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醫療問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醫療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醫療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醫療問題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Dr Wh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說實話,大家老早便預計到「海外醫生」的問題必定捲土重來。 這個問題也答過很多次了。 香港不夠醫生根本就是將問題過度簡單化。我們醫生總數大概一萬五千人,其中一半在公營機構服務,其餘的都是私家和已退休的醫生;公私營病人的數目卻是著名的「九一比例」,也就是全港九成病人都依賴公營服務。 那麼是整個醫管...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曾鎧琪 Alison【香港曾小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 ═ ◈═ ═?【今天想說的話兒】? ◈ ═ ═ ◈═ ═ ◈═ ═ #香港醫護 #內地醫護 #黃文宣 #洗腦 #道德 #賈大夫 #香港大學 #黑醫護 #中國內地 #中國大陸 #批鬥 #黃人 內地醫護來香港救命,卻遭黃人強烈批鬥!香港黑醫護原來有學過道德?賈大夫氣到罵臟話! ...

香港醫療問題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5:08:30

【大~夫︱#網絡自診症量表】 「胃痛怎麼辦?」之前跟大家提及過「#網絡自診症」,那有沒有方法了解自己是否有這症狀? 2014年,萊斯特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推出了一份網絡自診症量表。用33條問題測量情況,以1-5分評估,1為從不出現,5為經常出現: 1. 如果有​​一種無法解釋的身體感覺,我會在互聯網...

香港醫療問題 在 Amy Ng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20:43:22

. 中西合璧 👉🏻 給皮膚同頭髮最好嘅營養💝 ►香港S.Dermedique美肌活髮系列 . 要靚,就要全方位🌀 所以要精選優質護理產品 給皮膚同頭髮最好嘅營養💝 . 🔸🔸🔸🔷🔸🔸🔸🔷🔸🔸🔸🔷 . 分享吓我愛用嘅 🌸 S.Dermedique 🌸 🇭🇰 香港有機天然專業護膚品牌 🏢 香港自設廠房,浸...

  • 香港醫療問題 在 Dr Wh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5 19:31:44
    有 3,031 人按讚

    說實話,大家老早便預計到「海外醫生」的問題必定捲土重來。

    這個問題也答過很多次了。

    香港不夠醫生根本就是將問題過度簡單化。我們醫生總數大概一萬五千人,其中一半在公營機構服務,其餘的都是私家和已退休的醫生;公私營病人的數目卻是著名的「九一比例」,也就是全港九成病人都依賴公營服務。

    那麼是整個醫管局也不夠醫生嗎?其實最常爆煲的只是內科、兒科,其他專科的人手也不是十分充裕,但仍尚算有呼吸的空間。反觀二十年前,醫管局沒錢請醫學生,說了句「醫生人手過剩」。現在醫生都跑到私家市場了,醫管局有錢請新來的醫生嗎?沒有的話,湧來一班醫生又會在何處落腳?

    之前說提供撥款,讓醫生、護士加班。落到各部門手中,計鐘方法卻又五花八門,又諸多制約,常聽到某些主管不讓人加鐘、又說某些時間不能計數。說好的誘因呢?

    醫生少,病人多,但為甚麼大家也湧到醫院呢?

    其一,是大眾仍不相信普通科、家庭醫學科門診,預約方式又麻煩,收費又差不多,倒不如衝到急症室更方便。

    其二,是一般門診排期太長,衝進醫院可以立即有專科跟進,又不用收費,何樂而不為?而且久病未醫,未等到門診卻又病況加劇,醫院便是唯一出路。

    要說為甚麼門診排期那麼久,我們又先要回到第一點了。很多長期病患其實可以在家庭科跟進,這也是家庭醫學專科的精粹。香港卻大多不信任家庭醫學,堅持留在專科門診。另外,我們醫管局的藥物名冊分開幾欄,專科有的藥,家庭科、普通科未必會有,於是便滯留在專科門診了。

    其三,是大家還未學懂甚麼叫做急症。頭痕、腳痛、皮膚癢都要來急症;心口有點不適,怕心臟病發,卻大老遠慕名從新界東去到港島西求醫,又說是急症;喘氣喘了三個月,不正常,卻何急之有?醫學院一年級也教過 CURB-65,說的就是即使肺炎也未必需要入院治療,香港卻每逢發燒也要到急症室看看。只要搭一句「有事係咪你負責」便凡事也是急症了。

    再談質素問題。

    我身邊不少外國回流的醫生。有西方國家的、有內地的,大都是因為家庭原因才來到香港執業。難不成人家在英美澳紐加吃飽飯沒事做,吃炸魚薯條吃厭了,要來香港感受一下當值36小時和泛亞集團的叉雞飯嗎?

    工作環境不好,自然不會有人「慕名而來」工作。這個時勢、情況會選擇來香港的,會是所為何事呢?來到香港又立志留在公營機構的人,我心感佩服。借問有多少這類勇士?

    齊國醫生平均考70分、秦國考生得60分、越國才子只得50分,我將科舉的合格線降至50,對齊國醫生的吸引大,抑或是越國會更多才子飛奔過來投考科舉?

    會計、建築、律師,每個地方都因為有自己的本土知識,需要本地考試。來到人命關天的醫科,卻試也不考。因為人手不夠,我便要徵召全球所有自稱醫生的人。其實很多病人靠著互聯網倒轉來教醫生應如何看症,不如叫他們也來應徵?應否考試,我也懶得回應了。

    左一句「醫生不夠」、右一句「海外醫生」,請問是可以解決到上述哪一個問題?千絲萬縷的問題多年來放著不解決,現在只說增加人手便會守得雲開,未免太看輕香港醫療問題了。

    最後容許我加一句。香港餐飲業因疫情一片愁雲慘霧,我絕不會說一句「甭聽那些廚師、侍應、老板廢嗡」,我也希望大家不要隨便說「個班醫生亂講」。多一點尊重,討論也好像會更添一點建設性。

    P.S.
    消息一出,我便跟 Dr 文科生 說他可以回來工作了。
    他說澳洲生活多好,為何要回來受苦。
    一邊廂,我想飛到澳洲中他一拳;
    另一邊廂,我反駁不了他。

  • 香港醫療問題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6 10:10:26
    有 3,070 人按讚

    每年都總會loop一次restrainer的新聞

    病人或家屬圍鞭香港醫護無醫德,醫護解釋現實環境無可奈何要用約束帶。

    是的,在外國發達先進國家的確是不會用約束帶,亦甚少用化學約束例如鎮靜劑。

    但我們不能抽空現實冠冕堂皇大義凜然地講人地外國點點點,香港過時的做法要取締要改進,再+/-評擊醫護人員無良心無醫德,為省功夫時間就落約束帶,無視病人尊嚴和權益。

    是的,醫學院都有教對delirium的病人,約束只會令他們更亂,正確做法為安排單人房、調教張床落地、叫家屬在醫院陪同提供相熟環境、再治療引致delirium的underlying causes如常見的尿道炎、肝腎功能出事、電解質失衡等等,必要時+/-護士1:1照顧。

    是的,教科書和臨床指引這樣教,但香港現實環境容不容許?講緊夜間護士1:14-18或以上時、成間病房分分鐘只有一兩間單人房、病人多到病床放廁所外面時,到底點樣安排單人房和家屬陪同?

    好多人都鍾意諷刺醫護人員成日講「錦鋰有咩高見」,覺得醫護不思進取不肯去改變個環境。

    其實成日笑人講「錦鋰」的人,講得出呢句的代表你地從來無諗過要怎樣manage同照顧病人。人手得咁多、資源得咁多、床得咁多、我今日1:1去照顧Delirium的病人,就睇不到其他病人,如果其他病人出事,到時點算?難道其他病人就比你低等,不值得1:1照顧?如果每個Delirium病人都1:1去睇,又有無足夠人手和資源?

    有讀過經濟學的都知道opportunity cost,選擇就是捨棄,如果你永遠抽空當中的成本,只懂得大義懍然地講高尚的做法,無視現實實際的執行成本和難度;到問你有咩實際方案就淨係識「錦鋰錦鋰錦鋰」,你只不過是離地不負責任的tantrum throwing child

    好多道德界KOL批評醫護明知香港公立醫院政策落後都不推動改變是為無醫德無為病人爭取。連工都罷埋面臨醫管局秋後算帳的危機都做埋,都叫無為病人爭取,香港醫護從頭到尾都是俾你們用來搬龍門用的on demand condom而已。

    香港公立醫院是很落後,排個白內障total hip replacement都講到5-7年,靚少少的藥不開得,新和貴的藥要自費,公立老人院舍排到2046,你覺得咁多年醫護無爭取過咩?個系統和環境講咗幾多年,每年卻換來Cut funding

    是的,這些悲劇一單都嫌多,但香港醫療問題不只是幫不幫個病人配戴約束帶咁簡單。

    首先香港人要慢慢接受「老人家會跌死」呢個概念:

    跌到head strike有腦出血風險、跌到hip fracture 1年內死亡率有40%、老人家在醫院跌死不一定是醫護失職。如果fall risk assessment,講得清清楚楚high fall risk而個病人堅持unsolicited mobilization的話,呢個係informed decision去承擔跌死的風險。

    選擇就是捨棄,選擇不用約束帶就要承擔風險。

    Admit it, the system is f’ed and the truth is ugly.

    #個病人都係要manage
    #你嘲諷完錦鋰後
    #個病人打算點處理
    #定係笑完個病人就唔會亂

  • 香港醫療問題 在 電影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3 20:06:22
    有 28 人按讚


    決定收返上次話2019最後一套值得睇嘅電影係《爆炸性醜聞》,原因如下:

    1. 疏忽睇漏咗,原來黃肇邦導演嘅紀錄片《3CM》會喺2019年年底上映(30/12)。我未睇但感興趣,上一套拍長者老年問題嘅《伴生》好喜歡,今次探討香港醫療問題值得期待。我應該會入場支持;

    2. 我早幾日睇咗另一套香港紀錄片,係卓翔嘅《戲棚》。映後有導演Q&A,有觀眾問咗一個相信好多觀眾(包括我)都感興趣嘅問題:就係點解套戲無任何訪問片段,亦無任何資料性嘅補充。導演回答佢剪片時係有考慮過,但因為更想觀眾可以感受戲棚入面嘅空間,所以做咗取捨。我認為呢個嘗試可能做到佢想要嘅效果,不過,畢竟同導演跟咗呢個Project 幾年,對戲棚好有認識,而好多觀眾(特別係年輕如我)成世都未入過戲棚,一開始我係缺乏一個基本認知去了解同感受大銀幕上嘅畫面。我雖然有望到眼前嘅竹建築係感到震撼;亦覺戲棚入面有佢嘅趣味,但礙於自己缺乏對戲棚嘅理解,好難透過感受呢個空間develop 更多想法。雖則如此,《戲棚》仍是值得入場的。

    另,唔太關事,但順便講埋:高先年底安排咗好幾套香港電影作限量上映,以便報名參加下年金像獎,包括《叔.叔》、《幻愛》、《金都》。幾齣戲都有幾唔錯嘅口碑,可惜,因為時間關係都睇唔到,無得喺2019年先睹為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