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馬偕開刀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馬偕開刀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馬偕開刀費用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瑪莉食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盧俊義牧師:...若是你有機會跟這些來自瑞士的神父和修女相處,一定會聽到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全世界最美麗的海岸線,就是花東海岸!」然後他們會告訴你說:「要好好珍惜、守住上帝所賞賜的這美好土地-台灣!」 #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早已從...
馬偕開刀費用 在 瑪莉食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俊義牧師:...若是你有機會跟這些來自瑞士的神父和修女相處,一定會聽到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全世界最美麗的海岸線,就是花東海岸!」然後他們會告訴你說:「要好好珍惜、守住上帝所賞賜的這美好土地-台灣!」
#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早已從天涯一方的瑞士人變成台灣原住民了
還有這裡:http://marianne2014.pixnet.net/blog/post/112419638
是這麼真實地愛台灣
(本文刊登於2016年6月15日蘋果日報電子報論壇)
最近為了「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的荒謬言論,攪動了咱台灣整個社會亂哄哄的,有點失序的樣子。
使我想起去年(2015年)六月15日,在台東地區照顧貧窮病人長達五十年的葛玉霞修女(Marie-Therese Felder)回祖國瑞士去。她曾為了照顧病人,騎摩托車出車禍,導致右手骨折只能舉高到平肩,腿腳都受傷導致行動不便,但她還是照樣走路去病人的家照顧、服務貧困的植物病人,幫他們擦拭身體,給藥。過完八十歲生日之後,她決定返回故鄉瑞士的差會去過晚年。我們一直要留住她,她卻說:「我不想麻煩台灣人。但我要特別謝謝你們,像我這樣老的人,你們還不嫌棄,願意讓我去看,去幫忙。」這是去年六月15日在高雄小港機場,我們一群人去送行時,她一再表示感謝的話。
前年,馬偕台東分院決定回饋這些在台東外籍神父和修女們對咱台灣人的愛,只要他們有醫療的需求,一律免費並且給予必要的幫助。去年在關山鎮今年已八十一歲的瑞士馬仁惠修女,因為病痛緊急入院治療,該院從院長到社服室同仁很熱心地給予協助各項看診,也特地提供最好的病房。但馬修女卻說「我不敢住院,也不要住院」。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病房太好,她不想佔用,要讓病房給更需要的病人。
也是去年,來自瑞士現年八十五歲的魏主安神父,因為入院馬偕台東分院開刀治療身體疾病,後來我們給予安排轉送台北和信醫院繼續治療。起先他是一再堅持拒絕,理由只有一個:「我這麼大年紀了,應該要回到天父那裡,不要把這些錢用在我身上,請留給需要的病人,這樣才好。」為了要讓他願意接受進一步治療,作為他朋友的我,是說盡了好話,告訴他:「台北和信醫院決定不要收您任何費用,只為了要表達感謝您為台灣人奉獻五十多年的一點點感恩。」就這樣,好不容易地才說服他願意上來台北和信醫院就診、治療。
不論是台東馬偕或是台北和信,都想盡辦法要代表台灣人感謝這些奉獻一生生命在台灣的外籍宣教師,給予各種必要的醫療服務和協助。就像奉獻長達五十三年,一生都在澎湖照顧痲瘋病人的白寶珠女士(Marjorie Ingeleiv Bly),當陳水扁總統知道她病了之後,隨即帶領當時的衛生署、內政部等官員專程去澎湖探望兩次,並且交待所有醫療費用和辦理後事的需要,全都由政府買單。而白寶珠女士在遺囑上是這樣交待:不可以把她的身體挪離澎湖,若是她有甚麼可以留下來的,全部都留給澎湖人,她說:「我是澎湖人,這裡是我的家鄉。」為了要感念白寶珠女士的奉獻精神,台大醫學院前護理主任余玉眉教授還特地出版一本《台灣推動進階護理的典範-白寶珠女士》的書,作為教育護理人員的教科書。
幾年前,我受邀在台北醫學大學為醫科五年級生上一堂「典範教育」課程,介紹這些來自瑞士的修女在關山開設「療養院」照顧貧窮植物病人的故事。我告訴這些學生,這群修女因為怕用紙尿褲費用很貴,又不環保,因此她們都是用淘汰的床單改成尿褲給病人使用,這樣病人家屬就不用增加負擔;也因為負擔不起龐大的瓦斯費用,她們用太陽能外,也用木材燒開水、煮飯,但這些年紀已經七、八十歲的老修女們還在用電鋸鋸木材。當走進這間療養院時,保證絕對聞不到任何一絲絲的尿酸味,或藥品、消毒的味道,也看不到任何骯髒的地方,沒有紗門、紗窗,卻看不見蒼蠅等等。
下課後,班代表過來問我怎樣聯繫這些修女。我給了他電話和地址。後來我去看這些修女,她們才告訴我說:有一群來自台北的醫學院大學生,一行三十八個人,說要去替她們做工。修女問學生們要做甚麼工?他們說「要鋸木材」,這些修女回答說:「不行,你們太年輕,也沒有經驗,一不小心可能會鋸斷手指頭,那以後工作會很困難。我們已經老了,鋸掉幾隻指頭沒有關係。」於是學生問她們:「那我們來替你們醫院油漆?」這些修女問他們可以停留幾天?他們說只能一天。修女說:「這樣時間不夠。因為要粉刷牆壁,就要先將舊漆刮掉,有的地方還要補土之後才上漆,這樣至少也要一個禮拜。」最後,這些學生問修女有沒有輪椅?修女問要幾張?學生問夠不夠每個病人一張?修女說有,因為每個病人每天都會用輪椅推病人去院子裡曬太陽。
就這樣,這些學生們將所有這些植物病人抱起來坐上輪椅,並用帶子固定好,就浩浩蕩蕩地推這些病人上街去「遊行」,這讓關山鎮民簡直是大開了眼界,從來沒有看過這種場景,更讓這些病人興奮到極點。因此,當他們繞鎮上一圈回來後,竟然沒有任何一個病人想要下來,大家都雙手緊握著輪椅的扶手,一直搖頭。學生看不懂,只好請修女來了解,修女笑著告訴學生說:這些病人想要再繞一圈。這群學生就這樣再推這些病人繞鎮上一圈。
四十個植物病人的療養院,包括修女在內,共計用了三十八個照服員,比例之高,可說全台首指。但她們對病人的愛,從尿布曬乾之後都必須先用熨斗燙過才可以使用,就可看出她們的愛是多麼地深切。而這些修女都是來自瑞士的「聖十字架慈愛修會」,從年輕到現在,一生時間都在這裡,現在她們已經年老,都快八十或超過了。
當你有機會開車往台東海岸線走,快到成功鎮之前的路邊有個「小馬」的小村落,有間天主教堂的後面院子裡埋葬了八位瑞士白冷會的神父,包括被稱之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也安息在這裡。而在關山公墓,也有安葬幾位來自瑞士的修女,他們幾乎都是在三十不到的年紀就來到台灣,且是把他們所有一切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和才能都奉獻給咱台灣。若是你有機會跟這些來自瑞士的神父和修女相處,一定會聽到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全世界最美麗的海岸線,就是花東海岸!」然後他們會告訴你說:「要好好珍惜、守住上帝所賞賜的這美好土地-台灣!」
.
馬偕開刀費用 在 Wenn 生活白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周佑媽忙碌之餘,晚上帶孩子們去朋友介紹的親子餐廳【蘿莉小姐一號店】玩耍~❤
一進到店裡就被一座漂亮的球池吸引,還有兩台電動摩托車,佑佑好愛,愛到不願意下來😌~~這應該是他第一次自己騎摩托車吧(還有伴隨著很high音樂)~~哈哈!!
這間親子餐廳3月才開幕,但是人氣頗旺,空間不大,但是老闆很願意投資在遊戲的空間上(還有baby專區),桌數只有5桌,能維持一定的遊戲品質~餐點意外的好吃耶❤,佑媽愛~~我們家四口叫了三份套餐,佑桃全力進攻的結果就是----還得加點一份鬆餅,才吃得過癮,阿哈哈~~~😂😂 佑媽很喜歡他們的鬆餅,厚實彈Q,好吃!! 餐點費用實惠,CP值高👍👍
一問之下,【蘿莉小姐一號店】的老闆年輕漂亮,以前是馬偕醫院開刀房的護士,生了孩子後想多陪孩子,於是決定開一間餐廳,也讓學齡前的孩子在這個空間玩耍,所以許多玩具設備的投資,就是替自己孩子打造一樣~~很細緻!! ❤
佑媽平時比較少去新北市的親子餐廳,那天去一遊,覺得新北市也有很用心的親子餐廳呢,真幸福! 推薦大家可以去玩玩歐,尤其住三重、蘆洲一帶~~❤
蘿莉小姐一號店FB: http://ppt.cc/XCcqK
電話:(02)2285-8295
馬偕開刀費用 在 Dr. A-ba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一位朋友的朋友 跟我提到
其實服貿對醫護人員是好的
因為服貿要求對岸財團來台灣開設醫院
必須在偏遠地區 必須投注多少經費等
我想這就是旁觀者當局者的看法不同
台灣偏遠地區 缺的不是醫院 而是醫生
你開了醫院 沒有醫生 養蚊子嗎
之前我曾到羅東聖母醫院實習
那是當地的教學醫院之一
在羅東車站旁 羅東夜市附近
旁邊還有另一間規模一樣大的醫院
以及護校等 羅東畢竟也是東部大城市
可是我實習的單位 婦產科
僅僅只有一名住院醫生
主治醫生開刀時 只有護理師幫忙
羅東大醫院都如此 其他地方呢?
『醫生沒有醫德啦 都不願去偏遠地區』
今天一個電腦工程師 他喜歡哪個城市
住在哪 喜歡哪個公司 在哪個部門任職
你會批他「沒有道德」嗎?
那麼 一個醫生 選擇居住在哪個城市
在哪間醫院服務 對什麼科別有興趣
那是他的自由 怎跟「醫德」扯上邊了?
這帽子也未免扣的太大了
醫療是良心事業 不是慈善事業
就跟工程師 設計師一樣
醫生護士 也是一份「工作」
「工作」的目的 畢竟是要賺錢
(又不是賺黑心錢)
而住哪 在哪工作 做什麼工作
那是他身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
請先讓他有了這些權利
再來談他不去哪裡工作是不是沒有醫德的表現
而未來台灣如果真的發展成
有海外醫療觀光團出現
也就是有一批批陸客來台灣
是來接受醫療的 我更不樂見
因為那意味著 我們的醫療有多低廉
那表示 一個病人 放棄工作幾個月
花了機票錢 住宿費 生活費
同行家屬花用
甚至自費不用健保 所花的整體費用
都比他在自己國家就醫便宜
這對台灣醫療人員來講
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再者 病人人數 病人所做療程
跟醫生收入比較有直接關聯的
是診所的開業醫
而大型醫院的醫生 每月收入有絕大部分
是死薪水
但診所開業醫 所接觸的病人
多半是小感冒 腸胃炎等小病
請問跨海就醫的病人
會為了感冒來台灣看醫生嗎
應該多是什麼心臟瓣膜重建手術
顏面顱骨重建手術等吧
那麼 別說是一般診所了
會跨海就醫的人
恐怕連區域型大型醫院都看不上
首選都是台大長庚馬偕等醫學中心吧
所以服貿因此讓醫生收入增加?
別想了 頂多讓醫院背後的大財團多賺些
醫生的辛苦錢
但這些錢 甭想直接大筆的進醫生口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