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66的網紅阿金的鑄鐵鍋遊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天冷就要吃煲 #麻婆白菜粉絲煲 #我不想當人球 冷激激的天來個煲,又是麻婆口味,光聽名字就讓人暖呼呼囉~ 這菜是Vermicular鑄鐵鍋粉絲頁裡的創意料理,認真看了一下,去掉花拳繡腿的部分,就是把麻婆豆腐的豆腐代換成白菜粉絲嘛~我們家上川菜館不會點麻婆豆腐,嘻嘻~因為我做的比館子好吃,所以我...

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 在 陳娃娃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4 14:47:38

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發現腫瘤的看什麼科 我在這邊統一打ㄧ篇文唷🤍 / 在9月初的時候有一場台中證件照 有ㄧ個客人說看我就知道我的身體要壞掉了當場幫我按摩說我鎖骨那邊很腫 因為我ㄧ直以來一疲累液下就會痛痛的 所以在9月底我去了台北馬偕掛了兩科門診 🔺胸腔內科/主要是想看我鎖骨凸出來的那塊 🔺血液腫瘤科/主...

  • 馬偕神經內科哪個醫生好 在 阿金的鑄鐵鍋遊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1-13 20:06:21
    有 85 人按讚

    #天冷就要吃煲
    #麻婆白菜粉絲煲
    #我不想當人球

    冷激激的天來個煲,又是麻婆口味,光聽名字就讓人暖呼呼囉~

    這菜是Vermicular鑄鐵鍋粉絲頁裡的創意料理,認真看了一下,去掉花拳繡腿的部分,就是把麻婆豆腐的豆腐代換成白菜粉絲嘛~我們家上川菜館不會點麻婆豆腐,嘻嘻~因為我做的比館子好吃,所以我跳脫食譜用自己的手法去呈現這個煲,如果好吃⋯就有種飛上天的得意喔~
    結果,我和兒子差點吃光這一鍋,只留一小碗給晚歸的老爺,沒料到的⋯晚餐後我倆猛灌水,怎麼喝還是渴,明明不鹹呀~可見這菜含鈉量頗高,好吃卻不可不注意。

    #我不想當人球(文長慎入)

    這個月我在大小醫院來回奔波,從惶恐不安,到疲憊不已,最後仍無解又無奈,繼續靠自己摸索和疼痛搏鬥,當媒體報導醫療資源被濫用,民眾以逛醫院拿藥為樂,我心裏很不是滋味,這其中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的無奈?

    上個月,半夜手指抽痛醒來,幾天後雙肩、雙臂、雙手酸麻,平常就在腰椎復健,於是向復健醫生問診,醫生馬上說頸椎壓迫,改做頸椎牽引,我緊張又傷心,怎麼連頸椎都出問題⋯⋯

    平時上核心運動的老師是台大治療師,說明病情想請教他,我該做哪些運動,運動老師認為這不像頸椎壓迫,因為通常是單邊痛麻很少是雙手。

    我再向另一復健醫生問診,醫生認為不是頸椎壓迫,應是操勞過度,熱敷休息即可。

    繼續痛麻,無法入眠,我決定掛新光神經外科確定是否為頸椎問題,醫生很有耐心(是我在大醫院看過最有耐心親切細心的醫生)馬上排頸椎、腰椎x光,肌電圖檢查,目前先吃止痛藥,並要我二週後回診順便帶之前腰椎MRI一併診斷。在肌電檢查時,檢查員好奇問為何不掛神經內科,建議我先去別院看神內,因為內科比較仔細,畢竟我不懂,疼痛無法入眠讓我很苦惱,於是聽從建議再掛馬階神經內科。

    大醫院掛診常滿號,等診更是累人,何況我無法久坐、久站的人,看一個診更是折磨到我想哭⋯⋯
    馬偕神內,我才開口說病症,醫生立即說,應該去看復健科,我簡述求診過程,醫生他很理解並介紹另一新光神內專門的醫生。

    我又回到新光神內,才開口,醫生反應相同,說應該去看復健科,我再簡述一次求診過程,醫生表示同情並聽完我陳述症狀,馬上調出X光片,肌電檢查結果,確定頸椎沒問題,於是再介紹她熟悉的復健診所的醫生。

    我向這位復健醫生問診,一間很專門的復健醫院,立即超音波查、疼痛點注射,終於得到一個病名「肩下滑囊炎」。

    雖然得到病名,疼痛並沒減緩,我仍吃著神外醫生的止痛藥,終於二週後神外回診,確定不是頸椎、腕隧道症候群,醫生認為吃藥若有減緩痛麻,就繼續服藥,另外他把腰椎MRI看完之後,很有耐心的帶我看片子解釋神經壓迫狀況,與之前國泰醫生建議一樣,開刀幫助不大,不必承擔這種風險。雖然手的問題沒解決,至少讓我更清楚自己腰椎的狀況,這是之前的醫生沒空說明的內容,最後竟讓我有因手得福的想法,非常感謝遇到有耐心的醫生。

    現在手不麻了,疼痛仍在,也因止痛藥副作用下,血壓飆高、腸胃不適、失眠、潮紅⋯⋯,最後我在能忍耐的範圍下決定停藥,因為注射不如預期沒有止痛,運動老師認為不是滑囊炎,較像胸廓出口症候群,指導我做尺神經伸展運動。

    我很厲害吧!老師所說的症狀,我全都有概念,在這個月裡,為了知道自己的症狀符合哪個病名,不斷搜尋,不斷觀看國外醫療運動治療,什麼腕隧道、橈隧道、正中神經、尺神經、滑囊炎、胸廓出口⋯

    深深嘆了口氣~疼痛果然是個禮物,從之前的腰椎到現在上肢疼痛,一步步驅使我探索自己的身體,也為了自我復健,觀看國外運動治療視屏成為必要功課,意外地英文大躍進,只是仍對台灣醫療品質很無奈,雖然看似就醫方便,卻很少有醫生有餘力跟病患良好溝通,除了掛診機會微渺、漫長等診磨人、倉促問診後仍然不知所以,更遑論奔波醫療院所的支出⋯

    可笑的是~我到現在還是不確定自己的病名,我不想成為媒體所說的浪費醫療資源的人,只覺得繳那麼多健保費,卻得不到妥善的醫療,疲勞下心中很不是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