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馬來西亞選舉手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馬來西亞選舉手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馬來西亞選舉手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馬來西亞選舉手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拉裘立蓓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很感動。 我的泰文只夠讓我點菜召車給方向,可是我可以聲調精準地說出Anusawari Chai Samoraphum,讓人誤以為我是 khun Thai 🤣 2014年7月,我重回曼谷工作,選擇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阿里區落腳。當時巴育將軍剛把英樂轟下台,承諾“把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西西歪 Ccwhy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投票的我,真的有點緊張,希望一切順利:) (爸爸真的好負面喔!!不行這樣~!!) 導演/剪接:西西歪 - - - - - - ✄ - - - - - - 甜度冰塊►► YouTube:http://pics.ee/kbcY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

  • 馬來西亞選舉手指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0 20:18:33
    有 119 人按讚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很感動。

    我的泰文只夠讓我點菜召車給方向,可是我可以聲調精準地說出Anusawari Chai Samoraphum,讓人誤以為我是 khun Thai 🤣

    2014年7月,我重回曼谷工作,選擇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阿里區落腳。當時巴育將軍剛把英樂轟下台,承諾“把快樂還給人民”,還為此作了一首主題曲。

    有一天我下班經過這裡,當時還是小型客車的集散地,人潮洶湧,從行人天橋往下看,依舊很多窮人在擺攤,小朋友在賣彩票還有很多來自東北伊山貧窮省份的建築工人收工後在路邊等車子來接載,然後看到已故老泰王蒲眉蓬巨大的畫像擺在紀念碑的中間,俯視來往的子民。

    那時候他已臥病在床,無法視事;有傳言說他根本無法執行任務,大權在握的是王后詩麗吉。

    我絲毫看不到歡樂重回人間的跡象。

    兩年後,蒲眉蓬駕崩,一群同事主動穿黑衣還哭腫雙眼,如喪考妣。的確,這批曼谷精英在蒲眉蓬的護佑下成長成人,老泰王就是繁榮穩定的象徵;什麼1976年10月的Thammasat大屠殺,或延續了將近十年的紅黃惡鬥,都無法動搖他們對當時老泰王 - 而非整個王室 - 的信仰。

    瓦吉拉隆功就是另一回事了。2017年離開曼谷前,一個和我交情不錯的同事約我到樓下的吸煙區抽煙,聊著聊著,她忽然說:“我還是懷念老泰王。現在到戲院聽到王室的讚歌,畫面換了人,我很不習慣。”

    我笑笑不語,她也不期望我有任何反應,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泰國,任何有關王室的負面新聞,絕對不能表態,否則可能吃上官司。

    去年回曼谷開會,一個和我不很熟悉的同事在大家都走了,十樓的會議室只剩下我們幾個馬來西亞人之時,忽然手指向遠處一塊屬於王室的地,說:“那些產業都是他的,你能想像他有多富有?而我們卻一輩子給他打工。”

    同樣的,我沉默不語,還忙打眼色提醒馬來西亞同事不要說話。過後,一個馬來同事很單純地問我:“為什麼你不回應她?”

    我笑笑:“泰國有瀆君罪,隨時可以告人。你和她很熟嗎?你敢保證她不是來試探我們的?”

    試探與否,年輕一代的泰國人的確對瓦吉拉隆功越發不滿;更進一步來看,早在蒲眉蓬臥病在床的那十年間,他們對“泰王”這個體制早已缺乏認同感,只是當時他年紀已大,期望改革王室的人是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已。

    當然,瓦吉拉隆功奢侈浪費,形象不佳,對整個泰國王室是負資產。但他的致命傷恐怕還是在繼任以後,忙著擴大對Crown Property Bureau的控制權,還修法讓他能夠長居國外而無需委任攝政王,所以他才可以在全民抗疫之時,繼續從德國遙控一切。

    瓦吉拉隆功的這些行動都傷及軍隊,政界和商界很多人的利益,因此表面看似單純的學運,背後其實有著不同的勢力在較量,否則泰王在歐洲的消費明細怎麼會被洩漏?即使是靠去年的假選舉正式上台而遭眾人唾罵的巴育將軍,他也不是瓦吉拉隆功最信任的人;泰王在軍中的親信其實是前陸軍總司令Apirat Kongsompong 以及他的繼任者Narongphan Jitkaewthae。

    泰國的政治極其複雜,我們旁人也只能是霧裡看花,下來會怎麼變化,沒人能說得準。更何況泰國向來是西方堅貞的盟友,處於當年冷戰的最前線。如今適逢中國在東南亞擴張影響力,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更加密切關注局勢轉變,而它們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場街頭民主運動的結果。《亞洲時報》的一篇文章就直接點名駐曼谷的瑞士大使館正積極在各股政治勢力之間扮演其傳統的斡旋角色。

    我的意思是西方國家會不會站在學生這邊,很取決於泰國的軍方和王室的利益是否與它們一致。不相信的話,可以參考泰國1976年學運何以流血告終的歷史。自己的仗終究要自己打,要適當利用有利於自己的各個國際勢力,但不能讓它們主導控制。

    今晚再次看到勝利紀念碑的示威人潮,是感動,也是擔憂,但也印證了當初巴育“把快樂還給人民”的豪言最終也只是謊言。

  • 馬來西亞選舉手指 在 DJ Yin 盈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8 23:59:34
    有 502 人按讚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很感動。

    我的泰文只夠讓我點菜召車給方向,可是我可以聲調精準地說出Anusawari Chai Samoraphum,讓人誤以為我是 khun Thai 🤣

    2014年7月,我重回曼谷工作,選擇在勝利紀念碑附近的阿里區落腳。當時巴育將軍剛把英樂轟下台,承諾“把快樂還給人民”,還為此作了一首主題曲。

    有一天我下班經過這裡,當時還是小型客車的集散地,人潮洶湧,從行人天橋往下看,依舊很多窮人在擺攤,小朋友在賣彩票還有很多來自東北伊山貧窮省份的建築工人收工後在路邊等車子來接載,然後看到已故老泰王蒲眉蓬巨大的畫像擺在紀念碑的中間,俯視來往的子民。

    那時候他已臥病在床,無法視事;有傳言說他根本無法執行任務,大權在握的是王后詩麗吉。

    我絲毫看不到歡樂重回人間的跡象。

    兩年後,蒲眉蓬駕崩,一群同事主動穿黑衣還哭腫雙眼,如喪考妣。的確,這批曼谷精英在蒲眉蓬的護佑下成長成人,老泰王就是繁榮穩定的象徵;什麼1976年10月的Thammasat大屠殺,或延續了將近十年的紅黃惡鬥,都無法動搖他們對當時老泰王 - 而非整個王室 - 的信仰。

    瓦吉拉隆功就是另一回事了。2017年離開曼谷前,一個和我交情不錯的同事約我到樓下的吸煙區抽煙,聊著聊著,她忽然說:“我還是懷念老泰王。現在到戲院聽到王室的讚歌,畫面換了人,我很不習慣。”

    我笑笑不語,她也不期望我有任何反應,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泰國,任何有關王室的負面新聞,絕對不能表態,否則可能吃上官司。

    去年回曼谷開會,一個和我不很熟悉的同事在大家都走了,十樓的會議室只剩下我們幾個馬來西亞人之時,忽然手指向遠處一塊屬於王室的地,說:“那些產業都是他的,你能想像他有多富有?而我們卻一輩子給他打工。”

    同樣的,我沉默不語,還忙打眼色提醒馬來西亞同事不要說話。過後,一個馬來同事很單純地問我:“為什麼你不回應她?”

    我笑笑:“泰國有瀆君罪,隨時可以告人。你和她很熟嗎?你敢保證她不是來試探我們的?”

    試探與否,年輕一代的泰國人的確對瓦吉拉隆功越發不滿;更進一步來看,早在蒲眉蓬臥病在床的那十年間,他們對“泰王”這個體制早已缺乏認同感,只是當時他年紀已大,期望改革王室的人是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已。

    當然,瓦吉拉隆功奢侈浪費,形象不佳,對整個泰國王室是負資產。但他的致命傷恐怕還是在繼任以後,忙著擴大對Crown Property Bureau的控制權,還修法讓他能夠長居國外而無需委任攝政王,所以他才可以在全民抗疫之時,繼續從德國遙控一切。

    瓦吉拉隆功的這些行動都傷及軍隊,政界和商界很多人的利益,因此表面看似單純的學運,背後其實有著不同的勢力在較量,否則泰王在歐洲的消費明細怎麼會被洩漏?即使是靠去年的假選舉正式上台而遭眾人唾罵的巴育將軍,他也不是瓦吉拉隆功最信任的人;泰王在軍中的親信其實是前陸軍總司令Apirat Kongsompong 以及他的繼任者Narongphan Jitkaewthae。

    泰國的政治極其複雜,我們旁人也只能是霧裡看花,下來會怎麼變化,沒人能說得準。更何況泰國向來是西方堅貞的盟友,處於當年冷戰的最前線。如今適逢中國在東南亞擴張影響力,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更加密切關注局勢轉變,而它們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場街頭民主運動的結果。《亞洲時報》的一篇文章就直接點名駐曼谷的瑞士大使館正積極在各股政治勢力之間扮演其傳統的斡旋角色。

    我的意思是西方國家會不會站在學生這邊,很取決於泰國的軍方和王室的利益是否與它們一致。不相信的話,可以參考泰國1976年學運何以流血告終的歷史。自己的仗終究要自己打,要適當利用有利於自己的各個國際勢力,但不能讓它們主導控制。

    今晚再次看到勝利紀念碑的示威人潮,是感動,也是擔憂,但也印證了當初巴育“把快樂還給人民”的豪言最終也只是謊言。

  • 馬來西亞選舉手指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29 15:02:31
    有 1 人按讚

    【添芳夜談】2019/10/27

    記者的專業不是禮貌,是打破沙鍋問到底,把真相找出來。不希望堵Bite 受訪者只是為了回應。

    記者是最容易看見歷史,也最容易被歷史看見的人。很多記者因而忘了,看見歷史的目的,是要看見背後的人。

    最近,立法院一些官員與記者之間的問答風波,引起討論。也曾經是火爆浪子的我,曾經多次與採訪對象、幕僚、隨扈、國安人員等,有一些火花,回頭看看這名曾在新北市服務的記者,在國會的採訪被官員伸出手指用力指著,自是百感交集。

    記者的專業不是禮貌,是詢問問題問到底,把真相找出來。

    今天深夜,就在剛剛,一位遠從美國洛杉磯的友人,傳來一個影音連結,內容提到「這個世新大學畢業生感言,讓台灣媒體羞恥」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share&v=fMYL3o-Ckh0」

    其中,提到「媒體羞恥」的標題,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在畢業生致詞時提到的主軸是,新聞自由與監督,言論自由,並且抨擊馬來西亞新聞界對台灣的新聞界,抨擊製造所謂的「低俗新聞」。

    這是一個新聞大學的馬來西亞僑生的畢業生感言,對於台灣新聞市場的抨擊與期許。不過,在於這個107年畢業生影音連結的「媒體羞恥」(仿標題)為標題的致詞內容中,也提到許多省思。

    在抨擊媒體之際,「我們有認真對待社會課題嗎?」、「我們平常有在思考全球時事議題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嗎?」這些是畢業生致詞的內容。

    在這段去年(107年)的畢業生代表致詞中,有著驚聳的標題「|墮落的媒體與我們|」,但致詞內容也有省思,傳播管理學系畢業生周兆鴻提到:我們不希望以後在低俗媒體內容中,我們不希望追求沒有意義的新聞,希望追求有意義的議題,媒體的亂源中,不希望聽到「我世新畢業的」。

    是的,身為媒體人,我們都不希望在所謂的「媒體記者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負面印象中,被傳頌說:「你是**學校畢業的。」

    在所謂的「媒體感到羞恥」的聳動標題中,我們身為媒體人,當然該自我反省,但也期許閱聽大眾在媒體市場中,可以多給予鼓勵,不要劣幣驅良幣。

    回過頭來,說說這一名曾經是新北市的採訪夥伴同業,經歷過廣播、兩家平面報紙,也曾派駐在北京,在立法院的一席與官員採訪對話,被標題化為「對嗆」、甚至遭到同為媒體人的電視記者,以「北京口音」質疑身分並報導,無疑的是讓人難過與悲哀的 (落井下石? 或電視記者帶風向?)。

    這就是記者在如今的媒體市場,工作上的悲哀。

    在第一線的工作者,即使是兢兢業業,為所當為,也容易因為所服務的媒體而遭到貼標籤,這也是以往我自己曾有過的經驗。我曾經在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看守所絕食事件中、在前新北市長朱立倫首度參選時,於新聞事件的第一線記者,遭貼標籤,也讓我對於這些動輒喜歡不問是非、不看新聞內容就貼標籤的人(包括被採訪對象、包括所謂的網民、幕後鍵盤高手),深惡痛絕。

    現在的媒體第一線工作者,確實辛苦,尤其,平面媒體式微之際,閱聽大眾多以經常收視與接觸的電視媒體記者的表現、電視播出內容,作為對記者概括性的印象與批評。對於廣播、平面甚至獨立報導記者,有時候也不很公允。

    選舉接近,許多場合的助選、競選、造勢、在人少事情多的採訪環境中,需要記者身兼數職,甚至拍照、寫稿、寫即時、做短影音,或揹著很重的串連(或併聯)4G訊號的機器,現場傳播直播畫面。加上千里迢迢的交通,時間的壓迫,這真的是相當辛苦的工作。(就因為我們小時不讀書?--笑)

    話說,記者,本來就是第四權,代表人民監督政府。不過,台灣根本就被藍綠的意識型態綁架的狀態下,記者在夾縫中如何生存,也是一項課題、考驗智慧與勇氣。

    在這樣的環境下,記者要會問問題、要敢問問題、要問核心尖銳問題,確實不容易,有做到的同業都該給予鼓勵。我們當然也不希望,身為媒體記者堵Bite 受訪者只是為了「回應」。

    以下,借用2012年工商時報記者 周慧如小姐的一篇大作中的文字,敘述一下目前大家追求點閱率的評比下,新聞本質遭扭曲的現象。這篇文章七年前敘述的內容,如今依然適用。
    ------------------------------> ( 分隔線) <--------------------
    記者的量化指標該如何建立?固然可從記者的發稿字數、見報字數、見報標題大小、見報版序、點閱次數,「計算」記者的貢獻度,乃至記者的錯別字、新聞準確度、被漏新聞次數等,進行負面計分,但問題是,「質化指標」該如何建立?
     
    一篇好的報導可以揭發不公、可以臧否是非、可以感動人心、可以影響公共決策,一篇好的評論,更具有「一言興邦」的份量,我們如何評估其影響性?縱使贏得採訪對象、競爭對手與讀者的尊重,但這份成就感,卻未必能在量化指標中彰顯出來。(周慧如/記者,能被量化管理嗎?.• 2012-07-04 01:44 •工商時報)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老靈魂對話,新思維玩世
    花若盛開,舞蝶自來
    人若精彩,老天安排

    走過半世紀,觀察中思考
    #孤獨是朵蓮花 ,在一隅踽踽獨行
    若說:一輩子只做一事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不斷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