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馬來西亞郵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馬來西亞郵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馬來西亞郵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馬來西亞郵政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郵票東南亞 🇲🇾: 鄭和下西洋之馬來西亞篇] 2005 年馬來西亞發行紀念郵票,慶祝馬來西亞與中國交往六百年。圖為原要發行的郵票版本,其中小型張和一枚郵票印行後改動再印。原版現已成為珍品。但是郵票值得注意地方,不只這個。 近年中國把鄭和下西洋形容為「中國和平崛起之旅」,而馬來西亞為了「一帶一...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Zoebitalk肉比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0件在家可以做(玩)的事情』✨ 👾 讓你在家也玩的很充實很開心耶🥳~ https://youtu.be/S3eZZ6w-x9E ↑ ↑ 趕緊分享給在家無聊的朋友 ↑ ↑ ❤️(這段期間,深深的大感謝所有醫護相關人員們的辛苦;而我們能做到最大的幫忙,就是乖乖的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大家都辛苦了...

  • 馬來西亞郵政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13:51:25
    有 67 人按讚

    [#郵票東南亞 🇲🇾: 鄭和下西洋之馬來西亞篇]

    2005 年馬來西亞發行紀念郵票,慶祝馬來西亞與中國交往六百年。圖為原要發行的郵票版本,其中小型張和一枚郵票印行後改動再印。原版現已成為珍品。但是郵票值得注意地方,不只這個。

    近年中國把鄭和下西洋形容為「中國和平崛起之旅」,而馬來西亞為了「一帶一路」,也就樂於唱和,結果有這樣郵票,主題重點在貿易多於外交。據馬來西亞郵政資料,六百年起點是 1405 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到達麻六甲。

    如果把交往定義為貿易接觸,那末早在唐、宋時期,馬來諸邦與中國已經有商貿來往,例子有盤盤國、丹丹國、羅越國,不用等到明朝才發生。如果把交往定義為官方層面互動,丹丹國曾多次向梁朝、陳朝、唐朝遣使。換句話說,無論言商或是言外交,馬、華交往不只六百年,鄭和也不是開啟者。

    就算在明朝,鄭和也不是第一位到麻六甲的使者,尹慶才是。《明史》列傳第二百十三外國六記載,永樂元年十月(1403 年)太監尹慶下西洋,到達麻六甲(當時譯「滿剌加」),「... 賜以織金文綺、銷金帳幔諸物。慶至,宣示威德及招徠之意,其酋拜里米蘇剌大喜,遣使隨慶入朝,貢方物。三年九月至京師。帝嘉之,封為滿剌加國王」。

    就在拜里米蘇剌獲明成祖封王 (1405 年) 的前三個月,鄭和才獲詔要下西洋。一年後 (1406 年) 鄭和抵達爪哇,再到舊港,擊潰陳祖義,然後輾轉到麻六甲,比尹慶到訪至少遲三年。馬來西亞官方宣傳的馬、華交往起點 1405 年,是利用鄭和啟程年份,混水摸魚當作鄭和到訪麻六甲年份,以配合中國「和平崛起之旅」外宣,更休談鄭和根本不是開啟交往的人。

    馬來西亞不提起尹慶,原因值得進一步探究。據《明史》和《瀛涯勝覽》記載,當時麻六甲服屬暹羅,每年要向暹羅繳交四十兩金,否則遭征伐。拜里米蘇剌知道尹慶來意後「大喜」,似乎因為發覺救星來了,只要依附強大的明朝,便可以牽制暹羅。事實上日後他的確這樣做,向明朝告暹羅的狀。

    要是馬來西亞說,明朝馬、華交往的基礎是為了依附強權,這是多麼丟臉,損害國格。宣傳鄭和比較切合利益,國格更是重要。交往郵票其中一枚顯示明成祖賜的寶印。明朝與麻六甲之間是冊封關係,地位不平等,但是馬來西亞郵政在集郵資料裏,卻形容明成祖向拜里米蘇剌賜印是 "... in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kingdoms"。瞬間兩個 "kingdoms" 平起平坐,迎合政治正確,國格再一次保住了。

  • 馬來西亞郵政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05 17:05:00
    有 150 人按讚


    今天是大年初一,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豬事大吉。

    同樣是「豬」,在華人社會裡與在穆斯林社會裡卻有不同的意義。對於華人社會來講,豬不光只是食材,在傳統聚落之中,分豬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儀式價值。但在穆斯林社會之中,豬卻是污穢的象徵。

    這篇來自BBC的文章,帶我們到東南亞穆斯林比較多的國家,一起看看那裡的華人社會如何度過這個「豬年」?
    --------------------------

    吉隆坡居民安琪向BBC中文表示,往年各個購物廣場都會以該年生肖作為裝飾主題,今年卻沒看到任何商場以豬作為裝飾,取而代之的是則是花圈丶燈籠或各籍貫的文化特色。她無奈的說,「商家賣的紅包袋沒有和有豬有關的設計,就連豬娃娃也看不到。」

    另外,據了解,馬來西亞郵政公司過去每年會推出生肖郵票,狗年推出「工作犬郵票」,豬年則未推出與豬相關的郵票,改為發行節慶郵票。

    馬來西亞有六成人口是穆斯林,民事法庭與回教法庭並存,實施伊斯蘭教法,對於穆斯林而言,豬是不潔的動物,因此穆斯林既不能觸摸,也不食用豬肉。華裔約有700萬人,是繼馬來人後的第二大民族,佔總人口數23.2%。

    馬來西亞鄉音考古工作者張吉安分析,過去這十年來,前朝政府,前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執政時,常以宗教手段或政策分化馬來人和華人,華人為了不惹麻煩,凡事都會以穆斯林作為第一考慮,而犧牲自身的傳統文化。

    他舉例,像是印製農曆月曆的華人業者,每到狗年和豬年就不會在月曆上印製動物圖騰。他曾經詢問業者,業者解釋這是為了避免爭議,才沒有印製。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 馬來西亞郵政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2-22 13:15:00
    有 41 人按讚


    [#郵票馬來亞🇲🇾:馬來郵政百週年的梯形郵票]

    馬來西亞以1867年英屬海峽殖民地發行的第一套郵票,為本國郵政歷史的起點,因此在1967年發行了這套「馬來西亞郵政100週年」首日封。三枚郵票採用梯形設計,在當時而言頗為罕有,郵票內包括了1867年的郵票,以及當年馬來西亞發行的飛鳥通用郵票系列,而首日封亦以英女王頭像為主要設計,無懼「政治不正確」的質疑。這套梯形郵票,可說是不少集郵朋友的集體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