了
(很有自知之明,睡姿超差的女子)
然後把自己枕頭移向爸爸那邊過去一點
🐣媽媽你不要超過這邊,再睡過去一點喔
最後我被逼到很過去睡在邊邊😆😆😆
我們房間是兩張king size的床併在一起
她睡著我都讓她睡老公那張床
小雞翅很黏我,半夜都會偷爬過來我這邊
即使我堆疊很多抱枕
她一樣可以翻山越嶺過來我枕頭🤦🏻♀️
昨天晚上睡覺前要抱抱
她很怕抱太緊弄痛我傷口
她用手抱抱我而已不敢靠太近
但屁股離很遠翹高高的畫面好好笑😆
睡覺前還說
🐣媽媽你不能再玩手機了知道嗎?
🐣你這樣會近視喔,快點睡覺囉
昨天一整晚都沒有溜過來我這裡耶
(睡姿是可以控制的嗎?🤔)
她潛意識裡面可能告訴自己不能踹到我?
跟爸爸兩個黏在一起睡好安分喔👏
早上起床她輕輕摸我的傷口
原來睡一覺起來還很在意呢😆
對了,我那手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今年發現身上的痣突然變很大
胸口腋下附近那邊兩顆突然長大
我去國泰醫院看,醫生說沒事再觀察就好
我老公堅決要去馬偕再看一次
馬偕的醫生覺得超過0.6公分最好切除
因為太大的痣不是好事,要觀察不如切除
後來我就決定切除
免得我之後忘記了沒注意它又長大了
也怕太大顆會有病變什麼的
痣雷射清除通常會再長出來
所以要用手術的方式拆除,
而且要挖乾淨才行
我的位置剛好是手臂腋下那附近
施力容易拉扯到傷口
不能提重物不能運動流汗
媽媽們平常忙碌也要多關心自己身體的變化
(還是老公發現的我到底神經有多粗😅)
如果身上要除痣的話強烈建議「夏天」去
昨天寒流10度我躺在手術室真的冷到崩潰🤪
護理師幫我蓋毯子我還是冷到抖
但想要趕快處理不要再拖了才硬著頭皮去
我這個是醫生評估算門診手術不是醫美
所以費用就是馬偕門診費用這樣
照片是去年班上腸病毒停課9天
我跟她在家做點心的那段日子🧡
(照片拖好久🙈)
#女兒真貼心 #小雞翅 #童言童語 #暖暖的 #3歲小班 #3yearsold #做點心 #親子烘培
馬偕除痣手術 在 非洲魔術醫生 - 黃大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美] 7種痣,非除不可
最近在診所經常有朋友詢問關於雷射除痣的問題,找到一篇康健雜誌的報導,節錄回答同時也跟大家分享一些正確的觀念。
A. 痣是什麼?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科醫師李定達指出,一般所謂的痣是指黑痣,學名是黑色素細胞痣。痣是痣細胞的聚集,一團一團的聚在一起,可能長在身體的所有部位。
黑色素細胞在正常皮膚上都有,它平均分散在身體各處。黑色素細胞的功能是製造黑色素,傳布到幾乎每個表皮細胞,表皮細胞本身不會製造黑色素,可能每20~30個表皮細胞就有一個黑色素細胞,會製造黑色素,傳送到附近的表皮細胞。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痣。大部份的痣是後天的,青春期以後逐一出現。據澳洲的研究統計,11~30歲的男性,每人身上有73顆痣,女性每人有27顆,白種人可能較多,不過台灣並沒有這方面的統計,李醫師說。
痣的多寡和大小與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有關。根據統計,全身有100顆痣以上的人得到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為25顆以下者的3.4倍,又如果大於2毫米以上的痣有50個,則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為一般人的4~54倍。
B. 哪種痣應該除掉?
李醫師指出,除了美觀因素,為了避免變成惡性黑色素瘤,以下幾種痣應該除掉:
1.會受到長期摩擦刺激的痣,如長在戴胸罩處和腰部的痣。
2.出現不典型變化的痣。外觀不典型的痣可能變惡性,如很黑的痣,色素不平均(雜色)、邊緣不平整或不規則、界線不明、左右不對稱、在統計上直徑大於5毫米。
3.單一的痣突然快速變化。如果是全身的痣因為賀爾蒙的變化而同時變化,較無疑慮,如果是單一的痣突然快速變化,就值得注意。
4.長在特殊部位的痣。如長在肢端(手腳)的痣,必須注意觀察,因為這些地方的痣比其他地方的痣變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較大。
5.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結膜、陰道、包皮翻出來那部份的黑痣。
6.指甲溝的痣。甲溝與指甲下方皮膚相連,可能會長到指甲下面,被指甲擋住,不容易看出變化,而且長在肢端,將來變惡性的機率較大。
7.有些痣本身是先天高危險的痣。嬰兒一出生就看得到的痣叫先天痣,先天痣不多,根據統計,1%的新生兒有痣,並非所有先天痣都是一生出來就有危險,大小是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愈大的痣,將來變惡性的機率較大,因此醫師建議應及早切除。
有些人有蟹足腫的體質,疤痕組織會不正常增生,致產生肥厚性疤痕。蟹足腫好發於耳垂、肩、上臂、前胸和後背,臉上並不是好發部位。有這種體質的人若為美容目的要除痣,應先告知醫師自己的體質,以免除痣換來大疤。
C. 危險的惡性黑色素瘤
台北馬偕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歐聖運表示,良性的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的情況是:凸起、出現極黑色素、會癢、會痛,流血和潰瘍。
皮膚癌主要包括三種:惡性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和鱗狀上皮細胞癌。
惡性黑色素瘤佔所有皮膚癌的4%,卻造成近80%的皮膚癌死亡率,是所有癌症裡預後最不好的之一。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有10~15%有家族遺傳史。黃種人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比白種人低。
痣可能會變,有的變化是警訊,會變惡性,有的變化則是良性。痣是不是變惡性,可透過切片檢查確定。
D. 如何除痣?
除痣的方式通常依痣的種類、大小和部位而定,一般而言,超過3毫米就得用切除。
1.切除只要懷疑有惡性的就要切除,並做切片檢查,用雷射怕清不乾淨。複合痣與真皮痣太深且凸出,如要除掉,要用切除。較大的痣切除後要縫合,甚至要做植皮(從別處轉一塊皮)及皮瓣轉移(把旁邊的肉接過來)。
2.雷射雷射是用電能轉化成光的治療方式,適用於較小和較淺的痣,例如較扁的接合痣。
3.高周波電燒灼術用熱能破壞細胞。
4.液態氮冷凍攝氏零下196度的低溫破壞,但很少使用。
5.化學燒灼缺點是不好控制燒灼的深度和範圍,點壞了會出現凹洞,有的洞很深,醫學界不用這種方法,不過有些美容院及夜市點痣攤則愛用。
幾乎大部份的痣都可以除,歐聖運說,但如處理不當,大多會留有明顯的疤。較難除的是眼皮與鼻子上的痣;眼皮較難縫起來,鼻子的痣較難補,必須要植皮或做皮瓣轉移;法令紋的除痣手術比較好做,因為周圍有很多組織。
E. 術前術後注意事項
痣的切除和雷射手術之前,都不能抹任何保養或化妝品,這些手術都需要麻醉,雷射用表皮麻醉術,切除用注射麻醉,兩者都需要簽同意書。雷射術後要確實做好防曬,在傷口結痂脫落前好好遵照醫囑塗抹抗生素藥膏或貼人工皮,就可以確保最好效果。切除手術在拆線後要貼美容貼布3~6個月。
來源: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